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4年最新導游證導游詞

字號:


       出國留學網的小編為大家精選2014湖南省導游證導游詞,歡迎大家閱讀。
       大家好!歡迎來到瑤族古都千家峒!
    (峒標)千家峒位于縣城西北,地處著名五嶺之一的都龐嶺群山連綿的三峰山下,東北毗鄰道縣,北面交界廣西灌陽縣。境內重巒疊嶂,集山青、水秀、林幽、瀑美、洞奇、泉溫于一體,自然風景,美不勝收。氣候春華秋實,夏雨冬雪皆成勝景,日嬌月媚,晴好雨奇時時迷人,是您了解瑤族風俗,飽覽山水風光,進行野外探險的絕好去處。今天,我將陪同各位朋友游覽千家峒峒標、穿巖、古戰(zhàn)墻、千家峒瑤族展廳、大泊水瀑布、大溪源民俗村五個景區(qū),并將乘車貫穿下峒與中峒,欣賞鳥山、馬山等神奇地貌?,F在,我們身后的雕塑就是千家峒峒標,它由瑤族長鼓和十二節(jié)牛角組成。在雕塑基座前后分別有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和全國政協副主席毛致用的“千家峒”題字。為什么會用“長鼓”、“十二節(jié)白牛角”構成峒標圖案呢?長鼓是瑤族同胞最喜愛的一種舞蹈器具,在祭祀和重大的節(jié)日慶典活動中都少不了。相傳瑤族始祖盤王一次上山狩獵,不幸被野羊撞死在空桐樹下,野羊夭夭逃生。盤王六子聞訊趕來,含著悲慟,奮力追捕,終于獵獲野羊。為泄父仇,他們砍空桐樹做成鼓身,用羊皮蒙面制成長鼓,擊鼓起舞而祭盤王。長鼓其實就代表著對盤王始祖的懷念。至于“十二節(jié)白牛角”,就不得不提到在700年前的那場“千家峒覆滅之戰(zhàn)”。據千家峒古書記載和瑤族民間傳說,元代大德年間官府發(fā)現千家峒后,多次派糧差進峒催交糧稅。糧差被好客的瑤民留下,熱情款待,每戶瑤胞家做客一天,一千戶就將近三年。這樣連續(xù)二、三年不見糧差歸來,官府以為糧差被瑤人殺害,于是派都頭劉名卿統(tǒng)兵數萬,于道州容羅嶺扎營,永明、灌陽與千家峒交界處亦有官兵把守住隘口,呈合圍之勢,欲剿滅千家峒瑤民?,幟駛}促應戰(zhàn),敗下陣來。在逃離之前,全峒瑤民在羅坪廟聚會,將一支白牛角鋸成十二截,十二姓瑤民各持一截,約定五百年后,合擾牛角,重聚千家峒。在此后的七百年間,瑤族后裔踏遍千山萬水,尋找圣地“千家峒”。這里的“十二節(jié)白牛角”已經合擾,意喻著瑤族同胞已找到“千家峒”,團聚“千家峒”,同時它也是瑤族強烈民族向心力的一種象征。
    (古戰(zhàn)墻)參觀完峒標之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位于千家峒峒口穿巖山頂之上的“古戰(zhàn)墻”。在那里,能讓我們感受到700年前那場浴血奮戰(zhàn)的激烈。穿巖山上,放眼狼牙犬齒,延綿數里。在山崖之間,石墻把千家峒峒口圍得固若金湯。從整體上看,砌墻的石頭,沒有任何加工的痕跡。一看便知,是千家峒的瑤胞在道州官兵來圍剿的千鈞一發(fā)之際匆匆修筑起來的。這就是保護千戶瑤胞生命安危的首要屏障。千家峒四面均為海拔千米以上的大山,山下峒口只容一人而過,只要守住了峒口和峒口上這道關卡,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相關鏈接
    導游證
    導游證書簡稱“導游證”,是持證人已依法進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導游注冊、能夠從事導游活動的法定證件。取得導游人員資格證,只是成為導游人員的第一步,要真正從事導游職業(yè),還要依法取得導游證。
    導游證申領程序
    (一)積累工作經驗
    準備從事導游工作的人員在通過導游人員資格考試后,須在一家旅行社實習期滿至少3個月以上,與旅行社訂立勞動合同或在導游公司登記,由旅行社或導游公司對申請人的品行和業(yè)務能力進行考評并作出結論。
    (二)提出申請
    申請人向主管旅行社的管理部門申報: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導游人員資格證書及相關證明材料。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旅游行政部門應當按《導游人員管理條例》第六條的規(guī)定,自收到申請領取導游證的書面申請之日起15日內,辦法導游證,發(fā)現有《導游人員管理條例》第五條的情形,不予頒發(fā)導游證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