2013(全國卷II)高考語文復習資料:文詩詞解析

字號:


    高考的沖鋒號已經(jīng)吹起,同學們都拿起最終的復習成果,為最后的勝利發(fā)起終極沖鋒,開創(chuàng)人生 新的旅程。出國留學網(wǎng)為各位提供各種高考試題試卷、高考作文范文、高考復習資料為大家爭取高考試 卷上的每一分。
    ?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8分)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③,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1)第三聯(lián)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答:
    (2)從全詩看,作者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
    答:
    【參考答案】
    (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現(xiàn)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tài)。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xiàn)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tài)。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
    (2)向往一種隱逸的生活。①詩的前兩聯(lián),作者從眼前之景,轉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zhàn)時的人事,而今安在?從而發(fā)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②詩的后兩聯(lián),作者贊嘆宿鷺、飛鴻的閑適,接著又仿佛看到了漁翁的扁舟,聯(lián)系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于是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朦朧中歸去!
    【解析】
    本題第(1)題重點考查考生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對詩眼的把握,第(2)題重點考查考生鑒賞詩歌思想內容的能力。解答時,除把握全詩內容外,還要結合作者及注釋內容理解。詩句中的動詞往往是最富表現(xiàn)力的。詩歌從懷古開始,如今隨蘇軾同游古代英雄爭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聯(lián)翩。再回到現(xiàn)實,眼前實景,著實可愛。而今只羨慕垂釣者(隱者)。
    黃州瀕臨大江,赤鼻磯的石壁直插入江,地勢險要,人們傳說這兒就是三國時瑜打敗曹操大軍的赤壁古戰(zhàn)場(真正的赤壁位于湖北蒲圻),蘇軾于此處曾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千古絕唱。潘大臨曾伴隨蘇軾在此瀏覽,說不定還親耳聆聽過東坡的豪放歌聲。
    如今他獨自來到這古代英雄馳騁爭雄的地方,不禁浮想聯(lián)翩。西山重嶺疊嶂,連綿不絕,定有猛虎藏于其間。赤壁下臨不測深淵,那直插江中的嶙峋巨石,正是龍宮的天然屏障。這虎踞龍盤的形勝處所,是三國鼎立時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的英雄叱咤風云,建立了蓋世功業(yè),就象這滾滾東去的萬疊波浪一樣流之無窮。詩人從思古的幽情中省悟過來,把目光重新投向眼前的實景:俯視沙灘,覺得一片明亮,那是因為許多白鷺本棲息在那里。仰望天空,天空是如此的開闊,以至高飛云端的鴻雁似乎不是在向前移動。俱往矣,群雄爭渡的時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我現(xiàn)在最羨慕的是江上的垂釣者,釣罷駕著一葉輕舟在煙雨中歸去,悠閑地聽著雨打船篷的聲音。
    ?
    高考精選推薦:
      2013高考最 后30天各科沖刺試題匯總(全國版)
      2011全國統(tǒng) 一高考各省市卷(真題)
      全國2012高 考滿分作文匯總
      高考2013英 語試題及重點、壓軸題:全國匯總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