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質量控制的“環(huán)節(jié)”與“關口”中

字號:

“六個環(huán)節(jié)”
    1.審計方案。審計方案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體系中起著“龍頭”作用。一要充分開展審前調查,積累基礎資料,做到有的放矢。二要明確審計目標,增強可操作性,使目標易理解、可實現(xiàn)。三要細化審計內容,突出審計重點,要對把實現(xiàn)目標有重要影響的審計事項確定為重點。
    2.審計證據。審計證據是審計機關和審計人員獲取的用以說明審計事項真相,形成審計結論基礎的證明材料。一要明確審計取證的范圍,要有針對性地收集與審計事項相關的審計證據。二要明確審計證據的轉化方式。要收集能夠證明審計事項的原始資料、有關文件和實物等原始證據。要使原始證據轉化為其他便于收集的審計證據形式,既保證其證明力,又減輕審計人員工作量,提高審計取證的效率。
    3.審計日記和審計底稿。目前現(xiàn)場審計的質量控制,主要是以書面工作記錄為載體,也就是編制審計底稿。但也有不科學、不完整的地方,不能保證審計工作的質量,隱藏著潛在的風險。今后,要推行審計日記制度,以審計日記和審計工作底稿為載體,加強對審計實施階段的質量控制。
    4.審計報告。審計報告質量直接關系到審計目標實現(xiàn)和審計成果的轉化,作用十分重要。提高審計報告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將審計報告從審計機關的內部業(yè)務文書變?yōu)閷ν獍l(fā)布的審計法律文書,這應是一個發(fā)展趨勢。
    5.審計檔案。審計檔案是項目審計的主要載體,是審計業(yè)務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審計檔案的質量控制,也是把好審計項目質量關的一個很重要環(huán)節(jié)。
    6.明確審計項目質量責任,建立審計項目質量責任追究制度。一要確定審計項目質量責任的范圍。對審計組成員、主審、組長、科室負責人、法制機構負責人,以及分管的領導,都要明確責任,實行全過程質量控制。二要建立審計項目質量責任的追究形式,如告誡、批評、通報、取消某些評審的資格等,通過獎優(yōu)罰劣來提高質量意識。
    “四個關口”
    在抓好以上“六個環(huán)節(jié)”的同時,根據審計工作的特點,在組織領導方面還要注意把好“四個關口”。
    一是“深究細查”關。一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二要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包括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三要采取科學的方法措施?!吧罹考毑椤本褪峭ㄟ^查“死賬”和調查“活情況”,透徹地了解、掌握被審計單位的真實現(xiàn)狀,特別是不能遺漏重大違法違紀問題。
    二是“如實報告”關。它既是對審計人員起碼的職業(yè)準則要求,更是審計機關能否作出正確結論,能否提出合理意見、建議的關鍵。如何實報?重點是抓住一個“實”字,要把“深究細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如實反映。同時,要分析透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
    三是“妥善處理”關。它是定性處理的原則。在對問題的定性處理上,正確處理現(xiàn)行法規(guī)和“三個有利于”的關系,堅持原則,確保客觀公正。
    四是“用好成果”關。就是用審計成果來衡量和分析宏觀和全局,提出為宏觀財經工作服務和領導決策服務的意見和建議。這是提高審計工作層次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