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沖刺策略 吃透??颊Z言點

字號:

吃透??颊Z言點和命題思路
    盡管考研英語試題每年都有一些新變化,但最近幾年大多數(shù)題型的命題要求和命題思路保持穩(wěn)定。通過對真題進行深入研究,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題型的語言點和命題思路經(jīng)常重復出現(xiàn)。
    如果大家對近幾年的真題吃得很透,把以前做題時的錯誤思路糾正過來,把以前掌握不牢的語言點徹底弄懂,在參加正式考試時,就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對于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分數(shù)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閱讀理解、翻譯和大作文的寫作占了70%的分值,我們重點探討沖刺階段這些題型的復習策略。
    閱讀和翻譯都是考查考生對英語的理解能力,因此閱讀和翻譯訓練可以同時進行。首先,要查找自己語言方面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即哪些句子結構還沒看明白,哪些單詞的用法還沒有搞清楚。查找薄弱環(huán)節(jié)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即在沒有任何參考提示的情況下,看著閱讀理解和翻譯的文章,看能不能像老師一樣講解下來,講解不出來的部分,一般就是似懂非懂的部分,一定要通過參考資料或老師徹底搞清楚。其次,閱讀和翻譯的訓練需要總結和分析近年來考過的閱讀文章。從歷年真題閱讀的內容看,出題以社會科學為主,特別強調時效性,所涉及的領域包括經(jīng)濟學、心理學、教育學、傳播學等;從題材上,大綱要求四類文章即議論文、說明文、記敘文、應用文,但出題以議論文和說明文為主,近年來議論文逐漸增多。說明文的特點是敘述方式平淡,僅限于介紹和說明,主要要求考生把握篇章的主旨;而議論文則往往強調幾種觀點之間的對立或者對某一現(xiàn)象或事物的評價,考查的角度往往更加豐富。分析了近年來閱讀考查的內容和題材以后,在每種類別中挑選5篇左右的文章進行精讀,要在讀懂全文以及每一個句子的基礎上,把握文章層次、框架結構、邏輯思路等。再次,在掌握基本的翻譯技巧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全文翻譯。這樣不但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還能提升翻譯水平。最后,對于已經(jīng)精讀過的文章,可以看著漢語譯文,默寫或者背誦,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對常考的詞匯、句式的熟練程度,進而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深度,而且可以為寫作積累精彩詞匯和地道的表達方式。
    重點掌握寫作常用表達方式
    對于寫作,首先要重點掌握一些常用的表達方式,如何引出話題,如何進行立論和駁論,如何分析原因,如何進行對比分析,如何舉例,如何寫結論等。把平時自己常用并且有把握寫對的句子用漢語寫出來、固定下來,然后套用英語句式??忌诳紙鰧懽魑臅r,很難臨場即興寫出那些正確而優(yōu)美的句子,只能靠平時積累。其次,要注意考研作文命題“小視點、大話題”的特點,即雖然所提出的是某一常見現(xiàn)象,但分析在這一現(xiàn)象后隱藏的大話題是什么、提煉出觀點并對發(fā)展趨勢進行預測有一定難度,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否則,往往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情形。第三,選擇幾篇難度適中、句式變化比較多的范文背誦。最后,模仿范文材料,在考試規(guī)定的時間內寫出一篇文章。如果有條件,可以請英文水平比較高的人幫助批改。能寫10篇以上的作文。經(jīng)過反復訓練,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大作文的寫作要求是沒有問題的。
    對大綱詞匯再次查漏補缺
    詞匯量不足或者對詞匯掌握不到位是很多考生考試成績不理想的重要原因。但是,在沖刺階段,再花大力氣去擴大詞匯量是不切實際的,要提高對一些常見大綱詞匯生僻含義即第二層或第三層意義的掌握。例如“address”一詞的“演講、解決”含義,ground一詞的“理由,根據(jù)”含義。由于大多數(shù)考研英語文章為議論文,因此對于那些在注釋中含有情感色彩的詞匯需要尤其注意。又如:“original”“有獨創(chuàng)性的”,“doubt”“懷疑(不正確)”,“suspect”“猜想(為真的或可能的)”等等。為解決這一問題,考生應該注意復習出現(xiàn)在歷年閱讀理解、翻譯和完型填空中的詞匯,這些詞匯是歷年考試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而且容易造成理解錯誤的詞匯。另一方面,很多考研詞匯書根據(jù)大學英語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詞匯需掌握的含義,對熟詞僻義進行詳細的總結或者重點提示。
    以良好心態(tài)迎接考研
    考前除了不要過于疲勞外,還應該注意心理狀態(tài)的調整。如果認真把最近幾年的真題研究透了,把每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都克服了,每一類題目都做到了融會貫通,在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在沖刺階段,不要做太多的模擬題,不要因為做了某一套模擬題結果不理想而喪失信心,因為可能這套模擬題并不能體現(xiàn)出你的實力。要學會通過不斷的自我心理暗示,鼓勵自己以積極的心態(tài)去迎接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