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工教學心得體會匯總3篇

字號:


    心得體會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個人看法,所以我們應該如何寫好心得體會呢?在這里我向大家推薦一下關于“鉗工教學心得體會”的一篇文章,希望這些參考信息可以為您提供一些幫助!
    鉗工教學心得體會(篇1)
    兩周的實習飛快的過去了,這次實習是我第一次接觸鉗工。真不敢想像我們也可以向師傅一樣做出平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件。
    這次的實習任務是做小錘。當發(fā)給我們又黑又銹的長方體的工件時怎么也想象不到成品的樣式。第一天的工作很簡單,就是要把這個長方體磨光、磨亮,并且符合要求的尺寸。說起來容易,可是做起來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每銼一次就只能刮下鐵銹薄薄的一條,等一面銼完,非得幾百次不可。有些同學還戲稱“鐵杵磨成針”。實習之前還以為這點小活簡單之極,早早完工回去會周公呢??墒堑冗_到第一天要求時我已滿頭大汗,回到寢室沒有一絲力氣了。
    第二天的任務是鋸斜面。有了第一天的教訓我已不再請示這次實習了,手鋸這種工作我平時倒是看見一些長輩用過,所以也是大膽嘗試。總而言之,用手鋸鋸斷19MM厚的鋼塊,對于我們這些新手來說難度還是蠻大的。大多數(shù)同學比較有耐心,慢慢沿著同一方向做往復運動。經過一天的工作,總算完成了當天的任務,自己對切好的斜面還是很滿意的。第三天訓練的.是對小錘的四角開始打磨,做成弧形,與錘體要有一定的坡度。有了前兩天的訓練,做起來得心應手多了。所以省下了一些時間。當實習開始前我就設想,要給我女朋友在這次實習中留下點東西作為紀念??粗约鹤龊玫墓饣男″N,真有些愛不釋手的感覺?,F(xiàn)在的小錘已大概
    成型,通體光亮耀眼,連紋理都是順向一側的。于開始時又黑又銹的鋼塊已有天壤之別。這次實習,讓我體會到了中華民族手藝的博大精深......
    鉗工教學心得體會(篇2)
    鉗工,看似簡單的工種,但是有著豐富的內涵,有著“車工是偉大的,鉗工是萬能”的說法。它不是簡單的磨和銼,這只是基本功,它更可以鍛煉我們的意志。任何一個小小的技術都是一門學問,都要經過不斷的學習和細致的研究,看似簡單的磨鉆頭,也是需要下苦功來研究的。要把鉗工做好首先必須有足夠的耐心,再有充足的體力,最后是要有靈活的頭腦。因為鉗工是以手工作為主要加工,勞動強度高,生產效率低,操作手藝要求較高的工種。他使用的工具簡單,加工多樣矯健,適應性強,能完成某些加工中不能或難以進行的工作,在當今加工業(yè)發(fā)達的時代,雖然落后也取代不了的工種。
    六周的實習即將結束,至于總體的感覺只能用八個字來概括“雖然辛苦,但很充實”。
    從安全教育,動作要領和工具的使用到拿起銼刀的實際操作,這無疑是一個理論與實際的過渡。有些東西是要自己去摸索的,有些東西是要從理論中去發(fā)現(xiàn)用于實際。從開始的打磨平面,就讓我學到了要想做好一件事并不是那么的簡單,要用實際去證實它。眼見的不一定真實(平面看上去很平,但經過測光就能發(fā)現(xiàn)它的不足);這讓我想到了學校為什么要我們來這里實習,是要我們懂得學習的可貴,學習和打磨平面一樣要有一絲不茍的精神才能做到最好,同時還要讓我們認識到動手的重要性。只是一味的學習理論,那也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實際的體驗,發(fā)現(xiàn)不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這都需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更需要頭腦和雙手的配合。
    從平面打磨到劃線、打點;從修整形狀到鉆孔;從鉸孔到攻螺紋,每一步讓我學到的東西是別人拿不走的。從這里我知道了,什么是鉗工,知道了鉗工的方要內容是為劃線、鏨削、銼削、研磨、鉆孔、擴孔、鉸孔、攻螺紋等等。了解了銼刀的構造;分類、選用、銼削姿勢、銼削方法和質量的檢測。
    鉗工實習鍛煉了我們,提高了我們的整體綜合素質,使我們不但對鉗工實習的重要意義有了深刻的認識,而且提高了我們的實踐動手能力,使我們更好的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鞏固了我們所學的知識,同時讓我們學到了老師的敬業(yè)精神。老師不厭其煩的給我們查找操作中的錯誤。我們還發(fā)揚了團結互助的精神,促進了同學們之間的友誼。
    身為大學生的我們經歷了十幾年的理論學習,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論知識與實踐是有差距的,但我們一直沒有把這句話當真,也沒有機會來驗證這句話的實際差距到底有多少。鉗工實訓給了我們一次實際掌握知識的機會,離開了課堂嚴謹?shù)沫h(huán)境,我們感受到了車間中的氣氛。同學們眼中好學的目光,與指導教師認真、耐心的操作,構成了車間中常見的風景。久在課堂中的我們感受到了動手能力重要性,只憑著腦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實際的工作的,只有在擁有科學知識體系的同時,熟練掌握實際能力,包括機械的操作和經驗的不斷積累,才能把知識靈活、有效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鉗工實訓就是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這里是另外一種學習課堂。通過我們動手,對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補充與質疑。這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正好相反。這兩種學習方法相輔相成,互相補充,能填補其中的空白,彌補其中一種的一些盲點。通過鉗工實訓,整體感覺實際生產方式還是相對落后,書本中介紹的先進設備我們還是無法實際操作,實訓中的設備往往以勞動強度大為主要特征,科技含量較低,但還是有一些基本知識能夠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
    鉗工教學心得體會(篇3)
    摘 要:本文闡述通過上好鉗工教學的第一、二節(jié)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膽改變鉗工傳統(tǒng)教法,重視課堂技能操作姿勢的糾正,并通過在學習中適當穿插有趣的加工制品,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以及在學習中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等問題。
    關鍵詞:鉗工教學 興趣 課堂改革 有趣制品 師生關系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上好鉗工教學的第一、二節(jié)課
    鉗工教學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既要讓學生覺得這個專業(yè)技術性強、有前途,又要讓學生覺得貼近生活,簡單易懂,還要打消他們眼中的鉗工工作過于辛苦,沒有價值的念頭。因此,在上鉗工教學的第一節(jié)課時,我們并不是忙于給學生上理論課(很多學生都覺得專業(yè)課程枯燥乏味、難懂,如果教師在第一節(jié)課就講過多的理論或是大道理,學生會厭煩并產生抵觸情緒),而是帶了很多工件到教室,這些工件是往屆學生的實習作品。我們在帶這些工件到教室的時候,為了保持一份神秘感,特意用報紙包起來,沒有讓學生們直接看到。當鈴聲響起時,教師在做了自我介紹之后,就對鉗工是一項怎樣的工作做一個簡單的講解,然后把工件一件件擺出,讓學生說說這些工件的名稱。最初,教師拿出來的是一些日??梢姷奈锲罚纾郝葆?、螺母、劃規(guī)、呆板手、鏨口錘體等,并發(fā)下去讓學生們傳看。很多學生對這些東西并不陌生,當我們肯定他們的答案正確時,大多數(shù)人都流露出得意之色。而當我們再告訴他們,這些工件都是他們的師兄們自己做出的時候,他們都會驚嘆不已,連連說做得太漂亮了,還要問這些東西是怎樣做的。在他們的驚嘆聲中,最后我們把凸凹體、銼配六角體、四方體、內外卡鉗等銼配件拿出來讓他們回答時,他們就沒有人能答得出來了。這時候我們就會詳細講解這些工件的名稱,需要用到哪些鉗工設備與鉗工操作技能,怎樣做才能達到工藝要求,如何才能做到滿足加工精度與配合的難度等等。最后再引出這節(jié)課的關鍵話題,那就是:我們想要做好這些工件,只要在上理論課時認真聽課,上實習課時不怕苦不怕累,按時完成老師每次布置的實習任務,并在學習中多思考多練習就都可以做得到。當然,我們還會順便把實習時的安全注意事項交代清楚。通常,這時候學生都會有很多想法,會問很多問題。到下課時,還有的學生拿著這些工件仔細研究,更有學生意猶未盡地圍著老師問這問那,想知道更多的知識。
    第二節(jié)課,我們帶學生到多媒體教室,讓他們看《狀元360》欄目中的超級鉗工爭霸賽,讓他們了解鉗工的技術可以達到什么程度,如在魚缸上磨鐵絲、氣球上鉆紙、目測配鑰匙、手鋸鋼花等技術性高而又有趣味性的比賽項目。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通過事實讓學生明白:任何行業(yè),只要用心學習都可以成為技術狀元。當然,看完節(jié)目,教師還要讓他們說說心得體會。這時候的學生,多數(shù)還沉浸在剛才的畫面中,激動的心情還很難平靜,除了贊嘆聲,更多的是討論什么時候才能達到那些鉗工師傅的技術程度。
    我們通過上好鉗工教學的第一、二節(jié)課,讓學生對鉗工工作感興趣,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意愿,為以后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大膽改變鉗工傳統(tǒng)教法,重視課堂技能操作姿勢的訓練
    在傳統(tǒng)的鉗工教學中,學生的操作練習都是在實習室里完成;而我們的鉗工教學,學生的一部分操作練習是在教室中完成的。經過實踐證明,我們把鉗工操作技能姿勢的訓練適當?shù)胤乓恍┰诮淌依锿瓿?,這樣學生的思想更集中,也更容易掌握。當在教室訓練好操作姿勢以后,再到實習室里練習,學生的動作會更連貫、協(xié)調、正確。因為在實習室練習時,環(huán)境空間大,噪聲大,教師在巡查過程中雖然盡力盡責,但是有時候也會出現(xiàn)遺漏的現(xiàn)象,未能及時指出學生操作中的錯誤姿勢;有時候即使看到了,指出來后,在幫助學生糾正姿勢時,對于一些重要的話,學生也是聽不清。這時如果學生聽不清未能及時改正,或是沒能重視時,他們還會繼續(xù)重復錯誤姿勢,這樣既影響學生的進步,同時又會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一定難度。因此,對于可以在教室也能做的操作姿勢訓練,我們應盡量在教室訓練正確后再到實習室練習。如:鏨削時的握鏨姿勢、揮錘姿勢、鏨削姿勢;握鋸姿勢、鋸削姿勢;握銼姿勢、銼削姿勢等。在上這些課時,我們是這樣安排的:首先,我們會以同桌學生為單位,讓他們互相檢查對方,初步模仿教師的示范操作姿勢(教師在講臺仔細觀察學生的姿勢是否正確、協(xié)調)。練習10分鐘左右后,再以3~5人為小組(具體要看班級人數(shù)),然后讓操作姿勢正確的學生當小組長。通過小組長的不斷糾正、組員們的不斷練習,經過檢查與反復研究后,學生們共同把操作姿勢掌握好。最后,我們再讓各小組選一名學生到講臺示范操作姿勢,由全班同學選出“學得快的學生”。通過競選活動,大部分學生都能認真對待,努力掌握正確操作姿勢。
    三、適當穿插有趣的加工制品,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味地要求學生做這些機械式的動作或是呆板的工件,會令學生覺得枯燥無味,產生沒意思的感覺,甚至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不想再工作的情緒。針對這些情況,我們對制作工件做了適當?shù)恼{整。每當做一些較復雜或是容易疲勞的.工件,或是在提前完成了工作任務時,我們就安排學生做一些技術性要求不高,而學生又感興趣的工件,如制作心連心飾品、開瓶器等,或是讓他們自由發(fā)揮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東西。有趣的純手工制品,沒有過高的技術要求,還可以自己設計,這些令學生很有成就感,最主要的是他們還期待在提前完成任務后老師還能再給他們一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四、科學分配實操時間,做到勞逸結合
    雖然機械專業(yè)的學生大多數(shù)是男生,在許多人的眼中男生普遍精力充沛,但是,這些男生都是十幾歲的小孩子,體力卻是有限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直強調不可疲勞工作,要求學生一定要在感到疲勞時適當休息;切不可為了及早完成任務而不斷工作,弄得筋疲力盡,影響下一個實習課題。當然,除了要求學生自己做適當?shù)纳眢w調整外,我們還會在學生連續(xù)工作后,安排學生到多媒體教室觀看制作工件的相關視頻,或適時召開學習交流會,讓學生休息,使學生的體能得到恢復。
    五、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情
    教學中發(fā)現(xiàn),90后的學生很單純也很善良,表達感情的方式也很直接;你尊重他們,關心他們,與他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他們就會更愛上老師的課,學習起來也會更樂意。很多教過鉗工的教師都說教鉗工很累、很辛苦,有的甚至怕教鉗工。因為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鉗工這門課程時,都會有怕苦怕累不想干的現(xiàn)象。學生不想工作,教師一定要學生做,這樣只會導致師生關系極度緊張。我們在教學中,本著教書育人的心態(tài),尊重學生,呵護學生,理解學生,接納學生;平時更是聆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心態(tài),聽取學生的意見,給雙方一個了解與溝通的平臺,讓學生知道老師是深愛他們的。你愛學生,學生是明白的。因此,在學習過程中,雙方都是愉快的,而鉗工教學也是在順利地進行中。
    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范文 | 心得體會怎么寫 | 心得體會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