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本生活的話,對于日本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肯定需要清楚,這對于日后自己的工作安排和放假安排很有幫助。跟著出國移民網(wǎng)來看看吧!歡迎閱讀。
日本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
元旦——1月1日民間歷來就有慶新年之風俗,但確定為國家節(jié)日是在1948年。按傳統(tǒng)習俗,“大晦日”(除夕)進行大掃除。門前擺上松、竹、梅(“松門”)(現(xiàn)多已改為畫片代替),以示吉祥如意。除夕完餐,全家吃過年面(蕎麥面條),飯后一面看專為新年播送的電視節(jié)目,一面等待新年鐘聲,稱“守歲”。元旦早餐吃雜煮(年糕湯),喝屠蘇酒,吃“御節(jié)料理“(各種美味及節(jié)日菜肴)。元旦一般休假5~7天。 成人節(jié)—每年一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1948年定為國家節(jié)日。按日本法律規(guī)定:20歲為成年。這一天凡年滿20歲的青年都身著盛裝去參加成人慶祝儀式。并以這一天為人生的新起點,開始具備履行法律的權利和義務。 建國紀念日——2月11日日本神話傳說,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神武天皇統(tǒng)一日本后建立日本國,并作了日本第一代天皇。舊時(二戰(zhàn)結(jié)束前)稱為“紀元節(jié)”,1945年被廢除,1966年恢復后改稱為現(xiàn)名。
建國紀念日——2月11日1966年12月,佐藤內(nèi)閣提出把2月11日作為建國紀念日,第二年開始實施。緣由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第一代天皇建國即位。
櫻花祭——3月15日陽春三月櫻花盛開,日本人民認為櫻花具有高雅、剛勁、清秀質(zhì)樸和獨立的精神。他們把櫻花作為勤勞、勇敢、智慧的象征。一般日本人選擇在這個時候出游,賞櫻,同時也是贊美大自然,放松身心的絕好時刻。不過同種植物的花期不可能實在同一天,總有先后;而且櫻花的花期很短,所以在三月這個櫻花觀賞月里選定了15日(三月中旬)為櫻花節(jié)(這時候絕大多櫻花也開了,早櫻還未全謝)。櫻花是日本的國花?!坝麊柎蠛突辏柕紫驴瓷綑?。”櫻花在日本已經(jīng)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日本人認為人生短暫,活著就要像櫻花一樣燦爛。而且,櫻花熱烈、純潔、高尚,嚴冬過后,它最先帶來春天的消息。因此,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為“櫻花節(jié)”。這時,人們帶上親屬,邀上友人,在櫻花樹下席地而坐,邊賞櫻、邊暢飲,實為人生一大快事。
女兒節(jié)——3月3日祈求女孩健康成長并獲得幸福
春分——3月20日舊稱“春季皇靈祭”,是天皇春季祭祖的日子,日本人也在這一天進行掃墓活動,祭祀自己的祖先。這一天,也是贊美大自然,愛護生物的日子。
綠節(jié)——4月29日原昭和天皇生日
憲法紀念日——5月3日1947年5月3日日本國憲法實行
男孩節(jié)——5月5日祝愿男孩子茁壯成長,1948年定為國定節(jié)日(舊時稱為“端午節(jié)”),現(xiàn)作為男孩子的節(jié)日。這一天凡有男孩子的家庭都在屋頂懸掛布制大鯉魚(稱“鯉幟”),門上擺菖蒲葉,全家吃糕團粽子。
夏日祭——8月15日在這天政府會舉辦祭奠游行,政府及其民間的社團會舉行很多表演,人們裝上漂亮的和服,上街逛街,買東西,參加娛樂活動(也就是中國所說的游園);周邊的店面在這天也會裝飾一新,開展各種特別活動。這種廟會的原始習俗原先來自中國,后來傳到日本,結(jié)合日本的本土文化,就有了今天各種各樣的祭奠活動,逐漸形成了日本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
盂蘭盆會——農(nóng)歷七月十五在農(nóng)歷七月十五舉行。盂蘭盆節(jié)是日本民間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魂祭"、"燈籠節(jié)"、"佛教萬靈會"等,原是追祭祖先、祈禱冥福的日子,現(xiàn)已是家庭團圓、合村歡樂的節(jié)日。每到盂蘭盆節(jié)時,日本各企業(yè)均放假7至15天,人們趕回故鄉(xiāng)團聚。在小鎮(zhèn)和農(nóng)村生活的人還要穿著夏季的單和服跳盂蘭盆舞。
月見——農(nóng)歷8月15日 在東方世界大都有賞月的習慣,日本在8月15日這天會準備有丸子、季節(jié)性水果等物品擺在窗邊供奉月亮,然后再一邊賞月。月亮高掛在澄靜的秋空中會顯得格外的美,對以農(nóng)為本的日本人來說賞月的原意是祈求農(nóng)作物豐收的形式,但在現(xiàn)在已是純粹的賞月而已了。
敬老節(jié)——9月15日1966年定為國家假日,以表示對社會作出貢獻的老人的尊重,并祝愿他們健康長壽。這一天全國各地舉行慶祝會,向老人贈送紀念品。
秋分——9月23日舊稱“秋季皇靈祭”,是天皇秋季祭祖的日子。民間也在這一天祭祀祖先,以緬懷先人。
體育節(jié)——10月10日1964年東京奧運會開幕日,1966年被定為國家節(jié)日。秋季運動會一般也在這一天舉行。
文化節(jié)——11月3日于1937年定。舊稱“明治節(jié)”,是為了紀念明治天皇的誕辰日。現(xiàn)在是作為向科學、文化事業(yè)上有突出貢獻的人授“文化勛章”的日子。因勛章上刻有菊花圖案,所以也稱之為“菊花日”。這一天各級學校都停課,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兒童節(jié)——11月15日特別為7歲和3歲的女孩,以及5歲的男孩過的節(jié)日。
勞動感謝節(jié)——11月23日 于1948年定。舊稱“新嘗祭”,是天皇品嘗新米的日子。這一天也是尊重勞動、慶祝生產(chǎn)的日子。
天皇誕生日——12月23日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12月23日。建國紀念日:2月11日,系按陽歷推算出的古代神武天皇元年的元旦。
圣誕節(jié)——12月25日 在日本也不只限基督徒,有很多人都會在圣誕夜與家人或男、女朋友互換圣誕禮物和一起享受豐盛的圣誕大餐。通常都還會準備有裝飾圣誕節(jié)式樣的蛋糕來慶祝。為刺激消費意欲各百貨公司和企業(yè)在圣誕節(jié)前就會開始炒作所謂的圣誕節(jié)活動。大約在每年的11月后半月起,百貨公司和商店街就會裝點的非常美麗,進而開始展開一連串的圣誕特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