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殘疾人主題班會

字號:


    關愛殘疾人主題班會(一)
    一、指導思想:引導學生自覺發(fā)揚關愛殘疾人的精神,進一步教育他們主動地伸出手去關心和幫助別人,從而營造一個充滿愛心的世界。
    二、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認識到殘疾人在生活上有許多困難,了解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教育學生尊敬殘疾人。使學生燃起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愛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
    2、能尊重殘疾人,設身處地為殘疾人著想,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3、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對殘疾人的關心與幫助,培養(yǎng)搜集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三、活動形式:感悟討論、表演等多種形式結合
    四、活動準備:
    1、學生搜集殘疾人資料,準備蒙眼布。
    2、歌曲《愛的奉獻》錄音帶
    五、活動過程:
    (一)游戲觸情,引入主題
    同學們,下午好!這次班隊會的主題――關心殘疾兒童
    世界上的人可以有多種分法:黑人、白人;中國人、美國人;還有健全人、殘疾人……
    毫無疑問,殘疾人是最弱勢的卻又是為數不少的一個群體。目前世界上有殘疾人6.5億僅在中國就有3000萬殘疾人,其中包括778萬肢體殘疾人。而殘疾兒童就有600多萬。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樣的人叫殘疾人嗎?(眼睛看不見的人,沒有手的人,嘴巴不會說話的人等)
    同學們說得對,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體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們稱為殘疾人。殘疾人又是怎樣生活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體驗體驗吧!
    1、同學們,請閉上眼睛,半分鐘后談論你的感受?如果在黑暗中做事情,又會有什么感受呢?下面我們一起做個游戲:請兩位同學蒙上眼睛找座位。
    2、請同學們把書包里的書本全部拿出放在桌子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書包。
    3、游戲結束后,談體會。與平時比較有什么不同。
    4、結論:一件平日里最簡單不過的事情,現(xiàn)在變得如此艱難。
    從這個游戲中,你還想到了什么?
    結論:我們應關心愛護殘疾兒童。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我們個個是健康、活潑的孩子,得到老師精心的培養(yǎng),父母的疼愛,多么幸福呀!當我們盡情享受這個世界的無限美好時,可曾想過,還有一些小伙伴,他們的一生,只能以黑暗為伴,與無聲為侶。甚至有的人,精神世界一片混沌。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殘疾兒童。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他們,關注他們特別的生活。
    (二)身殘志堅故事會
    在這短短的幾分鐘里,同學們就感到了許多不便,而殘疾人卻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么不容易??伤麄儜?zhàn)勝了生活的困難,克服自身的殘疾,用自立自強譜寫了一篇篇感人的故事。請同學們講講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聽后學生談感受。
    結論:很多殘疾兒童,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了輝煌的成功,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同時我們更應該多方面地了解他們,關心幫助他們。說說如何幫助殘疾人。
    (三)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交流了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故事,討論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如何幫助他們,收獲和感想一定不少吧。走近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們有了太多的感悟。也許,他們的要求并不多。一個善意的微笑,一次小小的幫助已足夠。愿愛心常在,感動常在。讓我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伸出溫暖的手,奉獻自己的愛心,這世界將永遠成為美好的春天。我不由地想起一句話:“愛心一小步,道德成長一大步”。當我們每個人都愿意伸出自己熱情的手,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么溫暖啊!
    讓我們在《愛的奉獻》歌聲中結束今天的班隊會。
    播放歌曲《愛的奉獻》,投影顯示歌詞,全班同學齊聲歌唱。
     
    關愛殘疾人主題班會(二)
    活動意圖:
    5月20日是全國的第十七次助殘日,今年助殘日的主題是“保障殘疾人權益,共建和諧社會”,為了更好地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弱的傳統(tǒng)美德,倡導“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號召全體學生用自己的愛心和實際行動表達對殘疾少年兒童的關心和幫助。
    活動目的:
    1、通過宣傳,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弱的美德,提高小學生的思想覺悟。
    2、營造理解、尊重、愛護、關心、幫助殘疾人的良好氛圍。
    3、開展用實際行動,表達獻愛心活動。
    活動準備:
    倡議書、宣傳欄、活動小品等
    活動過程:
    一、由班主任宣讀班級的《扶殘助弱》倡議書。
    二、營造良好氣氛,倡導“奉獻愛心”精神。
    1、組織學習討論宣傳單、宣傳欄材料。
    2、分組學習關于扶殘助弱的宣傳材料。
    三、模擬實踐,深化明理。
    (在活動中,我們有目的地讓學生參與實踐,用學生親身的實踐體會殘疾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要比正常人多得多,更需要別人的關心、幫助和理解,從而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有一顆同情心和樂于幫助殘疾人的愛心。)
    1、分組分別模仿“盲人”“瘸子”“啞人”等殘疾人處理日常生活事務。
    2、分組交流自己的親身感受和心得體會。
    3、小組匯報,交流。
    各抒已見,論一論、議一議自己的感受與體會。
    四、獻愛心,表達心意。
    1、師:同學們,通過今天早上升旗時的國旗下講話和薛主任對本次助殘日活動的動員講話,閱讀報紙和學習宣傳資料等,同學們親身去聽、去說、去想、去感受、去體會,大家都深深體會到殘疾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所受的痛苦,是何等的艱辛。希望同學們獻出你的愛心,用實際行動來表達你們對殘疾人的關心與幫助。
    2、學生捐獻活動開始。(拍攝幾張照片)
    3、師:剛才我們可以看到,同學們你捐五角、我獻出一元、他捐出……一顆顆愛心在跳動。大家用真情和愛心譜寫了一曲精神文明建設的贊歌,涌現(xiàn)出一顆顆愛護、關心、幫助殘疾人的童心,為幫助殘疾人獻出一顆火熱的心。
     
    關愛殘疾人主題班會(三)
    殘疾人事業(yè)的發(fā)展,是一個國家文明進步的標志,只有把關心殘疾人事業(yè)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殘疾人事業(yè)才會有更大的發(fā)展,全社會的文明程度才會真正提高。但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情況卻不盡如人意。在社會上,歧視殘疾人的事件屢屢發(fā)生。就在我們的身邊,也經常會看到一些不尊重殘疾人的現(xiàn)象,甚至在校園里,一些人還取笑同學的生理缺陷,背地里稱他們“小瘸子”、“小四眼兒”等等。他們對殘疾同學的綽號叫得是那么輕松有趣兒,一點兒也沒有意識到殘疾同學內心有多么痛苦,一點兒也不理解殘疾同學每天來上學,需要多么大的勇氣,需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難。教師教學生幫助殘疾同學做點兒事,大多數學生也愿意去做,不少人還很積極。但是,他們在做好事時,往往出于“我能幫助你”的優(yōu)越心理,并沒有意識到扶殘助殘是“平等關懷”殘疾人的自覺行動,而不是轟轟烈烈的突擊行為。從社會上看,這方面的教育也是薄弱的。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搞一次班會活動,來增強學生們的扶殘助殘意識。
    希望通過活動,使每個學生都建立起自覺的社會公德意識。把扶殘助殘當成同學們的自覺行動,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我們班主任要幫助學生們提高對殘疾人事業(yè)的認識,在每個學生心里深深埋下“平等關懷”的種子,把扶殘助殘變成自己的自覺行動。
    班會過程
    一、班會程序
    1.宣布班會開始。
    2.匯報“做一天殘疾人”的感受及社會調查。
    3.討論今后如何為身邊的殘疾人朋友做好事。
    4.詩朗誦、唱歌。
    5.宣布班會結束。
    二、班會紀實
    班長宣布《關愛殘疾人》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A:那天,我體驗了一天做盲人的感覺。從早上起床開始,我就蒙上了雙眼。開始,我還覺得挺好玩,可衣服還沒穿完,我就憋得受不了了。眼前一片漆黑,還得摸這摸那的,一會兒碰到頭,一會兒碰到腳,想找什么都找不到。最讓我難受的是,我不知道這時天亮到什么程度了,我就喊:“媽媽,今天天氣怎么樣?”“半陰。”我心想:半陰是個什么天?偷偷看一眼吧。后來又一想,不行,要堅持,我給自己鼓著勁。吃早點時,我竟把手伸進了媽媽的牛奶杯里。聽電視的滋味也不好受……這一天怎么這么漫長,眼睛看不見,真是太痛苦了。
    B:我也體驗了一天做盲人的感受,還在爸爸的攙扶下,去樓下散了步。這一路上我能聽見汽車從路上駛過,聽見小朋友們追逐嬉戲,爸爸拉著我不住地說:“往左點,那里有一堆木料;往右點,那里有一個坑;再往這邊點,前方有個井蓋子翹著;再往那邊點,前方停著一輛車……”唉,怎么我一蒙上眼睛,爸爸的話就這么多呢?現(xiàn)在我知道了,那不是爸爸的話多,而是街道的障礙太多,情況太復雜了。
    C:我原來以為做殘疾人沒什么了不起的,以為盲人就只是看不見東西而已。我想我睡覺時,不也是閉著眼睛,什么也看不見嗎?我躺在床上不是照樣挺舒服的嗎?結果卻和我想的不一樣。那一天,我用一塊黑布遮住了眼睛之后,才真的知道什么是一片漆黑。吃飯的時候,我用鼻子在桌子上聞了又聞,想找一找我愛吃的菜在哪里,可是,這鼻子太不爭氣了!
    媽媽告訴我:“你愛吃的土豆絲就擺在你的碗前呢!”我夾了又夾,費了好大力氣才夾上一點。
    爸爸說:“等你吃完飯,你的衣服可以當抹布了!”菜湯弄了一身。
    D:那一天,我體驗了一天雙腿殘疾的殘疾人生活。我在屋子里拄著雙拐從這屋走到那屋,拐杖打地的聲音“嗒、嗒、嗒”地響。開始,我覺得這聲音挺好玩的,我就不斷地走呀走呀。爸爸媽媽看見了,誰也不理我??斐燥埩耍蚁裢R粯舆M了廚房,想幫助媽媽拿碗筷。我一伸手,忘記了我的重心在雙拐上,“啪”的一聲,我和碗筷一起全都摔在了地上。
    E:我也體驗了一天做肢殘人的感覺。媽媽幫我把右臂吊起,像打著沉沉的石膏。我原想,在電視里,我看見過殘疾人用雙腳寫字、繪畫、吃飯、工作。我只是右臂暫時“殘”了,我還有左手呢!我試著用左手寫字,一筆一畫,我可認真了??芍钡嚼鄣脻M頭大汗時,我連20 個生字也沒寫完。再看看自己寫的字,天哪!這叫字嗎?簡直就是蟲子爬!中午,我用左手拿筷子吃飯,根本就夾不上飯菜。改用勺子吧!我左手攥住勺把,就像狗熊耍馬叉,連把飯送進嘴里都找不準方向!
    F:我體驗了一天做耳聾殘疾人的感受。雖說耳聾不耽誤吃,不耽誤喝,也能走,還能跳。但是在周圍一點聲音都沒有的情況下,我的心好寂寞呀!爸爸是相聲迷,他在看相聲的時候,我也湊過去看。只見電視畫面上,兩個相聲演員的嘴一張一合的,爸爸笑得前仰后合,可我就是不知道他在笑什么!真是急死我了!
    G:我做了一天聾啞殘疾人。以前我最討厭媽媽總是嘮叨我,我都煩死了。我本想做一天聾啞人,媽媽嘮叨什么我都聽不見,可以清靜一天了,那多好呀!可我沒想到媽媽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整整一天,也沒跟我說一句話。我的心里真是難受。有好幾次,我想跟媽媽說話,可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我是聾啞人”,我提醒著自己。不能說,也聽不見,失去了與別人交流的能力,真痛苦啊!
    那位開始認為坐輪椅好玩的同學不好意思地站起來說:“我現(xiàn)在改變觀點了,坐輪椅真不舒服,腰酸腿疼不說,這輪子可沒有腿腳好使……”
    “我也坐了一天的輪椅,我還去買了趟冷飲。我的體會是:別人的冷眼比腰酸腿疼更難受,殘疾人渴望被尊重。”
    “通過這一天的體驗,我真的理解了殘疾人朋友,他們的生活真是不容易啊!”
    “殘疾朋友太需要關心了。”
    “他們更需要理解!”一個同學搶著說。
    “他們也不是自愿當殘疾人的。他們在跟特殊的困難作斗爭。他們能頑強地生活著,自食其力,不給社會增添麻煩,特別值得我們尊重。”
    “2000 年悉尼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我國運動員獲得了那么多金牌,為祖國增添了榮譽,這個分量,到今天我才知道有多重。”
    這時,《愛心之歌》的樂曲輕輕地響了起來。
    同學們情不自禁地和著樂曲,借助手語深情地唱起了《愛心之歌》。大家不約而同地站了起來。
    當班長再次把班會活動的中心議題“我能為殘疾人做點兒什么?”提出來時,會場又一次熱烈起來,大家紛紛表示:
    “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自覺做一個扶殘、助殘的志愿者。”
    “我要主動和我們院兒的殘疾阿姨做朋友。”
    “我要主動為盲人引路。”
    “我要主動幫坐輪椅的殘疾人推車。”
    “我姥姥家附近就有一個福利工廠,我要到那里幫殘疾人做些事。我和爸爸媽媽都商量好了,他們可支持我了。”
    “我要……”
    “我要……”
    同學們的情緒達到了高潮。
    班長宣布:“下面,我們班的‘表演藝術家’為大家表演詩朗誦。”
    (略)
    一個同學已經悄悄地坐在了鋼琴旁,她深情地抬起雙手,輕輕地擊鍵,優(yōu)美的聲音像小河的水一樣淌了出來,同學們和著熟悉的旋律,動情地唱起了《讓世界充滿愛》(略)。
    在《讓世界充滿愛》的真摯歌聲中,班長宣布班會結束。大家還深深地沉浸在《讓世界充滿愛》的歌聲中。
    “愛”這個字說說容易,但如何讓當今的學生們真正體會這個字的分量,如何用真心去愛別人,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學生們提出“體驗做一天殘疾人的感覺”的設想時,我就想: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創(chuàng)意,一定要抓住。今天的學生,幾年后就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公德意識,他們的精神文明程度,將是整個國家文明的標志。公德意識的教育,就要從小開始,才能深入人心。搞好這個活動,教育意義將是深遠的、廣泛的。我積極支持并引導他們深入思考活動的意義,幫助他們設計好活動的步驟。在輔導學生們深入搞好活動的同時,我自己的心靈也同孩子們一起得到了一次洗禮,感情得到了一次升華。活動結束后,我看到愛心的種子深深地埋在了學生們的心里,想到它將同學生們的理想一起升騰,我感到無比的快樂。
    這次主題班會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學生家長反映:開始“體驗做一天殘疾人”的時候,學生們只是好奇。當他們體驗了殘疾人的生活,特別是在主題班會后,突然長大了許多。不管是在家還是出門,孩子們都有了公德意識。乘車,主動讓座;人多,自覺排隊;
    路遇殘疾人需要幫助時,主動上前。家長們感覺,孩子們說的文明禮貌用語都顯得比過去自然、親切了。
    通過一天的體驗,學生們將有一生的收獲。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他們會把對殘疾人“理解、尊重、關心、幫助”的行為準則貫穿一生,并能自覺地成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和殘疾人事業(yè)發(fā)展的義務宣傳員,進而為促進整個社會的文明進程做出貢獻。
     
    關愛殘疾人主題班會(四)
    一、指導思想:引導學生自覺發(fā)揚關愛殘疾人的精神,進一步教育他們主動地伸出手去關心和幫助別人,從而營造一個充滿愛心的世界。
    二、 活動目的:
    1、引導學生認識到殘疾人在生活上有許多困難,了解殘疾人身殘志堅的故事,教育學生尊敬殘疾人。使學生燃起對殘疾人的同情和關愛之情,并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
    2、能尊重殘疾人,設身處地為殘疾人著想,熱情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3、幫助學生了解社會對殘疾人的關心與幫助,培養(yǎng)搜集資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4、進而讓學生理解愛的真諦在于奉獻,懂得關愛他人,愿用愛心溫暖世界。
    三、活動過程:
    王昭妃:春有百花,秋有月,
    陳曉楠:夏有涼風,冬有雪。
    王昭妃:當我們享受這無限美好時光,
    陳曉楠:可有些人,他們的一生,
    王昭妃:只能以黑暗為伴,與無聲為侶。
    陳曉楠:甚至有的人,精神世界一片混沌。
    王昭妃: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殘疾人。
    陳曉楠: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他們,關注他們特別的生活。
    合:三年二班《關愛殘疾人---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王昭妃:請大家觀看張海迪事跡的影片。
    陳曉楠:請各位談談自己觀后的感想。
    王昭妃:同學們說的可真好啊。
    陳曉楠:張海迪身殘志堅另我們敬佩。
    下面開展系列的體驗活動。
    (1)讓孩子們分別扮演肢殘、雙眼失聰和聾啞等不同特征的殘疾人;通過蒙眼行走、蒙眼就餐等活動,讓孩子們體驗盲人生活在黑暗中的恐懼;
    (2)通過單腿跑步,體會不能靈活運動的艱難;通過單手洗衣,感受肢殘人在生活中的不便;
    (3)通過猜測手語,感知不能發(fā)出聲音的痛苦。
    活動過程中,每四個同學為一組,小組之間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在活動中共同完成任務。通過孩子們參與的一系列活動,切身體驗了作為一名殘疾人在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種種實際困難以及他們?yōu)榭朔щy所付出的努力,同時感受到關愛、幫助殘疾人的意義。
    王昭妃:從表演體驗中,我們真正地體會到殘疾人內心的痛。
    陳曉楠: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們呢?
    王昭妃:請觀賞小表演
    情景一、馬路上過來一位盲人,他正用拐杖摸索著走路不小心撞到一位打扮入時的青年,青年生氣的一把推倒盲人,頭也不回地走了。一位紅領巾看到了,跑過去把盲人扶起來,同時扶著他過馬路。
    情景二、公共汽車上上來一位有腿疾的乘客,他小心地走到一個沒人坐的位置,一位漂亮女生當沒看見,急沖沖跑過去搶了那位置,腿疾的乘客無可奈何地站在旁邊,一位紅領巾看到了,主動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他。
    陳曉楠:從剛才的表演中,我們領悟到了些什么?
    王昭妃:我們應當如何對待殘疾人?(學生發(fā)言)
    進一步引入這世界上除了殘疾人,還有很多人是需要我們去關愛。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讓同學發(fā)表言論。
    貼愛心卡:每個同學用一張小卡片把自己怎樣“關愛殘疾人,關愛他人”的決心寫在上面,然后貼在愛心黑板上。
    王昭妃:請欣賞合唱《愛的奉獻》從而達到升華情感作用。
    陳曉楠:讓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得更加美麗。
    王昭妃:請班主任總結
    師:今天的活動開展得非常成功。通過活動,我們親身去聽、去看、去想、去感受了殘疾人生活的困難和艱辛。老師希望你們把這次活動當成自己成長的一個臺階,珍惜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同時,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互相關愛,正如我們的宣言一樣:孝心獻給父母,忠心獻給祖國,誠心獻給朋友,愛心獻給社會。讓我們都成為一個關愛別人的人,讓世界充滿愛!讓我們蕩起愛的雙槳,讓這世界變得更美。
    合:讓我們一起唱〈〈祝你平安〉〉在音樂聲中結束。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