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一
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部分1—50題,每題一分,共50分。
1. 關于法律價值,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法律價值決定法律的善與惡,能對惡法進行補救
B 法律價值判斷主要是規(guī)范性判斷
C 正義是評價法律進步與否的標準
D 法律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出于滿足人類安全的需要
2.下列關于違法行為的理解,正確的是( )
A.不同于合法行為,違法行為不一定都處于人的意志支配下
B.法律制裁是違法行為的必然后果
C.違法行為實際侵犯了法所保護的人類生活的共同秩序
D.任何公民都有可能實施違法行為
3.某地電纜受到破壞,大面積停電3小時,后查知為邢某偷割電纜所致。邢某被控犯“危害公共安全罪”,處以5年有期徒刑。邢某不服上訴,理由是自己偷割電纜變賣所得僅50元錢,頂多屬于“小偷小摸”行為。二審法官依照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維持原判。對此,下列哪一種理解是錯誤的?
A.法官根據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對邢某行為所作出的判斷是一種事實判斷
B.《關于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司法解釋
C.在這個案件中,法官主要運用了“演繹推理”
D.邢某對自己行為的辯解是對法律的認識錯誤
4.某學者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立法的工作,多年后,受邀請出席由某法律院校組織的《民法典》論壇,在論壇上他從制定《民法通則》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背景等方面解釋了當時沒有規(guī)定取得時效的原因。同時他還指出由于社會條件的變化,即將制定的《民法典》應該規(guī)定取得時效。該學者的解釋屬于?
A.立法解釋B.歷史解釋C.體系解釋D.目的解釋
5.民法法系與普通法系由于各自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傳統(tǒng)不同,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以下是關于二者的一些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 區(qū)分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標準是法的歷史類型不同
B 民法法系國家奉行干涉主義,訴訟中法官居于主導地位,體現了經驗主義的特點
C 普通法法系的判決書一般都很長,判決書后不是由法院署名,而是由法官個人署名
D 20世紀后,兩大法系出現了融合的趨勢,如法國的憲法法院在某些方面也采用判例法
6.人權,是依其自然本性和社會本性而應該享有和必須享有的各種權利,下列關于人權的說法錯誤的是?
A 1789年法國*時期制定的《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先使用了“人權”的表達形式
B 中國政府認為人權是一項集體權利,而非個人權利
C 人權需要通過法律保障得以實現
D 人權的法律保護主要表現為國內法的保護
7.張三和李四系鄰居,常有口角。一天由于張三家的狗咬死了李四家的貓,李四大怒,打死張三家的一頭豬。張三向鄉(xiāng)派出所控告。鄉(xiāng)派出所接到控告,以縣公安局的名義對李四做出10天的拘留決定,并責令李四賠償張三500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哪個?
A 張三因對豬享有所有權而形成的法律關系屬于保護性的法律關系
B 縣公安局與李四形成了平權的法律關系
C 李四因打死張三家的豬而形成的損害賠償關系屬于相對法律關系
D 李四因打死張三家的豬而形成的損害賠償關系屬于一般法律關系
8.人民代表應當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依法行使代表的職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規(guī)定,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A.未經批準兩次不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代表,終止代表資格
B.因刑事案件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的代表,終止代表資格
C.因違法受勞動教養(yǎng)處分一年以上的代表,暫時停止代表資格
D.因故一年內不能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代表,暫時停止代表資格
9.以制定憲法的機關為標準,可以將憲法分為欽定憲法、民定憲法和協(xié)定憲法。下列哪個選項中的憲法與其他選項不屬于同一類型?
A 181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八頒布的憲法
B 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頒布的憲法
C 1215年英國的《自由大憲章》
D 清政府的《十九信條》
10.憲法解釋是解決憲法沖突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各國憲法解釋機關有所不同,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由國家元首解釋,如日本
B 由立法機關解釋,如我國和英國
C 由司法機關解釋,如美國
D 由特設機關解釋,如法國和德國
11.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已頒布了四次憲法修正案,其中有三次修訂都涉及到個體和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內容,這直接體現了我國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制度已日趨成熟。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1988年修正案只規(guī)定了對待私營經濟的政策,而沒有涉及個體經濟等其他非公有制經濟
B 1993年修正案沒有增加對個體經濟的規(guī)定
C 1999年規(guī)定:“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
D 2004年規(guī)定:“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jiān)督和管理”
12.某選區(qū)選舉地方人民代表,代表名額2人,第投票結果,候選人按得票多少排序為甲、乙、丙、丁,其中僅甲獲得過半數選票。對此情況的下列處理意見哪一項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
A.宣布甲、乙當選
B.宣布甲當選,同時以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
C.宣布甲當選,同時以乙、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
D.宣布無人當選,以甲、乙、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
13.根據憲法的規(guī)定,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45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關于主席和副主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副主席沒有此限制
B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任免副主席
C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缺位的時候,由副主席繼任主席的職位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缺位的時候,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暫時代理
14.特別行政區(qū)是我國作為單一制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是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一級地方行政區(qū)域,享有高度自治權,關于特別行政區(qū)的基本制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特別行政區(qū)的行政長官既是特別行政區(qū)的首腦又是其政府首腦
B 三權分立是特別行政區(qū)政治體制的特點之一
C 特別行政區(qū)高度自治權包括: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身權
D 特別行政區(qū)沒有基本法修改權,但可以接受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對基本法進行解釋
15.下列有關西周時期司法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西周時期“方士”不是地方司法官的稱謂
B “五過”是西周有關行政官員責任的法律規(guī)定
C 西周時期民事案件稱為“訟”,刑事案件稱為“獄”,并且當時已經建立了“五聽”制度
D 西周時期“三刺”制度,是指凡遇重大疑難案件,應先交群臣討論,群臣不能決斷時,再交官吏們討論,還不能決斷的,交給所有國人討論決定
16.下列關于中國古代死刑制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死刑秋冬行刑早在漢代確立,而死刑復奏制度始于唐代的死刑三復奏
B 宮刑作為死刑的替代刑源于漢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愈演愈烈
C 凌遲作為死刑的一種,直到南宋時期才正式成為法定死刑
D 清代秋審、熱審是死刑復審制度
17.羅馬法是古代社會發(fā)達、完備的法律,也是世界法律有影響的法律體系之一,下列關于羅馬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羅馬奴隸制國家和法律終形成的主要標志是公元前6世紀羅馬第六代王塞爾維烏斯的改革
B 羅馬法的淵源包括習慣法、民眾大會通過的法律、元老院的決議、皇帝敕令等,不包括法學家的解答和著述
C 五大法學家之一的烏爾比安將法律分為人法、物法和訴訟法
D 羅馬法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法人制度,將“法人”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
18.大陸法系分為法國法系和德國法系兩個支系,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是法國法系的基石,1896年《德國民法典》則構成德國法系的基石。關于這兩部民法典,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法國民法典》強調個人權利為主導思想,《德國民法典》強調國家干預和社會利益
B 《法國民法典》是資產階級民法第一部規(guī)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
C 《德國民法典》在民事責任方面實行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并舉
D 兩部法典都保留了封建制度的若干殘余
19.華某是甲企業(yè)的技術人員,掌握甲企業(yè)的核心技術,華某的勞動合同尚未到期,乙企業(yè)高薪聘請華某,華某向甲企業(yè)遞交辭職書后,第二天到乙企業(yè)上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華某向甲企業(yè)承擔賠償責任
B 乙企業(yè)承擔連帶責任
C 乙企業(yè)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后,對華某追償額不得超過賠償額的30%
D 華某與甲企業(yè)屬于勞動合同關系,甲企業(yè)對其不能直接起訴,必須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程序
20.某公司欲解除與職工李某之間的勞動合同,其所提出的如下解約理由中,哪個是有法律依據的?
A.李某一個月內三次遲到早歸,還愛散布小道消息,在單位形成了不良影響
B.李某不滿25周歲而結婚,違反了公司關于男職工滿25周歲才能結婚的規(guī)定
C.公司因嚴重虧損而決定裁員,因此解除與李某的勞動合同
D.李某非因公出車禍受傷住院,公司向李某送去3個月工資并通知其解除勞動合同
21.甲市自來水公司發(fā)布了一個文件,稱以后凡需要安裝自來水管的建筑工程,須按其指定到利民機電公司購買鋪設自來水管道所需要的水龍頭等設備,然后拿著購買單據到自來水公司申請供水。對此不正當競爭行為,誰有權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A 稅務部門
B 技術監(jiān)督部門
C 縣級以上的工商行政部門
D 省級或設區(qū)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22.下列行為中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是?
A 甲超市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保質期將至的牛奶
B 乙公司為提高其保健產品“靈芝口服業(yè)”的銷售量,大量宣傳其治愈率高達99%,經調查其只屬于普通保健產品
C 丙公司采取有獎銷售,一等將4000元,二等獎2000元,第獲獎者可以參加第二次抽獎
D 丁汽車廠散布戊汽車廠售后服務差的虛假事實,雖未指名,但一般人可以推之
23.甲公司舉辦的商品展銷會期間,消費者王某從表明參展單位為乙公司的柜臺購買了一臺丙公司生產的液晶電視,使用時發(fā)現沒有圖像。由于展銷會已經結束,王某先后找到甲公司、乙公司,方得知展銷會期間乙公司將租賃的柜臺轉租給了丁公司,該液晶電視是丁公司賣出的,這種情況下,王某不能向誰提出索賠?
A 甲公司
B 乙公司
C 丙公司
D 丁公司
24.依我國《產品質量法》,下列機構在何種情況下與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不承擔連帶責任?
A 產品質量認證機構對不符合認證標準而使用認證標志的產品,未依法要求其改正,該產品因不符合認證標準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B 產品質量認證機構對不符合認證標準而使用認證標志的產品,未依法取消其使用認證標志資格,該產品因不符合認證標準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C 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對產品質量作出、保證,而該產品又不符合其、保證的質量要求,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D 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向社會推薦生產者的產品,該產品不符合質量要求,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25.從事零售業(yè)務的個體戶王某收到稅務機關限期繳納通知書的期限屆滿后,仍然拖欠營業(yè)稅款2000元。稅務機關對此采用的下列哪一種做法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
A.扣押王某價值2500元的營業(yè)用冷凍柜
B.書面通知銀行從王某的儲蓄帳戶中扣繳拖欠稅款
C.從王某的儲蓄賬戶中強制扣繳拖欠稅款的滯納金
D.為防止王某以后再拖欠稅款,在強制執(zhí)行王某的銀行存款后繼續(xù)扣押其冷凍柜6個月,以觀后效
2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規(guī)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委托拍賣的文物,在拍賣前,應當經委托人住所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鑒定、許可
B 買受人未能按照約定取得拍賣標的的,既可以要求委托人承擔責任,也可以要求拍賣人承擔責任
C 國家行政機關依法沒收的物品,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拍賣人進行拍賣
D 因拍賣標的存在瑕疵未聲明的,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
2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下列說法或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張老師在課堂上說,根據修訂后的稅法,工資、薪金所得納稅起征點上調至1600元
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所給的選項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本部分1—50題,每題一分,共50分。
1. 關于法律價值,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法律價值決定法律的善與惡,能對惡法進行補救
B 法律價值判斷主要是規(guī)范性判斷
C 正義是評價法律進步與否的標準
D 法律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出于滿足人類安全的需要
2.下列關于違法行為的理解,正確的是( )
A.不同于合法行為,違法行為不一定都處于人的意志支配下
B.法律制裁是違法行為的必然后果
C.違法行為實際侵犯了法所保護的人類生活的共同秩序
D.任何公民都有可能實施違法行為
3.某地電纜受到破壞,大面積停電3小時,后查知為邢某偷割電纜所致。邢某被控犯“危害公共安全罪”,處以5年有期徒刑。邢某不服上訴,理由是自己偷割電纜變賣所得僅50元錢,頂多屬于“小偷小摸”行為。二審法官依照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維持原判。對此,下列哪一種理解是錯誤的?
A.法官根據高人民法院的解釋對邢某行為所作出的判斷是一種事實判斷
B.《關于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是司法解釋
C.在這個案件中,法官主要運用了“演繹推理”
D.邢某對自己行為的辯解是對法律的認識錯誤
4.某學者曾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立法的工作,多年后,受邀請出席由某法律院校組織的《民法典》論壇,在論壇上他從制定《民法通則》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背景等方面解釋了當時沒有規(guī)定取得時效的原因。同時他還指出由于社會條件的變化,即將制定的《民法典》應該規(guī)定取得時效。該學者的解釋屬于?
A.立法解釋B.歷史解釋C.體系解釋D.目的解釋
5.民法法系與普通法系由于各自產生和發(fā)展的歷史傳統(tǒng)不同,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點。以下是關于二者的一些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 區(qū)分民法法系和普通法系的標準是法的歷史類型不同
B 民法法系國家奉行干涉主義,訴訟中法官居于主導地位,體現了經驗主義的特點
C 普通法法系的判決書一般都很長,判決書后不是由法院署名,而是由法官個人署名
D 20世紀后,兩大法系出現了融合的趨勢,如法國的憲法法院在某些方面也采用判例法
6.人權,是依其自然本性和社會本性而應該享有和必須享有的各種權利,下列關于人權的說法錯誤的是?
A 1789年法國*時期制定的《人權與公民權利宣言》先使用了“人權”的表達形式
B 中國政府認為人權是一項集體權利,而非個人權利
C 人權需要通過法律保障得以實現
D 人權的法律保護主要表現為國內法的保護
7.張三和李四系鄰居,常有口角。一天由于張三家的狗咬死了李四家的貓,李四大怒,打死張三家的一頭豬。張三向鄉(xiāng)派出所控告。鄉(xiāng)派出所接到控告,以縣公安局的名義對李四做出10天的拘留決定,并責令李四賠償張三500元。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哪個?
A 張三因對豬享有所有權而形成的法律關系屬于保護性的法律關系
B 縣公安局與李四形成了平權的法律關系
C 李四因打死張三家的豬而形成的損害賠償關系屬于相對法律關系
D 李四因打死張三家的豬而形成的損害賠償關系屬于一般法律關系
8.人民代表應當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依法行使代表的職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法》的規(guī)定,下列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
A.未經批準兩次不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代表,終止代表資格
B.因刑事案件被羈押正在受偵查、起訴、審判的代表,終止代表資格
C.因違法受勞動教養(yǎng)處分一年以上的代表,暫時停止代表資格
D.因故一年內不能出席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的代表,暫時停止代表資格
9.以制定憲法的機關為標準,可以將憲法分為欽定憲法、民定憲法和協(xié)定憲法。下列哪個選項中的憲法與其他選項不屬于同一類型?
A 1814年法國國王路易十八頒布的憲法
B 1889年日本明治天皇頒布的憲法
C 1215年英國的《自由大憲章》
D 清政府的《十九信條》
10.憲法解釋是解決憲法沖突的重要途徑之一,但各國憲法解釋機關有所不同,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由國家元首解釋,如日本
B 由立法機關解釋,如我國和英國
C 由司法機關解釋,如美國
D 由特設機關解釋,如法國和德國
11.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已頒布了四次憲法修正案,其中有三次修訂都涉及到個體和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內容,這直接體現了我國對待非公有制經濟的制度已日趨成熟。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1988年修正案只規(guī)定了對待私營經濟的政策,而沒有涉及個體經濟等其他非公有制經濟
B 1993年修正案沒有增加對個體經濟的規(guī)定
C 1999年規(guī)定:“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私營經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
D 2004年規(guī)定:“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fā)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jiān)督和管理”
12.某選區(qū)選舉地方人民代表,代表名額2人,第投票結果,候選人按得票多少排序為甲、乙、丙、丁,其中僅甲獲得過半數選票。對此情況的下列處理意見哪一項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
A.宣布甲、乙當選
B.宣布甲當選,同時以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
C.宣布甲當選,同時以乙、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
D.宣布無人當選,以甲、乙、丙為候選人另行選舉
13.根據憲法的規(guī)定,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45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關于主席和副主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連續(xù)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副主席沒有此限制
B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任免副主席
C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缺位的時候,由副主席繼任主席的職位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缺位的時候,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暫時代理
14.特別行政區(qū)是我國作為單一制國家不可分離的部分,是直轄于中央人民政府的一級地方行政區(qū)域,享有高度自治權,關于特別行政區(qū)的基本制度,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特別行政區(qū)的行政長官既是特別行政區(qū)的首腦又是其政府首腦
B 三權分立是特別行政區(qū)政治體制的特點之一
C 特別行政區(qū)高度自治權包括: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身權
D 特別行政區(qū)沒有基本法修改權,但可以接受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對基本法進行解釋
15.下列有關西周時期司法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西周時期“方士”不是地方司法官的稱謂
B “五過”是西周有關行政官員責任的法律規(guī)定
C 西周時期民事案件稱為“訟”,刑事案件稱為“獄”,并且當時已經建立了“五聽”制度
D 西周時期“三刺”制度,是指凡遇重大疑難案件,應先交群臣討論,群臣不能決斷時,再交官吏們討論,還不能決斷的,交給所有國人討論決定
16.下列關于中國古代死刑制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死刑秋冬行刑早在漢代確立,而死刑復奏制度始于唐代的死刑三復奏
B 宮刑作為死刑的替代刑源于漢代,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愈演愈烈
C 凌遲作為死刑的一種,直到南宋時期才正式成為法定死刑
D 清代秋審、熱審是死刑復審制度
17.羅馬法是古代社會發(fā)達、完備的法律,也是世界法律有影響的法律體系之一,下列關于羅馬法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羅馬奴隸制國家和法律終形成的主要標志是公元前6世紀羅馬第六代王塞爾維烏斯的改革
B 羅馬法的淵源包括習慣法、民眾大會通過的法律、元老院的決議、皇帝敕令等,不包括法學家的解答和著述
C 五大法學家之一的烏爾比安將法律分為人法、物法和訴訟法
D 羅馬法實際上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法人制度,將“法人”分為社團法人和財團法人
18.大陸法系分為法國法系和德國法系兩個支系,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是法國法系的基石,1896年《德國民法典》則構成德國法系的基石。關于這兩部民法典,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法國民法典》強調個人權利為主導思想,《德國民法典》強調國家干預和社會利益
B 《法國民法典》是資產階級民法第一部規(guī)定法人制度的民法典
C 《德國民法典》在民事責任方面實行過失責任與無過失責任并舉
D 兩部法典都保留了封建制度的若干殘余
19.華某是甲企業(yè)的技術人員,掌握甲企業(yè)的核心技術,華某的勞動合同尚未到期,乙企業(yè)高薪聘請華某,華某向甲企業(yè)遞交辭職書后,第二天到乙企業(yè)上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華某向甲企業(yè)承擔賠償責任
B 乙企業(yè)承擔連帶責任
C 乙企業(yè)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后,對華某追償額不得超過賠償額的30%
D 華某與甲企業(yè)屬于勞動合同關系,甲企業(yè)對其不能直接起訴,必須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程序
20.某公司欲解除與職工李某之間的勞動合同,其所提出的如下解約理由中,哪個是有法律依據的?
A.李某一個月內三次遲到早歸,還愛散布小道消息,在單位形成了不良影響
B.李某不滿25周歲而結婚,違反了公司關于男職工滿25周歲才能結婚的規(guī)定
C.公司因嚴重虧損而決定裁員,因此解除與李某的勞動合同
D.李某非因公出車禍受傷住院,公司向李某送去3個月工資并通知其解除勞動合同
21.甲市自來水公司發(fā)布了一個文件,稱以后凡需要安裝自來水管的建筑工程,須按其指定到利民機電公司購買鋪設自來水管道所需要的水龍頭等設備,然后拿著購買單據到自來水公司申請供水。對此不正當競爭行為,誰有權對其進行行政處罰?
A 稅務部門
B 技術監(jiān)督部門
C 縣級以上的工商行政部門
D 省級或設區(qū)的市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22.下列行為中不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是?
A 甲超市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保質期將至的牛奶
B 乙公司為提高其保健產品“靈芝口服業(yè)”的銷售量,大量宣傳其治愈率高達99%,經調查其只屬于普通保健產品
C 丙公司采取有獎銷售,一等將4000元,二等獎2000元,第獲獎者可以參加第二次抽獎
D 丁汽車廠散布戊汽車廠售后服務差的虛假事實,雖未指名,但一般人可以推之
23.甲公司舉辦的商品展銷會期間,消費者王某從表明參展單位為乙公司的柜臺購買了一臺丙公司生產的液晶電視,使用時發(fā)現沒有圖像。由于展銷會已經結束,王某先后找到甲公司、乙公司,方得知展銷會期間乙公司將租賃的柜臺轉租給了丁公司,該液晶電視是丁公司賣出的,這種情況下,王某不能向誰提出索賠?
A 甲公司
B 乙公司
C 丙公司
D 丁公司
24.依我國《產品質量法》,下列機構在何種情況下與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不承擔連帶責任?
A 產品質量認證機構對不符合認證標準而使用認證標志的產品,未依法要求其改正,該產品因不符合認證標準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B 產品質量認證機構對不符合認證標準而使用認證標志的產品,未依法取消其使用認證標志資格,該產品因不符合認證標準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C 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對產品質量作出、保證,而該產品又不符合其、保證的質量要求,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D 產品質量檢驗機構向社會推薦生產者的產品,該產品不符合質量要求,給消費者造成損失
25.從事零售業(yè)務的個體戶王某收到稅務機關限期繳納通知書的期限屆滿后,仍然拖欠營業(yè)稅款2000元。稅務機關對此采用的下列哪一種做法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
A.扣押王某價值2500元的營業(yè)用冷凍柜
B.書面通知銀行從王某的儲蓄帳戶中扣繳拖欠稅款
C.從王某的儲蓄賬戶中強制扣繳拖欠稅款的滯納金
D.為防止王某以后再拖欠稅款,在強制執(zhí)行王某的銀行存款后繼續(xù)扣押其冷凍柜6個月,以觀后效
26.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的規(guī)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委托拍賣的文物,在拍賣前,應當經委托人住所地的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鑒定、許可
B 買受人未能按照約定取得拍賣標的的,既可以要求委托人承擔責任,也可以要求拍賣人承擔責任
C 國家行政機關依法沒收的物品,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拍賣人進行拍賣
D 因拍賣標的存在瑕疵未聲明的,請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
27.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guī)定,下列說法或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張老師在課堂上說,根據修訂后的稅法,工資、薪金所得納稅起征點上調至1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