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中國恢復高考30周年。5月下旬,世界大學聯(lián)盟2007年會在北京召開。期間,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校長約翰懷利和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校長馬克愛默特接受了《環(huán)球》雜志專訪,就在華招收留學生、中美學生交流以及中國高考和教育制度等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
招生中有一種情況不用面試
《環(huán)球》:校長先生這次來中國,除參加世界大學聯(lián)盟大會外,是否還有別的計劃和活動?
懷利:我主要是來參加會議的。但既然來了中國,當然要進行一些招生活動。我召開了一個中國校友的歡迎會,再跟北大、清華的領導見面,討論一下學生交流之類的計劃。
愛默特:我們設計了一些具體的研究計劃,中國的一些老師、研究生可能會對此感興趣,比如說健康、醫(yī)藥、全球健康以及設計領域。一些中國學者和學生有可能到我們學校就讀。
《環(huán)球》:中國學生主要是通過什么途徑到貴校念書的?主要是通過考試嗎?
懷利:通過錄取考試,大部分是研究生,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錄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各個系別有不同的方法。一些系會派成員到中國來,進行面試;一些系則直接收取學生的申請,審核申請,然后進行選擇。各有不同的方法。
愛默特:到我們學校的大部分是研究生,我們希望能多一些本科生。本科生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主要是費用。研究生可以得到獎學金和研究補助,但本科生要得到這些比較困難,所以他們來的不多。我們很希望能有更多的本科生來。
錄取學生則有許多方式,比如面試,有時候是電話面試,有時是在中國進行面試。
不要求面試的有一種情況,比如我們的教授跟中國的某位教授很熟,而中國的這位教授極力推薦某個學生,可能我們就不面試了,但基本上大多都是要經過面試的。
《環(huán)球》:錄取中國學生時,主要看重他們的哪些素質?
懷利: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要很好,這是平常的。如果英語不好,對于學生來說是浪費時間。美國很少有大學會用中文授課,我們學校雖然有一些漢語課,但大部分還是英語的。寫論文也要用英文。另外,我們還會看他們上過哪些課,以及對哪些領域有興趣等。有一些系認為學生的成績很重要,而另一些系則不這樣認為。
愛默特:先看中他們的學術能力。另外華盛頓大學還注重領導力、工作經驗,他們是否參與什么組織,有沒有參與志愿工作、社區(qū)工作,是否有藝術天賦或者音樂天賦。我們試圖錄取全面的學生,不僅要有學術能力,更具有一些未來可以使他們成為的獨特氣質。
《環(huán)球》:在你們學校就讀的中國學生表現(xiàn)如何?
懷利:中國學生表現(xiàn)很不錯,其中一些學生非常優(yōu)秀。他們學習很努力,也有很好的學習習慣。
愛默特:他們表現(xiàn)得很好??傮w來說,他們都是很認真的學生,勤奮學習,有危機感,他們不時會覺得美國的教育與中國的教育十分不同,特別是研究生。美國教授希望學生提問,挑戰(zhàn)他們,問為什么,比中國的教育方式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我們正在兩種教育方式中找平衡。一旦中國學生了解需要做什么,他們就會做得很好。
《環(huán)球》:中國學生在畢業(yè)后,大部分選擇回國還是留在美國?
懷特:過去留在美國的比較多,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希望回到中國。其中許多是在跨國公司工作的,因為跨國公司希望聘請懂得中文的人,而中國學生在這方面具有大的優(yōu)勢。
愛默特:有很大的不同?,F(xiàn)在很多人選擇回國,因為他們看到中國的發(fā)展機會,想成為這種發(fā)展的一員。另外還有許多人留在學校,攻讀博士后,還有一些人選擇上班。
舉個例子,從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系畢業(yè)后,他們先在西雅圖的微軟上班,然后可以到微軟的中國分部來工作。十年前這是不可能的,但現(xiàn)在可以了。就像來中國工作生活的美國年輕人也很國際化,他們知道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他們比過去更為靈活。
爭奪中國生源的較量
《環(huán)球》:現(xiàn)在有許多美國大學都到中國來招生,你們學校在這種競爭中有什么優(yōu)勢?
懷利:威斯康星大學的一個優(yōu)勢是,我們錄取中國學生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中國校友會幫助我們。
愛默特:華盛頓大學向來很吸引中國學生,有許多原因。首先,在理科,在計算機設計、醫(yī)藥以及一些社會科學學科,比如國際事務,華盛頓排名很高,是很好的教育經歷。
另外,中國學生在我們學校很舒服,我們有很多亞裔的學生,1/4的學生跟亞洲有或多或少的關系。學校很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西雅圖也有很多亞洲人。城市很漂亮很安全,校園也很漂亮。
后,我們有很多實習機會,他們可以去微軟、波音實習,來自這些公司的推薦會在就業(yè)時產生很大的不同。
《環(huán)球》:從更廣泛的角度來說,現(xiàn)在全球有許多學校,比如英國、日本的大學,也來中國招生,你認為美國的學校有什么優(yōu)勢?
懷利:美國有許多很好的博士點,在很多方面在世界上處于地位。英語當然也是一個優(yōu)勢,許多中國人想來英語是母語的國家,以強化他們的英語。
愛默特:歐洲、日本也有很多好的大學。它們都到中國來,這顯示大家十分看重中國學生。美國五六十年來有許多的大學。排名前100的大學,至少有六七十所是美國的。特別是對于研究生來說,他們可以獲得研究的機會,可以在的領域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跟隨好的教授。美國也相當重視教育,投入了很多的資源和力量。
《環(huán)球》:近弗吉尼亞大學發(fā)生了槍擊案,許多中國學生比較看重校園安全問題。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愛默特:首先要明確的是,這種槍擊的案件是十分少的。如果調查校園安全的數(shù)據(jù),你會發(fā)現(xiàn)校園是一個十分安全的地方,出現(xiàn)問題的情況是極少數(shù)的。中國學生應該會覺得在美國校園是很安全的。
但是對這類事情還是要小心。我們學校已經改進了校園安全,增加了警力,加強了對校園周邊的巡邏,還配備了新的安全系統(tǒng)。如果學生晚上想回宿舍或想回家,可以打電話給校園保安,他們會護送學生回家,以防萬一。學校還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
《環(huán)球》:作為美國大學校長,你們對中國的大學是怎么看的呢?
懷利:很不錯,像北大和清華,都是很優(yōu)秀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與它們合作的原因。中國有許多很好的研究機構,能夠進行不同層次的合作。這些大學其實與美國的大學很相似,在學科上的設置都差不多。中國大學老師與世界各國的老師交流,他們都互相認識,許多是從一所大學畢業(yè)的,所以一起工作會很自然。
愛默特:中國有許多好的大學,比如北大、清華、復旦等等。它們師資很強,學生很不錯,因為學生要十分努力才能進入這些好的大學。它們有很好的歷史,國家也提供了更多的資金。
中國政府很明確一點,那就是中國的未來取決于大量增加中國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并改進教育質量。每隔兩三年來中國,我都會發(fā)現(xiàn)學校的發(fā)展,比如新建了許多樓,對老師的投資也增加了。一些美國教授現(xiàn)在甚至選擇來到中國教書,盡管數(shù)量不是很多,但還是有一些的。還有一些在美國教書的中國教授,正在考慮是不是回國到清華或復旦教書。
《環(huán)球》:現(xiàn)在,有一些中國學生不選擇進入這些優(yōu)秀的中國大學,而是避開中國高考,直接參加美國高考,到美國讀本科。你認為這樣會影響中國的考試甚至教育制度嗎?
懷利:這個問題不錯,但我對此沒什么研究。
愛默特: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但我不大了解。中國現(xiàn)在處于轉折期,有許多事情在發(fā)生,很難預測。我想中國的高等教育會因為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生很大的變化,這也會對考試程序造成影響。
我在中國的時候,有許多人,包括教育部長都問我,如何能夠提高教育的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覺得提高的開始點就在考試。我前面提到,在我們錄取學生時,不僅看他們的學術能力和考試成績,還要看他們的領導能力、寫作能力、藝術能力等等。美國的年輕人知道他們不僅需要成績,想要成功的話,他們還需要很多其他的東西。
如果中國的學校改變其錄取方式,年輕人就會改變他們的行為。如果北大或清華說,以后我們要的學生是這個樣子,那么高中生就會努力達到那個樣子,因為他們很想進這樣的大學。未來很難預測,但我想看到這種變化的過程是很興奮的。
《環(huán)球》:現(xiàn)在中國有一些人質疑教師的資格。在美國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疑問?
懷利:在美國也有同樣的說法。在某些情況下,我認為是真的。現(xiàn)在中美都在努力對教師的素質進行整頓。
愛默特:有一種看法,認為教師們偏重研究而不是學生。我認為,好的教師也必須是好的研究者,但他們也必須嚴肅對待自己的教學工作。在美國,大部分情況下,老師都認真對待教學,他們的素質非常好。但具有諷刺性意味的是,由于美國老師們過于國際化,許多學生認為他們的口音很重,根本無法理解。
總之,老師們必須了解自己的雙重職責,那就是首先要教好學生,第二是做好研究。
《環(huán)球》:1999年中國大學開始擴招,但由此也出現(xiàn)了一些與教育和就業(yè)有關的問題。美國大學是否也有相似的情況發(fā)生過?
懷利:我認為沒有。100年來,美國大學生的數(shù)量一直在增長。50年前,上大學的人很少?,F(xiàn)在則有一半以上的高中生上大學,這個數(shù)字還在增長。但美國大學生人數(shù)的增長比較平穩(wěn),不是劇增。
我可以想見這種擴招帶來的后果,比如說沒有好的工作。有時候政治家鼓勵我們招生,認為這樣會改進經濟,但事實卻不是這樣。政治家應該先改進經濟,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然后我們才會擴招學生并保證他們的就業(yè),反方向是不行的。
招生中有一種情況不用面試
《環(huán)球》:校長先生這次來中國,除參加世界大學聯(lián)盟大會外,是否還有別的計劃和活動?
懷利:我主要是來參加會議的。但既然來了中國,當然要進行一些招生活動。我召開了一個中國校友的歡迎會,再跟北大、清華的領導見面,討論一下學生交流之類的計劃。
愛默特:我們設計了一些具體的研究計劃,中國的一些老師、研究生可能會對此感興趣,比如說健康、醫(yī)藥、全球健康以及設計領域。一些中國學者和學生有可能到我們學校就讀。
《環(huán)球》:中國學生主要是通過什么途徑到貴校念書的?主要是通過考試嗎?
懷利:通過錄取考試,大部分是研究生,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錄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各個系別有不同的方法。一些系會派成員到中國來,進行面試;一些系則直接收取學生的申請,審核申請,然后進行選擇。各有不同的方法。
愛默特:到我們學校的大部分是研究生,我們希望能多一些本科生。本科生所面臨的挑戰(zhàn)主要是費用。研究生可以得到獎學金和研究補助,但本科生要得到這些比較困難,所以他們來的不多。我們很希望能有更多的本科生來。
錄取學生則有許多方式,比如面試,有時候是電話面試,有時是在中國進行面試。
不要求面試的有一種情況,比如我們的教授跟中國的某位教授很熟,而中國的這位教授極力推薦某個學生,可能我們就不面試了,但基本上大多都是要經過面試的。
《環(huán)球》:錄取中國學生時,主要看重他們的哪些素質?
懷利: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要很好,這是平常的。如果英語不好,對于學生來說是浪費時間。美國很少有大學會用中文授課,我們學校雖然有一些漢語課,但大部分還是英語的。寫論文也要用英文。另外,我們還會看他們上過哪些課,以及對哪些領域有興趣等。有一些系認為學生的成績很重要,而另一些系則不這樣認為。
愛默特:先看中他們的學術能力。另外華盛頓大學還注重領導力、工作經驗,他們是否參與什么組織,有沒有參與志愿工作、社區(qū)工作,是否有藝術天賦或者音樂天賦。我們試圖錄取全面的學生,不僅要有學術能力,更具有一些未來可以使他們成為的獨特氣質。
《環(huán)球》:在你們學校就讀的中國學生表現(xiàn)如何?
懷利:中國學生表現(xiàn)很不錯,其中一些學生非常優(yōu)秀。他們學習很努力,也有很好的學習習慣。
愛默特:他們表現(xiàn)得很好??傮w來說,他們都是很認真的學生,勤奮學習,有危機感,他們不時會覺得美國的教育與中國的教育十分不同,特別是研究生。美國教授希望學生提問,挑戰(zhàn)他們,問為什么,比中國的教育方式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我們正在兩種教育方式中找平衡。一旦中國學生了解需要做什么,他們就會做得很好。
《環(huán)球》:中國學生在畢業(yè)后,大部分選擇回國還是留在美國?
懷特:過去留在美國的比較多,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希望回到中國。其中許多是在跨國公司工作的,因為跨國公司希望聘請懂得中文的人,而中國學生在這方面具有大的優(yōu)勢。
愛默特:有很大的不同?,F(xiàn)在很多人選擇回國,因為他們看到中國的發(fā)展機會,想成為這種發(fā)展的一員。另外還有許多人留在學校,攻讀博士后,還有一些人選擇上班。
舉個例子,從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系畢業(yè)后,他們先在西雅圖的微軟上班,然后可以到微軟的中國分部來工作。十年前這是不可能的,但現(xiàn)在可以了。就像來中國工作生活的美國年輕人也很國際化,他們知道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他們比過去更為靈活。
爭奪中國生源的較量
《環(huán)球》:現(xiàn)在有許多美國大學都到中國來招生,你們學校在這種競爭中有什么優(yōu)勢?
懷利:威斯康星大學的一個優(yōu)勢是,我們錄取中國學生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很多中國校友會幫助我們。
愛默特:華盛頓大學向來很吸引中國學生,有許多原因。首先,在理科,在計算機設計、醫(yī)藥以及一些社會科學學科,比如國際事務,華盛頓排名很高,是很好的教育經歷。
另外,中國學生在我們學校很舒服,我們有很多亞裔的學生,1/4的學生跟亞洲有或多或少的關系。學校很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西雅圖也有很多亞洲人。城市很漂亮很安全,校園也很漂亮。
后,我們有很多實習機會,他們可以去微軟、波音實習,來自這些公司的推薦會在就業(yè)時產生很大的不同。
《環(huán)球》:從更廣泛的角度來說,現(xiàn)在全球有許多學校,比如英國、日本的大學,也來中國招生,你認為美國的學校有什么優(yōu)勢?
懷利:美國有許多很好的博士點,在很多方面在世界上處于地位。英語當然也是一個優(yōu)勢,許多中國人想來英語是母語的國家,以強化他們的英語。
愛默特:歐洲、日本也有很多好的大學。它們都到中國來,這顯示大家十分看重中國學生。美國五六十年來有許多的大學。排名前100的大學,至少有六七十所是美國的。特別是對于研究生來說,他們可以獲得研究的機會,可以在的領域接受高等教育,可以跟隨好的教授。美國也相當重視教育,投入了很多的資源和力量。
《環(huán)球》:近弗吉尼亞大學發(fā)生了槍擊案,許多中國學生比較看重校園安全問題。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愛默特:首先要明確的是,這種槍擊的案件是十分少的。如果調查校園安全的數(shù)據(jù),你會發(fā)現(xiàn)校園是一個十分安全的地方,出現(xiàn)問題的情況是極少數(shù)的。中國學生應該會覺得在美國校園是很安全的。
但是對這類事情還是要小心。我們學校已經改進了校園安全,增加了警力,加強了對校園周邊的巡邏,還配備了新的安全系統(tǒng)。如果學生晚上想回宿舍或想回家,可以打電話給校園保安,他們會護送學生回家,以防萬一。學校還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
《環(huán)球》:作為美國大學校長,你們對中國的大學是怎么看的呢?
懷利:很不錯,像北大和清華,都是很優(yōu)秀的。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與它們合作的原因。中國有許多很好的研究機構,能夠進行不同層次的合作。這些大學其實與美國的大學很相似,在學科上的設置都差不多。中國大學老師與世界各國的老師交流,他們都互相認識,許多是從一所大學畢業(yè)的,所以一起工作會很自然。
愛默特:中國有許多好的大學,比如北大、清華、復旦等等。它們師資很強,學生很不錯,因為學生要十分努力才能進入這些好的大學。它們有很好的歷史,國家也提供了更多的資金。
中國政府很明確一點,那就是中國的未來取決于大量增加中國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并改進教育質量。每隔兩三年來中國,我都會發(fā)現(xiàn)學校的發(fā)展,比如新建了許多樓,對老師的投資也增加了。一些美國教授現(xiàn)在甚至選擇來到中國教書,盡管數(shù)量不是很多,但還是有一些的。還有一些在美國教書的中國教授,正在考慮是不是回國到清華或復旦教書。
《環(huán)球》:現(xiàn)在,有一些中國學生不選擇進入這些優(yōu)秀的中國大學,而是避開中國高考,直接參加美國高考,到美國讀本科。你認為這樣會影響中國的考試甚至教育制度嗎?
懷利:這個問題不錯,但我對此沒什么研究。
愛默特: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但我不大了解。中國現(xiàn)在處于轉折期,有許多事情在發(fā)生,很難預測。我想中國的高等教育會因為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生很大的變化,這也會對考試程序造成影響。
我在中國的時候,有許多人,包括教育部長都問我,如何能夠提高教育的自主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我覺得提高的開始點就在考試。我前面提到,在我們錄取學生時,不僅看他們的學術能力和考試成績,還要看他們的領導能力、寫作能力、藝術能力等等。美國的年輕人知道他們不僅需要成績,想要成功的話,他們還需要很多其他的東西。
如果中國的學校改變其錄取方式,年輕人就會改變他們的行為。如果北大或清華說,以后我們要的學生是這個樣子,那么高中生就會努力達到那個樣子,因為他們很想進這樣的大學。未來很難預測,但我想看到這種變化的過程是很興奮的。
《環(huán)球》:現(xiàn)在中國有一些人質疑教師的資格。在美國是否也存在這樣的疑問?
懷利:在美國也有同樣的說法。在某些情況下,我認為是真的。現(xiàn)在中美都在努力對教師的素質進行整頓。
愛默特:有一種看法,認為教師們偏重研究而不是學生。我認為,好的教師也必須是好的研究者,但他們也必須嚴肅對待自己的教學工作。在美國,大部分情況下,老師都認真對待教學,他們的素質非常好。但具有諷刺性意味的是,由于美國老師們過于國際化,許多學生認為他們的口音很重,根本無法理解。
總之,老師們必須了解自己的雙重職責,那就是首先要教好學生,第二是做好研究。
《環(huán)球》:1999年中國大學開始擴招,但由此也出現(xiàn)了一些與教育和就業(yè)有關的問題。美國大學是否也有相似的情況發(fā)生過?
懷利:我認為沒有。100年來,美國大學生的數(shù)量一直在增長。50年前,上大學的人很少?,F(xiàn)在則有一半以上的高中生上大學,這個數(shù)字還在增長。但美國大學生人數(shù)的增長比較平穩(wěn),不是劇增。
我可以想見這種擴招帶來的后果,比如說沒有好的工作。有時候政治家鼓勵我們招生,認為這樣會改進經濟,但事實卻不是這樣。政治家應該先改進經濟,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然后我們才會擴招學生并保證他們的就業(yè),反方向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