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大整理房地產(chǎn)相關知識復習重點

字號:

房地產(chǎn)相關知識復習重點
    第一講:一般論述
    1、考試說明
    考試性質(zhì)——獲得房地產(chǎn)估價師執(zhí)業(yè)資格,表明已具備承擔經(jīng)濟專業(yè)技術中級職務的水平和能力
    水平和能力——分析房地產(chǎn)經(jīng)濟問題和相關經(jīng)濟問題的能力與水平
    考試內(nèi)容——了解部分約10%,熟悉部分約30%,掌握部分約60%
    理解——掌握即要求能解決實際問題,熟悉即要求對有關房地產(chǎn)估價的知識有深刻理解,了解即要求其有房地產(chǎn)估價有關的廣泛知識
    2、各章分值
    去年“金融,保險,證券”是重點,還有“不用計算的計算題”。今年考試重點仍然如此,但非重點章節(jié)內(nèi)容會有所加強;即是說,非重點章節(jié)(第5、7、9章)應該會各考2分題,也說,共考7分左右。
    今年各章分值大致如下:
    第一章,4-6分;第2、3、4章,共考16分左右;
    第5章,非重點;1-2分;第6章,4-6分;
    第7章,非重點,1-2分;第8章,4-6分;
    第6、8章,共考10分左右;第9章,非重點,1-2分;
    綜合分析題:1-2大題,6問,12分。
    3、出題方式
    “經(jīng)濟學、金融、保險、證券、會計”——無大計算題,但有不用計算器的小計算題;“規(guī)劃”——可能考密度率計算、綠地率;
    “建筑”——注意造價!“統(tǒng)計”——注意指標及其內(nèi)容
    題量大,覆蓋面廣;先基本制度,后相關知識
    相關知識不一定與估價有關
    標準答案以教材為主/為準
    出題形式可能變化,但知識點不變
    綜合題的每句話都有用!無多余話!存在干擾項!
    4、題型變化
    單項選擇題,去年20/0.5——今年40/0.5
    多項選擇題,去年20/2——今年15/2
    判斷題,去年為40/0.5,今年仍為40/0.5
    綜合分析題,去年2大題,9小題,30分;今年2大題,15小題,30分
    上述的每種題型中,相關知識題都出現(xiàn)在基本制度題之后,都只占該類試題總分的40%!
    5、答題技巧
    單項選擇題——不能空缺!
    多項選擇題——選擇有把握的,不選一個也絕不全選
    判斷對錯題——必須很有把握才選擇!
    綜合分析題——注意每句話的含義!
    選擇題的表現(xiàn)形式:
    職能——類別(對照)選擇
    概念——構成(要素)選擇
    影響——方式(表現(xiàn))選擇
    聯(lián)系——區(qū)別(關系)選擇
    認識——偏差(對錯)選擇
    判斷題的表現(xiàn)形式:
    邏輯關系——判斷
    概念內(nèi)涵——判斷
    要點記憶——判斷
    正確邊界——判斷
    綜合分析題的表現(xiàn)形式
    知識點的串接——綜合分析
    特定概念內(nèi)涵——綜合分析
    理論應用問題——綜合分析
    6、復習聽課的要求
    聽懂上課講的——知識點與考點——建立房地產(chǎn)核心知識與相關知識體系
    看懂書上寫的——考試題之模板——隱含出題的基本形式和未來的可能變化
    把握試卷里的——考試題之邏輯——那些答案是不可能的選擇,那些是可能的選擇
    第二講:經(jīng)濟學基礎知識
    1、大綱要求
    必須掌握:需求、供給與價格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消費者如何選擇購買各種商品以獲得大效用,廠商如何選擇各種要素的優(yōu)組合以及商品價格和產(chǎn)量如何決定的基本思路。
    即要掌握:均衡數(shù)量,均衡價格,需求規(guī)律,供給規(guī)律,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邊際收益遞減規(guī)律,邊際成本的增減變化規(guī)律,廠商均衡及廠商經(jīng)營決策的利潤大化原則等。
    理解熟悉:消費者行為理論、供給理論、市場理論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內(nèi)容
    簡單了解:生產(chǎn)要素價格與收入分配理論
    2、特別注意
    重點理解掌握經(jīng)濟學理論分析的結論和觀點(正確觀點),強化自己對于經(jīng)濟問題的分析理解能力(正確判斷)
    不要理會各種復雜公式或公式推導
    3、系統(tǒng)復習
    第一節(jié) 需求、供給與價格
    ——可能有不用計算器的小計算題,要能給出需求曲線、計算彈性
    一、 需求理論
    1、 需求、需求表與需求曲線
    需求是指消費者在某特定時期內(nèi)和一定市場上,按某一價格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某種商品或勞務的數(shù)量。
    2、 影響需求的因素與需求函數(shù)
    (1) 消費者偏好
    (2) 消費者的收入水平
    (3) 該商品本身的價格
    (4) 其他商品的價格
    (5) 消費者對商品未來價格的預期
    (6) 其他因素:人口數(shù)量與結構的變動,政府鼓勵或抑制消費的政策等。
    需求函數(shù)D=f(x….),Q=f(p…)與反需求函數(shù)p=f-1(Q)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