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學的題目中,相信很多的朋友最頭疼的就是行程問題了,幾乎是一做就錯,出國留學網指出,其實做行程類題目也是有技巧的,下面就讓我們來為大家整理下行程問題解題技巧吧。
行程問題解題技巧
學會用正反比例
這類行程問題很簡單
比例思想是考生在做題過程中常常會用到的一種思想,也是行測數量關系部分的重點考察內容,比例問題的難度屬于中等偏上,相對于列方程求解這類常規(guī)方法而言,如果能巧用正反比,在行程問題中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通過兩個例題帶大家體會如何利用正反比巧解行程問題。
例1.一戰(zhàn)斗機從甲機場勻速開往乙機場,如果速度提高25%,可比原定時間提前12分鐘到達;如果以原定速度飛行600千米后,再將速度提高1/3,可以提前5分鐘到達。那么甲乙兩機場的距離是多少千米?
A、750 B、800 C、900 D、1000
【答案】C。解析:第一次提速前后速度比4:5,則時間比為5:4,差了一份,相差12分鐘,則原速走完全程需要1小時,即60分鐘。第二次提速前后速度比為3:4,則時間比為4:3,差5分鐘,即原來的速度走完后面的路程需要20分鐘;可得原速走600千米需要60-20=40分鐘,則原速為600千米÷40分鐘=15千米/分鐘,則全程為15千米/分鐘×60分鐘=900千米,故選擇C選項。
列方程求解是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常規(guī)思路,但是在行程問題中列方程則比較繁瑣,而比例法的好處在于擺脫方程的束縛,利用正反比,可達到快速求解的目的。
例2.一個小學生從家到學校,先用每分鐘50米的速度走了2分鐘,如果這樣走下去,他上課就要遲到8分鐘:后來他改用每分鐘60米的速度前進,結果早到了5分鐘,求這個學生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是多少米?
A、1200 B、3200 C、4000 D、5600
【答案】:C。解析:V1=50,前2分鐘走了100米,改變速度后V2=60,因為后一段路程兩者走的距離相等,路程一定的時候,速度和時間成反比。
因為V1:V2=5:6,在速度提升之后,t1:t2=6:5,從慢8分鐘到快5分鐘,增加了13分鐘,1個比例點對應13分鐘。如果以50米/分鐘的速度來走剩下的路程,應該走6個比例點,需要13×6=78分鐘。
故S=78×50+100=3900+100=4000。
如果以60米/分鐘的速度來走剩下的路程,應該走5個比例,需要13×5=65分鐘。
故S=65×60+100=3900+100=4000.故答案為C。
上面兩個例題通過合理使用正反比能很快的求出正確答案而在行測考試中時間是最寶貴的,可以說時間就是生命,能夠快速而準確的解題就是致勝的關鍵!
總之,以上就是出國留學網的小編在上文為各位朋友們整理的行程問題解題技巧的詳細內容,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一定也知道今后該如何處理行程問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