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模擬題(1)

字號:


    未來的路可能會更艱難,但是不要輕言放棄,現(xiàn)在開始復習教師資格考試,來做一做教師資格證教育學試題吧,相信你能行!以下資訊由出國留學網(wǎng)教師資格證考試網(wǎng)整理而出“海南省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模擬題(1)”,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希望考生們都能取得好成績。
     一.判斷題(請選擇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20分)
    1. 中學教育學是與普通教育學完全不同的一門教育學。
    A、 √
    B、 ×
    2. 《學記》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教育學專著。
    A、 √
    B、×
    3.教育部門不能直接生產(chǎn)物質(zhì)財富。所以教育部門是消費部門,教育事業(yè)是福利事業(yè)。
    A、 √
    B、×
    4.中學教育的根本任務(wù)是努力提高升學率。
    A、 √
    B、×
    5.實施義務(wù)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消除文盲。
    A、 √
    B、×
    6.經(jīng)過教育,每一個學生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A、 √
    B、×
    7.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因此智育是壓倒一切的任務(wù)。
    A、 √
    B、×
    8. 教學過程實質(zhì)是學生的認識過程,應(yīng)以學習和掌握間接經(jīng)驗為主。
    A、 √
    B、×
    9. 疏導為主的德育方法就是對學生只能表揚,不能批評。
    A、 √
    B、×
    10. 教師的勞動是簡單重復的腦力勞動。
    A、 √
    B、×
    二.填空題(要求在中文狀態(tài)下,將正確答案輸入空格內(nèi),每小題2分,共20分)
    11.中學教育學是一門_________的理論學科。
    12.教學原則是_________的具體體現(xiàn)。
    13.影響人的發(fā)展的主要因素有:有遺傳素質(zhì)、社會環(huán)境、學校教育和_________。
    14.在教育評價標準的三個組成部分中,以_________為核心。
    15.教育統(tǒng)計是_________在教育研究中的具體運用。
    16.課外校外教育活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_________途徑。
    17.教師勞動決定了學校_________。
    18.中學學法指導的根本目標就是教會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_________。
    19.教學最基本的組織形式是_________。
    20.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應(yīng)遵循的_________,是教師工作范圍內(nèi)特殊的道德要求。
    三、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21.教育學是一門( )。
    A、應(yīng)用性學科
    B、實踐性很強的理論學科
    C、理論性學科
    D、技術(shù)學科
    22.被教育學者公認為是標志著教育學從哲學中獨立出來的第一部教育學專著是( )。
    A、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
    B、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
    C、夸美紐斯的《大教學論》
    D、凱洛夫的《教育學》
    23.在人的身心發(fā)展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
    A、遺傳素質(zhì)
    B、社會環(huán)境
    C、學校教育
    D、個體主觀能動性
    24.對正常發(fā)育的青少年兒童來說,遺傳素質(zhì)對他們的身心發(fā)展( )。
    A、起決定作用
    B、不起決定作用
    C、起重要作用
    D、起一般性作用
    25.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指( )。
    A、達到三好標準
    B、各門學科全部優(yōu)良
    C、興趣和特長的發(fā)展
    D、德智體美勞五育的全面發(fā)展
    26.研究教育對象,既要看到他們的過去,又要看到他們的現(xiàn)在,更要重視其未來,即要求堅持( )。
    A、發(fā)展觀點
    B、全面觀點
    C、矛盾觀點
    D、可教育觀點
    27.“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這說明教學應(yīng)當著重( )。
    A、傳授給學生直接知識
    B、突出重點、突出難點
    C、及時鞏固復習所學知識
    D、發(fā)展學生智能,教會學生學習
    28.當代文明社會的四大支柱的中心和基礎(chǔ)是( )。
    A、科學
    B、技術(shù)
    C、管理
    D、教育
    29.實施義務(wù)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消除文盲
    B、多出人才
    C、快出人才
    D、提高國民素質(zhì)
    30.研究教育對象既要看到他們的優(yōu)點,也要看到其弱點,即要求堅持( )。
    A、全面觀點
    B、發(fā)展觀點
    C、矛盾觀點
    D、可教育觀點
    31.孔子說“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說明在教學中必須貫徹( )原則。
    A、理論與實際相結(jié)合
    B、鞏固與創(chuàng)新相結(jié)合
    C、直觀性抽象性相結(jié)合
    D、循序漸進與反饋調(diào)控相結(jié)合
    32.在德育過程中,如果用簡單粗暴的方法來對待學生的思想問題,那就違背了( )原則。
    A、教育的統(tǒng)一性與靈活性相結(jié)合
    B、方向性與現(xiàn)實性相結(jié)合
    C、尊重理解與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
    D、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jié)合
    33.觀察是在( )的情況下,了解學生的重要方法。
    A、自然條件
    B、人為控制條件
    C、實驗操作條件
    D、設(shè)計好條件
    34.中學教育研究主要為學校教育改革提供( )。
    A、新的教育內(nèi)容
    B、新的研究方法
    C、教育實踐經(jīng)驗
    D、教育理論依據(jù)
    35.統(tǒng)一要求與分類指導相結(jié)合原則適用于( )。
    A、所有學生
    B、有特殊才能的學生
    C、對教學內(nèi)容“吃不飽”的學生
    D、對教學內(nèi)容“吃不了”的學生
    36.以經(jīng)驗或兒童為中心的課程論稱為活動課程論,其代表人物是( )。
    A、布盧姆
    B、布魯納
    C、杜威
    D、凱洛夫
    37.在德育過程中,知與行的統(tǒng)一,就是( )。
    A、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統(tǒng)一
    B、讀書與參加生產(chǎn)勞動的統(tǒng)一
    C、上課與做作業(yè)的統(tǒng)一
    D、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
    38.班級自愿成立起來的學科興趣小組是( )。
    A、正式群體
    B、非正式群體
    C、小團體
    D、大群體
    39.長期、系統(tǒng)、全面觀察研究對象發(fā)展過程的方法稱為( )。
    A、調(diào)查法
    B、抽樣觀察法
    C、個案研究法
    D、追蹤觀察法
    40.學校工作評價的重點是( )。
    A、教學工作評價
    B、政治思想工作評價
    C、體衛(wèi)工作評價
    D、課外活動評價
    41.教育改革的生命在于( )。
    A、教育科研
    B、教育理論
    C、提高教育質(zhì)量
    D、改進教育方法
    42.以學校內(nèi)部各方面工作為對象,進行價值判斷,稱為( )教育評價。
    A、宏觀的
    B、中觀的
    C、微觀的
    D、客觀的
    43.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但( )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A、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B、抓好學生的學習,提高教學質(zhì)量
    C、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D、開展班級多種多樣的活動
    44.勞動技術(shù)教育不同于勞動教育,它包括( )兩個方面的教育。
    A、傳授勞動知識和勞動技能
    B、培養(yǎng)勞動觀念和勞動技能
    C、勞動教育和技術(shù)教育
    D、勞動思想教育和傳授勞動知識技能
    45.托物言志是( )的方式之一。
    A、示范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自我教育法
    D、實際鍛煉法
    46.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是在( )中形成和表現(xiàn)出來的。
    A、上課
    B、讀書和作業(yè)
    C、活動和交往
    D、談話和討論
    47.第一個為班級授課制奠定理論基礎(chǔ)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夸美紐斯
    C、赫爾巴特
    D、杜威
    48.( )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根據(jù)教育方針和學校的性質(zhì)、任務(wù)而制定的有關(guān)教育教學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A、教學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科書
    D、教學指導書
    49.( )是根據(jù)教學計劃,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guān)學科內(nèi)容的指導性文件。
    A、教學計劃
    B、教學大綱
    C、教科書
    D、教學指導書
    50.教育對象是以( )為主的一種社會角色。
    A、游戲
    B、勞動
    C、活動
    D、學習
    教師資格證考試頻道推薦:
    教師資格證考試復習之錯題的作用
    影響大家拿不到教師資格證的原因
    2015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重點:學生與教師
    2015下半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教育學真題及答案
    
教師資格證題庫 教師考試備考輔導 教育學資料 教育心理學資料 綜合素質(zhì)資料 教育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