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教學反思800字7篇

字號:

石榴教學反思【篇1】
    這篇課文是一個兒童故事,講的是王力力聽了媽媽的話后,盼望石榴快點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告訴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標志是外皮裂開,就像是張開嘴巴笑了。我以一個謎語導入課堂,學生的興趣很大。初度課文時,學生能迅速進入狀態(tài),加上提前預習的效果較好,這個環(huán)節(jié)就省了一點時間。在學習本節(jié)課的生字時,我采用了階梯式的教學方法,由易到難,回顧了之前學過的拼音,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能力,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學生們說得都很好。
    在課文的講解過程中,第二段我本來是設(shè)計的讓孩子來表演王力力為了逗石榴笑而做的一些動作,但是由于課中臨時的變化,這個環(huán)節(jié)就沒有實施,我覺得是一個遺憾。 課后,王桂蘭老師又對我說了很多建議和意見,我覺得非常受用,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不斷改進,逐步提高,力爭每一堂課都是高效課。
    石榴教學反思【篇2】
    《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優(yōu)美散文,既描寫了石榴的外在美,又描寫了石榴的內(nèi)在精神美,同時其文章的語言美也值得咀嚼品味。
    一、課堂導入
    課堂導入用一個謎語引起學生的興趣的,進而進入文本閱讀。
    二、賞析語言
    學生在賞析時,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從不同方面進行,不僅拓展了思維,訓練了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能更深入的了解石榴送賦予的精神意義。
    三、指導了學生描寫事物的方法
    通過啟發(fā)思考,訓練了語言組織的能力。讓學生賞析了石榴枝葉、花朵、果實之美之后,借著作者對石榴的感情引發(fā)文章主題的思考,此時,學生展示預習時對相關(guān)背景的了解或教師出示相關(guān)資料,再結(jié)合著文中的關(guān)鍵句,探究文章的主題:借石榴頌揚了我們民族美好的情操,表達了正義必勝的堅定信念,謳歌了民族氣節(jié)和高尚情操,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石榴教學反思【篇3】
    作者描寫熟透了的石榴的形態(tài),這一段話寫得特別精彩,既形象又生動,因為作者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把熟透了的石榴看作了一群石榴娃娃,成熟的石榴裂開了皮,寫成了石榴娃娃笑得咧開了嘴,笑破了肚皮。讓學生帶者快樂的心情反復朗讀,讀出豐收的喜悅,讀出石榴娃娃的調(diào)皮與歡樂,并讓學生結(jié)合觀察書上的插圖,在朗讀中了解石榴果實的外形特點,體會作者寫法的精彩。
    然后引導學生學習第四節(jié),了解石榴子兒的形、色、味的特點。在理解“瑪瑙般的子兒”時,我向?qū)W生介紹了瑪瑙,對照圖片讓學生體會石榴子兒的形狀特點。在理解“一顆顆緊偎在一起”時,通過觀察圖片、舉例子理解“緊偎”,通過這段學習,理清段落順序,先寫作者看到的形狀、顏色,再寫品嘗到的味道,為課后習題品嘗一種水果奠定了寫作基礎(chǔ)。
    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就考慮過課的類型,最后決定采用教師主講,學生聽、學的方法為主,考慮三年級語文基礎(chǔ)知識比較貧乏,所以教師講授的內(nèi)容較多,我過于主導,讓學生發(fā)揮的機會比較少,一篇課文可以有許多種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方法,一個人的思維有限,一堂課上下來也發(fā)現(xiàn)了設(shè)計上有一些缺陷,而且學生不太敢回答問題,希望日后能更改善。
    石榴教學反思【篇4】
    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王力力聽了媽媽的話后,盼望石榴快點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這個故事告訴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標志是外皮裂開,就像是張開嘴巴笑了。
    教學這篇課文,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注重識字 識字是一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學時,我首先范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接著,讓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借助拼音拼讀生字。然后,讓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最后,開火車讀生字,全班齊讀生字。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鞏固生字的讀音。學生懂得生字的讀音后,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如:熟字加熟字,熟字加一筆等方法,來記住這些生字。
    二、注重寫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要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我先讓他們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了解這些字的間架結(jié)構(gòu),看清它們的擺放位置,以利于學生把字寫得端正、美觀。然后再讓學生描紅,最后仿寫。學生在寫字時,我引導學生養(yǎng)成邊寫邊對照的習慣,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注重感悟、理解 本課內(nèi)容淺顯易懂,貼近兒童的心理和生活實際,語言生動風趣。感悟、理解的重點內(nèi)容是石榴笑了是怎么回事。為了讓學生的感悟水到渠成,學習第1自然段時,我讓學生觀察實物,說說沒笑的石榴是什么樣兒的,讓學生動手摸一摸,聞一聞,感覺一下石榴,引導學生體會滿樹石榴給人帶來的喜悅心情。學習第2自然段,我讓學生讀一讀,演一演,看看石榴笑了沒有。學習第3自然段時,我借助掛圖,讓學生看看石榴笑了沒有,是怎樣笑的。我還引導學生想象:石榴一笑,力力心里會想些什么?
    石榴教學反思【篇5】
    上課之前,鉆研教材很長時間,反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尋找教學設(shè)計的靈感?!妒瘛肥翘K教版第五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作者以季節(jié)變化為線索,描寫了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結(jié)果的情景。最后一個自然段具體描寫了石榴子兒的樣子、顏色與滋味,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為了設(shè)計好這一課的教案,我還瀏覽了網(wǎng)上很多篇不同的關(guān)于這一課的名師教案,并結(jié)合本班同學的實際和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習每篇教案中的精彩之處,設(shè)計出了第一份教案,自己感覺還是挺滿意的,覺得把該讓學生掌握的、該講的都羅列進去了。因為準備的時間有點倉促,只把教案拿去給同年級的老師看了一下,結(jié)果第一次試教下來,自己卻感覺效果很不理想。
    我這次執(zhí)教的《石榴》一課文筆優(yōu)美,課文的2、3、4自然段都有重點內(nèi)容,我因為舍不得放棄任何一個重點而導致任何一個重點都沒能處理得特別到位,并且還出現(xiàn)了時間不夠的現(xiàn)象。在一篇課文重點較多的情況下,明明做不到面面俱到,何不加以篩選呢?與其因為時間的限制,在任何一個重點處都沒能深入學習,只是一帶而過,不如學會放棄一些,抓住重中之重,加以深入學習。
    從上面這一點考慮,結(jié)合我第一次試教失敗的經(jīng)驗,再加上同年級老師的寶貴意見,我又重新設(shè)計了第二份教案。這一次我重點學習課文的3、4自然段。其中第三自然段我主要是讓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哪些句子,喜歡的理由是什么,然后讀讀這些句子,重點讓學生感悟成熟了的石榴的可愛和有趣。我還讓學生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品嘗,抓住石榴果實的形、色、味等各個方面的特點,用上恰當?shù)脑~匯來進行表達,同時很快地解決了文中生詞的理解問題。照著第二份教案進行第二次試教,果然效果比第一次好多了。
    現(xiàn)在回頭想想,自己好像犯了小學低年級的老師常有的通?。喊嗉壥聞?wù),凡事都喜歡包攬在身,什么都要為孩子考慮得非常周到,一件小小的事情都要想到指導學生如何遵照10個步驟去做。這樣的老師非常的細心,有耐心,但是同時也剝奪了孩子們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和體驗去找到正確的方法,短時間內(nèi),這樣的班級可以被老師帶得井井有條,但是從長期來看,孩子們的主動探索的能力將有可能會被抹殺,這樣的孩子往往膽小,缺乏主見。在語文課上也一樣,設(shè)計好相關(guān)問題后,就該讓盡量多的孩子盡量多的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老師不該急忙打斷,也不該急忙補充,代替學生說出他們心中的答案。突然覺得語文教學應(yīng)該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說教,給孩子增加一些發(fā)表自己見解的機會,減少一些規(guī)矩束縛,給孩子增加一些親身體驗和實踐的機會。
    在教學時,我努力運用直觀效應(yīng),引導學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詞語,感悟課文內(nèi)容,從而更好地進行朗讀與說寫訓練。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wù)和重要手段。教學《石榴》這課時,我也是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shù)奶釂?,實物的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今后,我還要在引導學生讀上繼續(xù)鉆研。
    石榴教學反思【篇6】
    《石榴》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五單元的課文。本課文筆優(yōu)美,以季節(jié)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jié)果的順序描寫石榴的成熟過程,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本課語言生動形象,記敘條理清楚,是學習語言與寫作的范例。本課教學的重點是了解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難點是運用文章的寫作方法指導寫作。這一課我主要采用以學生為主,在教學過程中,我只是起引導的作用,在學習中,運用圖文結(jié)合等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
    一、朗讀中感知:
    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wù)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shù)奶釂?,學生讀讀悟悟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首先,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設(shè)計了幾個簡短、精當?shù)奶釂枺瑤椭鷮W生理清課文思路: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寫了哪幾個季節(jié)?石榴有什么特點?同時相機板書:春天,葉;夏天:花;秋天:果;接著又設(shè)計三個層次的讀,第一次是學生的自讀,邊讀邊想看到了什么;第二次是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讀、自悟,想象花和葉有什么特點,;第三次是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插圖,視聽結(jié)合,使學生對石榴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運用朗讀、想象等形式,使學生對石榴產(chǎn)生美感,鼓勵學生自主學,個體悟,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對石榴有了更清晰、更形象的認識,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書中的有關(guān)語句。
    二、感知中仿寫:
    教學中,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我抓住關(guān)鍵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石榴的生長過程及特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教學“石榴果的顏色變化是有順序的”這部分時,我先是讓學生找出表示顏色的詞,相機圖片出示相應(yīng)的顏色,問生能不能把其中的一種顏色換個位置,在學生理解了石榴的生長是有順序的所以不能換后,提示用上 “先是、逐漸、最后”這些表示先后順序的詞就能把石榴果的顏色變化寫得更有條理,從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精當。正如葉圣陶說得那樣“閱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閱讀中咱們可以領(lǐng)受人家的經(jīng)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fā)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出自己的經(jīng)驗,吐露自己的心情?!倍?,我引導學生以讀學寫,讀寫結(jié)合,讀中悟法。在指導讀寫結(jié)合方面,我從以下三方面進行:1、在指導學生表示顏色的詞的同時,相機滲透小結(jié)了“果實成熟外皮顏色變化有序”的寫作方法。2、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讓學生說說蜜桔成熟過程中外皮顏色的變化及內(nèi)部形狀、味道。3、讓學生按照作者的寫作方法說一說,然后仿照第三、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通過這樣的指導,學生能仿照這兩段寫蜜桔的成熟的整個過程。
    但是,這堂課也留下了一些遺憾,這篇課文,作者用了鮮活、形象、豐富的擬人句寫出了石榴形態(tài)的可愛,如課文第三節(jié)。因此,可以作為很好的例句,讓學生學會運用擬人句??捎捎跁r間關(guān)系,未能來得及指導。
    石榴教學反思【篇7】
    一、朗讀中感知:朗讀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wù)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學《石榴》這課時,沒有用繁瑣的串問讓學生被動地去回答,而是通過精當?shù)奶釂?,實物的演示等方法引導學生多讀書,在有層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讀過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
    首先,我讓學生默讀全文,設(shè)計了幾個簡短、精當?shù)奶釂?,幫助學生理清課文思路: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繉懥四膸讉€季節(jié)?石榴有什么特點?同時相機板書:春天,葉;夏天:花;秋天:果;接著又設(shè)計三個層次的讀,第一次是學生的自瀆,邊讀邊想石榴葉、花、果的樣子,有什么特點,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字讀、自悟;第二次是讓學生邊聽同學讀,邊看插圖,視聽結(jié)合,使學生對石榴的樣子有形象、直觀的感受;第三次是通過實物的演示,教師引談,師生互動的方法,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了解。
    二、表達中領(lǐng)悟:在學生通過多讀感知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表達,可以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領(lǐng)悟,如課文中寫花時有這么一段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在教學這部分時,老師不急著告訴學生這是一句打比方的句子,而是讓學生讀中領(lǐng)悟,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了什么?一雙雙小手如林般樹起,有的同學說:小喇叭寫出了花的形狀。有的同學說:正鼓著勁在吹呢。講花開得多,開得旺。這時,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邊讀邊表演,同學用手做出了喇叭的形狀,漲紅了臉,搖擺著頭,多么像一朵朵美麗的石榴花,學生對這樣形式的表達、領(lǐng)悟非常感興趣,同時也讓老師感受到孩子們在課堂上有一顆靈動的心。
    《石榴》一文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的第十一篇課文,在教學這一文時,正好是十月初石榴成熟上市的日子??紤]到三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加上本班學生大部分長在城市,對石榴的感性認識還不足,如果一味地照本宣讀,空洞講讀,學生的印象肯定不深。因此,課前我就布置學生觀察石榴,并讓他們有可能的話把石榴帶到教室里來。那天上課時,我調(diào)查了一下,說觀察過石榴的有二十九個同學(全班五十人),還有五個學生把石榴帶來了。我讓這五個學生把帶來的石榴放到講桌上。
    五個石榴一字兒排開放在講桌上,有的是青綠色的,有的是青中帶黃,黃中帶紅的,有的一半紅一半黃學生熱情高漲,坐在位置上議論紛紛。于是我就因勢利導,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觀察,說說你看到的石榴的顏色。我看到的石榴是黃里有點帶紅的。我看到的石榴是有點青有點紅的。我看到的石榴是紅色的,還有一個大口子哪!看到學生學得那么開心,我的心里也充滿了喜悅:那么,再請同學們想像一下,那么多的石榴長在樹上時是怎么樣的?它們像一個個胖娃娃擠在一起。它們有的笑歪了嘴,有的笑破了肚皮。同學們說得都挺好,下面我們來讀讀作者是怎樣寫的。由于學生有較深的感性認識和體會,因此,很容易就和作者產(chǎn)生了情感上的共鳴,很好地把握了第三小節(jié)朗讀時喜悅的基調(diào)。外形講完,該說石榴的子兒了。我用刀打開最大的一個石榴,淡紅的汁水立刻流了出來,學生忍不住叫出聲來。我舉起手中的兩半石榴:誰說說石榴子兒的顏色和樣子?我覺得石榴子兒是淡紅的。我覺得石榴子兒是透明的,而且挨得緊緊的為了鼓勵同學們,也為了讓每個同學都體驗一下石榴的滋味,我給每位學生都發(fā)了兩顆石榴子兒,讓他們都親口嘗一嘗,甜甜的,有點酸的,滑滑的,有股香味的到此,再講石榴的滋味,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