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小知識)

字號:


    ??資料通常是指書籍、報刊、圖表、圖片等。當一次學習即將開始時,我們通常會接觸到一些資料。資料對我們的學習工作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那么,關于資料你了解哪些內容呢?為此,小編從網(wǎng)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大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小知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小知識)【篇一】
    ??大暑,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夏季最后一個節(jié)氣。每年的公歷7月22日、23日之間,太陽到達黃歷120°,是大暑節(jié)氣。與小暑一樣,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節(jié)令,而大暑表示天氣炎熱至極。
    ??中國古人將大暑分為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大暑節(jié)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大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小知識)【篇二】
    ??1、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jié)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
    ??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將其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2、吃荔枝、羊肉和米糟
    ??荔枝是莆田特產(chǎn),其中如宋家香、狀元紅、十八娘紅等是優(yōu)良品種,古今馳名。在莆田,大暑前后,荔枝已是滿樹流丹、十里飄香的成熟時候了。按照習俗,大暑到了,親友之間,常以荔枝作為互贈的禮品。
    ??米糟是將米飯拌和白米曲讓它發(fā)酵,透熟成糟;到大暑那天,把它劃成一塊塊,加些紅糖煮食,據(jù)說可以“大補元氣”。在大暑到來那天,親友之間,常以荔枝、羊肉互贈。
    ??3、喝老冬瓜鮮荷葉湯
    ??在廣東尤其在珠三角一帶每逢大暑當日或暑熱天氣,幾乎家家戶戶都煲消暑湯。老冬瓜鮮荷葉解暑湯是廣東民間傳統(tǒng)的消暑飲食湯品。它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鮮荷葉和赤小豆組成。
    大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小知識)【篇三】
    ??大暑,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十二個節(jié)氣。在每年的7月22日或24日,太陽到達黃經(jīng)120°時交節(jié)。大暑是一年中最熱的節(jié)氣,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后,長江流域的許多地方,經(jīng)常出現(xiàn)40℃高溫天氣。要作好防暑降溫工作。這個節(jié)氣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要注意防汛防澇。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贝笫罟?jié)氣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這個時期氣溫最高,農(nóng)作物生長最快。同時,因為大暑高溫多雨,因此很多地區(qū)的旱、澇、風災等各種氣象災害也最為頻繁。
    ??大暑日期算法
    ??大暑計算公式:[Y_D+C]-L
    ??公式解讀:Y=年數(shù)后2位,D=0.2422,L=閏年數(shù),21世紀C=22.83,20世紀=23.65.
    ??舉例說明:2088年大暑日期=[88×0.2422+22.83]-[88/4]=44-22=22,7月22日大暑。
    大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小知識)【篇四】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7月22、23或24日。一般是我國氣候最熱的時候。
    ??大暑是什么意思:最炎熱時期到來
    ??一般來說,在最高氣溫高于35℃的炎熱日子里,中暑的人明顯較多;而在最高氣溫達37℃以上的酷熱日子里,中暑的人數(shù)會急劇增加,特別是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驕陽似火,風小濕度大,更叫人感到悶熱難當。雖然讓人感到不適,但是對農(nóng)作物來說,卻十分有利,就有了一句農(nóng)事諺語:稻在田里熱了笑,人在屋里熱了跳。
    大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小知識)【篇五】
    ??1、喝蓮子湯
    ??暑熱之氣很容易讓人出現(xiàn)一方面心浮氣躁、頭面發(fā)痘、口舌生瘡等類似上火的癥狀,一方面又感覺腰腿虛寒,精力不濟。古書載:“七月七日采蓮花七分,八月八日采藕根八分,九月九日采蓮實九分,陰干搗細,煉蜜為丸,服之令人不老?!?BR>    ??2、煎青草豆腐
    ??溫州大暑習俗要煎青草豆腐。青草豆腐指的是采用仙草、甘草、夏枯草與菊花、金銀花等中草藥煎制成豆腐形狀、冷卻后即可食之,清涼解毒,生津止渴。過去不少家庭都能自制食用。
    ??3、吃仙草
    ??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jié)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仙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
    ??燒仙草本身也可入藥。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燒仙草是臺灣著名的小吃之一,有冷、熱兩種吃法。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粵港澳地區(qū)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4、老冬瓜鮮荷葉湯
    ??在廣東尤其在珠三角一帶每逢大暑當日或暑熱天氣,幾乎家家戶戶都煲消暑湯。老冬瓜鮮荷葉解暑湯是廣東民間傳統(tǒng)的消暑飲食湯品,主要是由老冬瓜、新鮮荷葉和赤小豆組成。
    ??5、喝暑羊
    ??山東南部地區(qū)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在棗莊市,不少市民大暑這天到當?shù)氐难蛉鉁^“喝暑羊”。
    ??棗莊吃伏羊的習慣,與當?shù)氐霓r(nóng)事、氣候有關。棗莊是有名的麥產(chǎn)區(qū)。入伏之時,正是麥收結束,新面上市。是一個短暫的農(nóng)閑期。夏收初過,人已疲憊,該休息休息,享受享受。農(nóng)村有什么好吃的?也就是吃個新麥饃饃。狠狠心,殺只羊,不舍得自己吃,把嫁出去的閨女接回來,帶著外甥狗子,回娘家,吃新麥饃饃,喝羊肉湯。你家閨女接回來了,我家也不能拉后,也蒸新面饃饃,也殺只羊,也把閨女接回來,吃伏羊。于是便成了一方民俗。
    ??6、喝姜茶
    ??曬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調蛋是臺州人大暑當日的食俗,因為姜汁能夠去除體內的濕氣,因此歷代傳承了下來。臺灣人民則十分流行在大暑這一天吃仙草與鳳梨,傳說這個時間的鳳梨最為好吃,仙草也是當?shù)刂男〕裕哂星鍩峤舛镜墓πА?BR>    ??7、飲伏茶
    ??暑熱入伏后,人們遣暑的習慣之一還有飲伏茶,尤其是在江西等地,人們在大暑天里有喝擂茶的習俗,許多人家還會將后院曬干的烏梅制作烏梅茶飲用。
    ??8、童子雞
    ??南方人在大暑天有吃雞的習慣。民間有一傳統(tǒng)的進補方法就是大暑吃童子雞,童子雞體內含有一定的生長激素,對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孩子以及激素水平下降的中老年人有補益作用。制作時加入適量生姜,調節(jié)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huán)境,起到去濕強身的作用。
    ??9、吃鳳梨
    ??大暑期間,臺灣有吃鳳梨的習俗,民間百姓認為這個時節(jié)的鳳梨最好吃。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fā)音和“旺來”相同,所以也被用來作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的象征。
    ??另外,大暑前后就是農(nóng)歷六月十五日,臺灣也叫“半年節(jié)”,由於農(nóng)歷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會一起吃“半年圓”,半年圓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紅面搓成的,大多會煮成甜食來品嘗,象征意義是團圓與甜蜜。
    ??10、吃荔枝
    ??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時節(jié)有吃荔枝、羊肉和米糟的習俗,叫做“過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種維生素,富有營養(yǎng)價值,所以吃鮮荔枝可以滋補身體。先將鮮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時刻一到便取出品嘗。這一時刻吃荔枝,最愜意、最滋補。于是,有人說大暑吃荔枝,其營養(yǎng)價值和吃人參一樣高。
    ??11、老鴨湯
    ??南北各地流傳甚廣的食方是——大暑老鴨賽補藥,以老鴨慢燉后加入蓮藕、冬瓜、芡實、薏苡仁來煲湯,消暑滋補。老鴨是暑天的清補佳品,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因其常年在水中生活,性偏涼,有滋五臟之陽、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yǎng)胃生津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