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對美國的金融工程專業(yè)的排名是比較關注的,最近2023QuantNet金融工程排名發(fā)布,今天出國留學小編就給大家介紹2023QuantNet金融工程排名,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歡迎點擊出國留學網。
2023QuantNet金融工程排名:排名大洗牌!MIT力壓NYU!哥大金數反超金工!
大洗牌!MIT力壓NYU,哥大金數反超金工
近年來,金融工程一直是留學申請的熱門方向,在就業(yè)方面也擁有著寬廣的前景。
作為金融工程/金融數學領域最具權威的排名之一,2023年QuantNet最新金融工程排名出爐啦!基于全美高校不同的金工項目,錄取結果,以及畢業(yè)后的就業(yè)率等做了排序。

金融工程/金融數學是以數學工具來建立金融市場模型和解決金融問題的新興學科,事實上,它的叫法有很多種,包括:Financial Engineering、Financial Mathematics、Mathematical Finance、Quantitative Finance 、Computational Finance等
其本質是利用各種衍生金融工具,如期權,期貨,對金融領域中的各種風險進行管理,簡單來說,就是綜合運用數學、統(tǒng)計和計算機編程技術去解決金融問題的一個學科。
排名考核標準
QuantNet排名對金融工程類的學生,尤其是打算留美工作一段時間的學生,一直有著至關重要的指導作用。后疫情時代經濟恢復形勢下,這份排名對于申請的參考意義也相對而言更具價值。
以哥大金數為例,在最新統(tǒng)計的MAFN畢業(yè)生去向數據中,畢業(yè)后三個月內就業(yè)率高達87%。

來源:Columbia官網
優(yōu)秀的項目能夠帶來不錯的就業(yè)前景和投資回報。QuantNet排名的最大權重在就業(yè)成功率上,對就業(yè)比較關注的MFE申請者可以根據其排名,做出更適合自己的院校項目選擇。
近年來,MFE的申請人數持續(xù)增加,錄取門檻也在逐步提高,一直是大熱中的大熱。

紐大招生數據
排名指標
Peer Assessment Score-同行打分 (20%):從 1 至 5 分
Placement Success -就業(yè)率 (55%):
畢業(yè)即時就業(yè)率(10%)、畢業(yè)后三個月就業(yè)率(15%)、平均起薪+入職獎金(20%)、入雇主評分(10%)
Student selectivity-錄取難度 (25%):本科GPA(17.5%)、最新錄取率(7.5%)
往年錄取難度標準還包括“錄取學生GRE成績”,但是去年疫情導致考試取消,不少院校不強制提交GRE成績,所以今年QuantNet沒有計入該項。

排名指標中不難看出QuantNet真的非常在乎金融工程項目的“就業(yè)數據”,Placement Success在其排名考核標準占比高達55%!不過畢業(yè)后三個月就業(yè)率和平均起薪和簽約獎金改為僅美國(US Only)的指標評估;學生水平考核標準依舊剔除GRE分數的權重占比。
因此,對于想申請MFE項目的同學以及未來有計劃留在美國工作的,QuantNet是一份極具參考價值的榜單。那么,我們就來看看今年有哪些學校的MFE項目進入排名:
排名亮點
巴魯克商學院金融工程碩士今年繼續(xù)蟬聯榜首。
巴魯克?沒聽說過...那就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巴魯克學院金融工程碩士是一個小而精的金工項目,課程與行業(yè)聯系緊密,偏重實用和計算,就業(yè)率100%,平均起薪為134K。這個“天花板”項目的每屆錄取人數也是非常少,申請2022年秋季入學統(tǒng)計總共有360名申請者申請這個專業(yè),但是最終只有27被錄取,最終25名成功注冊。巴魯克項目的申請不強制要求托福成績,但是金工專業(yè)的錄取非常重視面試,是少有的“技術面”。
普林斯頓金融碩士今年排名上升1名,位列第二,力壓排名第三和第四的UCB和CMU。
哥大金數今年強勢反超哥大金工,進入Top5,哥大金工從去年第5降至今年第9。
MIT和康奈爾今年排名上升至第6和第7,攜手超越之前的強勁對手——紐大金數金工。
今年新增項目:
俄克拉何馬州立大學 Quantitative Finance
羅格斯大學 Financial Statistics and Risk Management
總體而言,由于今年就業(yè)排名指標調整為僅限美國(US Only),所以排名變化也比較大。
2023最新QuantNet排名

想要申請金融工程專業(yè)怎么辦?
首先同學們要了解金融工程專業(yè)。
金融工程專業(yè)的課程通常由大學的商學院、數學系和工程學院聯合授課,其課程由于集中于金融領域,所以深度遠遠超過金融方面的課程,通常包括股票市場分析、投資組合分析、期貨和期權、資產定價、資本預算、固定收益分析、利率模型、金融風險管理等課程。
那么哪些專業(yè)的本科生可以申請金融工程碩士呢?美國各學校對于申請者的先修課程有明確的要求:
數學基礎
高級微積分、線性代數、微分方程和概率統(tǒng)計是最普遍的數學背景要求,也是最嚴格的要求,學校甚至規(guī)定了這些數學課程應該學了多少個學期,以達到一定的深度。
計算機基礎
美國金融工程碩士申請者要有一定的C語言編程基礎,其它對申請有利的包括C++、Fortran、Pascal、Java、VBA,以及數學軟件Matlab、Mathematica、Mathcad等。比如:Cornell大學的專業(yè)課程比較注重計算機技術、計算機模擬,而JAVA就是其應用最為廣泛的編程語言。而Columbia大學則對UNIX操作系統(tǒng)情有獨鐘。
經濟、金融知識基礎
金融數學的申請要求并沒有把金融知識基礎作為一個很硬性的要求放置在網頁信息中,但是作為申請者,如果不能對金融知識有所積累、對金融數學的內容一無所知、那勢必會影響到申請材料的制作的傾向性以及申請結果。
微觀經濟學、會計學原理,還有其它金融學入門類課程都是需要讀一讀的,如果能夠根據所學的知識為金融學研究對象建立相應的數學分析模型(如:期權定價模型),這將會是很有說服力的專業(yè)能力的證明,能表現對金融市場,工具,機構強烈的興趣。
除了課程為,實習也有一定的要求,實習的方向主要有以下3類:
1.證券,銀行,基金等金融公司,適合的部門主要有投資銀行部、信貸管理部、風險管理部、研究部、量化投資部等。
2.咨詢公司,適合的部門主要有行業(yè)分析部、投融資部。
3.互聯網公司,適合的部門主要有數據分析部、商業(yè)分析部、戰(zhàn)略投資部等。
所以想要申請金融工程專業(yè)的同學除了前期課程外,自己的實習也要做起來了。全方面的準備才能讓申請事半功倍哦!
中國留學生歸國就業(yè)現狀: 金融行業(yè)仍是首選,新時期亦需新選擇
不久前,領英發(fā)布了《2022中國留學生歸國求職洞察報告》,報告發(fā)現,中國海外人才回流趨勢顯著增強,選擇畢業(yè)后立即回國就業(yè)(32%)和尚在觀望中(31%)的留學生占比不僅均較 2020 年有所增加,總和也已經超六成。。作為高景氣行業(yè),金融服務仍是留學生歸國就業(yè)的首選。在新時期新形勢下,絕大多數(82%)留學生選擇在一線城市發(fā)展,具有高成長潛力的獨立品牌和創(chuàng)新型金融服務機構倍受青睞。
近年來,不斷增加的海歸潮導致海歸就業(yè)形勢驟然趨緊。2020年學成回國的中國留學生人數同比增速達 33.90% ,高出 2019 年近 3 倍。2021年預計回國就業(yè)留學生首次超過百萬,達 104.9 萬人,同比增長 35.01% ……隨著留學回國人數的增加,就業(yè)在很多人眼里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海歸能否找到好工作,首先取決于所學專業(yè)是否是國內急需的;第二是看學習和工作背景,比如讀什么大學,有沒有工作經驗等,求職者的受歡迎程度是由整體情況決定的。
根據調查結果,并將所學專業(yè)與留學生期望的就業(yè)行業(yè)進行對比,可以發(fā)現金融仍然是當今最受學生歡迎的就業(yè)發(fā)展方向之一。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行各業(yè)的崛起,一份工作可以被很多行業(yè)需要,就業(yè)人才的專業(yè)與就業(yè)行業(yè)的交叉性會越來越高,作為留學生該如何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之路呢?
為什么金融行業(yè)如此“吃香”?
萬事皆有因,金融行業(yè)之所以長期霸占著留學生就業(yè)熱門的前三甲位置巍然不動,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薪資豐厚!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去年5月公布的數據,金融業(yè)年平均工資為11.74萬元,就算是“金融民工”,行業(yè)待遇、賺錢機會、自我提升也遠遠高于其他行業(yè)。
其次,金融行業(yè)不僅薪資誘人,而且落戶一線城市更加容易。據上海市公布的2020年《最新人才引進落戶名單》,落戶的665人中,有152人來自金融機構,比例超過1/5。在眾多行業(yè)中,金融或許就是能讓你一畢業(yè)就坐擁高薪并且成功落戶一線城市的“迷人”行業(yè)!
再者,金融行業(yè)更容易建立高端的圈層人脈。服務對象往往是高凈值人群,合作伙伴都是商業(yè)巨頭,自己的領導和同事都是精英學霸,俗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當你的身邊都是優(yōu)秀的人,即使原本你覺得自己學識和能力都很普通,可時間長了,到底還是會被動成長為同樣優(yōu)秀的人,未來可期。
最后,從事金融行業(yè)能夠更好地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財富。正所謂創(chuàng)富容易守富難,多少成功人士辛勞一生積累了巨額的財富,最終卻因為投資決策失誤或意外的風險而消失殆盡,商業(yè)帝國轟然倒塌,幸福家庭支離破碎,不免令人唏噓。財富管理是每個人的終極課題,有的道理越早明白越好,有的事情不經歷過不會理解,金融市場或是最好的人生課堂。
留學生進入金融行業(yè)有什么優(yōu)勢?
相信這些年大家看過不少關于留學生就業(yè)難的內容,一方面是因為“海歸”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另一方面是應屆畢業(yè)生總數也同樣大幅增長,市場的供求關系變化直接導致了競爭愈發(fā)激烈,甚至有人認為與其花費百萬去往異國他鄉(xiāng)求學,可能還不如本土的“985”、“211”入職順利。
誠然,不少國資背景的金融機構在應屆生招聘上可能更傾向于本土生源,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留學生的競爭力就弱了,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如果出國留學不是為了逃避高考、游戲人生的話,相信絕大多數留學生都是不會后悔的。外國的月亮雖然并沒有比較圓,但是“讀萬卷書“后,若能”行萬里路“,顯然是一件好事無疑。
優(yōu)勢一:感知
金融市場瞬息萬變,資訊與知識可謂日新月異,想要第一時間了解動態(tài),掌握一門外語似乎是必要技能。很多時候,同樣一個詞、一句話的意思會因為語境、文化、時代背景、政體信仰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巨大的歧義,這就需要非但能讀說聽寫,還要能融入其中,留學生在這方面的優(yōu)勢是日常學習生活而逐漸積累的,接收訊息和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和效率一般會更高,對市場感知力會更強。
優(yōu)勢二:包容
出國留學能夠真切地體會到世界的“多元之美“,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膚色,來自不同的國家,說著不同的語言,分享各自不同的經歷和感受,表達對某些事物的不同看法和意見…..這段經歷所帶來的見識和感受是書本和錄像所無法替代的,眼界和胸襟會在溝通與協作中不斷地獲得提升。
優(yōu)勢三:開放
大部分中國學生都會很害怕當眾表達自己“另類“的觀點,更不用說是與他人進行正面對抗了,很容易”閉門造車“,這是文化使然,也是環(huán)境所致。國外課堂上經常會有小組討論、小組PK和辯論的環(huán)節(jié),中國留學生一開始可能會很靦腆,但久而久之,再內向的人也會被鍛煉得自信起來。通過思維的充分碰撞與交融,許多問題遠沒有想象的難,開放和包容的心態(tài)自然而然也就在過程中慢慢養(yǎng)成了。
優(yōu)勢四:獨立
留學生大多都是只身一人遠赴重洋,需要自己面對一系列的難題,小到如何與室友房東建立良好關系、一日三餐如何經濟實惠又好吃健康,大到更換專業(yè)選擇導師、發(fā)表論文拿獎學金,幾乎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獨立處理,父母親朋此時幫不上什么忙,時間管理和項目管理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就一次次被鍛煉和強化起來,這在金融服務工作中尤為重要。
可能欠缺什么?需要準備什么?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無論大小,專業(yè)、嚴謹和誠信是共同的鐵則,與之對應的就會要求每一個員工擁有以下知識或能力:
項目經驗的積累與實踐
風險識別與控制能力
金融工具的熟練運用
法律工具的應知應會
方案的設計與表述
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持續(xù)學習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
由內而外的自信與真誠
......
對于一個剛剛畢業(yè)回國的留學生而言,專業(yè)認知和項目經驗顯然是最為欠缺的。本土“985“、”211“的應屆生,大多在畢業(yè)前就有長時間的實習經歷,甚至有的跟過項目表現良好,直接在實習期內就被機構”提前預定“;這方面留學生就比較吃虧,尤其是部分國家和地區(qū)的學制設置,導致其不太可能有機會趕上國內金融機構的實習機會,而國外的實習機會又少得可憐,回國的時候可能一片空白,求職時倍感壓力,被HR問得兩眼一抹黑。
我們的建議是,留學生應該首現關注自己的性格、能力和目標,而不是僅僅盯著高薪職位。
關注自己的性格、能力和目標
自己是否有想要實現的理想?
為了這個理想是否分解過每個階段的目標?
自己的性格適合什么類型的工作,喜歡與人打交道還是喜歡研究數據?喜歡自由活潑的還是安靜嚴肅的工作氛圍?
自己哪方面能力得到過導師、同學的認可和稱贊?想做一個全才還是專才?
自己是否愿意接受各種新的挑戰(zhàn)?面對壓力時是會變得更堅韌還是會消極?
自己在投入工作時喜歡一個人獨立完成還是喜歡團隊協作解決問題?
想清楚這些問題,才有可能在求職時迅速匹配上合適的公司和職位,并且能夠有針對性地在入職時闡明自己的職業(yè)規(guī)劃和希望獲得的支持,這對雙方都大有裨益。
另外,金融行業(yè)對執(zhí)業(yè)資格有很高的要求,各類相關證書需要盡早通過考試獲得,例如證券/基金從業(yè)資管、CFA、CPA、CPB、FRM、ACCA等,雖然證書并不代表能力,但是至少是一個進入更高層次的階梯。
最后,金融是離錢最近的行業(yè),從業(yè)之前就應該明白一個道理:“真誠善良比聰明靈活更重要”。很多人沒有經受住誘惑誤入歧途,大多是因為不太care這句話的緣故。
留學生怎么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
如果參考美國財富管理市場的發(fā)展歷史,從1980年代開始,大量的財富管理機構在美國崛起,從參與主體來看主要包括五大類:傳統(tǒng)私人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券商、獨立顧問和家族財富管理工作室。每一種機構都基本能依托自己的優(yōu)勢,在層次分明的市場里,滿足不同客戶人群的需求。隨著金融產品越來越多,風險越來越大,人們迫切需要從客戶利益出發(fā)的投資顧問的幫助,這樣就推動了“買方投顧”的發(fā)展。
買方投顧的收入模式主要有三種:按委托資產規(guī)模的一定比例收費,按業(yè)績報酬計提、咨詢服務的時長收費。絕大多數投資顧問采取的都是傭金+咨詢費的第三種模式。隨著這種向客戶直接收費的商業(yè)模式在美國占據主流地位,投顧和投資者的利益終于綁定在了一起,打通了“資產管理—投資咨詢—產品銷售(供應)”的財富管理業(yè)務鏈。而這也為中國財富管理行業(yè)參與者劃分好賽道,指明了方向。
我們回過頭來看當前中國財富管市場,參與機構的類型與美國雷同,只是由于國情不同,機構的屬性卻有較大差異,比如銀行、券商、資產管理公司這些大型結構在國內多是國有或國資背景,第三方財富公司介于投資咨詢與產品銷售之間,獨立顧問和家族辦公室則是近些年才萌芽發(fā)展起來。留學生進行選擇時,其實需要思考的問題是,自己更適合大型財富機構還是獨立精品機構?
如果喜歡標準化的作業(yè)流程和規(guī)范的管理體系,喜歡穩(wěn)定的人事關系和清晰的晉升通道,不太愿意接受不同的挑戰(zhàn)且抗壓能力一般,想要獲得一份可以預見未來的穩(wěn)定工作,那么大型財富機構也許很適合。
如果喜歡坦率表達自己的觀點,希望有開放自由的工作環(huán)境,愿意迎接各種挑戰(zhàn)不斷提升專業(yè)能力,獲得更多的職業(yè)可能性,有機會成為細分領域先行者和專家,那么獨立精品機構則更為適合,例如成為一名獨立的咨詢顧問,或者加入\創(chuàng)設一個家族辦公室。
這兩種選擇沒有高下優(yōu)劣之分,只在于職位要求和收獲能否匹配自己的性格、能力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