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月份以來,每當和國內的朋友同事聯(lián)系,他(她)們總會說,我們正在看“別了,溫哥華”,是反映你們這些在加拿大的人的生活故事的, 你看了沒有? 我說以前看過原著了,好象是個比較簡單的故事。朋友說,哪里,原著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了,現(xiàn)在的故事很曲折很復雜的,有六角以上的戀愛關系,多達22集。還有個朋友說,她有一個同事看完了電視連續(xù)劇“別了,溫哥華”以后不久,收到移民加拿大的簽證,對于要不要移民過來感到很猶豫,因為從電視劇里看到,在加拿大生活太不容易了,得了重病還得回國治療,好象精神很壓抑。很想聽聽我這個曾經(jīng)在溫哥華和多倫多住過多年的人的意見。另一個人說,他的侄兒從羅毅的故事中覺得學法律的在溫哥華很容易找工作辦移民,他想跟我打聽怎么申請到溫哥華大學讀法律系的研究生。一時間“別了,溫哥華”儼然成了留學移民指南似的。最近還獲悉,“別了,溫哥華”在第xx屆中國電視藝術雙十佳評選中獨得四獎。因此我想,無論多忙都得忙里偷閑看看這個電視劇。
前一段終于從朋友處借到了錄像帶,日夜兼程看完后,除了對溫哥華那熟悉的景物產(chǎn)生些許舊地重游般的親切感外,卻怎么也找不到這些人物和故事就是發(fā)生在身邊的感覺。 盡管大導演趙寶剛在多種場合說過,加拿大的中國移民,在感情和精神上的生活都很貧瘠,“別了,溫哥華”這部電視劇就是為了表現(xiàn)這些中國人在加拿大的失落,苦悶和無奈的真實生活??墒?,為什么我們這些被表現(xiàn)的人偏偏產(chǎn)生不了共鳴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編導對加拿大生活缺乏基本常識,習慣性的按照國內那套概念和思維來設計情節(jié),演繹生活,這就使得整部戲非常蒼白虛假,情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很多矛盾沖突,戲劇性轉折,都是建立在不真實的情節(jié)上。下面以兩對男女主角相遇為例來加以說明。
先說任小雪在溫哥華脫團租高級公寓這個情節(jié)。凡是在加拿大租過公寓的人都知道,無論是溫哥華或是多倫多,即使有移民身份,還得有一份工作,否則連一般的普通公寓都很難租到。這就是為什么新移民落地后都得先住地下室。
任小雪一個沒身份又人生地不熟的女孩子,居然可以租下坐落于溫哥華貌似英格利海峽邊上的豪華公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墒?,如果不這樣來設計情節(jié),以后她和羅毅的戲便沒法展開。再比如,司馬波按小雪房間號碼被高克偷看到的鏡頭更是荒唐。因為每套公寓號都有一個密碼,訪客只須按密碼而不按房間號,就算高克和司馬波肩并肩站著,也偷窺不到小雪住哪套房間。還有,任小雪丈夫的汽車在豪華公寓門口那寸土寸金的濱海大道邊停了整整一夜,居然沒被大樓管理人員或警察拖走,這樣的細節(jié)無論放在哪里都不真實。當然了,如果被拖走,下面就沒戲了。
再看陸大洪和楊夕撞車相識,陸大洪、司馬波輪流給她送醫(yī)送飯產(chǎn)生愛情的故事,更是生編硬湊,與實際國情不符的情節(jié)。眾所周知,在加拿大出了車禍,通常有兩種解決方式:公了或私了。劇中已經(jīng)交代,楊的醫(yī)藥費用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這就說明車禍進入公了程序,一切由保險公司出面解決。 BC省的汽車保險公司是省政府經(jīng)營的,連傷者雇保姆服侍打理家務費用都可以申請報銷。因此陸大洪除了等下一年漲保險費用,別的什么事情也不用管。就算是撞了自己的同胞,心里過意不去,私下探望一下勉強說得過去,但是楊夕那副胡攪蠻纏,耍賴撒潑,連一頓飯都要賴在陸大洪身上的態(tài)度,簡直虛假做作到了讓人生厭的地步,哪象個在加拿大生活過的留學生兼銀行職員? 可是如果不這樣處理,似乎就無法開始一段涉及好幾個人的多角戀愛。
最后說說羅毅的工作。根據(jù)劇情推測,羅毅拿了個法律系的碩士學位,但他居然不用自己主動發(fā)簡歷找工作便有律師行看中他的論文,進而象天上掉餡餅似的送給他一份工作,這樣的情節(jié)除了又一次落入“國外高薪聘請”的騙人俗套外,還是個不折不扣讓人笑掉大牙的天方夜譚。就象今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那個叫“送水工”的小品里頭,范偉發(fā)表一篇論文得了五千美元稿費一樣可笑。小品作者沒出國留學過,不知道國外發(fā)表博士論文不僅沒有一分錢稿費,而且還得倒貼錢(一般由導師貼),可是“別了,溫哥華”劇組是在溫哥華拍攝的,編導們只需在街上隨便抓個人問一下就會知道,想找到一份工作,不發(fā)個幾十上百份簡歷去申請,休想得到那份工作。 靠區(qū)區(qū)一篇碩士論文就想吸引大律師的眼球,獲得一份理想工作,簡直做白日夢。
尤其諷刺的是,羅毅就讀的溫哥華大學(VANCOUVER UNIVERSITY),是一所連校址都沒有的私立網(wǎng)絡大學,相當于錢鐘書先生筆下的克萊登大學,跟傳媒界女強人楊瀾的夫婿吳征博士獲得博士學位的那所巴靈頓大學一樣。從不被BC省教育部和中國政府承認,且正被BC省高教廳要求法院勒令其改名。因為在加拿大只有公立大學才可以用UNIVERSITY,私立的只能叫COLLEGE.本來這樣的低級錯誤是很容易避免的,編導們只需向中國駐溫哥華領事館教育組咨詢一下便可得知溫哥華大學的廬山真面目??上?,自以為是和浮躁之氣共同締造了這樣一個黑色幽默。
至于陸大洪生了病竟能兩次請家庭醫(yī)生上門看病,任小雪既無身份又無加拿大駕駛執(zhí)照卻可以在溫哥華開車,陸大洪不顧交通規(guī)則背著楊夕在鬧市橫穿馬路,陸大洪司馬波那樣的打工仔可以租住海邊豪宅,以及任小雪這樣一個有膽有識,計劃周全,敢于在超短裙下夾帶大量美鈔,瞞天過海偷渡出國的女子,卻無力辦理離婚等等這一類沒有生活依據(jù),憑空瞎編的細節(jié)和不合邏輯的故事簡直多得不勝枚舉,不值耗費筆墨一駁。
縱觀趙寶剛大導演的電視劇,從“象霧象雨又象風”到“永不冥目”,幾乎全是情節(jié)曲折離奇,卻經(jīng)不起一點兒推敲的故事,“別了,溫哥華”也不過是這樣一部以溫哥華優(yōu)美的異國風光為背景而編出來的,漏洞百出的青春言情偶像劇,其劇情特別雷同于兩年前那部反映婦女受虐的家庭暴力電視連續(xù)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因此,所謂“反映加拿大移民或留學生真實生活的戲”不過是一種包裝和宣傳手段而已。
所以我對國內的朋友們說,千萬不要把“別了,溫哥華”當作留學移民指南,它所表現(xiàn)的中國人在加拿大的真實生活,完全是“象霧象雨又象風”,離“真實”還遠著呢。
前一段終于從朋友處借到了錄像帶,日夜兼程看完后,除了對溫哥華那熟悉的景物產(chǎn)生些許舊地重游般的親切感外,卻怎么也找不到這些人物和故事就是發(fā)生在身邊的感覺。 盡管大導演趙寶剛在多種場合說過,加拿大的中國移民,在感情和精神上的生活都很貧瘠,“別了,溫哥華”這部電視劇就是為了表現(xiàn)這些中國人在加拿大的失落,苦悶和無奈的真實生活??墒?,為什么我們這些被表現(xiàn)的人偏偏產(chǎn)生不了共鳴呢? 究其原因,主要是編導對加拿大生活缺乏基本常識,習慣性的按照國內那套概念和思維來設計情節(jié),演繹生活,這就使得整部戲非常蒼白虛假,情節(jié)經(jīng)不起推敲,很多矛盾沖突,戲劇性轉折,都是建立在不真實的情節(jié)上。下面以兩對男女主角相遇為例來加以說明。
先說任小雪在溫哥華脫團租高級公寓這個情節(jié)。凡是在加拿大租過公寓的人都知道,無論是溫哥華或是多倫多,即使有移民身份,還得有一份工作,否則連一般的普通公寓都很難租到。這就是為什么新移民落地后都得先住地下室。
任小雪一個沒身份又人生地不熟的女孩子,居然可以租下坐落于溫哥華貌似英格利海峽邊上的豪華公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墒?,如果不這樣來設計情節(jié),以后她和羅毅的戲便沒法展開。再比如,司馬波按小雪房間號碼被高克偷看到的鏡頭更是荒唐。因為每套公寓號都有一個密碼,訪客只須按密碼而不按房間號,就算高克和司馬波肩并肩站著,也偷窺不到小雪住哪套房間。還有,任小雪丈夫的汽車在豪華公寓門口那寸土寸金的濱海大道邊停了整整一夜,居然沒被大樓管理人員或警察拖走,這樣的細節(jié)無論放在哪里都不真實。當然了,如果被拖走,下面就沒戲了。
再看陸大洪和楊夕撞車相識,陸大洪、司馬波輪流給她送醫(yī)送飯產(chǎn)生愛情的故事,更是生編硬湊,與實際國情不符的情節(jié)。眾所周知,在加拿大出了車禍,通常有兩種解決方式:公了或私了。劇中已經(jīng)交代,楊的醫(yī)藥費用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這就說明車禍進入公了程序,一切由保險公司出面解決。 BC省的汽車保險公司是省政府經(jīng)營的,連傷者雇保姆服侍打理家務費用都可以申請報銷。因此陸大洪除了等下一年漲保險費用,別的什么事情也不用管。就算是撞了自己的同胞,心里過意不去,私下探望一下勉強說得過去,但是楊夕那副胡攪蠻纏,耍賴撒潑,連一頓飯都要賴在陸大洪身上的態(tài)度,簡直虛假做作到了讓人生厭的地步,哪象個在加拿大生活過的留學生兼銀行職員? 可是如果不這樣處理,似乎就無法開始一段涉及好幾個人的多角戀愛。
最后說說羅毅的工作。根據(jù)劇情推測,羅毅拿了個法律系的碩士學位,但他居然不用自己主動發(fā)簡歷找工作便有律師行看中他的論文,進而象天上掉餡餅似的送給他一份工作,這樣的情節(jié)除了又一次落入“國外高薪聘請”的騙人俗套外,還是個不折不扣讓人笑掉大牙的天方夜譚。就象今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那個叫“送水工”的小品里頭,范偉發(fā)表一篇論文得了五千美元稿費一樣可笑。小品作者沒出國留學過,不知道國外發(fā)表博士論文不僅沒有一分錢稿費,而且還得倒貼錢(一般由導師貼),可是“別了,溫哥華”劇組是在溫哥華拍攝的,編導們只需在街上隨便抓個人問一下就會知道,想找到一份工作,不發(fā)個幾十上百份簡歷去申請,休想得到那份工作。 靠區(qū)區(qū)一篇碩士論文就想吸引大律師的眼球,獲得一份理想工作,簡直做白日夢。
尤其諷刺的是,羅毅就讀的溫哥華大學(VANCOUVER UNIVERSITY),是一所連校址都沒有的私立網(wǎng)絡大學,相當于錢鐘書先生筆下的克萊登大學,跟傳媒界女強人楊瀾的夫婿吳征博士獲得博士學位的那所巴靈頓大學一樣。從不被BC省教育部和中國政府承認,且正被BC省高教廳要求法院勒令其改名。因為在加拿大只有公立大學才可以用UNIVERSITY,私立的只能叫COLLEGE.本來這樣的低級錯誤是很容易避免的,編導們只需向中國駐溫哥華領事館教育組咨詢一下便可得知溫哥華大學的廬山真面目??上?,自以為是和浮躁之氣共同締造了這樣一個黑色幽默。
至于陸大洪生了病竟能兩次請家庭醫(yī)生上門看病,任小雪既無身份又無加拿大駕駛執(zhí)照卻可以在溫哥華開車,陸大洪不顧交通規(guī)則背著楊夕在鬧市橫穿馬路,陸大洪司馬波那樣的打工仔可以租住海邊豪宅,以及任小雪這樣一個有膽有識,計劃周全,敢于在超短裙下夾帶大量美鈔,瞞天過海偷渡出國的女子,卻無力辦理離婚等等這一類沒有生活依據(jù),憑空瞎編的細節(jié)和不合邏輯的故事簡直多得不勝枚舉,不值耗費筆墨一駁。
縱觀趙寶剛大導演的電視劇,從“象霧象雨又象風”到“永不冥目”,幾乎全是情節(jié)曲折離奇,卻經(jīng)不起一點兒推敲的故事,“別了,溫哥華”也不過是這樣一部以溫哥華優(yōu)美的異國風光為背景而編出來的,漏洞百出的青春言情偶像劇,其劇情特別雷同于兩年前那部反映婦女受虐的家庭暴力電視連續(xù)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因此,所謂“反映加拿大移民或留學生真實生活的戲”不過是一種包裝和宣傳手段而已。
所以我對國內的朋友們說,千萬不要把“別了,溫哥華”當作留學移民指南,它所表現(xiàn)的中國人在加拿大的真實生活,完全是“象霧象雨又象風”,離“真實”還遠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