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同學輕輕松松就能取得好成績,自己心里便焦躁不安;偶爾考試失利,便擔憂其他同學超越自己……記者從部分高三教師處了解到,隨著高中后一個學期的到來,學生們開始普遍表現(xiàn)出焦躁心理,多數(shù)學生認為“其他同學要比自己強”。
小宇(化名)是武漢市某重點高中高三文科班學生。在強手如林的班上,小宇的成績屬于中等偏上。年后補課沒幾天,小宇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習氣氛驟濃,大家的學習勁頭比上學期足多了,就連平時成績與自己不相上下的同桌也不像以往那般貪玩。讓小宇受挫折的是,在數(shù)學測驗中,同桌的分數(shù)比自己足足高了10來分。這一比較令小宇頗感沮喪,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甚至產(chǎn)生了“己不如人”的想法。
“高三進入復習沖刺階段,學生易產(chǎn)生相互比較的心理?!睂Υ?,常年擔任學生心理輔導職責的武鋼三中學工處主任王一凡指出,每年進入下學期,前來傾訴學習苦惱的高三學生大大增加。其中,大多數(shù)學生坦言,自己習慣在班上尋找“假想敵”,這些“假想敵”大多與自己成績相當。大伙暗地較勁,尤為留意對方的一舉一動,不甘落后。但自己稍有失利,便感覺灰心失望。
王主任認為,一味沉浸在與人比較的心理中,對學習毫無益處。他建議,學生可以每天寫下自己的收獲,來激勵自己。
小宇(化名)是武漢市某重點高中高三文科班學生。在強手如林的班上,小宇的成績屬于中等偏上。年后補課沒幾天,小宇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習氣氛驟濃,大家的學習勁頭比上學期足多了,就連平時成績與自己不相上下的同桌也不像以往那般貪玩。讓小宇受挫折的是,在數(shù)學測驗中,同桌的分數(shù)比自己足足高了10來分。這一比較令小宇頗感沮喪,他開始懷疑自己的學習能力,甚至產(chǎn)生了“己不如人”的想法。
“高三進入復習沖刺階段,學生易產(chǎn)生相互比較的心理?!睂Υ?,常年擔任學生心理輔導職責的武鋼三中學工處主任王一凡指出,每年進入下學期,前來傾訴學習苦惱的高三學生大大增加。其中,大多數(shù)學生坦言,自己習慣在班上尋找“假想敵”,這些“假想敵”大多與自己成績相當。大伙暗地較勁,尤為留意對方的一舉一動,不甘落后。但自己稍有失利,便感覺灰心失望。
王主任認為,一味沉浸在與人比較的心理中,對學習毫無益處。他建議,學生可以每天寫下自己的收獲,來激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