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個兒子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7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三個兒子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一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三年級第五冊第一組的第四篇課文。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迎面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地方”的兒子,卻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一聲不響地走了,這樣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好兒子。
    1、自學生字新詞。
    2、在老師的引導下,自讀自悟,正確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內(nèi)容,有感情地讀好人物的對話。
    4、懂得兒女應(yīng)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
    教育學生從小懂得為父母分擔重。
    理解老爺爺?shù)脑?,他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一、字詞過關(guān)(略)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
    同學們,你們在家里曾經(jīng)為父母親做過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生興高采烈,列舉事例)
    三、引導
    你還記得你的媽媽是怎樣表揚你的嗎?
    (生面帶微笑,自豪而驕傲,個個爭先恐后地匯報。)
    四、進入新課
    今天有三個媽媽也在夸獎自己的孩子,你們想不想知道她們是怎樣夸獎自己的孩子的?
    (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
    五、自讀自悟,合作研討,體驗閱讀內(nèi)容《三個兒子》
    1、你把自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四人一小組練一練,看誰最能讀出媽媽的語氣。)
    2、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BR>    3、請一個小朋友讀讀這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了媽媽沒有?
    (讀完后采訪他當時的思想感情。)
    問:這位媽媽,您剛才在夸獎您的兒子,您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么呀?
    生:我在想:我的兒子真了不起!
    4、交流提高:我也為您的兒子感到驕傲,各位媽媽能夸獎得更自豪一點嗎?
    (生練讀,把練習結(jié)果表現(xiàn)給同桌看。)
    5、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BR>    ⑴ 師生共建交流平臺:另外一個媽媽是怎樣夸獎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個小朋友來讀一讀。大家聽聽,他有沒有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來。
    (指名朗讀)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來。
    師:那你能上來試一試嗎?
    生:(昂首挺胸,驕傲的眼神)讀得有聲有色。
    師:夸夸他!
    ⑵ 大家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趁熱打鐵)
    6、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BR>    ⑴ 提出疑問:兩個媽媽都夸獎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卻什么也沒說,這是為什么呀?
    (體會第三個媽媽說這句話時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⑵ 通過朗讀來體現(xiàn):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語氣很平常)
    ⑶ 自由練讀,感受第三個媽媽的平常心。
    六、自主發(fā)現(xiàn),從細小處見真情
    1、自讀課文第七小節(jié),想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三個媽媽打完水回去,在路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提示。)
    2、匯報:
    水很重、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痛了、腰也酸了……
    3、你從哪些地方看出水重的?你能用朗讀來體現(xiàn)水很重以及媽媽很辛苦嗎?
    (通過朗讀為課文后來三個兒子的不同表現(xiàn)作鋪墊,體會第三個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
    4、這樣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樣做的?用筆劃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生立刻拿出筆來,積極地尋找句子)
    5、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三個句子:
    ⑴ 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zhuǎn),真好看!
    ⑵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⑶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6、激起共鳴:
    “你覺得哪一個兒子表現(xiàn)最好?最后一個孩子是怎么想的?如果換了是你,你會怎么做?”
    生:第三個兒子表現(xiàn)最好。媽媽特別辛苦,非常吃力。讓我來幫媽媽提水吧!
    7、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第三個兒子的媽媽會想什么?一直跟在后邊的老爺爺心里在想什么?
    (充分說。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會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聲動聽,但他知道關(guān)心媽媽,幫助媽媽分擔重擔。老爺爺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著水桶,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才是關(guān)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孩子。)
    七、點明中心,升華主題
    1、提出疑問:
    明明有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卻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呢?
    (同桌之間互相說)
    2、全班參與討論,提煉中心: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師熱情地給予鼓勵:大家說得真好!生得到老師的夸獎,個個喜形于色、興高采烈……)
    八、拓展
    出示小黑板:
    你認為該向哪個孩子學習?為什么?
    你覺得應(yīng)該怎樣孝敬父母?
    你平時又是怎樣幫助父母做事的?
    (生沉浸在思考當中,下課。)
    生活化,同時又是富有樂趣的學習,能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靈活,并擁有成就感,甚至能讓人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閱讀也不例外,如果能讓孩子們?nèi)谌肷顖鼍?,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閱讀后的快感,長此以往,可以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持續(xù)、和諧的發(fā)展?!墩Z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語文教學應(yīng)該關(guān)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學習。”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和學習的方式應(yīng)從“授之以魚” 轉(zhuǎn)變?yōu)椤笆谥詽O”,甚至可以“授之以漁場”,真正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空間,讓孩子們?nèi)巳硕检`動起來,在老師的引導下,以最大的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自主學習當中去,合作探究,真實體驗,從中體味學習的樂趣。
    1、教學設(shè)計的導入部分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回憶平時媽媽對自己的表揚,讓孩子們馬上就進入了興奮狀態(tài),為后面的課文朗讀奠定了基礎(chǔ),也激發(fā)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進入新課時,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孩子們轉(zhuǎn)換角色,扮演媽媽去朗讀文中媽媽夸獎兒子的話,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發(fā)掘人物內(nèi)心,感同身受,很快地體會到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時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
    3、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放開手腳讓他們?nèi)プx、去悟,會有更多地收獲。我設(shè)計學生自讀、自悟、自演媽媽的話,感受三個媽媽的不同語氣和心情,使學生對人物的形象有了各自不同的體驗。除了能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本的含義進行正確的表達外,還讓孩子們在此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學習方法,并根據(jù)這些方法去自主學習。
    4、自主發(fā)現(xiàn)是新課程標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教學設(shè)計的六部分設(shè)計了一個自主發(fā)現(xiàn)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通過讀書、體驗和激發(fā)共鳴,感悟人物的真情。學生通過第三個兒子默默無聲的表現(xiàn),立刻就能體會到:一個好兒子的好,不能光表現(xiàn)在會翻跟頭、會唱歌上,而應(yīng)以實際行動去分擔媽媽的重擔。此時,學生已模糊地意識到,什么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5、最后在通過第七部分的同桌之間的相互合作以及全班學生的共同討論,使本來處于模糊狀態(tài)的同學,在老師的點撥下,在老爺爺?shù)脑挼膯⒌舷拢由羁痰伢w會到:作為一個孩子,要孝順父母,懂得為父母分擔重擔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好孩子。這個設(shè)計環(huán)節(jié)進一步升華了文章的主題,成為整堂課的高潮部分,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6、第八部分拓展中設(shè)計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尋找自我差距,激發(fā)孩子們孝順父母的心愿,理解正確的價值取向。
    三個兒子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二
    1、認識6個生字。
    2、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初步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識字、朗讀、明白道理。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巳齻€小朋友,大家看,他們來了!趕快熱情地跟他們打個招呼吧!
    (出示課件:三個小朋友)
    (帶頭打招呼:嗨,小朋友,你們好,歡迎你們到我們班級來?。?BR>    師:想和他們交朋友嗎?談?wù)勀銓λ麄兊某醪接∠蠛脝幔?BR>    (指名說。)
    生:第一個小朋友翻跟頭的本領(lǐng)很高,像車輪在轉(zhuǎn)。
    師:是啊,他的跟頭翻得可真好,說不定以后就是一個體育健將呢!
    生:第二個小朋友唱的歌一定很好聽。
    師:你說得好,老師也好象已經(jīng)聽到他優(yōu)美的歌聲了呢!
    生:第三個提著水桶,力氣一定很大,而且很愛勞動。
    師:我想你也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對嗎?
    小朋友們觀察得可真仔細,是啊,要交朋友,就得對他們多了解一些。那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淼牡诙荻Y物,就是關(guān)于這三個小朋友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
    (出示課題,播放課文朗讀)
    剛才老師看到聽得那么認真,一定被這個故事吸引住了吧,想不想自己去讀一讀?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104頁,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朗讀這篇課文。
    要求:
    ① 把字音讀準,遇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拼音解決;
    ② 讀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__”劃出來。
    ③ 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⑴ 課件出示帶拼音生字組成的詞:既然 嗓子 拎水 水桶 晃蕩 沉甸甸
    ⑵ 誰愿意來讀這些詞語朋友?
    指2名同學讀,評議是否讀準字音。
    齊讀。
    ⑶ 去掉拼音,還能讀嗎?
    開火車讀。
    ⑷ 出示生字,你特別想記哪個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的,說給大家聽好嗎?
    指名說。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玩“快樂大轉(zhuǎn)盤”的游戲,轉(zhuǎn)盤中間出現(xiàn)了什么字,就請大家大聲地讀出來。
    (課件出示大轉(zhuǎn)盤)
    小朋友真厲害,這么快就把生字記住了。那么課文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請?zhí)岢鰜?,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
    生提問,集體解決。
    三、朗讀感悟
    1、重點解決“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生提出:為什么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幾個兒子?
    那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你認為他看見是哪一個兒子?這是一個怎樣的兒子?
    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2、集體交流:
    老爺爺看見的是第三個兒子。因為他孝敬父母,關(guān)心長輩,熱愛勞動,很懂事。
    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根據(jù)學生回答出示: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自由讀這句話,說說你的體會。
    3、隨機指導:
    這里寫到了孩子的哪幾個動作?
    “跑”:孩子為什么要跑?你覺得他在跑的時候心里會想些什么?
    看到孩子的表現(xiàn),媽媽們會怎么想?老爺爺又會怎么想?
    其他兩個兩個兒子為什么沒去提水桶呢?請大家再次討論一下,說說你的想法。
    4、集體交流:
    那么你有什么想對他們說的嗎?
    我們再來看看這三個孩子在媽媽的心目中,是怎么樣的呢?找到媽媽評價兒子的話,劃下來讀一讀,想一想該怎么讀好它。
    指名回答。
    ⑴ 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BR>    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會用什么樣的語氣呢?你來當?shù)谝粋€媽媽夸夸兒子?
    指名3~4個,同桌互夸。
    (課件出示:一個媽媽 地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⑵ 又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BR>    這個媽媽會怎么夸?你來當?shù)诙€媽媽夸夸兒子。指名2個,齊夸。
    (課件出示:又一個媽媽 地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保?BR>    ⑶ 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好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BR>    想一想,這個媽媽會怎么說這句話?指名2個,自由讀。
    從三個媽媽的話中,你又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
    (原來前兩個孩子也是有特長的,他們也給媽媽帶來了快樂,在媽媽眼里,他們也是好孩子。)
    現(xiàn)在你又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是啊,他們也是好孩子,有自己的特長,但是,作為一個兒子,他們僅僅做到這些夠了嗎?他們怎么樣才能做個真正的好兒子,你能來告訴他們嗎?
    四、總結(jié)延伸
    小朋友,你平時在幫媽媽做事嗎?讀了三個兒子的故事,你有什么啟發(fā)?
    是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恩情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在學習各種本領(lǐng)的同時,記得多為疼愛自己,辛勤持家的媽媽做事,做一個真正的好兒子。讓我們今天回家就行動起來好嗎?
    三個兒子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三
    兒子,這個字眼在媽媽的心里是神圣的??墒牵皨寢尅边@個字眼,在兒子的心里是怎樣的呢?我們感動于“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而大力贊頌?zāi)笎鄣臅r候,是否應(yīng)該引導孩子們讀讀“黃香溫席”、“臥冰求鯉”,這些頌揚子孫孝心的文章呢?本課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本課教學中,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nèi)含,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chǔ)上,抓住 “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可以了。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師:我現(xiàn)在的角色變成了一位媽媽了,昨天我見到了三個兒子,你想知道這三個兒子怎么樣嗎?那就讓我們?nèi)ヒ娨灰娺@三個兒子吧?。ń處煱鍟喝齻€兒子)
    師:請同學們讀一讀文中的生字詞(帶拼音)。
    師:媽媽要考一下孩子們,看你們是不是都學會了呢?(開火車認讀)
    師:評價讀的情況,不服也不行呀,媽媽想聽一聽這個故事,指生讀。
    師:講得不錯,剛才我聽到三個媽媽好像在說自己的兒子,說什么呢?
    課件出示: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又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教師指學生讀一讀。)
    師:當媽媽的多高興啊!
    (多指幾生讀一讀。)要求把媽媽高興的語氣讀出來。
    師:兩個媽媽夸完了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是怎樣說的呢?課件出示: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特別的地方。(指生讀。)
    教師板書:一個 一個 另一個 (讓學生根據(jù)他們書上的描述給他們起名字。)
    大力士 歌迷 一般
    師:媽媽提著水桶回來了。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師根據(jù)學生讀的情況及時表揚。)
    師:看著媽媽提水,那三個兒子是怎樣表現(xiàn)的?
    出示:一個孩子翻著跟頭,象車輪在轉(zhuǎn),真好看!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結(jié)果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找三個學生讀一讀。)進行激勵
    另找三位讀,讀后教師對他們進行現(xiàn)場采訪:當你看見媽媽提水回來時,你在做什么?(板書:翻跟頭 唱歌 提水)
    師:出示:“三個兒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指生讀。
    師:我很奇怪,明明是三個兒子,為什么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第三個兒子做得不錯,你能評價一下他嗎?
    板書:懂事 孝順 真正的兒子
    師:是不是只幫媽媽提水就是孝順?gòu)寢?,我們還可以幫媽媽做些什么呢?
    (板書:媽媽,我要)
    師:請你們自由朗讀課文,看誰讀得聲音最洪亮。
    師:激勵學生,提出要求:請一位學生讀給大家聽。
    師:一個人讀全文真辛苦,我們一人讀一段吧。
    師:現(xiàn)在我們對三個兒子有了更深的了解,休息一下,我們來寫字。
    出示:桶 甸 (提醒應(yīng)注意什么)
    師:布置作業(yè):想想怎樣才是爸爸媽媽真正的孩子?在家?guī)桶职謰寢屪鲆蛔觥?BR>    三個兒子
    一個 一個 一個
    翻跟頭 唱歌 提水 ( 懂事 孝順)
    三個兒子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四
    1、復(fù)習本課的生字詞,會寫一個詞語“胳膊”;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能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這一問題。
    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并能理解老爺爺為什么要這樣說。
    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多媒體課件、一桶滿滿的水。
    一、復(fù)習導入
    1、揭題: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
    (小黑板出示課題)
    2、師:小朋友們,老師先要考考你們上節(jié)課生字學得怎么樣?誰來接受考驗!
    課件出示:
    既 然 嗓 子 拎 著 水 桶 晃 蕩 走 走 停 停
    胳 膊 沉 甸 甸
    師:大家真不錯,把詞語都記住了!
    二、自讀自悟三位媽媽說自己孩子的話
    1、師: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井邊,這一天三位媽媽一起去打水。他們邊打水邊說話,他們在說些什么呢?請小朋友們快速瀏覽課文,劃出三位媽媽討論的內(nèi)容,劃好后自己讀一讀。
    2、學生瀏覽課文,劃出三位媽媽說的話,并讀一讀。
    3、學生交流反饋。可以一名學生也可以請三名學生說說媽媽談?wù)撟约簝鹤拥脑挕?BR>    師逐句出示:
    一個媽媽說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BR>    又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BR>    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BR>    4、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看這三位媽媽在談?wù)撌裁囱剑?BR>    生1:在談?wù)撍麄兊膬鹤印?BR>    生2:他們在夸獎自己的兒子。
    5、師:那就請你當當媽媽,來夸夸自己的兒子吧!
    (生自由讀讀三位媽媽說兒子的話)
    三、朗讀交流,發(fā)現(xiàn)閱讀樂趣
    師:誰來當當媽媽說說自己的兒子!
    1、出示: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⑴ 學生讀到第一個媽媽說的話。
    ⑵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媽媽的話?
    (學生自由說說理由:很驕傲、很自豪)
    (師板書:第一個 既聰明又有力氣)
    ⑶ 誰能讀得更自豪些?
    (指2生讀)
    ⑷ 你覺得他們哪里讀得好?
    (其余學生嘗試評價,師做適當引導)
    ⑸ 我們一起來當?shù)谝晃粙寢尶淇渥约旱膬鹤影桑?BR>    (齊讀)
    過渡:
    第二位媽媽眼中的兒子是怎樣的呢?誰來夸夸。
    2、出示:
    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⑴ 學生當?shù)诙€媽媽夸夸自己的兒子。
    ⑵ 師:從他的朗讀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她很自豪。
    生2:我知道她的兒子唱歌很好聽,所以她說得那么自豪。
    (師相機板書:第二個 唱歌好聽。)
    ⑶ 師:誰也想來試試?
    (指2~3生讀)
    ⑷ 師:你覺得他們哪里讀得好?
    生:她的“誰也”讀得特別重。
    師:是啊,“誰也”讀重了夸獎的味更濃了。
    ⑸ 師:我們一起來夸夸吧!
    過渡:
    前兩位媽媽眼中都有位優(yōu)秀的兒子,那第三個媽媽呢?
    3、出示:
    有什么可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⑴ 學生當?shù)谌齻€媽媽說說自己的兒子。
    ⑵ 師: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聽出來,他跟前兩位媽媽說的不一樣?
    生1:語氣一點兒也不驕傲。
    生2:因為她的兒子沒什么特別的地方,所以她讀得非常平淡。
    (師相機板書:第三個 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⑶ 師:原來是這樣,怪不得你會這樣讀,那這特別的地方你指的是什么呢?
    生1:是指沒有像前兩位兒子那樣的特長。
    生2:她的兒子很普通。
    ⑷ 師:誰也想來讀一讀!
    (指名2生讀)
    ⑸ 齊讀!
    過渡:
    現(xiàn)在,我們都了解了媽媽談?wù)摰脑掝},我們連起來讀讀吧!讀時你可以把自己當成媽媽在說自己的兒子。
    (齊讀)
    四、理解“老爺爺說的話”
    1、師:請小朋友們數(shù)一數(shù),這里共有幾個兒子?
    (生:3個)
    2、師質(zhì)疑:可最后在旁邊的老爺爺卻說:“三個兒子?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課件出示:三個兒子?)
    (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3、師:你有什么疑問?
    生1:明明有3個兒子,怎么只看見一個呀?
    生2:這一個兒子指的是誰?
    4、師:老師也很疑惑,請小朋友們趕快到課文中去找找這中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學生讀課文,找找答案)
    5、反饋交流。生自由說說后來發(fā)生的故事,及三個孩子的表現(xiàn)。
    (師相機出示: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zhuǎn)。)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6、師:請小朋友們好好地讀一讀這三句話,讀好后請你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學生自己讀一讀,想一想)
    7、學生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不用給予肯定,指導朗讀這三句話。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讀這三句,知道三個孩子的不同表現(xiàn)。
    8、師:讀得真好,特別是那個“沉甸甸”,你想告訴大家什么?
    生:我想告訴大家這桶水很重。
    師:課文中還有一句話描寫水桶很重,請你找一找。
    9、出示: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師:老師這兒也有一桶水,我們也來感覺一下這桶沉甸甸的水。
    (4、5生試)
    學生試后,教師作記者采訪學生提水后的感受,相機理解詞語:晃蕩、走走停停。
    10、指導寫字:
    師:是呀,這么重的一桶水,胳膊都痛了,我們來寫寫“胳膊”著兩個字吧!
    ⑴ 課件出示:胳膊(帶田字格),學生觀察字形,說說注意點。
    ⑵ 學生各試寫一個,教師巡視。
    ⑶ 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評價,進行對比。
    ⑷ 教師范寫,邊寫邊指導,重點指導“膊”。
    ⑸ 學生再次練寫。
    師:小朋友們,我們寫了一會會兒字,胳膊就開始酸了,而媽媽們卻還要提著這滿滿一桶水,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媽媽的辛苦吧!一桶水可重啦!
    (引讀第8自然段)
    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一個孩子……
    (引讀三個孩子的表現(xiàn))
    11、看著這桶沉甸甸的水,再看看這三個孩子的表現(xiàn)。你明白老爺爺說的話了嗎?這一個兒子指的是誰?又為什么要這樣說?把你的想法告訴你的同桌吧!
    (同桌討論)
    12、交流反饋,學生暢所欲言。
    13、教師小結(jié):是呀,一個真正的兒子,他懂得媽媽的辛苦,他會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華
    1、師:如果你是他的媽媽,你可以怎么夸自己的兒子呢?
    課件出示:“我的兒子 ?!?BR>    學生盡情夸贊。
    2、師:看來,這位兒子并不是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覺得我們的板書哪里需要改一改嗎?
    師按學生要求將板書第3個兒子的下面補上:
    孝順、懂事
    3、齊唱《天下游子同此情》,感情升華。
    師:是呀,老師也希望我們的同學能成為這樣的子女。在我們德清也有一位大孝子,他叫──孟郊。讓我們借著一曲《天下游子同此情》來贊揚一下所有的孝子吧!
    (師生齊唱《天下游子同此情》)
    三個兒子
    第一個 既聰明又有力氣
    胳 膊
    第二個 唱歌好聽
    第三個 沒什么特別的地方
    (孝 順、懂 事)
    三個兒子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五
    :
    1、會認6個生字,會寫“拎、桶”2個字。
    2、練習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人物的語氣。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認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小朋友,你們在家里會幫爸爸媽媽做些什么事呀?
    你們可真能干!那你還記得爸爸媽媽是怎樣表揚你的嗎?
    你們的確是既聰明又懂事的好孩子。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講的也是媽媽夸獎兒子的故事。請看老師板書(23、三個兒子)齊讀。文中的三個兒子又是怎么做的,你想認識他們嗎?讓我們快快走進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請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先聽清老師的要求:
    (1)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圈出生字多讀幾遍,同桌討論討論: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
    2、學生自學課文,識字。
    3、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他同學看他們字音是否準確。
    (2)檢查生字學習情況:(大屏幕逐個出示生字)
    既、嗓、拎、桶、晃、甸、(指名讀、組詞,相機正音)
    生字寶寶們重新排隊了,你還認識嗎?(指名讀)
    4、寫字:
    (1)觀察“拎、桶”兩個字,有什么特點呀?
    (2)提醒同學們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學生練寫。
    三、再讀課文,理解感悟。
    1、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找出三個媽媽評價自己孩子的話,用“——”畫出來。
    2、你畫了哪些句子,讀給大家聽。
    3、想想媽媽平時怎么夸你的,學著媽媽的樣子讀讀三個媽媽的話,要讀出媽媽的語氣。(學生自由練讀)。
    4、(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指名讀,其他同學評議他讀得像個媽媽嗎?想一想你們在夸自己兒子時心里想了些什么?(齊讀)。
    5、(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指名讀,其他同學看看他讀出了驕傲、自豪的語氣了嗎?(指名讀、評議)老師指導適當加上媽媽說話時的表情和動作。(學生練讀)指名讀。
    6、(課件第三個媽媽的話)指名讀。前兩個媽媽都夸了自己的兒子,而第三個媽媽卻覺得沒什么可說的,這是為什么呢?指導讀出謙虛的語氣。
    7、時間過得真快,三個媽媽打完水,走回家去,她們走走停停,這是為什么?課文的哪段告訴我們水很重呀?(第八自然段)指名讀。是呀,水很重,媽媽們的胳膊也痛了,腰也酸了。誰能把它讀出來?
    8、如果你看到媽媽提著這么重的水,你會怎么做呀?那文中的三個兒子又是怎么做的呢?自讀9~11自然段,把三個兒子的表現(xiàn)用(~~~~~)畫出來。指名讀畫的句子。你們看到在三個兒子的表現(xiàn)有什么感受呀?
    如果三個兒子就在你面前,你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呀?
    師總結(jié):前兩個兒子雖然本領(lǐng)大,卻沒能孝敬父母,第三個兒子雖說沒什么特別的,但其實是最特別的一個,因為他知道孝敬父母。孝敬父母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呀!。
    仿照文中的句式,用“一個(一只)說一段話。
    9、文中的媽媽和老爺爺也有一句對話,同桌兩個,一人當媽媽,一人當老爺爺,分角色讀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指名讀。
    老師提問:奇怪了,文中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怎么說只有一個兒子呢?小組內(nèi)討論討論,派一名代表發(fā)言。(學生匯報)
    10、老爺爺認為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小朋友們,你們怎么評價文中的這三個兒子呀?
    學生思考后匯報
    11、同學們說得真好,第三個孩子雖然沒什么特別的,但他懂得孝敬父母,他是媽媽的好兒子,前兩個兒子,他們身上都有超凡的本領(lǐng)和特長,這些很讓他們的媽媽為他們感到驕傲,所以他們也是媽媽的好兒子。但是百善孝為先,即使有再大的本事,首先也應(yīng)該懂得孝敬自己的父母,你們說是嗎?
    那你們猜猜前兩個兒子聽了老爺爺?shù)脑挘瑫趺醋瞿兀?BR>    如果這樣,他們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了。
    12、學到這里,老師想起了《三字經(jīng)》中的一句話,把它送給大家:(投影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
    四、回顧課文,總結(jié)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
    2、課后把你的想法寫入日記,老師希望從今天開始,每天都能至少為父母做一件事。
    三個兒子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六
    1、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從語言文字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出孩子應(yīng)該成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能將課文變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出來。
    理解老爺爺?shù)脑挕?BR>    一、談話引入
    你在家里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讀課文
    三、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案
    1、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將課文變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
    2、師生共同研究教學方法,制定學習、續(xù)演的方案:
    ⑴ 理解課文,體會老爺爺?shù)脑?,說說自己的感受。
    ⑵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⑶ 能根據(jù)課文情節(jié)、環(huán)境、人物的言、行、情等進行合理想像。
    ⑷ 場景中的布置、人員的安排。
    ⑸ 表演中,組員如何默契配合,靈活應(yīng)變。
    3、匯集意見,篩選、確定方案。
    四、根據(jù)學習方案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正確、流利地讀出來。
    2、根據(jù)“閱讀提示”中的要求,邊讀邊思考,并將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標記。
    3、小組討論交流,老師巡視,相機點撥。
    4、全班匯報交流學習情況,由學生質(zhì)疑,教師組織討論交流。
    5、小結(jié)。
    6、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五、將課文編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
    1、小組討論:
    ⑴ 根據(jù)課文情節(jié)、環(huán)境、人物的言、行、情等進行合理想象。
    ⑵ 確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⑶ 設(shè)計場景的布置。
    2、各小組演練,教師巡視,相機點撥。
    3、課本劇表演。
    4、互評互議。
    六、課后拓展
    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三個兒子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篇七
    【教學目標】
    1、會認“既”等6個生字,會寫“拎”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設(shè)計】
    一、激趣導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媽媽表揚過你嗎?
    生:表揚過。
    師:怎樣表揚的?
    當生舉手的少時,師提示:當你考試考好的時候、當你聽話的時候、當你幫媽媽做事情的時候……
    生:……
    師:你們真是既聰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
    (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感知內(nèi)容
    1、師:三個兒子怎么樣呢?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讀準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識字。困難處多讀幾遍,開始吧!
    (生自由讀)
    2、課件出示詞語:
    嗓 子拎 著水 桶晃 蕩沉 甸 甸
    師:誰想讀讀?
    (生流利的朗讀詞語)
    當生讀到“拎著水桶”時,師:能做個動作嗎?
    當生讀到“晃蕩”時,師:誰能用動作表示?
    師:你來?
    (生再讀詞語)
    3、課件出示句子:
    師:看!這些句子你能讀好嗎?快!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同桌互讀)
    師:找一組小朋友開火車讀!
    (當一生讀第一句話時)
    師:把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讀出來?
    (當生讀第二句話時)
    師:讀的好,你理解了。
    (當一組生讀完時)
    師:咱們一起讀讀吧!
    (生齊讀句子)
    4、師:怎樣能把課文讀的更有味道,下面聽老師來讀課文!
    (師范讀課文,生認真聽)
    師:謝謝大家!象老師這樣讀讀吧!
    (生再讀文)
    5、師:小朋友練習的很認真,下面我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的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橫線劃出三個媽媽談?wù)摵⒆拥脑挕?BR>    (生認真的聽,認真的劃。)
    三、自悟,品讀語言
    1、師:都找到哪幾句話?
    (生分別讀三句話)
    師:下面自己練一練,看誰能讀出三個媽媽不同的語氣。
    2、交流一:
    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
    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
    (一生讀的很好)
    師:哎呀,我聽出來了,你的兒子真是誰也比不過他。
    師:讓我們一起伸出大拇指,來夸夸自己的兒子,“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
    (生齊讀)
    4、交流二:
    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
    師:第二個媽媽的話,誰來讀?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你讀出了媽媽驕傲的語氣。
    5、交流三:
    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
    師:這兩個媽媽在談?wù)撟约旱暮⒆訒r充滿了驕傲與自豪,那第三個媽媽呢?誰來讀!
    (一生讀的好)
    師:哎呦,你讀懂了課文。
    (一生讀的不好)
    師:再想想該怎么讀?生讀好了。
    師:對,就這樣讀!
    6、師:讓我們繼續(xù)讀課文的7到11段,去認識這三個孩子吧!
    (生自由讀)
    師:這么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是怎么做的?
    (生匯報)
    師課件出示“三個兒子的做法”。
    (生再齊讀三個兒子的表現(xiàn))
    四、指明中心,分角色朗讀
    1、師:接下來,你和你的同桌,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12、13段的對話。
    (同桌練習)
    2、師:誰來?
    (指明一組表演)
    3、分角色朗讀:
    師:下面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全文吧!
    (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老師巡視的時候,發(fā)現(xiàn)這幾個小朋友朗讀的很好,來為我們展示一下吧!
    (叫讀的好的學生)
    五、升華主題
    1、師:你認為老爺爺看見的應(yīng)該是哪個兒子?為什么?
    2、師:那前兩個孩子怎樣呢,他們就不孝順了嗎?為什么?
    (生展開辯論)
    師總結(jié):是啊!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師:學到這兒,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jīng)》里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zhí)”)
    五、拓展
    師:今天回到家后,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跟他們說說你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母親節(jié)快到了,你也可以回到家為媽媽做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