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

字號: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那么大家知道教師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嗎?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教師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供您參考,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www.liuxue86.com)查看。
    教師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一】
    我是希望小學的一名普通老師,出生于教師之家,是聆聽著師愛故事、感受著師愛魅力長大的:媽媽初中畢業(yè)學習成績優(yōu)異,但由于女兒身加上家境貧困,面臨輟學,幸運的是她的老師愛她,不遠百里走路到外公家,用愛說服了外公,媽媽才有了后來的教師生涯;爸爸為了他面臨輟學的學生們一次又一次往返于鄉(xiāng)間小路上;媽媽為了讀準英語單詞跟隨錄音讀了一遍又一遍直至深夜;每次過節(jié)爸爸媽媽總是會把不能回家的農(nóng)村學生帶回家和我們一起共度佳節(jié)……所以我從小便立下了當一名老師的美好愿望。經(jīng)過不懈地努力,1989年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nèi)缭敢詢數(shù)乜既×俗约合蛲丫玫内M州師范學校。經(jīng)過3個春秋的苦讀,懷著一顆崇敬的心走進了教師隊伍,從此飽嘗著教師工作的平凡、辛勞和光榮。從教21年中有14年投入幼教事業(yè),7年扎根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對教書育人最深的感受就是:做好一名小學教師,不僅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博大的愛,更重要的是還要懷有一顆永遠不老的童心。
    教育,即教書育人。作為一名教師,怎樣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呢?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yè)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yè)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yè)吧,因為葉的事業(yè)是平凡而謙遜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三尺講臺,也就意味著踏上了艱巨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教師就像那默默奉獻的綠葉,時時刻刻襯托著鮮花的嬌艷。
    一、愛崗敬業(yè),對教育事業(yè)高度負責,樂于奉獻。
    教師要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祖國,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zhì)量觀和人才觀,增強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自覺性,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要認識到,在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今天,綜合國力的競爭實質(zhì)上是人才的競爭。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是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目標,教育是知識創(chuàng)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陣地,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新人才的重要陣地;還要認識到,教育的發(fā)展,關系于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興衰。
    教師從事的是光輝而神圣的事業(yè),在推進社會進步和提高民族素質(zhì)的偉大事業(yè)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我們應該全身心地投入,不斷學習,不斷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銳意改革,更新教育觀念,為學生的持續(xù)發(fā)展、為社會發(fā)展而努力、自覺、主動工作。在計劃經(jīng)濟向市場經(jīng)濟轉(zhuǎn)變,人們的道德觀念及價值取向發(fā)生深刻變化,商品經(jīng)濟的一些負面效應沖擊著社會、波及到校園的時刻,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才能克服物欲橫流的紛擾,還自己內(nèi)心一份清凈,才能做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從而才能萌發(fā)“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獻身精神,甘于清貧,甘于寂寞,愛崗敬業(yè),樂于奉獻。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平凡而又偉大,要無愧于本職工作,應當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時刻牢記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師”,一句普普通通的話,卻應當擲地有聲。沒有責任就當不好教師。人民教師使命崇高,責任重大。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是園丁,無論是高貴的牡丹,還是艷麗的玫瑰;無論是香冷的寒梅,還是嬌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見經(jīng)傳的卑微的小草,教師皆以自己相同的愛心去精心栽種,精心呵護,精心澆灌,精心栽培,這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使命。多年來,我常對自己說:“作為教師,要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民族的未來負責,要做人民滿意的教師”。正是因為有了滿腔的敬業(yè)之情,我才能在這平凡的崗位上辛辛地耕耘、默默地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我每天辛勤地工作,迎著清晨的薄霧,送走天邊最后一抹夕陽的余輝,幾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沒有精神的寄托,責任的支撐是做不到的。因為責任,所以無怨無悔,三尺講臺就成了我書寫不平凡人生的舞臺。深重的責任,莫過于肩負民族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擔此重任,愛與責任不可或缺。
    二、教書育人,對學生真誠熱愛,以心換心。
    在實施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人,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他們有正常的生理需要,渴望理解和尊重。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要尊重學生,因材施教,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寬松的教育氣氛,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平等、健康、主動的發(fā)展。21年來我始終給孩子以微笑,讓微笑消除學生對老師的生疏感、畏懼感。凡接手新班,我都要求自己課前詳細了解學生情況,在上課的第一時間,親切地叫出孩子們的名字;課間我和他們一起玩耍、游戲,十分開心。
    我愛所有的孩子,并特別關注家庭貧窮的、有生理缺陷的、有較多缺點的孩子。每次面對那些特殊的孩子、有問題的孩子,我都會這樣換位思考:假如這些孩子是我姐姐的孩子,假如這是我的孩子,假如這個孩子就是我自己……正因為這樣,心底悄然會升騰起一股特別的愛,比如對有生理缺陷或生理疾病的孩子便會有更多的關注與呵護;對家庭貧困的孩子便會在生活上給予適當?shù)馁Y助與照顧;對有較多缺點的孩子便會付出更多的耐心與愛心,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加以肯定,逐漸指出不足,讓其改正,這就是愛的教育:真誠、信任、耐心、鼓勵。當然,在這獨生子女的年代,問題兒童越來越多,比如有的學習成績很突出,但生活能力卻像一個白癡;有的腦袋瓜子特別好使,但做事總是像蝸牛一樣慢;有的智力超群,但對待長輩和同伴總是暴力相向……面對不同的問題兒童,我總能耐著性子,選取智慧的方法,用博大的愛喚醒他們,引領他們,使他們不斷地走向完美。因為我始終認為教育的本質(zhì)是“育人”。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作為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培養(yǎng)信念,培養(yǎng)德行,使學生成長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需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多年來,我教育的對象都是9歲以下的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所以在工作時我常把自己當作孩子,與孩子們將心比心,用“學生的大腦”去思考,用“學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學生的情感”去體驗,用“學生的興趣”去愛好!比如設計課堂教學時,我常會想用這種學法學生們是否會喜歡?是否有興趣?布置作業(yè)時,我會以孩子們的眼光看看會不會太難?有沒有太累?周末或假期我會從孩子們的角度出發(fā),少留點作業(yè),讓他們擁有一段輕松、快樂的時光。著名教育專家李吉林說過:“兒童的眼睛,兒童的情感,兒童的心理,構筑了我的內(nèi)心世界。是的,正是兒童,是童心,給了我智慧?!闭驗檫@樣,作為老師的我變成了小孩子,便有驚人的奇跡出現(xiàn):師生立刻成為朋友,學校立刻成為樂園,我和他們一塊玩,一塊做功課,誰也不覺得我是老師,這樣我便成了真正的老師,孩子們玩得開心,學得快樂!的確,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只有“為師不忘童年夢,常與學生心比心”,使自己回到孩提時代,才能與學生心靈相通,才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可愛之處,甚至智慧之處。
    三、為人師表,對自己講究修養(yǎng),以身作則。
    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直接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強調(diào)身教勝于言教,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無形之中為學生樹立榜樣。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學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老師希望自己的的學生成為積極向上、勇于創(chuàng)新、不怕困難、對人以誠相待、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盡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發(fā)展的有用人才,而老師首先就要使自己成為這樣的人。多年來的教育工作中我都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時時事事做學生的表率。如:教育學生不遲到,我就必須做到早到絕不遲到;教育學生不怕臟、不怕累,我就必須做到親自動手,吃苦在前,做好學生的帶頭人;教育學生寫字要認真,我就必須做到板書工整美觀大方;教育學生講衛(wèi)生、保清潔,我就必須做到不亂丟紙屑;教育學生多看課外書,我就必須做到博覽群書……
    當然,教師要在學生心目中樹立崇高的威信,首先一點就是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和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要千方百計組織好教學,學生只有佩服你,才能尊重你,信服你。主動接近你和求教你,才有教書育人的效果。21年來的幾乎每個夜晚,我都擁有一個“臺燈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我學前輩精神,“啃”教育理論,根據(jù)學生的需求,不斷調(diào)整自己的教育教學目標;在這個世界里,我跨出學科的門檻,向同事學習,不斷追求種種新知識、新能力:學上網(wǎng)查詢資料,學用電腦做課件……在這個世界里,我靜心反思,不斷總結自己工作中的成敗得失。臺燈下的無數(shù)個不眠之夜,使我懂得了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真正成為與學生一起不斷探求真知、不斷學做真人的同行者與指導者。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修養(yǎng),立德為本。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形成了師德的有機整體,三方面缺一不可。作為老教師,今后,要更加愛崗敬業(yè),進一步增強教師的使命感、責任感,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熱愛學生,言傳身教,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教師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二】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任務就在于讓每個兒童看到人的心靈美,珍惜愛護這種美,并用自己的行動使這種美到達應有的高度?!?BR>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碑斍?,我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已經(jīng)進入到全面提高教育質(zhì)量的新階段、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新階段。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基本職責。教師之所以要堅持教書育人,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客觀要求,是培養(yǎng)新世紀建設人才的客觀要求,是學生成長過程的客觀要求,也是教學規(guī)律的客觀要求。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但要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是很不容易的。這就要發(fā)揮我們教師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使教書育人工作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
    教書育人,我覺得首要的一條就是要把愛國主義的教育和熏陶作為老師最大的職責。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們也許不能改變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狀,不能改變整個社會潮流和輿論,但我們能改變學生,只要我們不推卸、不躲避、不畏難,在心底里對自己說:“教書育人,我的職責。”我們有職責繼承良好的教育傳統(tǒng),并透過教育實踐,不斷發(fā)揚光大。
    作為老師,作為教書育人的使者,要努力學習、勤于實踐,不斷提高教書育人本領;更新教育觀念,用心探索教育教學規(guī)律,改善教學方法,鼓勵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潛力;用心投身教育教學改革,做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努力踐行者和用心推進者。
    首先需要有愛心。在教育中,愛是教育的靈魂和生命。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是教育的關鍵,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愛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彰顯學生的個性,放飛學生的心智,啟迪學生的心靈,喚醒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學習的快樂,成長的快樂。
    其次,教書育人需要耐心。內(nèi)心如火一般熾熱,對每一個學生負責,為全體學生服務,這樣才能燃起學生對知識渴望的熊熊之火。激發(fā)學生的斗志也是必不可少的,給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有“克敵制勝”的決心,這樣才能在“創(chuàng)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堅戰(zhàn)。
    透過這次師德學習,收獲是十分豐富的,它引發(fā)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獲了很多的知識。作為一名教師,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就是要加強自身師德修養(yǎng);用心參加教育教學研究,不斷學習,努力提高教學業(yè)務潛力;愛崗敬業(yè),愛生如子,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當做終身奮斗的目標做實做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zhì)量,把學生教好,使學生獲得發(fā)展。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的去努力嘗試和運用,我將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
    教師師德學習心得體會范文【三】
    眾所周知,教師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xxx同志提出:“老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的任務就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得到發(fā)展,人是個整體,是不可分割的,德、智、體、美也是不可分割的,正如人們所說的“木桶原理”一桶水的容量,取決于木桶全部木板的長度,一塊短板對于木桶的容量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一個學生某方面素質(zhì)的缺乏,有時會極大地影響他的成長和成才。
    在教學中,我認為教師的個性品質(zhì)是教師在學生中贏得威信的基礎,是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影響的精神力量。 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中,對教師的定義是授業(yè)解惑,也不曾提及如何育人之說。但在現(xiàn)代的教育教學活動中,一個老師如果只忙于教學、只強調(diào)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對于學生的成長過程采取不管不問的態(tài)度,這至少不能說他(她)是一個非常稱職的老師或者說他(她)缺少愛心,從長遠的角度看這樣的老師也代不出好的班級。如果一個班集體沒有凝聚力,一個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如果對所有的學生沒有愛心,沒有較強的個人人格魅力,那么這個班級到頭來必然會人心渙散,紀律渙散,更談不上教學成績。
    從相反的角度講,一個老師不管他代不代班主任,只要他有愛心(注意我說的是真心地去愛孩子而不是假意地去敷衍他們甚至討厭他們),真正地關心學生的生活身體心理健康、愛護學生的愛好興趣、尊重學生的人格、耐心地聆聽他們的心聲,急學生家長之所急,說學生家長之想說而又不敢說,做學生家長欲做而又不便做,都能在班級學生和家長心目中樹立較高的威望,這樣以來當你在班級里上課時學生無論是聽課狀態(tài)還是聽課注意力集中程度都是空前的,如有人在課上違反紀律,就會像冒天下之大不韙一樣,受到同學們?nèi)浩鸲ブT谶@樣的班級里課堂氣氛輕松,師生基本上是對等的,師生關系融洽,合作默契,感情溝通盡在細微處;有時候一個提問,一個手勢,甚至一個眼神,都將會永遠地印記在學生在心靈中,這也許會成為他進步的動力,或許會成為他從一個落后生轉(zhuǎn)變成一個先進生的轉(zhuǎn)折點,因為他知道:老師在關注著我!
    一、 人民教師應具備愛生如愛子的高尚品德。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認為,兒童成長有兩個影響源,第一是父母,第二是教師。當兒童進入學校后,很自然地將他們與父母交往的各種思想感情與“愛的要求”轉(zhuǎn)移到自己的教師身上,要求教師也像母親那樣關心、照料他們。此時,他們不僅希望得到父母的愛,還期望得到教師的愛。因此,作為教師應該給予熱情的關注,使他們時時感到教師的關懷和溫暖,用自己的情感去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促進學生內(nèi)心產(chǎn)生積極的情緒,愉快的感情,從而轉(zhuǎn)化成為學生接受教育的動力。
    二、 教師應具有頑強的毅力和堅強的意志。
    教師的堅強意志是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條件。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沒有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zhì),教師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務。同時,教師的意志對學生素質(zhì)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