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考情總覽

字號:

第二節(jié) 言語理解與表達考情總覽
    一、考情導航
    題型 中央 所考省份(以2007年為例)
    選詞填空 2008年、2007年、2003年(B類) 廣東、浙江、福建、河南、黑龍江、四川、湖南、云南等
    語句表達 — 廣東、浙江、福建、河南、山東、四川、陜西、黑龍江等
    文段閱讀 2008年、2007年、2006年(一、二類)、2005年(一、二類)、2004年(A、B類)、2003年(A、B類) 廣東、浙江、福建、河南、山東、黑龍江、江蘇、江西、四川、上海、湖南、云南等
    續(xù)表
    題型 中央 所考省份(以2007年為例)
    短文章閱讀 2003年(A、B類)、2002年(A、B類) 廣東、北京(社招)、北京(應屆)、福建、黑龍江、江蘇等
    二、題型分布
    2002~2008年中央題型分布
    年份題量題型 選詞填空 語句表達 文段閱讀 短文章閱讀
    2008 20 — 20 —
    2007 20 — 20 —
    2006(一類) — — 30 —
    2006(二類) — — 25 —
    2005(一類) — — 25 —
    2005(二類) — — 25 —
    2004(A類) — — 15 —
    2004(B類) — — 15 —
    2003(A類) — — 18 3篇×4
    2003(B類) 5 — 13 3篇×4
    2002(A類) — — — 6篇×5
    2002(B類) — — — 6篇×5
    精選部分地方題型分布(以2007年為例)
    省份題量題型 選詞填空 語句表達 文段閱讀 短文章閱讀
    山東 — — 40 —
    浙江 8 5 17 —
    廣東 10 10 3 1篇×3+1篇×4
    北京 (應屆) — — — 6篇×5
    北京 (社招) — — — 6篇×5
    江蘇 (A類) — — 10 1篇×5
    黑龍江 (A類) 2 2 21 1篇×5
    河南 10 10 10 —
    福建 7 3 15 1篇×5
    江西 10 — 10 —
    上海 5 5 10 1篇×4+1篇×3
    廣西 — 10 10 —
    四川 10 10 5 1篇×5
    三、進階策略
    針對言語理解與表達在中央及各地方行政職業(yè)能力測試中主要出現的四種題型——選詞填空、語句表達、文段閱讀、短文章閱讀,我們在摸索其出題規(guī)律和解題路徑的基礎上,總結出了一些應對此類型試題的方法,以供考生參考。
    (一)選詞填空
    1.靠語感取勝
    在解答選詞填空題時,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語感。語感,是我們多年學習、使用母語所形成的感覺,它基本上是可靠的。語感尤其適用于對某題拿不定主意時,因為考試時間短、題量大,考生無法一題一題細細揣摩,要在有效的時間內迅速而準確地把握整個句子試圖表達的意思,這就要求應試者有較好的語感。對于靠語感不易解決的問題,可進一步求助于語境和理性的辨析。
    2.造句法
    造句法尤其適用于對虛詞的解答,當有些虛詞在意義和用法上比較模糊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它們各自舉一個最常用的例子,這樣就可以使它們之間的關系一目了然。
    如“不是……而是……”和“不僅是……而且是……”看起來似乎差不多,但實際意義相差很大,這時如果拿不定主意,我們便可以通過造句法來解決,如“他不是班干部,而是學生會骨干”、“他不僅是班干部,而且是學生會骨干”,這樣,關聯詞的區(qū)別便顯而易見了,前者表示選擇關系,而后者則表示的是遞進關系。
    3.其他技巧
    (1)代入法。即把選項中的詞代入題干中默念一遍,看句子是否通順、自然、搭配合理。
    (2)排除法。即把錯誤的選項首先排除掉。
    (3)比較法。即把需要判斷的詞語放在語境中,進行比較分析。在解答時,可采用“縱向比較法”,把詞語一個縱列、一個縱列地代入句中,對比分析同義詞語間的細微差別。
    (二)語句表達
    語句表達主要分為三種題型:病句判斷、歧義辨析、長句判斷。
    1.語句緊縮
    病句判斷題型的方法是語句緊縮法,即用找句子主干的方法把句子縮短簡化,找出句子的主干即主語、謂語、賓語,檢查它們是否有語病。如果沒有,再從主到次,檢查定語、狀語、補語是否存在語病。如果是一個復合句,除了一個單句一個單句地檢查外,還應該把單句配合起來,看看整個句子的意思是否連貫,是否符合邏輯。
    2.憑借語感
    在對病句和歧義句進行判斷時,從對語言的感性認識上去判斷句子是否有語病,通常有語病的句子讀起來別扭,仔細分析比較,就能找到語病所在。用這種方法做題,要膽大心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