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guī)指導:出入境旅游相關法規(guī)

字號:

一、中國公民出、入境管理制度概述
    1、1985年11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出入境管理法》是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2、198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公安部、外交部、交通部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1994年修訂
    3、為了規(guī)范出境旅游市場,國務院于2002年5月頒布了《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
    4、國家旅游局、公安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于2006年4月發(fā)布了:
    《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qū)旅游管理辦法》
    5、國家旅游局等部門還發(fā)布了:《邊境旅游暫行管理辦法》
    二、中國公民出、入境的有效證件管理
    *1、護照及其管理
    1)概念: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入國境和在國外證明國籍和身份的證件。
    2)分類:護照分為普通護照、外交護照和公務護照。
    普通護照:一般公民(即平民百姓)使用的護照,分為因公普通護照和因私普通護照。
    因公普通護照主要發(fā)給中國國營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出國從事經濟、貿易、文化、體育、衛(wèi)生、科學技術交流等公務活動的人員、公派留學、進修人員、訪問學者及公派出國從事勞務的人員等;
    因私普通護照發(fā)給定居、探親、訪友、繼承遺產、自費留學、就業(yè)、旅游和其它因私人事務出國和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
    3)有效期:新頒發(fā)的因私護照有效期分兩種:
    未滿16周歲的申請人頒發(fā)5年期護照;
    16周歲(含16周歲)以上的申請人頒發(fā)10年期護照。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規(guī)定,2007年1月1日起因私護照有效期即將屆滿的,將依法予以換發(fā)或補發(fā),不再辦理延期。
    4)護照的頒發(fā)及內容:
    目前我國使用的是97版護照,封面顏色為玫瑰紫色,尺寸為88x125mm,編號為9位,第1位固定為字母“G”,其余8位為阿拉伯數(shù)字;
    護照封面為我國國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People’s Repubic of China PASSPORT”;
    封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請各國軍政機關對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協(xié)助”;
    內容共32頁。
    護照的封底是若干注意事項的說明,主要是告訴持照人對自己的身份證件要妥加保管,不得損毀、不要遺失,如發(fā)現(xiàn)遺失,要立即報告主管機關等。
    5)管理機關
    《中國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對不同類型的出入境行為規(guī)定了不同的管理機關:
    因公務出境的中國公民所使用的護照由外交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地方外事部門頒發(fā);
    海員證由港務監(jiān)督局或者港務監(jiān)督局授權的港務監(jiān)督頒發(fā);
    因私事出境的中國公民所使用的護照由公安部或者公安部授權的地方公安機關頒發(fā);
    中國公民在國外申請護照、證件,由中國駐外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頒發(fā);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由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構頒發(fā);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通行證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公安廳(局)及其授權的公安機關簽發(fā)。
    6)護照申領
    中國公民申領因私普通護照須向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
    中國政府對公民出入境的審批工作,實行戶籍管轄的原則,公民的常住戶口在哪里,就向哪里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回答有關的詢問并履行下列手續(xù):
    (1)交驗戶口簿或者其他戶籍證明;
    (2)填寫出境申請表;
    (3)提交所在工作單位對申請人出境的意見;
    (4)提交與出境事由相應的證明,如前往國家定居許可證明、親友邀請證明、合法繼承權證明、入學許可證件和經濟擔保證明、聘用或雇用證明、旅行所需外匯費用證明等。
    市、縣公安局對中國公民因私出境的申請,應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并通知申請人。申請人在規(guī)定時間沒有接到審批結果通知的,有權查詢,受理部門應當作出答復;申請人認為不批準出境不符合《中國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的,有權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受理機關應當作出處理和答復。
    *因私普通護照申領程序:
    第一步:領取《中國公民因私出國(境)申請審批表》
    本人到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的出入境管理部門領取該申請。去時必須攜帶以下材料和證件: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和復印件)。
    第二步:認真填寫《中國公民因私出國(境)申請審批表》
    認真閱讀表格內的每項內容以及填表須知,然后用藍黑鋼筆或黑色簽字筆填寫。字跡要端正、清楚,不能潦草或涂改。
    照片規(guī)格:近期正面免冠半身照,白色背景,深色上衣。48mm x 33mm,頭部寬度21-24mm,頭部長度28-33mm。共需4張。
    封面
    申請人姓名:填寫本人姓名
    受理日期等項目無需填寫
    第二頁
    姓名:填寫本人現(xiàn)用名,須使用國家標準簡化字,與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一致
    拼音姓名:須按普通話拼寫
    出生日期:與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一致
    民族:與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一致
    公民身份證號:逐格填寫
    出生地:填寫省、自治區(qū)、直轄市
    婚姻狀況:按實際情況填寫
    戶口所在地:填寫申請人戶口所在地的詳細地址
    戶口所屬派出所:按戶口簿上派出所的印章名稱填寫
    政治面貌:可以填寫“中共黨員”、“共青團員”、“群眾”或者民主黨派的名稱
    文化程度:填寫國家主管教育部門承認的學歷
    職業(yè)、職務、職稱:按申請人現(xiàn)狀況和國家承認的“職稱”填寫
    工作單位:填寫全稱,申請人人事檔案與工作單位不一致的,填寫現(xiàn)工作單位,在備注欄內注明檔案存放地;退休人員人事檔案存放在原單位,填寫原單位
    聯(lián)系電話:填寫可以直接聯(lián)系的電話
    家庭住址:填寫現(xiàn)住址
    郵政編碼和聯(lián)系電話:按實際情況填寫
    申領類別:首次申領、護照過期重領、舊護照換發(fā)、遺失護照補發(fā)。如實選擇一項
    前往國家或者地區(qū):填寫此次擬前往的第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
    出境事由:探親、訪友、旅游、定居等,選擇一項,填寫相應字母即可
    國內外家庭主要成員:如實填寫即可
    第三步:遞交《申請表》和相關材料
    遞交《申請表》,如有以下情況需要遞交如下材料,當然這些都在您添表的時候反應出來:
    1、出境定居的:須提供擬前往定居國的親友的邀請信、經濟擔保書和定居證明,親友本人的居住國身份證明、擬定居國移民機構的允許定居證明等;
    2、出境探親訪友的:須提供國外(境外)親友的邀請信(含完整的郵寄信封),經濟擔保證明,親友所在國(地區(qū))的身份證明等;
    3、出境繼承財產的:須提供經過公證的對前往國家(地區(qū))的該財產有合法繼承權利的證明。如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公證,以及要求前往辦理繼承財產事宜的證明信件等;
    4、出境留學的:須提供前往國學校的入學許可證明,經濟擔保證明或獎學金證明等;
    5、出境就業(yè)的:須提供國(境)外聘請,雇傭單位或雇主出具的聘用、雇用證明(一般均需經過公證);
    6、出境旅游的:須提供旅行所需外匯費用證明。如組團旅游,由負責組團的旅行社提供相應證明(單位政審等);
    7、出境奔喪的:須提供國(境)外醫(yī)療機構開具的親屬死亡證明(傳真件也可)或其他有關部門(如我國駐前往國家的或地區(qū)的使領館)出具的喪電等;
    8、出境結婚的:須提交經過公證的雙方婚姻狀況證明,國(境)外末婚夫(妻)的邀請結婚證明(含完整信封)和經濟擔保證明等;
    9、出境從事商貿活動的:個體或私營企業(yè)出境從事商貿活動的,須提供前往國(地區(qū))邀請單位或個人出具的邀請證明,所在地個體或私營協(xié)會組織的證明、營業(yè)執(zhí)照、商貿合同等;
    10、被領養(yǎng)兒童出境的:境外人員來國內領養(yǎng)兒童,須辦理被領養(yǎng)兒童的護照時,須提供境外人員領養(yǎng)兒童的公證證明,民政部門出具的領養(yǎng)兒童證明及領養(yǎng)人的有效身份證件等。
    第四步:等待審批
    公安機關的出入境管理部門接受本人所遞交的申請表格和相應材料并審核后即可做出是否批準同意申請人的申領護照決定。目前,一般在30天內(地處交通不便偏僻的在60天內)即可完成。2007年1月1日以后,日程縮短為15天(偏遠地區(qū)為30天)。
    第五步:領取護照和出境登記卡
    根據(jù)約定時間或接到公安部門通知后,憑有效票據(jù)前往出入境管理部門領取護照和出境登記卡。
    7)辦理護照的注意事項:
    提前辦理
    認真核對
    妥為保管
    防止遺失、被竊
    加蓋簽證
    其他注意事項:
    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提醒旅客,在出入境旅行時,確認您的護照至少有6個月的有效期并且沒有破損,簽證在有效期內并且與您的出入境目的相符;在出發(fā)前與對方國家的接待人員提前聯(lián)系,在入境時有人接待或者能夠聯(lián)系上接待單位,從而確保正常入境目的國家。
    特別是前往日本的旅客,要注意護照上的簽證是團體簽證還是個人簽證,以免因相關條件不符而無法正常出境。
    一、中國公民出、入境管理制度概述
    1、1985年11月22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出入境管理法》是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2、1986年12月26日,經國務院批準,公安部、外交部、交通部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1994年修訂
    3、為了規(guī)范出境旅游市場,國務院于2002年5月頒布了《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
    4、國家旅游局、公安部、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于2006年4月發(fā)布了:
    《大陸居民赴臺灣地區(qū)旅游管理辦法》
    5、國家旅游局等部門還發(fā)布了:《邊境旅游暫行管理辦法》
    二、中國公民出、入境的有效證件管理
    *1、護照及其管理
    1)概念: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入國境和在國外證明國籍和身份的證件。
    2)分類:護照分為普通護照、外交護照和公務護照。
    普通護照:一般公民(即平民百姓)使用的護照,分為因公普通護照和因私普通護照。
    因公普通護照主要發(fā)給中國國營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出國從事經濟、貿易、文化、體育、衛(wèi)生、科學技術交流等公務活動的人員、公派留學、進修人員、訪問學者及公派出國從事勞務的人員等;
    因私普通護照發(fā)給定居、探親、訪友、繼承遺產、自費留學、就業(yè)、旅游和其它因私人事務出國和定居國外的中國公民。
    3)有效期:新頒發(fā)的因私護照有效期分兩種:
    未滿16周歲的申請人頒發(fā)5年期護照;
    16周歲(含16周歲)以上的申請人頒發(fā)10年期護照。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規(guī)定,2007年1月1日起因私護照有效期即將屆滿的,將依法予以換發(fā)或補發(fā),不再辦理延期。
    4)護照的頒發(fā)及內容:
    目前我國使用的是97版護照,封面顏色為玫瑰紫色,尺寸為88x125mm,編號為9位,第1位固定為字母“G”,其余8位為阿拉伯數(shù)字;
    護照封面為我國國徽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People’s Repubic of China PASSPORT”;
    封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請各國軍政機關對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協(xié)助”;
    內容共32頁。
    護照的封底是若干注意事項的說明,主要是告訴持照人對自己的身份證件要妥加保管,不得損毀、不要遺失,如發(fā)現(xiàn)遺失,要立即報告主管機關等。
    5)管理機關
    《中國公民出入境管理法》及其《實施細則》對不同類型的出入境行為規(guī)定了不同的管理機關:
    因公務出境的中國公民所使用的護照由外交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地方外事部門頒發(fā);
    海員證由港務監(jiān)督局或者港務監(jiān)督局授權的港務監(jiān)督頒發(fā);
    因私事出境的中國公民所使用的護照由公安部或者公安部授權的地方公安機關頒發(fā);
    中國公民在國外申請護照、證件,由中國駐外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頒發(fā);
    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由中國駐外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構頒發(fā);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通行證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公安廳(局)及其授權的公安機關簽發(fā)。
    6)護照申領
    中國公民申領因私普通護照須向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
    中國政府對公民出入境的審批工作,實行戶籍管轄的原則,公民的常住戶口在哪里,就向哪里的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回答有關的詢問并履行下列手續(xù):
    (1)交驗戶口簿或者其他戶籍證明;
    (2)填寫出境申請表;
    (3)提交所在工作單位對申請人出境的意見;
    (4)提交與出境事由相應的證明,如前往國家定居許可證明、親友邀請證明、合法繼承權證明、入學許可證件和經濟擔保證明、聘用或雇用證明、旅行所需外匯費用證明等。
    市、縣公安局對中國公民因私出境的申請,應當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作出批準或者不批準的決定,并通知申請人。申請人在規(guī)定時間沒有接到審批結果通知的,有權查詢,受理部門應當作出答復;申請人認為不批準出境不符合《中國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的,有權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受理機關應當作出處理和答復。
    *因私普通護照申領程序:
    第一步:領取《中國公民因私出國(境)申請審批表》
    本人到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的出入境管理部門領取該申請。去時必須攜帶以下材料和證件:身份證、戶口本(原件和復印件)。
    第二步:認真填寫《中國公民因私出國(境)申請審批表》
    認真閱讀表格內的每項內容以及填表須知,然后用藍黑鋼筆或黑色簽字筆填寫。字跡要端正、清楚,不能潦草或涂改。
    照片規(guī)格:近期正面免冠半身照,白色背景,深色上衣。48mm x 33mm,頭部寬度21-24mm,頭部長度28-33mm。共需4張。
    封面
    申請人姓名:填寫本人姓名
    受理日期等項目無需填寫
    第二頁
    姓名:填寫本人現(xiàn)用名,須使用國家標準簡化字,與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一致
    拼音姓名:須按普通話拼寫
    出生日期:與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一致
    民族:與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一致
    公民身份證號:逐格填寫
    出生地:填寫省、自治區(qū)、直轄市
    婚姻狀況:按實際情況填寫
    戶口所在地:填寫申請人戶口所在地的詳細地址
    戶口所屬派出所:按戶口簿上派出所的印章名稱填寫
    政治面貌:可以填寫“中共黨員”、“共青團員”、“群眾”或者民主黨派的名稱
    文化程度:填寫國家主管教育部門承認的學歷
    職業(yè)、職務、職稱:按申請人現(xiàn)狀況和國家承認的“職稱”填寫
    工作單位:填寫全稱,申請人人事檔案與工作單位不一致的,填寫現(xiàn)工作單位,在備注欄內注明檔案存放地;退休人員人事檔案存放在原單位,填寫原單位
    聯(lián)系電話:填寫可以直接聯(lián)系的電話
    家庭住址:填寫現(xiàn)住址
    郵政編碼和聯(lián)系電話:按實際情況填寫
    申領類別:首次申領、護照過期重領、舊護照換發(fā)、遺失護照補發(fā)。如實選擇一項
    前往國家或者地區(qū):填寫此次擬前往的第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
    出境事由:探親、訪友、旅游、定居等,選擇一項,填寫相應字母即可
    國內外家庭主要成員:如實填寫即可
    第三步:遞交《申請表》和相關材料
    遞交《申請表》,如有以下情況需要遞交如下材料,當然這些都在您添表的時候反應出來:
    1、出境定居的:須提供擬前往定居國的親友的邀請信、經濟擔保書和定居證明,親友本人的居住國身份證明、擬定居國移民機構的允許定居證明等;
    2、出境探親訪友的:須提供國外(境外)親友的邀請信(含完整的郵寄信封),經濟擔保證明,親友所在國(地區(qū))的身份證明等;
    3、出境繼承財產的:須提供經過公證的對前往國家(地區(qū))的該財產有合法繼承權利的證明。如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親屬關系公證,以及要求前往辦理繼承財產事宜的證明信件等;
    4、出境留學的:須提供前往國學校的入學許可證明,經濟擔保證明或獎學金證明等;
    5、出境就業(yè)的:須提供國(境)外聘請,雇傭單位或雇主出具的聘用、雇用證明(一般均需經過公證);
    6、出境旅游的:須提供旅行所需外匯費用證明。如組團旅游,由負責組團的旅行社提供相應證明(單位政審等);
    7、出境奔喪的:須提供國(境)外醫(yī)療機構開具的親屬死亡證明(傳真件也可)或其他有關部門(如我國駐前往國家的或地區(qū)的使領館)出具的喪電等;
    8、出境結婚的:須提交經過公證的雙方婚姻狀況證明,國(境)外末婚夫(妻)的邀請結婚證明(含完整信封)和經濟擔保證明等;
    9、出境從事商貿活動的:個體或私營企業(yè)出境從事商貿活動的,須提供前往國(地區(qū))邀請單位或個人出具的邀請證明,所在地個體或私營協(xié)會組織的證明、營業(yè)執(zhí)照、商貿合同等;
    10、被領養(yǎng)兒童出境的:境外人員來國內領養(yǎng)兒童,須辦理被領養(yǎng)兒童的護照時,須提供境外人員領養(yǎng)兒童的公證證明,民政部門出具的領養(yǎng)兒童證明及領養(yǎng)人的有效身份證件等。
    第四步:等待審批
    公安機關的出入境管理部門接受本人所遞交的申請表格和相應材料并審核后即可做出是否批準同意申請人的申領護照決定。目前,一般在30天內(地處交通不便偏僻的在60天內)即可完成。2007年1月1日以后,日程縮短為15天(偏遠地區(qū)為30天)。
    第五步:領取護照和出境登記卡
    根據(jù)約定時間或接到公安部門通知后,憑有效票據(jù)前往出入境管理部門領取護照和出境登記卡。
    7)辦理護照的注意事項:
    提前辦理
    認真核對
    妥為保管
    防止遺失、被竊
    加蓋簽證
    其他注意事項:
    出入境邊防檢查站提醒旅客,在出入境旅行時,確認您的護照至少有6個月的有效期并且沒有破損,簽證在有效期內并且與您的出入境目的相符;在出發(fā)前與對方國家的接待人員提前聯(lián)系,在入境時有人接待或者能夠聯(lián)系上接待單位,從而確保正常入境目的國家。
    特別是前往日本的旅客,要注意護照上的簽證是團體簽證還是個人簽證,以免因相關條件不符而無法正常出境。
    四、外國人入境的有關規(guī)定
    1.入境簽證的種類
    《外國人入出境管理法》規(guī)定,外國人入境,必須向邊防檢查站繳驗有效護照和中國的簽證、證件,經邊防檢查站檢驗核準并加蓋驗訖章。
    根據(jù)外國人來中國的身份和所持護照的種類,中國政府簽證機關分別發(fā)給外交簽證、禮遇簽證、公務簽證、普通簽證。
    簽發(fā)普通簽證時,根據(jù)外國人申請來中國的事由,在簽證上標明相應的漢語拼音字母:
    (1)D字簽證發(fā)給來中國定居的人員;
    (2)Z字簽證發(fā)給來中國任職或者就業(yè)的人員及其隨行家屬;
    (3)X字簽證發(fā)給來中國留學、進修、實習6個月以上的人員;
    (4)F字簽證發(fā)給應邀來中國訪問、考察、講學、經商、進行科技文化交流及短期進修、實習等活動不超過6個月的人員;
    (5)L字簽證發(fā)給來中國旅游、探親或者因其他私人事務入境的人員,其中9人以上組團來中國旅游的,可以發(fā)給團體簽證;
    (6)G字簽證發(fā)給經中國過境的人員;
    (7)C字簽證發(fā)給執(zhí)行乘務、航空、航運任務的國際列車乘務員、國際航空器機組人員及國際航行船舶的海員及其隨行家屬;
    (8)J-1字簽證發(fā)給來中國常駐的外國記者,J-2字簽證發(fā)給臨時來中國采訪的外國記者。
    外國人持有聯(lián)程機票并已定妥聯(lián)程座位,在24小時內乘坐民航飛機過境中國兩個或兩個以上城市的,可免辦過境簽證,但須向中國邊防檢查站申請辦理停留許可手續(xù)。中國入境口岸邊防檢查站將在此類過境旅客的護照簽證頁上加蓋過境驗訖章和“停留許可”章,不再收存旅客護照。
    2.入境簽證的申辦
    外國人入境,應當向中國的外交代表機關、領事機關或者外交部授權的其他駐外機關申請辦理簽證。外國人持有中國國內被授權單位的函電,并持有與中國有外交關系或者官方貿易往來國家的普通護照,因符合規(guī)定事由確需緊急來華而來不及在上述中國駐外機關申辦簽證的,也可以向公安部授權的口岸簽證機關申請辦理簽證,此所謂“落地簽證”。公安部授權的口岸簽證機關設立在下列口岸:北京、上海、天津、大連、福州、廈門、西安、桂林、杭州、昆明、廣州(白云機場)、深圳(羅湖、蛇口)、珠海(拱北)。
    同中國政府訂有簽證協(xié)議的國家的人員入境,按照協(xié)議執(zhí)行。外國人申請簽證須回答被詢問的有關情況并履行下列手續(xù):
    (1)提供有效護照或者能夠代替護照的證件;
    (2)填寫簽證申請表,交近期2寸半身正面免冠照片;
    (3)交驗與申請入境、過境事由有關的證明,包括定居身份確認表、受聘或者受雇證明等等。
    外國人來中國定居或者居留1年以上的,在申請入境簽證時,還須交驗所在國政府指定的衛(wèi)生醫(yī)療部門簽發(fā)的,或者衛(wèi)生醫(yī)療部門簽發(fā)的并經過公證機關公證的健康證明書。健康證明書自簽發(fā)之日起6個月有效。
    3.不準入境的外國人
    根據(jù)規(guī)定,下列外國人不準入境:
    (1)被中國政府驅逐出境,未滿不準入境年限的;
    (2)被認為入境后可能進行恐怖、暴力、*活動的;
    (3)被認為入境后可能進行走私、販毒、賣*活動的;
    (4)患有精神病和麻風病、艾滋病、性病、開放性肺結核病等傳染病的;
    (5)不能保障其在中國期間所需費用的;
    (6)被認為入境后可能進行危害我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其他活動的。
    五、外國人居留的有關規(guī)定
    1.外國人居留證
    外國人在中國居留,必須持有中國政府主管機關簽發(fā)的身份證件或者居留證件。
    持標有D、Z、X、J-1字簽證的外國人,必須自入境之日起30日內到居住地市、縣公安局辦理外國人居留證或者外國人臨時居留證。外國人居留證是發(fā)給在中國居留1年以上的人員。外國人臨時居留證是發(fā)給在中國居留不滿1年的人員。
    持標有F、L、G、C字簽證的外國人,可以在簽證注明的期限內在中國停留,不需辦理居留證件。
    居留證件的有效期即為準許持證人在中國居留的期限。外國人在簽證或者居留證件有效期滿后需繼續(xù)在中國停留或者居留,須于期滿前申請延期。
    2.外國人住宿登記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臨時住宿,應當按照以下規(guī)定辦理住宿登記:
    (1)外國人在賓館、飯店、旅店、招待所、學校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或者機關、團體及其他中國機構內住宿,應當出示有效護照或者居留證件,并填寫臨時住宿登記表。在非開放地區(qū)住宿還要出示旅行證。
    (2)外國人在中國居民家中住宿,在城鎮(zhèn)的,須于抵達后24小時內,由留宿人或者本人持住宿人的護照、證件和留宿人的戶口簿到當?shù)毓矙C關申報,填寫臨時住宿登記表;在農村的,須于72小時內向當?shù)嘏沙鏊蛘邞艏k公室申報。
    (3)外國人在中國的外國機構內或者在中國的外國人家中住宿,須于住宿人抵達后24小時內,由留宿機構、留宿人或者本人持住宿人的居留證件,向當?shù)毓矙C關申報,并填寫臨時住宿登記表。
    (4)外國人在移動性住宿工具內臨時住宿,須于24小時內向當?shù)毓矙C關申報。為外國人的移動性住宿工具提供場地的機構或者個人,應于24小時前向當?shù)毓矙C關申報。
    六、外國人旅行的有關規(guī)定
    《外國人入出境管理法》規(guī)定,外國人持有效的簽證或者居留證件,可以前往中國政府規(guī)定的對外國人開放的地區(qū)旅行。外國人未經允許,不得進入不對外開放的場所。
    外國人前往不對外國人開放的市、縣旅行,須事先向所在市、縣公安局申請旅行證,獲準后方可前往。申請旅行證須履行下列手續(xù):
    (1)交驗護照或者居留證件;
    (2)提供與旅行事由有關的證明;
    (3)填寫旅行申請表。
    外國人旅行證的有效期限最長為1年,但不得超過外國人所持簽證或者居留證件的有效期限。外國人領取旅行證后,如要求延長旅行證有效期、增加不對外國人開放的旅行地點、增加偕行人數(shù),必須向公安局申請延期或者變更。
    七、有關外國人出境的規(guī)定
    外國人應當在簽證準予停留的期限內或者居留證件的有效期內出境。
    1.不準出境的規(guī)定
    《外國人入出境管理法》規(guī)定,外國人出境,憑本人有效護照或者其他有效證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國人,不準出境:
    (1)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認定的犯罪嫌疑人;
    (2)人民法院通知有未了結民事案件不能離境的;
    (3)有其他違反中國法律的行為尚未處理,經有關主管機關認定需要追究的。
    2.阻止出境的規(guī)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外國人,邊防檢查機關有權阻止出境,并依法處理:
    (1)持用無效出境證件的;
    (2)持用他人出境證件的;
    (3)持用偽造或者涂改的出境證件的。
    八、處罰
    違反《外國人入出境管理法》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可以處以警告、罰款或者10日以下的拘留處罰;情節(jié)嚴重的,公安部可以處以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非法入境、出境的;
    (2)在中國境內非法居留或者停留的;
    (3)未持有效旅行證件前往不對外國人開放的地區(qū)旅行的;
    (4)偽造、涂改、冒用、轉讓入境、出境證件的。
    公安機關對以下情形還可以按規(guī)定予以處罰:
    (1)對非法入出中國國境的外國人,可以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處3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也可以并處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對違反住宿登記規(guī)定,不辦理住宿登記或者不向公安機關申報住宿登記或者留宿未持有效證件外國人的責任者,可以處警告或者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
    (3)對未經批準前往不對外國人開放地區(qū)旅行的外國人,可以處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并處限期出境。
    (4)對偽造、涂改、冒用、轉讓、買賣簽證、證件的外國人,在吊銷或者收繳原簽證、證件并沒收非法所得的同時,可以處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或者處3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也可以并處限期出境;情節(jié)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