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談希思羅機場免稅店事件的始末一覽

字號:


    最近倫敦希思羅機場免稅店事件就迅速發(fā)酵。引發(fā)了各國網友的關注,那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出國留學網來說說希思羅機場免稅店事件的始末一覽。
    截至昨天發(fā)稿時間,我在谷歌上搜了一下外網,還沒有對此事件的媒體報道。今天一早,發(fā)現英媒全都報了,生怕自己掉隊的趕腳。
    關于事件的來龍去脈
    目前,爆料者“人間奶泡”的博文,已經被分享了將近7萬次,并一度登上實時熱搜榜。
    

    中國人的憤怒,也讓主流英媒聽到了:
    BBC熱點:希思羅機場免稅店歧視華人事件,不可接受
    每日郵報:希思羅機場免稅店面臨歧視指控:中國游客需要花比別人多12倍的錢,才能得到折扣券。
    

    根據BBC的消息,希思羅機場在事件發(fā)酵后,終于承認:其合作伙伴World Duty Free免稅店的優(yōu)惠券歧視行為,是不可接受的。
    雖然World Free Duty目前還沒有對涉嫌歧視做出進一步解釋,但是英媒能反應如此迅速,說明了一件事:Chinese voice matters。
    昨天我把文章發(fā)出來的時候,不少網友甚至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還有voucher這回事兒?!?BR>    “這事兒爆出來才知道還有打折券”
    

    “啊,第一次聽說,從來沒拿過折扣券 虧大了”
    

    "我以前一直以為只有旅游團才有這種券什么的"
    還有網友表示:希思羅機場完全就是被慣壞了,其他機場并沒有出現這種看膚色行事的情況。
    “我9月飛Gatwick 時買了好像不到£100就給了優(yōu)惠卷,不知道現在什么情況。”
    

    “事情的確很奇怪,這個VIP卷應該很早就出來了,我在2016年年底的時候從曼城飛北京,當時在倫敦轉機,之前我是在曼城的機場買了一堆東西大概150英鎊左右吧,然后收銀員很熱情的給了我一張VIP八折券?!?BR>    還有人甚至被告知:網站上的折扣已經很低了,所以其他優(yōu)惠就不存在了...
    "不知道有沒有媽媽碰到和我類似的情況:在world duty free網站預訂了護膚品,上周三在gatewick機場付錢取貨??吹侥抢镎f刷招商銀行VISA卡滿300磅可以9折,然后我改用VISA付款。付完款了才告訴我網站預訂的價格已經很低了,不給打折……付完款也給了我一張上面說的那個8折的優(yōu)惠券,付款金額380磅……"
    

    或者,店員就干脆先敲詐你,然后再擺出一副“老娘拿到錢了你能怎樣”的態(tài)度...
    "我上周就遇到了這種情況:我當時是在T5買了£598的香水和護膚品,付款后cashier 給了我一張八折vip voucher, 說可以用來買巧克力和其他東西,我當時問她為什么剛才不告訴我,我可以分開付款,這樣我就可以即刻享受八折優(yōu)惠了,她只是笑一笑,說已經付款了,不能更改,還說這樣可以讓我們多消費。我問她如果要買類似Hermes 這些名牌產品,可以有別的voucher 嗎?她讓找機場穿紅色衣服的工作人員,她們手上有優(yōu)惠券,后來一位馬來西亞籍的工作人員主動來找我,她手上有很多紅包,可能是優(yōu)惠券,因為我在名牌店也沒有買到我想買的東西,所以也沒有用到她手中的紅包,也沒有問紅包里面是什么。"
    

    其實,欺詐中國人的商家,根本不止world duty free這一家。隨著境外消費的國人越來越多,很多別國商家有如看到任人宰割的羔羊,想盡辦法賺黑錢...
    俄羅斯:只讓中國人進入的珠寶店
    俄羅斯本地的《共青團真理報》,曾經報道過這樣一樁怪事:一家商店,只讓中國人進。
    

    一個俄羅斯大媽發(fā)現,自己住的房子附近,有家商店門口,總是停著游客大巴...
    好奇心驅使下,她也打算去商店看看,卻被保安給攔了下來。
    最終,保安拗不過大媽,讓她進去了。結果guess what?大媽一看傻眼了:
    所有的首飾,標價都遠遠超出正常水平。
    后來,Russia Beyond跟進了對于華人游客的欺詐事件,發(fā)現中國黑心商人和俄羅斯本地人聯手,欺詐同胞。像故事里這種首飾店,說不定背后的操盤手就是中國人。
    澳洲:華人員工揭露:希思羅絕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
    博友“墨爾本客”,曾在當地免稅店工作,他也寫下了自己見證的不公平事件:
    英國希斯羅機場的事件,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在墨爾本機場免稅店工作時遇到的事情,有過之而無不及。
    那些被騙的中國人不僅僅是在外留學的留學生,還有無數個跟團的旅行團,其中大多以30歲到60歲年齡段的人為主,還有我同學朋友的爸爸媽媽們。
    在墨爾本免稅店,你只需要消費超過79澳幣,系統(tǒng)就會自動送出一張25%OFF的優(yōu)惠卷,這是在那里工作的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事情。大多數Sales都不會選擇告訴顧客,收銀臺的員工往往會把這些送出的優(yōu)惠卷給扔掉。當我還在那里工作的時候,我經常會把客人帶到熟悉的收銀臺員工那買單,這樣偶爾才能悄悄的問他們:“Could you plesase give this customer the 25%-off voucher?”
    當然,所有的這一切,必須都是偷偷的。因為一旦被發(fā)現,他們就會讓你“get in trouble”
    所以大部分在這里消費的中國人,甚至連這張Voucher的存在都不知道。
    在那里工作的時候我賣過一段時間的保健品,牌子非常有名,基本上是中國人拿著手機照片來買的。那個牌子95%的銷量,都是中國人買單。而貨架上的價格卻是本地商店的2倍—3倍。
    經常有無意中逛過來的老外,看著上面的價格問我:“Jesus,it's way too expensive, this is not free-tax, I can even buy this for a half-price outside!” (翻譯:天啊,這也太貴了,根本不是免稅的價格,在外面我只需要花一半的價格就能買到了!)
    我經常無言以對,畢竟這樣的價格是針對誰的,大家心里都知道。
    更可怕的是,當我經常勸阻來買保健品的叔叔阿姨們說,“你們怎么不在外面的商店買?”
    得到的回答經常是:“導游不讓去,他說免稅店什么都有!”
    幾乎所有跟團的游客,都無法獲得自由在外購物的權利。
    ———而導游拿回扣,幾乎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
    但最讓我感到惡心的是,無數導游經常為了拿回扣,無節(jié)操的把商品說的天花亂墜:哪個貴就是哪個好。而但凡身為銷售的我們在旁邊提醒幾句,甚至還會得到導游的“投訴”。
    更讓人痛心的是,跟著來買東西的阿姨叔叔奶奶爺爺們,真的非常信任這些導游。
    有的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你經常能聽到他們會對著貨架討論:
    “這個真的挺貴的?!?BR>    “唉,算了,給孩子們買。買吧!”
    貴了好幾倍的不止是保健品。
    在各種各樣的免稅店,我們經常會因為過度購買而成為別國心目中的Cash cow。
    當我還在那工作的時候,中國人的航班時間才是我們工作的peak hours。
    最后,“墨爾本客”說到:
    在我剛入職的時候,擔心自己做不好的我特別緊張,我的supervisor跟我說過:
    “You know, mostly Chineses, when they came here, they buy things for really high prices, I don't know why, but they do. So, don't worry.”
    “你懂的,大部分中國人來這邊呢,他們愿意花高價買東西。我也不知道為啥,不過愿打愿挨嘛,擔心個啥?”
    ...
    昨天有朋友在留言區(qū)問我,發(fā)生了這樣的事,大家需要如何支持和響應。
    我覺得呢,歧視這個東西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清除。整個西方社會,也還沒有完全適應崛起的中國。
    希思羅免稅店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只有讓全世界明白中國人不好欺,黑心商家才會漸漸收手。上不了臺面的偷雞摸狗,往往先挑軟柿子下手。
    除了抵制黑心店家,大家還要做到據理力爭,不要對原則問題妥協退讓。你敢再英國拿我開刀,我就要用英國法律和媒體力量讓你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