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入關官員主要檢查哪幾項?

字號:


    
    美國入關官員主要檢查哪幾項?

    官員關心三件事 行李抽檢憑喜好
    記得我頭一次到美國辦入關手續(xù)時,整個大廳有20多個入口,每個入口由一個工作人員把關。我發(fā)現(xiàn)最后一個入口排隊的人很少,剛排進去,一個穿制服的黑人服務員走過來,指了指我手里的中國護照,又指了指入口處的牌子說:“US citizen and green card only(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專用)。”我只好老老實實地排到長隊那邊去。
    過關先看“撲克臉”
    長隊里排著來自各個國家的人,排了大約20分鐘,總算輪到我。因為是新來乍到,心里很緊張,其實一切都挺順利,女檢查員問的問題也很簡單,“你到哪個大學”,“學什么專業(yè)”,“以前是否來過美國”。惟一讓我覺得不舒服的是,她說話時面無表情,除了核對簽證照片時看了我一眼外,以后基本上就是對著電腦屏幕問話。
    后來我發(fā)現(xiàn)這樣的態(tài)度是非常罕見的,在美國其它地方——無論是銀行、醫(yī)院還是學校——員工們都是笑臉相迎。似乎只有跟美國政府工作人員打交道時,比如申請社會安全號,辦駕駛執(zhí)照時顧客才會被“冷處理”。不過這些“撲克臉”也有好處,就是一視同仁,無論對美國人還是對外國人,全都不理不睬。
    抽樣檢查很主觀
    “女撲克”把1-94表(出入境證明單)訂在我的護照上,又蓋了幾個戳,招手示意下一個旅客過來,我的手續(xù)就算辦好了,花了不到30分鐘。接著是把行李取出來過海關,這是入關最混亂也是最耗時間的一步。偌大的行李大廳,幾乎沒有工作人員。掙扎了快1個小時,我總算找到了自己的兩個大箱子。還好西北航空公司的行李轉運處很近,我只需要把行李從提取處拖出10米多遠,放在傳送帶上,再把申報單交給旁邊的工作人員就可以了。
    開始還納悶,不是說過海關要檢查嗎?怎么沒人管我?后來發(fā)現(xiàn)是抽查,但抽查的對象似乎全憑檢查員主觀喜好。
    最新規(guī)定添麻煩
    我每年都回中國,再返回美國入關時除了要忍受“撲克臉”外,個人覺得還算順利。但“9·11”事件后,管理明顯嚴格了,持簽證入關的旅客要在指紋讀取器上留指紋,然后拍照。
    雖然美國海關說錄指紋拍照如何快,但他們的工作人員似乎對這高精尖技術不得要領。我有一次從芝加哥機場入關,剛巧那里開始實行這個措施,入口的隊伍明顯加長了,有幾個入口徹底停滯,把關的工作人員對著天棚發(fā)呆,另外幾個顧問樣子的人正在滿頭大汗地鼓弄著電腦。那次過關足足花了兩個多小時,我誤了原定的班機,可下一班又客滿。我在機場等到半夜才坐上飛機。
    過關時,說話要簡短直接
    美國海關官員對兩件事最感興趣:一是來訪的目的,二是預計逗留時間。入境時最常問的也是這兩個問題。赴美留學者可回答是學習,預計逗留時間要跟完成學位的時間相近。探親和商務訪問的時間也要與簽證規(guī)定相符。答案最好簡短直接,避免畫蛇添足。
    如果擔心入境時英語交流有困難,可事先準備好一張字條:“I speak Chinese. Please help me with an interpreter.”(我講中文,請翻譯員前來協(xié)助)。但如果持學生簽證入境,最好事前練好入境時必要的英語,以免讓邊檢官認為你的英文水平不夠在美國留學。
    美國海關規(guī)定,一些易腐爛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肉類等不可帶入美國,有廠家包裝的干果和糖類是可以的。但牛肉干、肉月餅、火腿、肉類罐頭等,無論是否密封包裝,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都會被沒收。此外,美國海關對麻醉品的管理非常嚴格,入境時任何含有麻醉成份的藥品(止痛藥)、注射藥物等均須有醫(yī)生開示的處方證明。
    帶入美國的金錢數(shù)額沒有限制,但總和超過一萬美金時,必須向美方申報(填寫 4790表,Custom Form 4790)。該表的目的是登記,不需交稅。如錢數(shù)超過一萬美元卻未申報,被發(fā)現(xiàn)后,對方可以沒收超出的金額,甚至可能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更多留學信息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相關鏈接】
    出國物品物件一覽
    在家長眼中,子女像永遠不會長大似的,事事都替他們操心,恐怕他們在外國吃不飽,穿不暖,于是,大包小包地為他們預備大量“物資”留學去。
    其實,留學行李不宜過多,因為在國內(nèi)購買的東西,未必在當?shù)睾嫌?而且留學生由于轉校或其他因素,可能常常搬家,初到外地的學生,朋友不多,要搬好多東西,很是吃力。反而金錢較實際,最好為留學生準備數(shù)百元現(xiàn)款,以便匯票未能立即兌現(xiàn)時,亦有錢可用。
    需要攜帶的行李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活用品,另一類是學習用品。基本上,不同的國家攜帶的東西都差不多,只是根據(jù)所去國家的氣候和環(huán)境的不同稍有調整。
    生活用品一般包括:季節(jié)外套、襪子、單上衣、休閑衫、牛仔褲、睡衣、內(nèi)衣、內(nèi)褲、皮鞋、運動鞋、拖鞋、正式套裝一套、短袖襯衫、T恤衫、太陽帽、太陽鏡、皮帶、游泳衣、鬧鐘、電池、充電器、轉換插座及變壓器、薄被、床單/床罩、衛(wèi)浴用品、指甲鉗、剃須刀和應急藥品若干,另外可以攜帶數(shù)碼照相機、數(shù)碼攝像機和MP3等物品。如果自己租用公寓,還需要攜帶簡單的廚房用品。
    學習用品一般包括:筆記本電腦(推薦)、軟盤、刻錄光盤、各種中文軟件,例如:window系統(tǒng)盤、word,photoshop……鉛筆兩打(2B和HB)、橡皮、圓珠筆若干、水性筆(簽字筆)若干、彩筆、電子字典和單獨的計算器、文件夾若干、大書包、眼鏡、尺、小剪子、美工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