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筋混凝土結(jié)構(gòu)中設置后澆帶是目前常采用的一種方法。本文對后澆帶設計和施工中應明確和注意的問題作一淺析,以更好地控制工程裂縫。
一、后澆帶在設計中應明確的問題
1、后澆帶縫寬,理論上后澆帶寬度只須1厘米已足夠保證溫度收縮變形,但考慮施工方便,并避免應力集中,具體寬度應根據(jù)后澆帶設置位置及砼厚度決定。
2、后澆帶接縫形式有平直縫、階形縫、企口縫等,接縫形式應加以明確。
3、后澆帶內(nèi)鋼筋有斷開搭接、貫通不斷、增加附加筋3種。
4、后澆帶后澆混凝土,有普通混凝土提高一個等級和采用同等級或提高一級摻加微膨脹劑等方法。
5、后澆帶后澆混凝土的澆灌時間有的規(guī)定不少于2周,有的要求不少于6周,以至更長時間。
二、后澆帶按其作用可分為3種
1、為解決高層建筑主樓與裙房的沉降差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沉降后澆帶。
2、為防止混凝土凝結(jié)收縮開裂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收縮后澆帶。
3、為防止混凝土因溫度變化拉裂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溫度后澆帶。
三、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后澆帶類型
設計采用何種類型的后澆帶必須根據(jù)工程類型、工程部位、現(xiàn)場施工情況和結(jié)構(gòu)受力情況而具體確定。
1、后澆帶的縫寬與墻、板厚度有關(guān)。對底板厚度超過100厘米以上的,可根據(jù)后澆帶處的接槎形式、鋼筋搭接、施工難易程度等靈活掌握,當施工較困難時,后澆帶縫寬可適當增加。
2、后澆帶接縫處的斷面形式,當墻、板厚度小于30厘米時,可做成平直縫;當厚度大于30厘米小于60厘米時,可做成階梯形或上下對稱坡口形;當墻板厚度大于60厘米時可做成企口縫。
3、后澆帶的鋼筋斷開或貫通,在于后澆帶縫的類型。對沉降后澆帶而言,鋼筋貫通為好;對收縮后澆帶而言,鋼筋斷開為好;梁反結(jié)構(gòu)的板筋斷開,梁筋貫通,如果鋼筋不斷開,鋼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縮將受到約束,產(chǎn)生拉力導致開裂,從而降低結(jié)構(gòu)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
一、后澆帶在設計中應明確的問題
1、后澆帶縫寬,理論上后澆帶寬度只須1厘米已足夠保證溫度收縮變形,但考慮施工方便,并避免應力集中,具體寬度應根據(jù)后澆帶設置位置及砼厚度決定。
2、后澆帶接縫形式有平直縫、階形縫、企口縫等,接縫形式應加以明確。
3、后澆帶內(nèi)鋼筋有斷開搭接、貫通不斷、增加附加筋3種。
4、后澆帶后澆混凝土,有普通混凝土提高一個等級和采用同等級或提高一級摻加微膨脹劑等方法。
5、后澆帶后澆混凝土的澆灌時間有的規(guī)定不少于2周,有的要求不少于6周,以至更長時間。
二、后澆帶按其作用可分為3種
1、為解決高層建筑主樓與裙房的沉降差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沉降后澆帶。
2、為防止混凝土凝結(jié)收縮開裂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收縮后澆帶。
3、為防止混凝土因溫度變化拉裂而設置的后澆施工帶稱為溫度后澆帶。
三、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后澆帶類型
設計采用何種類型的后澆帶必須根據(jù)工程類型、工程部位、現(xiàn)場施工情況和結(jié)構(gòu)受力情況而具體確定。
1、后澆帶的縫寬與墻、板厚度有關(guān)。對底板厚度超過100厘米以上的,可根據(jù)后澆帶處的接槎形式、鋼筋搭接、施工難易程度等靈活掌握,當施工較困難時,后澆帶縫寬可適當增加。
2、后澆帶接縫處的斷面形式,當墻、板厚度小于30厘米時,可做成平直縫;當厚度大于30厘米小于60厘米時,可做成階梯形或上下對稱坡口形;當墻板厚度大于60厘米時可做成企口縫。
3、后澆帶的鋼筋斷開或貫通,在于后澆帶縫的類型。對沉降后澆帶而言,鋼筋貫通為好;對收縮后澆帶而言,鋼筋斷開為好;梁反結(jié)構(gòu)的板筋斷開,梁筋貫通,如果鋼筋不斷開,鋼筋附近的混凝土收縮將受到約束,產(chǎn)生拉力導致開裂,從而降低結(jié)構(gòu)抵抗溫度變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