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在攤鋪水泥穩(wěn)定碎石前,必須在兩邊培土模,土模寬度比設計寬度寬10—20cm,土模高同水穩(wěn)虛鋪高一致,土模必須拉線垂直切直,土模要有一定的密實度,一般在80%左右,具體數據以試驗段來定。
4.3水泥碎石的現場負責人員(工長、試驗人員、質檢員)應選用事業(yè)心強、業(yè)務熟練、有管理才能的人員擔任?,F場負責人要始終盯在施工現場,決不能有一時的脫崗。
4.4基準的選用
4.4.1放樣前,經理部主管測量人員和內部監(jiān)理要對工段技術員進行控制點、水準點交底,控制測量資料必需是監(jiān)理認可的資料,并對測量、放樣數據進行抽檢。
4.4.2選用Φ(2—3mm)的鋼絲作為基線。
4.4.3張拉長度100—200m為佳,且須在兩端用緊線器同時張緊,避免因鋼絲不緊而產生撓度,張拉力為1KN.
4.4.4鋼釬選用具有較大剛度的Φ16—18光圓鋼筋進行加工,并配固定架。固定架采用絲扣為好,便于拆卸和調整標高;鋼釬間距一般采用5—10m(直線段不長于10m,曲線段不長于5m)。鋼釬應打設在離鋪設寬外30cm—40cm處。
4.4.5內外側均用鋼絲控制標高,標高誤差控制在-2mm、+5mm間。
4.4.6鋼釬必須埋設牢固,在整個作業(yè)期間應有專人看管,嚴禁碰鋼絲,發(fā)現異常時立即恢復。
4.4.7測量人員應緊盯施工現場,經常復核鋼絲標高。
4.5水泥穩(wěn)定碎石的拌和。
4.5.1拌和設備的選型
拌和裝置宜選用性能好、拌和質量高的設備,此設備配有電子劑量裝置(屬重量比控制材料配比)。拌和設備的臺數、類型必須滿足施工現場攤鋪及施工進度的要求,并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
4.5.2級配碎石集料的質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規(guī)格分料摻配成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在拌和之前,應反復檢試調整,使其符合級配要求,同時,每天開始拌和前幾盤應作篩分試驗。如有問題及時調整,全天拌和料應按攤鋪面積和規(guī)范要求檢測頻率(2000m2一次)進行抽檢。
4.5.3水泥劑量的控制
施工用的水泥劑量考慮施工離散性的影響,較設計值增加0.5%,在拌和過程中應隨時觀察混合料拌和后的顏色,防止水泥堵塞不流動。按規(guī)定頻度抽檢水泥劑量,每工作班,根據所用水泥、集料量計算一下總的水泥用量是否滿足要求。
4.5.4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是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中一項重要控制指標,必須嚴格掌握。在炎熱的夏季施工,考慮到拌和、運輸、攤鋪過程中水分的蒸發(fā),可以在拌和時加大水量,水量加大值應由拌和出料時含水量和攤鋪碾壓含水量進行對比,損失多少補多少。根據施工經驗,在夏季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5點以后,加水量比含水量增加0.5%——1%左右,在上午9點到下午5點之間,加水量比含水量可增加0.8%——1.5%.在雨季施工期間,由于下雨的影響,砂石料中占有一定水分,因此,在每天拌和前應對砂石料進行含水量測定,加水量應按含水量減去砂石含水量進行控制,在其他季節(jié)施工可不考慮增加或少量增加,增加量控制在0.5%以內。
4.5.5防止碎石集料串斗和大于3cm料進入拌和機。
國產穩(wěn)定土拌和機料斗偏小,料斗間間距近,上料時常發(fā)生串斗現象,造成級配不準,為此,要將料斗用擋板隔開。1—3cm的石料中經常含有3cm以上的石塊,為了避免進入拌和機,在其出口處加設一層3cm方格網,小于3cm的料從網中漏下進入傳送帶,大于3cm的料則在篩網上及時剔除。
4.6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的運輸
4.6.1為了節(jié)省倒車及水泥穩(wěn)定碎石的攤鋪時間,一律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車,并要求車況良好。自卸汽車的數量根據運距來定。
4.6.2每天上班前應對車輛進行檢查,排除故障,防止裝好料后汽車不能自卸,使水泥穩(wěn)定碎石混合料凝固造成浪費。還要考慮運輸距離的長短及天氣情況決定是否用蓬布覆蓋。
4.6.3裝車時,要不停地移動位置以使拌和樓拌卸中流出的混合料不離析。
4.6.4發(fā)料時應認真填寫發(fā)料單,內容包括車號、拌和機出料時間、噸位以及采用的水泥品種。由司機帶至攤鋪現場,應由收料人員核對查收,嚴格控制混合料從拌和到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不超過3小時。否則,將全車料廢棄。
4.6.5自卸汽車將混合料卸入攤鋪機喂料斗時嚴禁撞擊攤鋪機。
4.7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的攤鋪
4.3水泥碎石的現場負責人員(工長、試驗人員、質檢員)應選用事業(yè)心強、業(yè)務熟練、有管理才能的人員擔任?,F場負責人要始終盯在施工現場,決不能有一時的脫崗。
4.4基準的選用
4.4.1放樣前,經理部主管測量人員和內部監(jiān)理要對工段技術員進行控制點、水準點交底,控制測量資料必需是監(jiān)理認可的資料,并對測量、放樣數據進行抽檢。
4.4.2選用Φ(2—3mm)的鋼絲作為基線。
4.4.3張拉長度100—200m為佳,且須在兩端用緊線器同時張緊,避免因鋼絲不緊而產生撓度,張拉力為1KN.
4.4.4鋼釬選用具有較大剛度的Φ16—18光圓鋼筋進行加工,并配固定架。固定架采用絲扣為好,便于拆卸和調整標高;鋼釬間距一般采用5—10m(直線段不長于10m,曲線段不長于5m)。鋼釬應打設在離鋪設寬外30cm—40cm處。
4.4.5內外側均用鋼絲控制標高,標高誤差控制在-2mm、+5mm間。
4.4.6鋼釬必須埋設牢固,在整個作業(yè)期間應有專人看管,嚴禁碰鋼絲,發(fā)現異常時立即恢復。
4.4.7測量人員應緊盯施工現場,經常復核鋼絲標高。
4.5水泥穩(wěn)定碎石的拌和。
4.5.1拌和設備的選型
拌和裝置宜選用性能好、拌和質量高的設備,此設備配有電子劑量裝置(屬重量比控制材料配比)。拌和設備的臺數、類型必須滿足施工現場攤鋪及施工進度的要求,并報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
4.5.2級配碎石集料的質量控制
本工程采用規(guī)格分料摻配成混合料的施工方法。在拌和之前,應反復檢試調整,使其符合級配要求,同時,每天開始拌和前幾盤應作篩分試驗。如有問題及時調整,全天拌和料應按攤鋪面積和規(guī)范要求檢測頻率(2000m2一次)進行抽檢。
4.5.3水泥劑量的控制
施工用的水泥劑量考慮施工離散性的影響,較設計值增加0.5%,在拌和過程中應隨時觀察混合料拌和后的顏色,防止水泥堵塞不流動。按規(guī)定頻度抽檢水泥劑量,每工作班,根據所用水泥、集料量計算一下總的水泥用量是否滿足要求。
4.5.4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是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中一項重要控制指標,必須嚴格掌握。在炎熱的夏季施工,考慮到拌和、運輸、攤鋪過程中水分的蒸發(fā),可以在拌和時加大水量,水量加大值應由拌和出料時含水量和攤鋪碾壓含水量進行對比,損失多少補多少。根據施工經驗,在夏季上午9點以前和下午5點以后,加水量比含水量增加0.5%——1%左右,在上午9點到下午5點之間,加水量比含水量可增加0.8%——1.5%.在雨季施工期間,由于下雨的影響,砂石料中占有一定水分,因此,在每天拌和前應對砂石料進行含水量測定,加水量應按含水量減去砂石含水量進行控制,在其他季節(jié)施工可不考慮增加或少量增加,增加量控制在0.5%以內。
4.5.5防止碎石集料串斗和大于3cm料進入拌和機。
國產穩(wěn)定土拌和機料斗偏小,料斗間間距近,上料時常發(fā)生串斗現象,造成級配不準,為此,要將料斗用擋板隔開。1—3cm的石料中經常含有3cm以上的石塊,為了避免進入拌和機,在其出口處加設一層3cm方格網,小于3cm的料從網中漏下進入傳送帶,大于3cm的料則在篩網上及時剔除。
4.6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的運輸
4.6.1為了節(jié)省倒車及水泥穩(wěn)定碎石的攤鋪時間,一律采用15T以上自卸汽車,并要求車況良好。自卸汽車的數量根據運距來定。
4.6.2每天上班前應對車輛進行檢查,排除故障,防止裝好料后汽車不能自卸,使水泥穩(wěn)定碎石混合料凝固造成浪費。還要考慮運輸距離的長短及天氣情況決定是否用蓬布覆蓋。
4.6.3裝車時,要不停地移動位置以使拌和樓拌卸中流出的混合料不離析。
4.6.4發(fā)料時應認真填寫發(fā)料單,內容包括車號、拌和機出料時間、噸位以及采用的水泥品種。由司機帶至攤鋪現場,應由收料人員核對查收,嚴格控制混合料從拌和到碾壓終了的延遲時間不超過3小時。否則,將全車料廢棄。
4.6.5自卸汽車將混合料卸入攤鋪機喂料斗時嚴禁撞擊攤鋪機。
4.7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的攤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