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做行測邏輯填空題時常常會被虛詞所困擾、干擾,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務員行測技巧:片段閱讀選項設置的套路你可知否?”,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公務員行測技巧:片段閱讀選項設置的套路你可知否?
一道完整的行測片段閱讀題由三個部分組成:原文、提問和四個選項。一般通過行文脈絡、句間關系分析確定文段表達的重點后,就要辨析選項,但是面對選項時,我們又開始迷茫了,覺得都說的很有道理,這時怎么辦呢?其實我們辨析選項時,一定是基于讀懂文段,這是首要的。其次需搞清楚出題人在選項設置上的套路。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選項設置特點:
第一,無中生有。文段中壓根沒有提及的內(nèi)容,自然不是文段所要表達的內(nèi)容。若出現(xiàn)還是比較容易辨別出來。但是無中生有的情況比較少,因為出題人不會無緣無故給一個選項和文段一點關系都沒有,大部分選項都是和文段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第二,針對非重點內(nèi)容設置。非重點設置中也有小套路,常見的是非重點中表述正確的,同時也會出現(xiàn)非重點中內(nèi)容表述錯誤的。但是無論哪一種情況,第一思維就是拿選項和文段重點內(nèi)容匹配。
第三,針對重點內(nèi)容的設置??赡艽蠹矣X得針對重點內(nèi)容的設置,那一定是正確的了。如果這樣認為那就又進了出題人的圈套中了,因為在重點內(nèi)容設置中,也會對重點內(nèi)容表述錯誤和不全面的情況,所以遇到選項都能體現(xiàn)文段重點時,那一定要主義辨析那個是最為正確全面的。
了解了選項設置的特點后,小編一起來和大家看看題目中如何呈現(xiàn):
【題目】黏土看上去似乎是一種肥沃度差、由多種礦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但卻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在模擬古代的海水中,黏土會形成水凝膠——由大量可吸收液體的微小空間構成(像海綿一樣)。過去幾十億年里,被禁錮在這些空間里的化學物質(zhì)可能發(fā)生了復雜的反應,從而形成了蛋白質(zhì)、脫氧核糖核酸以及最終生成活細胞的各種系統(tǒng)。黏土形成的水凝膠可能對上述化學過程起到了禁錮和保護的作用,直至發(fā)育出將活細胞包裹住的細胞膜為止。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黏土富含生命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B.水凝膠對生化反應的保護作用
C.黏土在地球生命起源中的作用
D.地球生命也許最初發(fā)源于黏土
【答案】D。解析:第一句先介紹黏土,轉(zhuǎn)折后指出黏土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后文以“模擬海水的實驗”說明黏土中水凝膠的作用,進一步解釋了黏土形成的水凝膠可能對生命的孕育起作用。通過分析可知,文段是“總—分”結構,首句是重點,強調(diào)黏土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然后我們辨析選項:
A.通過文段第一句“黏土看上去似乎是一種肥沃度差、由多種礦物質(zhì)組成的混合物”,可知,其實黏土可能并非富含生命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文段非重點且表述不準確。
B.水凝膠是我們做實驗中出現(xiàn)的,主要想用來說明黏土對于生命的作用。是非重點。
C.說到黏土和生命起源的關系,但文段中出現(xiàn)多個“可能”可知,黏土對于生命起源的作用還未有定論,所以此選項師文端重點,卻表述不準確。
D.是文段重點內(nèi)容的概括。
片段閱讀中,材料分析當然是首位的,選項分析也不能輕視,搞清楚選項設置的套路,對于我們找到正確選項是有幫助的,同學們,你們了解了嗎?
2020省考行測語句排序“不迷路”,教你快速找對順序
在歷年公務員考試行測中,語句表達題一直占有穩(wěn)定的比例,主要包含兩個題型:語句銜接、語句排序,其中,語句排序題目一直是同學們比較頭疼的部分,尤其在考試時間本就不夠用的情況下,找不到頭緒,非常耗時,準確率又不高。主要原因還是沒有找對正確的解題方法,全憑語感,準確率低,每個選項依次順讀,浪費時間。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抓住重點,找準解題方向,縮短做題時間,提高準確率呢?其實,只要掌握兩大技巧,快速解題并不難。下面通過一道例題,教你如何快速解決語句排序題目。
題目:①自史前時期開始,賽加羚羊就被作為傳統(tǒng)狩獵動物
②賽加羚羊是一個古老的物種
③身披淡黃褐色被毛,腹部、頸部被毛為灰白色
④頭頂一雙橙黃透亮的實心角,鼻骨隆起,鼻腔膨大,故又名高鼻羚羊
⑤人們狩獵賽加羚羊以獲得肉食、羚羊角和獸皮
⑥賽加羚羊角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中被認為是一味名貴的藥材,曾一度被廣泛使用
A.①④③②⑥⑤ B.⑥①②⑤③④
C.②③④①⑤⑥ D.③④①②⑤⑥
對于這樣一道語序排序的題目,需要我們找準六句話的準確順序,句子多,很多同學選擇每個選項順序通讀一遍,選擇讀起來“好像對”的選項,在這個過程中,浪費了很多時間,同時由于過于依賴語感,準確率也無法保證,所以語句排序題一直是大部分同學的難點所在。其實,在語句排序題中,抓邏輯起點、抓標志詞語兩步走,就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篩選出正確選項。以上面的題目為例: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在段落中,指代詞、無主語的句子、具體論述的句子、帶總結詞的句子等一般是不用做段首的,那么我們就可以借助這個方法,觀察選項,排除掉以此類句子做開頭的選項,即抓邏輯起點。那么觀察本題,我們發(fā)現(xiàn)四個選項分別以①、⑥、②、③作為段落的開頭,通過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第③句是具體論述賽加羚羊外形的句子,顯然并不適合用作段首,所以,我們可以直接排除掉D項。
接著,在剩下的三個選項中,我們?nèi)绾蝸砗Y選呢?在這里,我們就可以用到語句排序的第二個方法——抓標志詞。也就是利用句子中的一些具有標志的詞句,確定兩個句子的相對順序,將不符合此順序的選項排除即可。常用到的標志詞包括:代詞、關聯(lián)詞、重復詞、時間詞和順序詞。那么觀察本題的6句話,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第①句中提到,“賽加羚羊被作為狩獵動物”,而在第⑤句中也提到了“人們狩獵賽加羚羊”,我們發(fā)現(xiàn),①、⑤兩句中都共同出現(xiàn)了“狩獵”一詞,且只有這兩句話有涉及“狩獵”,由此我們可以判斷,①⑤兩句必定相連,觀察選項,發(fā)現(xiàn)A、B兩項中,①⑤都沒有相連,可以排除,至此,我們可以確定本題答案為C項。
通過上面的題目,大家會發(fā)現(xiàn),掌握語句排序兩個方法,靈活運用,即使句子多,也可以快速排除錯誤選項,最終確定正確答案。因此,大家在面對語句排序題目時,應該克服焦躁心里,擺脫過分依賴語感的解題方法,認真學習并掌握語句排序題的兩大解題方法,就可以快速排除錯誤選項,確定正確答案,難題也會變成加分題。
2020省考行測技巧:概率問題中的“逆向思維”
概率問題在公務員考試中考察頻率非常高,而且一般來說題目的難度并不是很大,尤其是在解決概率問題中的一些特定題型時,如果應用逆向思維會變得特別簡單。接下來小編就帶你走進這類問題,探究如何應用逆向思維解概率問題。
一、古典概率問題的基本公式

二、特殊題型中逆向思維應用例:乒乓球比賽規(guī)則是五局三勝制。甲乙兩球員的勝率分別是60%和40%。在一次比賽中,若甲先連勝了前兩局,則甲最后獲勝的概率:
A.80%以下 B.在81%-85%之間
C.在86%-90%之間 D.在91%以上
【答案】D。解析:甲獲勝有三種情況:①甲贏下第三局,概率為60%;②乙贏第三局甲贏第四局,概率為40%×60%=24%;③乙贏三四局甲贏第五局,概率為40%×40%×60%=9.6%。因此甲最后獲勝的概率為60%+24%+9.6%=93.6%。選擇D選項。
直接正向思考,解題過程需要分類討論,比較復雜,可以應用逆向思維??紤]對立事件發(fā)生的概率:乙獲勝只有1種情況,即接下來乙連贏3局,概率為40%×40%×40%=6.4%,則甲最后獲勝的概率為1-6.4%=93.6%。
2020省考行測利潤問題常見解題技巧
8·22省考的腳步在逐漸臨近,相信備戰(zhàn)考試的小伙伴已經(jīng)磨刀霍霍了,小編在此分享一下關于行測考試中數(shù)量關系部分大家比較頭疼的一類題型——利潤問題的解題技巧,希望可以更好的助力大家備戰(zhàn)省考。
【基本公式】

【基本方法】方程法:關鍵是找到等量關系。
例1.商場銷售某種商品的加價幅度為進貨價的40%,現(xiàn)商場決定將加價幅度降低一半來銷售,商品售價比以前降低了54元。問該商品原來的售價是多少元?
A.324 B.270 C.135 D.378
【答案】D。解析:設商品的進貨價為x,利用“售價比以前降低54元”列方程,則有x(1+40%)-x(1+20%)=54,解得x=270,該商品原來的售價是270×1.4=378元。故D選項正確。
比例法:正反比關系
根據(jù)公式“售價=成本×(1+利潤率)”,當售價一定時,成本與(1+利潤率)成反比。
例2.某商品第二次進價是第一次進價的80%,若售價不變,則利潤率比第一次銷售此商品時的利潤率高30個百分點,問第一次銷售此商品時所定的利潤率是多少?
解析:兩次進價之比=5:4,而售價不變,則兩次(1+利潤率)之比=4:5,設所求為x,則(1+x):(1+x+30%)=4:5 ,解得x=0.2,即第一次銷售此商品時所定的利潤率為20%。
特值法:遇到復雜的計算問題,通過設題中某些未知量為特殊值,從而簡化運算。一般情況下把未知量成本設為特值,常設為1或100。
例3.2010年某種貨物的進口價格是15元∕公斤,2011年該貨物的進口量增加了一半,進口金額增加了20%。問2011年該貨物的進口價格是多少元∕公斤?
A.10 B.12 C.18 D.24
【答案】B。解析:所求為進口價格,進口價格=進口金額∕進口量,所求是乘除關系,對應量未知。根據(jù)題意可得,2010年進口額=15×2010年進口量,2011年進口額=2011年進口價格×2011年進口量,其中進口額和進口量均未知,但進口額受進口量影響,則設2010年的進口量為1公斤,則2010年的進口金額為15×1=15元。由于2011年進口量增加了一半,進口金額增加了20%,則2011年進口量為1×(1+0.5)=1.5公斤,進口金額為15×(1+20%)=18元。2011年進口價格=進口金額÷進口量=18÷1.5=12元∕公斤,故B選項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