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箴言中學高三語文二模試題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guān)注。時光飛逝,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一、語言文字運用(27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嗤(chī)笑 朔(shuò)風 奶酪(luò) 自顧不暇(xiá)
    B.瓜瓤(ráng) 熹(xī)微 胸襟(jìn) 逸興遄(chuán)飛
    C.遷徙(xǐ) 隕(yǔn)首 付梓(zǐ) 真知灼(zhuó)見
    D.接榫(sǔn) 拱券(xuàn) 恍(huǎng)惚 條條框(kuāng)框
    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 罷黜 茁壯 咄咄怪事 相形見絀
    B.飴糖 怠慢 貽笑大方 百戰(zhàn)不殆
    C.揣測 湍急 惴惴不安 氣喘吁吁
    D.揶揄 逾期 瑕不掩瑜 不可理喻
    3.下列各項中,字形有三個錯誤的一項是
    A、作祟 歌誦 水蒸氣 陰謀鬼計
    B、臟款 部署 勢利眼 鼎立相助
    C、青澀 沾污 名信片 言簡意該
    D、裊娜 狙擊 三步曲 防范未然
    4.下列詞語中,字形和加點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孜孜不倦 含英咀華 謄寫téng 付梓zǐ
    B.春風駘蕩 韜光養(yǎng)誨 熾烈chì 朔風sù
    C.鐘靈育秀 綠草如茵 蓊郁wěng 旖旎qǐ
    D.斐聲文壇 再接再厲 菁華qīng 福祉zhǐ
    5.下面語段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鄧超的個人風格在其成名作《少年天子》中就已初步奠定。這位順治皇帝,既有胸懷大志、銳意進取的品格,又存在著浮躁易怒、任性放縱的頑癥。鄧超在塑造角色時將這種分寸感拿捏得入木三分。值得一提的是,他還形神并茂地演繹了順治在尊嚴受到挑戰(zhàn)和侵害之后,從據(jù)理力爭到遁入佛門的蛻變。從原先的激進到后來無可奈何的退守,24歲的鄧超從容地駕馭了這一角色的轉(zhuǎn)變軌跡,不得不令人嘆服。
    A.奠定 B.入木三分 C.形神并茂 D.蛻變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shù)囊痪涫?BR>    A.這家書店店堂不大,書種不多,但品位甚高,所以我經(jīng)常光顧。
    B.空調(diào)市場沒有股市全神貫注、嚴陣以待的氣勢,倒有幾分閑庭信步、瓜田李下話桑麻的味道。
    C.當年他獨闖上海,身無長物,是憑借著過人的毅力與吃苦精神創(chuàng)下這份家業(yè)的。
    D.隨著黨內(nèi)監(jiān)督條例的出臺,反腐工作的制度化,少數(shù)腐敗官員怕被人揭發(fā)受處分,就金蟬脫殼,把大量財產(chǎn)轉(zhuǎn)移到國外。
    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湖州生態(tài)旅游區(qū)建起了十公里長的綠色長廊,漫步其間,有曲徑通幽、如臨仙境的感覺。
    B.在語文教學中,于漪老師倡導人文性,但她從來沒有否定過語文課可以離開語言文字。
    C.相對矮小的五針松、文竹、吊蘭及微型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幾、案頭或仿古架處較
    合適。
    D.唐教授為國家培養(yǎng)了數(shù)以百計的理論化學教學、科研的骨干,五十多名碩士生和研究生。
    8.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西方研究人員最近發(fā)現(xiàn)某些癌癥存在“基因開關(guān)”,這一成果有助于未來的癌癥防治,但距離相應(yīng)藥物的問世還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B.有人認為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讀讀武俠小說,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也有人擔心,將這些與法治精神背道而馳的武俠戲、江湖情納入課堂教學,會在學生心中增加暴力文化的“因子”。對這種觀點,我不敢茍同。
    C.在此次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中,同學們常圍在一起相互鼓勵并認真總結(jié)得失,贏得的遠遠不只是比賽的勝負。
    D. 新一屆領(lǐng)導人發(fā)出了“中國夢”的號召,青年要堅定信念,珍惜韶華,在追求中國夢的道路上放飛青春,以青春之我建設(shè)“青春之國家”!
    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岳麓書院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 , , , , ,特別是各處懸掛的歷代楹聯(lián),散發(fā)出濃郁的文化氣息。
    ①院落格局中軸對稱、層次遞進
    ②給人一種莊嚴、幽遠的厚重感
    ③它集教學、藏書、祭祀于一體
    ④主體建筑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與中軸線上
    ⑤門堂、齋、軒、樓、每一處建筑都很古樸
    ⑥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專祠等排列與兩旁
    A.②③④⑥⑤① B.②⑥④①⑤③ C.③①④⑥⑤② D.③②⑥④①⑤
    二、文言文閱讀(22分。其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
    趙韓王普①為相。太祖即位之初,數(shù)出微行,或過功臣之家,不可測。一日大雪,向夜,叩趙普門。普亟出,惶懼迎拜,問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著,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來見卿。”普曰:“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時也。愿聞成算所向②。”帝曰:“吾欲下太原。”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帝問其故,普曰:“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二邊之患,我獨當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試卿爾。”遂定下江南之議。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問曰:“自唐季以來,數(shù)十年間,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建長久計,其道如何?”普曰:“鎮(zhèn)節(jié)太重,君弱臣強而已。惟稍奪其權(quán),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語未畢,上曰:“卿勿復言,吾已諭矣。”上因晚朝,與故人石守信、王審琦等飲,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駒之過隙,所為富貴,不過多積金帛,厚自娛樂,使子孫無貧乏爾。汝曹何不釋去兵權(quán),擇好田宅,重為子孫久遠之業(yè),多置歌兒舞女,日飲酒相歡,以終其天年。君臣之間,兩無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謂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稱疾,請解兵權(quán)。上許之,皆以散官就第,賜賚甚厚,諸功臣皆以善終。
    趙韓王事太祖時,有臣立功,當遷官。上素嫌其人,不與。普堅以為請,曰:“刑以懲罪,賞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賞者,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豈得以喜怒專之。”上怒甚,起,普亦隨之。上入宮,普立于宮門,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復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壞裂投地,普顏色自若,徐拾奏歸補綴,明日復進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稱職。
    趙韓王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議,才歸第,則亟合戶,啟篋取一書而讀之,有終日者,雖家人不測也。及翌日出,則是事決矣。后普薨,家人始開篋見之,則《論語》二十篇也。太宗③欲相普,或譖之曰:“普,山東學究,惟能讀《論語》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臣實不知書,但能讀《論語》,佐藝祖④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輔陛下。”上意釋然,卒相之。
    (選自《言行龜鑒》,有改動)
    [注】①宋乾德二年(964年),趙普被任命為宰相,晉封為韓王。②成算所向:以后的打算。③太宗,指宋太宗趙光義,繼宋太祖趙匡胤后為帝。④藝祖:指一朝開國的帝王。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則二邊之患,我獨當之 當:對,面對
    B.為國家建長久計,其道如何 道:道義
    C.卿勿復言,吾已諭矣 諭:明白
    D.上素嫌其人,不與 與:贊成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使一舉而下 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B.上因晚朝 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們謝罪
    C.豈得以喜怒專之, 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D.則《論語》二十篇也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12.《續(xù)資治通鑒·宋紀》中評價趙普“以天下事為己任”,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體現(xiàn)這一點的是
    ①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 ②稍奪其權(quán),制其錢谷
    ③君臣之間,兩無猜嫌 ④天下之刑賞,非陛下之刑賞
    ⑤徐拾奏歸補綴,明日復進之 ⑥及翌日出,則是事決矣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③⑤⑥
    1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宋太祖剛剛即位之時經(jīng)常微服私訪,有時經(jīng)過功臣的家門但不進去。不過有一次卻雪夜訪趙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來試探他。
    B.趙普指出將領(lǐng)的權(quán)力太大導致君弱臣強,這是戰(zhàn)爭不斷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杯酒釋兵權(quán)”,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終。
    C.趙普向太祖推薦人選,并不受太祖好惡的影響。他認為懲罪賞功是古今公理,事實證明他推薦的人選果然是合格的。
    D.面對別人的誣陷,趙普承認自己讀書不多,僅憑半部《論語》輔佐先帝,宋太宗明白這是他的自謙,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終繼續(xù)任他為相。
    1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陛下小天下耶?南征北伐,今其時也。(3分)
    (2)陛下念臣及此,所謂生死肉骨也。(4分)
    (3)刑以懲罪,賞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3分)
    三、現(xiàn)代文(論述類、實用類文本閱讀)(11分,選擇題6分,簡答題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題。
    眾所周知,當代中國實行依法治國,被視為“以武犯禁”的俠看似已無甚價值,但其實不然。俠早已成為一種泛化的精神氣概與處世風范,沉淀在一代代炎黃子孫的民族文化心理結(jié)構(gòu)中,俠文化更是作為中國文化的獨特產(chǎn)品而閃耀世界。從某種意義上講,俠的人格魅力在當今時代有增無減,這從如今武俠文學、影視的高度繁榮可見一斑。筆者以為,無論是中華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還是針砭矯正社會時弊,抑或塑造理想人格模式,俠的當代價值都是圭璧連城的。
    盡管俠文化一直是以一種反傳統(tǒng)、反正統(tǒng)的文化存在,但歷史已經(jīng)證明一直盤踞正統(tǒng)地位的儒家文化并不是萬能的,有時甚至是脆弱不堪的。文化作為一個有機體,必然包蘊著多種面向。俠之于中國文化不僅僅是武功超凡的英雄形象甚或是舍己為人的仁人義士的典范,而早已化作融合這一切的一種獨特而豐滿的民族文化人格的圖騰,其所蘊含的崇尚正義公平、自由進步、打破常規(guī)的思想價值,誠信重諾、見義勇為、不矜不傲的倫理精神,以及孤鴻煙月、斷劍滄海、濁酒殘陽的審美意蘊,都極大地豐富和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內(nèi)涵與品格,必將為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提供獨特而不竭的精神動力。
    俠從一開始就具有深刻的平民性,且在歷史上幾乎一以貫之,這也是其能深入社會肌理,進而針砭時弊、糾偏矯正的原因。當今中國雖經(jīng)濟發(fā)展、物質(zhì)繁榮,但拜金享樂、急功近利、浮夸炫耀之風四處蔓延,究其本源,乃個體文化人格的偏頗與缺失。俠之“仗義疏財,赴人困厄,重諾守信,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精神氣概與人格風范正是一劑對癥的良藥,試想如今不少驕奢淫逸的“富二代”如果能有些許真正的俠者氣概,那他們能產(chǎn)生的正面能量將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在傳媒高度發(fā)達的今天。當然,更重要的還是俠義與俠行在普羅大眾中的散播,畢竟平民性才是其本質(zhì)特點,聊可欣慰的是,國人在危難關(guān)頭的表現(xiàn)約略浮現(xiàn)出了俠的影子,或可視為俠心未泯的象征。
    歸根到底,俠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化人格而穿越千載。盡管中國傳統(tǒng)上推崇儒、釋、道合一的人格模式,但無論是儒家的仁和謙沖,還是道家的虛靜無為,抑或佛家的明心見性,都無法觸及理想人格模式的全部內(nèi)涵。事實上,俠早已成為一種獨立的人格流品而與儒、道、佛并駕齊驅(qū),盡管俠沒有系統(tǒng)的理論思想,但它在道德實踐、社會影響等諸層面并不在此三家之下,在某些歷史階段甚至實現(xiàn)了超越,尤其是在近世演化中所出現(xiàn)的明顯的“儒俠互補”傾向,更是證明了俠在近代理想人格模式重構(gòu)中的重要地位。而俠在當代的最大價值正是體現(xiàn)在對中國人傳統(tǒng)人格的建設(shè)性重構(gòu)之中,有俠參與構(gòu)建的人格,才是一種更加健康的中國人的理想人格,這也是對中國傳統(tǒng)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
    ——節(jié)選自吳靖《俠:一種文化人格的歷史流變》(《書屋》2012年第11期)
    15.下列對俠文化“為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提供獨特而不竭的精神動力”理由的說明,最恰當?shù)囊豁検?BR>    A.儒家文化不是萬能的,需要像俠文化等其他文化樣式提供新的前進動力。
    B.當今中國雖經(jīng)濟發(fā)展、物質(zhì)繁榮,但拜金享樂、急功近利、浮夸炫耀之風四處蔓延,俠文化能夠?qū)@一現(xiàn)象有所改變,推進中華文明健康發(fā)展。
    C.俠文化所蘊含的思想價值、倫理精神和審美意蘊能夠給中華文化提供新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D.俠文化的俠義與俠行在普羅大眾中得到廣泛傳播,在傳媒高度發(fā)展的今天,俠文化對文化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起到了其他文化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16.下列內(nèi)容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武俠文學、影視的高度繁榮使得俠的人格魅力在當今時代有增無減,俠文化作為中國文化的獨特產(chǎn)品而閃耀世界。
    B.俠具有深刻的平民性,而且貫穿在歷史的發(fā)展過程中,這就是其能深入社會肌理,進而針砭時弊、糾偏矯正的原因。
    C.俠并沒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消失,國人在危難關(guān)頭的表現(xiàn)約略浮現(xiàn)出了俠的影子,可視為俠心未泯滅的象征。
    D.盡管俠沒有系統(tǒng)的理論思想,但它在道德實踐、社會影響等諸層面同儒、道、佛三家一起影響了中國的文化人格,在某些歷史階段甚至實現(xiàn)了超越。
    17.結(jié)合全文,寫出“俠”在當代的三條文化價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默寫(10分)
    18.讀下面的詩歌,完成題目。(5分)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 微軀此外更何求?
    此詩為詩人棲居浣花溪畔時而作。首聯(lián)中的“幽”字堪稱詩眼,請分析此詩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出了“幽”?
    19.詩文默寫。(5分,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時矯首而遐觀。____________________,鳥倦飛而知還。(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3)蘇軾《赤壁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擬手法借簫聲寫愁情。
    五、現(xiàn)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20分)
    思想者的第三種造型
    卞毓方
    一位擺弄經(jīng)濟學的倔老頭兒,風吹別調(diào),發(fā)出了和百家——其實也就是一家——不同的聲音,舉國展開圍剿。這老頭兒不是別人,正是鼎鼎大名的馬寅初。戰(zhàn)友噤聲,愛莫能助;同事側(cè)目,視若寇仇;學子聲討,不共戴天。為了什么?為了一篇《新人口論》。有好心人勸馬寅初偃旗息鼓,暫時收篷轉(zhuǎn)舵,這也不失為明智。馬老頭兒斷然拒絕,他認死理:學術(shù)貴乎爭論,真理越辯越明;豈能一遇襲擊,就退避三舍,明哲保身!
    一位舉足輕重的老朋友出來圓場。他說:“馬老啊,你比我年長16歲,你的道德學問,我是一向尊為師長的。這次你就應(yīng)我一個請求,對你的《新人口論》寫一份深刻的檢討,也算過了這一關(guān)。如何啊?”誰知馬寅初不買賬,決不檢討。
    馬寅初的決絕,令我們想起亞里士多德的名言:“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不過,馬寅初終究是俠義中人,他深恐自己的不妥協(xié)招致誤解,開罪賢達。數(shù)天后,他為《新建設(shè)》雜志撰文,便特意加上一段:“最后我還要對另一位好朋友表示感忱,并道歉意。我沒有接受他的真心誠意的勸告,學術(shù)的尊嚴不能不維護,只得拒絕檢討。”
    這里,我想到思想者的三種命運。一種思想者是與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穩(wěn)當,盡管轉(zhuǎn)瞬就有可能化做明日黃花。一種思想者是超前半步,屬于不乏新鮮,也不乏風險,然而,當衛(wèi)道士們正要掄起大棒申斥時,已被社會前進腳步裁判為真理。一種思想者是領(lǐng)先百家,超越時代,被視為異端邪說,大逆不道,常常要等上幾十年,甚至幾百年,才為后來者逐漸認識、接納。正是這種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豎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魯諾、曹雪芹憤世嫉俗,慷慨悲歌。
    自從獻身經(jīng)濟學,人口問題,一直是馬寅初關(guān)注的焦點。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他首次就人口問題表態(tài)。在他看來,這已是一個瓜熟蒂落的結(jié)論。沒有想到,爆發(fā)的不是掌聲,而是斥責。“社會主義國家哪來的人口問題?”面對公眾的質(zhì)疑,他居然揚言:“大家可以不同意我的意見。我也可以暫時收回發(fā)言稿件。但不因為大家反對,就改變自己的觀點和主張。我將對這一問題繼續(xù)進行調(diào)查研究,下次人大會上,還將提出。”
    真理沒有外衣。馬寅初按照他的既定方案,經(jīng)過一年多的廣泛調(diào)查,深入研究,把人口問題直接搬到了中南海的最高國務(wù)會議。“人口多就是我們的致命傷。”他說,“我們的社會主義經(jīng)濟是計劃經(jīng)濟,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計劃之內(nèi),不能實行計劃生育,那就不成其為計劃經(jīng)濟!”
    《新人口論》堪謂生不逢辰。起初批判僅局限在民間,停留在群眾自發(fā)的層次。馬寅初表現(xiàn)出不屑一顧。然而,到了1958年春天,毛澤東撰寫了《介紹一個合作社》,以他慣用的詩性詞語,強調(diào):“……除了黨的領(lǐng)導之外,六億人口是一個決定的因素。人多議論多,熱氣高,干勁大。”
    59年冬,北大臨湖軒,雪壓冰凍封,朔風尖嘯。一場批判馬寅初會議,正呈現(xiàn)出與大自然同步的嚴酷。中途,專程趕來壓陣的康生,也許覺得火力還不夠猛烈,但見他一拍桌子,打斷批判者的發(fā)言,惡狠狠地插話:“馬寅初說,有人說他是馬爾薩斯主義者,但他不能同意。他說馬爾薩斯是馬家,馬克思也是馬家,而他是馬克思的馬家。馬寅初的《新人口論》,到底是姓馬克思的馬,還是馬爾薩斯的馬?我認為馬寅初的《新人口論》,毫無疑問是屬于馬爾薩斯的馬家!”
    誰知馬寅初不吃這一套,前面話音剛落,他后面就當場頂撞:
    我馬寅初是馬克思的“馬”家!
    斬釘截鐵。數(shù)一數(shù),總共十一個字。然而,這就夠了。這才是“一句頂一萬句”!有多少大師級、準大師級人物的一生,就是從胸腔里迸發(fā)不出這樣的一句,連模仿也模仿不來。惟獨馬寅初做到了。不假思索,長嘯而出,九鼎大呂,震鑠古今。
    再說那段錚錚誓言。面對政治高帽隨時會扣落下來的生存險境,馬寅初選擇《新建設(shè)》刊登《重申我的請求》:
    我接受《光明日報》開辟一個戰(zhàn)場的挑戰(zhàn)。我雖年近80,明知寡不敵眾,自當單身匹馬,出來應(yīng)戰(zhàn),直至戰(zhàn)死為止,決不向?qū)R粤悍?、不以真理說服的那種批判者們投降。
    馬老不老,守正白眼朝天,立世青眼向文。歷史不堪重負,后人為輕裝前進就不得不學會健忘。然而,我相信,無論無常的歲月經(jīng)歷多少輪回,馬寅初高昂的頭顱和勃發(fā)的英氣,將永遠激蕩青史,燭照天地!
    馬寅初在望八之年遭受重厄,竟以百歲高齡,重新出山,贏得世人的大聲驚嘆,大把熱淚。馬寅初,是上帝贈予20世紀中華民族的一份厚禮。他的價值,一半在于他發(fā)掘的人口理論,一半在于他淵渟岳峙【注】、獨立蒼茫的健康人格。
    【注】淵渟岳峙:喻人品德如淵水深沉,如高山聳立。
    20.結(jié)合全文,概括馬寅初“淵渟岳峙,獨立蒼茫的健康人格”的特點。(6分)
    21.理解文中劃線句子的含義。(4分)
    (1)戰(zhàn)友噤聲,愛莫能助;同事側(cè)目,視若寇仇;學子聲討,不共戴天。
    (2)正是這種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豎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魯諾、曹雪芹憤世嫉俗,慷慨悲歌。
    22.簡析文章是怎樣為“第三種思想者”馬寅初造型的。(6分)
    23.請概括本文的主題。(4分)
    六、寫作(60分)
    24.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泰戈爾:“鳥兒想變成一朵云,云兒想變成一只鳥。”
    英國古詩:“籠外的鳥向往籠里的安逸舒適,籠里的鳥向往籠外的自由翱翔。”
    蕭伯納:“人生有兩大悲?。阂皇菦]有得到心愛的東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 有人認為,人生就應(yīng)該懷著渴求的心態(tài)去不懈地追求你喜歡的東西。也有人認為,珍惜眼前的擁有,才是大智。
    對此,你有何感受和想法?請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梢詫懽约旱慕?jīng)歷和感受,可以講述身邊的事情,也可以發(fā)表見解。
    注意:(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第二次月考語文答案
    1.C。[A項“酪(luò)”應(yīng)為“lào”,B項“胸襟(jìn)”應(yīng)為“jīn”,D項“條條框(kuāng)框”應(yīng)為“kuàng”。]
    2.C(3分。chuǎi、tuān、zhuì、chuǎn 。A:chù、zhuó、duō、chù;B:yí、dài、yí、dài;D:yú、yù、yú、yù)
    3.C(A項,誦—頌 鬼---詭 B項,臟款----贓款 鼎立相助----鼎力相助 C項,沾----玷 名----明 該----賅 D項,步----部 范----患)
    4.A (B項,韜光養(yǎng)晦,朔風,應(yīng)讀shuò;C項,鐘靈毓秀,旖旎yǐ;D項,蜚聲文壇,菁華jīng。)
    5.答案:B。 解析:“奠定”,使穩(wěn)定,使安定。“入木三分”, 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xiàn)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這里應(yīng)該用“絲絲入扣”,織綢、布等時,經(jīng)線都要從扣(同“筘”,也叫杼)齒間穿過。形容十分細密、合拍。比喻做得十分細膩準確(多指文章、藝術(shù)表演等)。 “形神并茂”形體和神態(tài)逼真動人。“蛻變”,發(fā)生質(zhì)變。
    6.C(身無長物:身無分文,十分貧窮,此處符合語境。A、光顧,敬辭,稱客人來到,此處主客顛倒。B瓜田李下:比喻容易發(fā)生嫌疑的地方。D金蟬脫殼:比喻用計脫逃而使對方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句中無此意)
    7.A。(B項誤用雙重否定。C項,雜糅,“最好”和“較合適”刪去一處。D項“骨干”“碩士生”“研究生”概念交叉,不能并列。)
    8.D。 解析:A項“但距離相應(yīng)藥物的問世還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句式雜糅,一種表達為“但距離相應(yīng)藥物的問世還需要很多年”,一種表達為“但相應(yīng)藥物的問世還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B 項前面有兩層意思,因此“這種觀點”指代什么不夠明了。C項贏得的”與“勝負”一面與兩面搭配不當,“勝負”改為“勝利”。
    9.C 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③句總寫其特點,并緊承上句;①句總寫起院落的布局,④⑥句分寫,并且⑥句緊承④句,⑤句寫建筑風格,②寫建筑給人的感受,并于下句銜接緊密。
    10.B 道,方法。
    11. A 連詞,表承接( B.因,副詞,趁機:介詞,經(jīng)由C.介詞,憑;連詞,表示目的關(guān)系,后一動作行為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為的目的或結(jié)果??勺g“而”“以致”等。D.連詞,表結(jié)果,原來是;連詞,表并列,就。)
    12. A ③是宋太祖勸解兵權(quán)的委婉之詞⑥是說趙普善用《論語》治政
    13. A 錯在“經(jīng)過功臣的家門但不進去”,應(yīng)為“探訪功臣的家,不可預(yù)測”。
    14.(1)陛下認為天下狹小嗎?向南北征討,現(xiàn)在正是時候。(2)陛下顧念我們到如此地步,這就是所說的使死者復生、白骨長肉啊!(3)刑法是用來懲治罪惡的,賞賜是用來酬謝有功之人的,這是古往今來共同的道理。
    【參考譯文】韓王趙普做宰相。太祖剛剛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訪,有時探訪功臣的家,不可預(yù)測。一天,大雪下到夜里,皇上敲趙普的家門,趙普趕忙出來,慌忙叩拜迎接,問:“夜深寒冷,陛下為什么出來?”皇上說:“我睡不著,一張床之外,都是別人的家,所以來看看你。”趙普說:“陛下認為天下狹小嗎?南征北伐,現(xiàn)在正是時候,希望能聽聽您以后的打算。”皇帝說:“我想攻打太原。”趙普很長時間沒有說話,說:“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皇帝問其中的緣故,趙普說:“太原阻擋著西、北兩面,假使一舉攻下太原,那么兩邊的禍患就要由我們來獨擋了,為什么不暫且留著等待平定各國(之后再攻打太原呢)。”太祖笑道:
    “我的想法正是這樣,只是試探一下你罷了。”于是定下攻打江南的決議。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見趙普問道:“自從唐朝末年以來,數(shù)十年問,帝王總共換了十個姓氏,戰(zhàn)爭不斷,是什么原因呢?我想停止天下戰(zhàn)爭,替國家建立長治久安之計,有什么方法呢?”趙普說:“藩鎮(zhèn)節(jié)度使的權(quán)力太重,君弱臣強罷了。只有漸漸地削奪他們的權(quán)力,控制他們的錢糧,收回他們的軍隊,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話未說完,皇上說:“你不要再說了,我已經(jīng)明白了。”皇上趁著晚朝,和老將石守信、王審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暢快的時候,宋太祖開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駿馬掠過縫隙一樣快,所求的富貴,不過多積聚些金銀:多一些自我娛樂,讓子孫沒有貧乏罷了。你們?yōu)槭裁床唤馊ケ鴻?quán),選擇好田產(chǎn)房屋作為子孫長久之業(yè),多養(yǎng)些歌兒舞女每天飲酒相歡,來度過一生。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嗎?,石守信等都拜了兩拜說:“陛下顧念我們到如此地步,這就是所說的使死者復生、白骨長肉啊!”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權(quán)。宋太祖答應(yīng)了,都讓他們以散官的身份回家養(yǎng)老,給他們的賞賜也特別優(yōu)厚,眾多功臣都因此善終。
    趙普輔佐太祖時,有一名大臣立功應(yīng)當升官,太祖一向討厭他的為人,不贊成升他的官。趙普堅決地為他請求說:“刑法是用來懲治罪惡的,賞賜是用來酬謝有功之人的,這是古往今來共同的道理。況且刑賞是天下的刑賞,不是陛下個人的刑賞,怎能憑自己的喜怒而獨斷專行呢?”太祖更加憤怒,起身就走,趙普也緊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宮,趙普立在宮門口,過了很長時間也不離去。太祖醒悟了,才認可他的上奏。趙普想任命某人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納。第二天,趙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納。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過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趙普臉色不變,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補連綴,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過來,采納了他的意見,后來那個人果然稱職。
    趙普做了宰相,每當朝廷遇到大事,商定重要決議,剛一回到家,就馬上關(guān)起門,開箱取書,整天閱讀,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讀的是什么。等第二天處理政務(wù),得心應(yīng)手。后來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開箱子看,原來是《論語》二十篇。太宗想任他為相,有人誣陷說:“趙普,山東學究,只是能讀《論語》罷了!”太宗懷疑,把這件事告訴趙普。趙普說:“我確實不懂得讀書,只是能讀一本《論語》輔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還有一半可以輔佐陛下。”太宗疑慮消釋,最終任命他為相。
    15.C 從第二段“其所蘊含的崇尚正義公平……的審美意蘊”一句可知C項是“俠文化„為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提供獨特而不竭的精神動力?”的理由。
    16.D A.“影視、文學的高度繁榮”是“俠的人格魅力在當今時代有增無減”的具體表現(xiàn),而非原因;B.絕對化,原文中說“且在歷史上幾乎一以貫之”;C.絕對化,原文中說“或可視為俠心未泯的象征。”
    17.①俠文化豐富和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內(nèi)涵和品格,必將為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提供精神動力;②俠文化所具備的精神氣概與人格風范是一劑對癥的良藥;③俠參與構(gòu)建的人格才是一種更加健康的中國人的理想人格。
    18 (1)環(huán)境之幽:江水曲折,繞村而流, 恬淡幽靜;
    (2)物情之幽:燕子鷗鳥,自由自在,相伴相隨;
    (3)人事之幽:老妻小兒,可親可愛,樂在其中。
    詩人從環(huán)境、物態(tài)和人情方面寫足了江村的“幽”,表現(xiàn)自己的愉悅之情。
    19.(1)別有幽愁暗恨生
    (2)策扶老以流憩 云無心以出岫
    (3)如怨如慕 如泣如訴
    20.①探求真理,持之以恒;②捍衛(wèi)真理,不懼強權(quán);③堅持真理,珍惜友情;④思想超前,領(lǐng)先百家。(答到任意一點2分,任意三點6分)
    21.(1)形象地表現(xiàn)了一個先知先覺者在探求真理的過程中社會環(huán)境的險惡。
    (2)感慨現(xiàn)實的悲哀:小人得志,名噪一時;大師失意,受困蒙難。正所謂“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22.①語言描寫,“我沒有接受他的真心誠意的勸告,學術(shù)的尊嚴不能不維護”,“不因為大家反對,就改變自己的觀點和主張”,“我馬寅初是馬克思的„馬家?!”等。②環(huán)境描寫,“戰(zhàn)友噤聲,愛莫能助;同事側(cè)目,視若寇仇;學子聲討,不共戴天”,“北大臨湖軒,雪壓冰凍封,朔風尖嘯”。③對比(襯托):思想者的三種命運的對比,康生的惡意攻擊。(任意一方面,方法1分,例子1分,列舉一例即可。)(如將“語言描寫”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成“正面描寫”,將“環(huán)境描寫”和“對比襯托”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成“側(cè)面描寫”亦正常給分。)
    23.通過回憶馬寅初因《新人口論》遭受的不平遭遇(1分),表現(xiàn)了他剛正不阿的品格(1分),百折不撓的精神(1分),以及在困境中珍惜友情的優(yōu)良品質(zhì)(1分),抒發(fā)了作者的崇敬之情(1分)。(答對三點給滿分)
    24【寫作導引】
    得隴望蜀,永不知足,只能使自己活得很累,因為世界上讓人追求的東西太多太多。
    從另一個角度看,不懈追求的心態(tài)恰恰是人生不斷進取的動力。有追求的人生才是充實的,不懈追求的人生才是精彩的。有夢想有追求并且獲得成功的人生才是了不起的。成為成功人士的一個前提就是銳意追求。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作為一個胸有大志的年輕人更應(yīng)該有所追求,不懈追求人生遠大志向的實現(xiàn),方能鑄成人生的輝煌。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鮮明而集中的主旨。因此,學生應(yīng)該從上述兩個不同的立意中選取其中一個來行文,不應(yīng)面面俱到。當然,文章中作辯證分析是應(yīng)該充分肯定的。
    
2013年部分省市高考試題匯總
2013江蘇物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新疆理綜試題答案 2013內(nèi)蒙古理科試卷答案
2013寧夏理綜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西藏理科試卷及答案 2013江蘇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政治) 2013安徽數(shù)學真題(理科)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廣東數(shù)學真題(理科)試卷 2013廣東數(shù)學真題(文科)試卷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您搜集整理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