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考研政治沖刺:考研政治理論輔導218

字號:

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和特征。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
     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經驗,正確分析我國國情得出的科學論斷。中共十三大提出這一論斷是鄧小平理論的重要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根本出發(fā)點。我們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就是中國大的實際、基本的國情(1998年理科第10題、文科單選題第6題考查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fā)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Bt(2000年理科單選題第13題考查過),即從我國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進入社會主義,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整個歷史階段。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論斷包括兩層含義
     (1)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我們必須堅持而不能離開社會主義;
     (2)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初級階段,我們必須正視而不能超越這個初級階段(1992年文科多選題第23題考查過)。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從我國20世紀50年代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時間,這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則貫穿于中國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中等發(fā)達階段和發(fā)達階段。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征
     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特點和歷史任務,黨的十三大報告作過一個概括。黨的十’五大報告進一步從九個方面作了論述,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是逐步擺脫不發(fā)達狀態(tài),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歷史階段;二是由農業(yè)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勞動的農業(yè)國,逐步轉變?yōu)榉寝r業(yè)人口占多數、包含現代農業(yè)和現代服務業(yè)的工業(yè)化國家的歷史階段;三是由自然經濟、半自然經濟占很大比重,逐步轉變?yōu)榻洕袌龌潭容^高的歷史階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轉變?yōu)榭萍冀逃幕容^發(fā)達的歷史階段;五是由貧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較低,逐步轉變?yōu)槿w人民比較富裕的歷史階段;六是由地區(qū)經濟文化很不平衡,通過有先有后的發(fā)展,逐步縮小差距的歷史階段;七是通過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較成熟的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體制和其他方面體制的歷史階段;八是廣大人民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自強不息,銳意進取,艱苦奮斗,勤儉建國,在建設物質文明的同時努力建設精神文明的歷史階段;九是逐步縮小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在社會主義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階段。
     第一條和第九條是對這個階段的基本特點和歷史任務的總概括,其他七條是對基本特點和歷史任務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展開。這九條體現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發(fā)展過程,是從一個不發(fā)達的社會主義國家到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轉變過程。
     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
     我國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一個長期的初級階段,是由其歷史前提、現實國情以及時代特點和國際環(huán)境決定的。
     (1)是由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歷史前提決定的。我國原來處在經濟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時候,就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的發(fā)展程度而言,還遠遠落后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必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去實現別的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yè)化和經濟的社會化、市場化、現代化的任務,去建立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應有的發(fā)達的生產力基礎。
     (2)就現實的國情來看,我國至今尚未超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偟膩碚f,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落后而且極不平衡,科技教育文化落后,人民生活水平較低,生產力不發(fā)達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成熟,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還不夠健全,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和小生產習慣勢力在社會上還有廣泛影響。
     (3)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處的時代特點和國際環(huán)境,也決定了必須經歷一個比較長的初級階段。中國到21世紀中葉所要實現的現代化,其水平和標準既不同于18世紀英國的產業(yè)革命,也不同于l9世紀日本的明治維新,而是21世紀更高標準的知識經濟時代的現代化,必須經過很長的初級階段才能實現。
     4.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fā)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主要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fā)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城鄉(xiāng)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統(tǒng)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難度加大;協(xié)調發(fā)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農業(yè)基礎薄弱、農村發(fā)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改變,縮小城鄉(xiāng)、區(qū)域發(fā)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任務艱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不斷發(fā)展、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扎實貫徹,同時民主法制建設與擴大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求還不完全適應,政治體制改革需要繼續(xù)深化;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寬容兼容性明顯增強,對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會活力顯著增強,同時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利益格局發(fā)生深刻變化,社會建設和管理面臨諸多新課題;對外開放日益擴大,同時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發(fā)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yōu)勢的壓力長期存在,可見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增多,統(tǒng)籌國內發(fā)展和對外開放要求更高。
     當前我國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強調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后,也不是要脫離實際、急于求成而是要堅持把它作為推進改革、謀劃發(fā)展的根本依據。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大的實際,科學分析我國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zhàn),全面認識工業(yè)化、信息化、城鎮(zhèn)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fā)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把握我國發(fā)展面臨的新課新矛盾,更加自覺地走科學發(fā)展道路,奮力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fā)展前景。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重要意義
     明確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充分估計初級階段的長期性,具有重要意義。
     (1)在黨的綱領中明確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概念和系統(tǒng)理論,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是第,是對科學社會主義的新貢獻。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斷,是鄧小平理論的首要問題、重要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斷,是黨制定和執(zhí)行正確的路線和方針政策的基本依據和根本出發(fā)點。
     (4)是防左反右的強大思想武器?!白蟆笔墙虠l保守、超越階段,右要離開社會主義,只有深刻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才能有效地避免犯“左”的或右的錯誤,特別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純的急躁情緒,克服離開社會主義的偏向,堅定不移又腳踏實地地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5)是我們澄清種種分歧和困惑的科學指南。只有深刻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科學論斷,才能使我們對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性、緊迫性、復雜性和艱巨性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和思想準備,才能從思想上和行動上澄清種種分歧和困惑,提高我們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和方針政策的自覺性。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后,階級關系發(fā)生了根本變化,社會主要矛盾也相應發(fā)生變化。階級斗爭由于國際國內因素還將在一定范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有可能激化。但是,在剝削階級作為階級被消滅以后,階級斗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1992年單選題第14題考查過)。只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才能根本改變社會生產的落后面貌,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是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