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語言學校,可直升大學?

字號:

隨著出國留學人員的日益增多,通過留學中介辦理出國手續(xù)的人已不在少數(shù)。目前,全國270家合法留學中介中的大部分是守法經(jīng)營的,但也有個別中介存在違法違規(guī)行為,另有某些不具備合法中介資格的機構(gòu)也在從事留學中介活動。這些違法行為給許多學生造成了經(jīng)濟上的損失和精神上的傷害。今日,本刊特對兩個典型投訴案例進行介紹,并由專家進行點評。
    前途斷送比利時
    吉林某中介機構(gòu)勾結(jié)比利時林格國際公司毀了我們20幾個留學比利時學生的未來。
    2002年,該中介在多家新聞媒體上刊登廣告,以“工薪留學首選”為口號,推出了比利時留學項目。該中介反復強調(diào)比利時留學項目有如下優(yōu)勢:費用低廉,每年只需4-5萬元人民幣就可以很好地學習和生活;就業(yè)容易,靠打工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升學容易,在比利時正規(guī)的語言學校讀一年語言,基本上都可直接升入比利時大學。此外還有輕松畢業(yè)、治安良好、服務周全等。
    然而當我們花重金辦好留學手續(xù)、踏上比利時國土時,面臨的事實和該中介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費用昂貴,每年4-5萬元人民幣根本不能滿足正常的學習生活需要;工作機會很少,工薪低,勞動強度大,鐘點工收入根本不夠支付花銷;入學困難,不易畢業(yè)。事實上,我們就讀的語言學校只是租用另一語言學校的兩間教室,該語言學校根本不承認我們是他們的學生。更重要的是,中介隱瞞了比利時的法律規(guī)定,即外國學生只能在比利時學習一年語言,如果一年過不了關,不允許重讀。而比利時的正規(guī)大學對學生的入學要求極為嚴格,即使語言過關也未必能進入大學,有幸入學者如果不能滿足學校在課業(yè)方面的要求,會被毫不客氣地開除。至于治安和服務方面的也都與實際相差甚遠。
    現(xiàn)在我們這些學生花光了家里的積蓄,還負債累累。而該中介負責比利時項目的部門卻早已人去樓空了。
    留學德國成泡影
    今年1月9日,南寧市江某父子訴廣西某中介“出國留學糾紛”一案在南寧市中院開庭審理。
    現(xiàn)年23歲的江華家住南寧市。2000年12月2日,該中介舉辦“赴德國留學大型免費咨詢會”,江華的父親參加了咨詢會。會上,該中介宣稱“學生??飘厴I(yè)可免費進入德國公立大學,投資10萬讀個碩士給父母看”,還“保證B類(高中畢業(yè)及同等學歷)學生在德國科隆語言學院學習一年德語后直升萊茵職業(yè)??茖W院”。
    同年12月13日,江父交了11萬元的學費、中介費后,與該中介簽訂了《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委托協(xié)議書》。2001年6月29日,江華等6名廣東學子一同飛往德國科隆。抵達德國后,他們被安排到科隆市郊一棟正在裝修的舊樓里。來自中國的50多名學生吃、住、學,全在這棟大樓里,樓內(nèi)外到處是垃圾。后來,學生們了解到,這家所謂的“科隆語言學院”只是一家私立學校。更讓學生們沒料到的是,一年的德語學習結(jié)束后,他們未能按約定直接升入萊因職業(yè)專科學院,申請全部遭到了拒絕。該學院稱從未有過接受中國學生的,是所謂的“科隆語言學院”欺騙了中國學生。
    去年6月,江某父子一紙訴訟將該中介送上法庭,要求該中介賠償各種損失計15萬多元。
    點評
    以上兩個案例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中介在對學生及家長的中,都提到了出國后先上語言學校補習語言,一年后語言過關便可直接升入某某大學或?qū)W院,因為這些大學或?qū)W院與語言學校之間有約定。
    實際上,對于中介的類似,還是可以做出比較切合實際的判斷的,依據(jù)有兩個方面:
    第一,根據(jù)語言學校的功能做出判斷。語言學校就是語言學校,世界上所有的語言學校都是一樣的,除了對學生學習和提高語言有所幫助外,不具備其他任何諸如升學、考級、考證等等的附加功能。這一點只要看國內(nèi)的情況就很清楚。國內(nèi)的語言學校比比皆是,哪一所說過能夠保證你上某某大學?
    第二,根據(jù)大學的入學標準來做出判斷。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學的大門對所有能達到要求的人都是敞開的。對于國際學生來講,這種要求包含了對語言的要求。只要能達到要求,就可以錄取,不管學生是通過何種途徑達到這個要求的。那么,對于學生來講,重要的是考慮自己是否符合所去大學的要求,或者是否有條件通過努力來達到這所大學的要求,而不能輕信別人的許諾。
    當然,作為補救,簽訂合同時一定要注意詳細寫明違約條款,以便未來出現(xiàn)糾紛時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quán)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