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后,前夫/前妻欠的債你要還嗎?

字號:


    曾幾何時,在江湖傳言中,結婚成了一件高風險的事。這種印象,隨著去年一篇《婚姻有風險,領證需謹慎》廣泛傳播而加強。歸根結底,原因就是24條。
    也難怪,最近幾天上熱搜的正是婚姻法24條!
    婚姻法24條到底是啥?
    先來看個問題:
    離婚后,前夫/前妻欠的債要你來還嗎?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那當然是不用的!畢竟婚都離了,前夫/前妻欠的債已經(jīng)與自己沒有任何關系。
    但事實卻并不是這樣,原先的婚姻法24條規(guī)定剛好相反,就算是離了婚,前夫/前妻欠的債,不管你是否知道,是否用過,都照樣要還,因為那是夫妻的共同債務。
    離婚后分財產,大家都覺得理所應當。但是到了離婚后分債務的時候,貌似大家都覺得這不合理。其實,婚前共同債務,離婚后也要共同償還,不管在道德層面還是法律層面,這都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問題出在,若債務不是雙方的共同債務,而是某一方的單獨債務,甚至是欺騙隱瞞對方所欠下的非法債務,原先的婚姻法24條就規(guī)定,若無法證明非一方債務,法院就會根據(jù)婚姻法24條判共同負擔債務。
    這就讓一些不法分子鉆了漏洞!
    上周就有報道稱,王某與董某結婚2個月后舉債跑路,那王某跑路了,董某就要為那500萬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其實,這個婚姻法24條,一直以來都處于廣受爭議的情況,引發(fā)的很多“被負債”問題。
    根據(jù)中國裁判文書網(wǎng)的公開數(shù)據(jù),以“24條”為依據(jù)被判定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案件,2014年和2015年連續(xù)兩年高達7萬余件,覆蓋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qū)),2016年同類案件更激增至12萬余件。
    那么這次3月1日開始實施的婚姻法24條這次到底有什么改變?
    最高人民法院今日公布新增兩款規(guī)定分別是:
    1、夫妻一方與第三人串通,虛構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夫妻一方在從事賭博、吸毒等違法犯罪活動中所負債務,第三人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簡單來說,就是涉及到夫妻共同債務的新問題和新情況,非法債務不受法律保護。
    婚后共同財產一定要需知一二,不要“充分”相信你的配偶,即使你們很恩愛!
    如果兩夫妻離婚,雙方對于婚前共同債務又都不認賬,互相推諉,債權人想要回欠債應該是不太容易的。在這個意義上,“二十四條”明確離婚后需要共同償還婚前共同債務,是合理的且有利于保護債權人的利益。
    雖然法律的本身是善意的保護債權人,但那對于我們來說,不能改變法律的情況下,還是相信怎么樣做好婚后財產債務的分配比較實在。
    一、個人財產和共同財產
    共同財產是指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所擁有的財產,包括兩夫妻的工資、獎金、年度分紅、還有夫妻共有的公司產生的收益、繼承或者贈與所得的財產等等。那個人財產呢,有證明明確寫其中某一方的財產,例如房產證上寫的是你的名字,那就是你的個人財產!
    個人財產就是指通過勞動所得的個人合法收入。主要包括婚前財產、醫(yī)療費生活補助、被贈予的財產、以及一些私人的專用品。
    共同財產里估計占比重最大的就要數(shù)房子了,有個情況需要注意,兩夫妻結婚后,男方父母跟女方父母共同出錢給你們買了房子,不管在誰名下,都是共同財產。即使是雙方父母出資的比例相差很多,都算夫妻共同財產,但將來如果要離婚分割財產,分割的比例也不同。
    二、婚前財產公證很重要
    婚前財產公證一般是為了防止夫妻雙方因某種原因離婚后,能保障雙方的利益。這些財產公證大多是公證些未來比較難舉證的東西,比如存款、首飾、收藏等貴重物品,離婚的時候容易說不清楚,那就要進行婚前財產公證一下。而房子車子這樣的財產一般都有實名登記,好舉證。
    或許有人覺得“婚前財產公證”挺沒人情味兒的,婚還都沒,就要分清楚哪些是你的,哪些是我的!特別是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下,婚前財產公證確實有點行不通。但是在國外,婚前財產公證確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