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大學感受環(huán)保與和諧

字號:

在美國讀了4年書,我感到,美國非常重視對自然的保護,路邊的棕櫚樹和各種各樣的小動物,體現(xiàn)了人與自然間和諧的美。
    別在夜里倒垃圾
    在我就讀的學校(UCI:UniversityofCaliforniaatIrvine,加利福尼亞州州立大學歐文分校)里,到處都能看到野兔。剛進校的時候感到很新奇,有的中國同學還開玩笑地說,要把這些野兔抓回去改善伙食,時間長了也就習以為常了。事實上,這些野兔是受學校保護的,不可以隨便捉。以前我曾經(jīng)想:學校里有這么大的草坪,有這么多兔子,又不允許捕捉,不怕兔子“爆炸性繁殖”嗎?
    后來才發(fā)現(xiàn),這種擔憂完全是多余的———在校園里,很多動物都會捕食野兔,只是不經(jīng)常見到。當然,如果見到了,還是有些嚇人。有,一條蛇盤在同學的宿舍門口,我們膽戰(zhàn)心驚,費了很大勁兒才把它弄走。
    此外,經(jīng)常聽人說起,有些像貓或是像狗的動物,會在夜里翻垃圾箱,它們的動作很快,個頭也很大。所以,學校建議我們,不要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去倒垃圾,以免嚇著這些動物,或者被它們嚇著。
    我讀的這所學校并不特殊,在美國,幾乎所有的大學環(huán)境都很好,小動物和人們分享同一片土地。同學們戲稱:UCI鬧兔子,UCLA(UniversityofCaliforniaatLosAngeles,加利福尼亞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和USC(UniversityofSouthernCali瞗ornia,南加州大學)鬧松鼠。
    陽臺上的“鳥兒旅館”
    學校里還有很多小鳥。我曾經(jīng)無意中在陽臺上放了一塊木板,很快就有鳥兒銜來樹枝和棉絮,在那里做了一個很舒適的小窩。
    后來,鳥兒生了幾個蛋,不久便孵化出幾只小鳥。做了媽媽的鳥兒開始辛勤地捕食,喂養(yǎng)她的寶寶。鳥寶寶一天天長大,慢慢學會了飛翔,雖然很吃力,有的時候甚至會掉到樓下,但終還是一只接一只地飛走了。
    看到留下的舊鳥窩,我感到有些傷感。然而,這鳥窩很快又吸引了其他鳥兒,就這樣,一批又一批的小鳥在這里誕生。我曾經(jīng)把圣誕節(jié)買的一棵小松樹放在陽臺上,也吸引了小鳥兒來居住。不過,這些鳥兒都很害羞,所以我總是遠遠地看它們。
    美國的草坪隨便踩
    陽臺上簡陋的“旅館”能不斷吸引鳥兒,是因為學校里的小動物太多了,而不是因為學校里的樹木少。
    學校里的綠化非常好,校園里種植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在學校的中心區(qū)域,有一個圓形的小公園,里面有1萬多棵樹木。
    學校里的各個院系都圍繞著這個小公園建造。除了蜿蜒穿過的小路,公園里沒有暴露的土地,地上長滿了草和野花。每天都能看到,很多學生匆匆穿過這個公園去上課。午后和周末,有些人就躺在草地上看書或午睡。在緊張的學習中,接觸清新的大自然,大概也能緩解緊張的心情吧。
    說到這里,不禁想到,美國和中國的草坪有很大的不同。國內(nèi)的草坪通常很嬌貴,修剪得整整齊齊的,不允許人們“踐踏”。記得我在清華大學讀書的時候,大禮堂前面有一大塊修剪得很平整、很氣派的草坪,只可惜不允許同學們進入。學校每年都要投入很多資金維護這片草坪,但這些嬌貴的小草到了冬天便慢慢枯萎,第二年還得重新鋪新草坪。和國內(nèi)的草坪相比,美國的草坪更像“野草”,不同種類的草混在一起,盡情生長,顏色不很均勻,草間還夾雜著各種野花。人們可以隨意地在草坪上走動、坐臥。
    城里也要當心蟒蛇
    不僅學校像個大公園,我居住的這個城市歐文(Irvine)也是到處綠樹成陰,散落著很多高爾夫球場、自然保留地和公園,供大家休閑。距離我的住所兩個街區(qū)的公園對面,是一片自然保留地,保留地的牌子上寫著:“危險:注意山貓和蟒蛇”。
    加利福尼亞州本來是一片沙漠,我們學校旁邊就有未開發(fā)的荒山。大片的荒山和砂礫中,零星長著一叢叢灌木和仙人掌,這種場景在牛仔電影里很常見。這些地方都受到有意識的保護,不能隨意開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