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11湖北事業(yè)單位考試綜合基礎知識考試真題》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BR> 一、單項選擇題(從下列各題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答錯、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共60題,每題1分,共60分)
根據(jù)材料回答1-4題
材料一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BR> 材料二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1.材料一認為知識的來源是()。
A. 天生就知道 B. 以行求知
C. 生而知之 D. 天賦和后天努力得來
2.材料二認為知識的來源是()。
A. 以行求知 B. 生而知之
C. 天賦和后天努力 D. 以行求知
3.孟子的話體現(xiàn)什么樣的哲學傾向?()
A. 唯物主義 B. 唯心主義
C. 二元主義 D. 形而上學
4.孔子和孟子在知識來源上有什么共同的觀點?()
A. 以知求行 B. 生而知之
C. 天賦和生而知之 D. 以行求知
5.“傳統(tǒng)是一種巨大的阻力,是歷史的惰性力,由于它只是消極的,所以一定要摧毀?!斑@種觀點是()。
A. 歷史唯心主義 B. 歷史唯物主義
C. 歷史人本主義 D. 歷史自然主義
6.“聽其言,責其心,觀其行,必求其功。“這種觀點是()。
A. 認識對實踐的作用 B. 實踐對認識的檢驗作用
C. 認識可以脫離實踐 D. 實踐可以脫離認識
根據(jù)材料回答11-13題
材料一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BR> 子曰:“道之以正,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摘自《孔子》
材料二韓非子說:“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摘自《韓非子》
11. 孔子的治國思想是()。
A. 德治 B. 法治
C. 中庸 D. 仁
12. 韓非子的治國思想是()。
A. 以德治國 B. 以刑治國
C. 刑德兼用 D. 以刑為主,德為輔
13. 兩則材料中關于治國的共同點是()。
A. 以德治國 B. 依法治國
C. 以德為先 D. 以法為先
根據(jù)材料回答16-19題
優(yōu)秀青年教師郭甲,通過總結自己多年從事教學工作的經(jīng)驗和體會,撰寫了一篇關于教學改革方面的論文,準備參加本校第四屆論文研討會。為此,找到本校打字員趙乙?guī)推浯蛴?。期間趙乙的同學肖丙看到了該論文后很欣賞,隨后以自己學習為名向趙乙要了一份,之后,以自己的名義在某雜志上發(fā)表。郭了解此事后,指責肖剽竊了自己的論文,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而肖則辯解,自己當時看到的郭的論文還未公開發(fā)表,自己只是贊同郭的觀點,并下了一番工夫寫了該論文,且已正式發(fā)表,自己才依法享有該論文的著作權。
16. 該論文的著作權應歸誰享有?()
A. 趙乙 B. 郭甲
C. 肖丙 D. 不屬于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
17. 作品是創(chuàng)作活動所取得的具有一定表現(xiàn)形式的智力成果,它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A. 專用性 B. 時間性
C. 地域性、新穎性 D. 獨創(chuàng)性,能以一定的客觀形式表現(xiàn)出來
18. 我國對著作權實行什么原則?()
A. 自動保護主義 B. 手續(xù)主義
C. 繼承主義 D. 順接主義
19. 目前針對著作權的糾紛比較多,比較突出的是一稿多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新聞稿件,允許一稿多投 B. 文學作品,不允許一稿多投
C. 學術文章,不允許一稿多投 D. 一稿多投是一個道德問題,不屬于法律范疇
20. 國家權力機關的監(jiān)督是指各級人大及常委會對公務員的監(jiān)督。下列不屬于它的監(jiān)督范圍的是()。
A. 制定公務員管理的基本法律
B. 檢查各級政府及其公務員的工作
C. 任免政府工作人員
D. 對公務員的違法犯罪行為提出處理意見
根據(jù)材料回答21-24題
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們在40歲以后如果大腹便便的話,今后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病或者其他癡呆病的風險將會增加。據(jù)美國媒體3月27日報道,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人到中年的時候胃部儲存了大量的脂肪,以后患上癡呆癥的風險會增加,對于那些體重沒有超標的人來說也是如此,而此前的說法是將身體肥胖的中年人士涵蓋在患病的高風險人群中。
此前的研究認為,這種腹部的脂肪堆積,不僅會影響人們的身材,還增加了人們患上多種疾病的風險,如糖尿病、中風、心臟病等。而這項新研究報告的作者,美國凱撒醫(yī)療中心加州奧克蘭分部的瑞切爾·惠特默認為,目前應當將癡呆癥也加入上述風險當中。
這項研究的實驗對象涉及到6583人,其中有男有女,他們曾經(jīng)在40至45歲的時候接受過體檢,其中一項內容就是測量他們背部與上腹部之間的距離,研究者們認為,那些數(shù)值超過10英寸(25.4厘米)的人士,屬于腹部肥胖人群,研究人員又將這些實驗對象36年后的醫(yī)療記錄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有1049人患上阿爾海默氏病以及其他類型的癡呆癥。
實驗者們得出結論,與那些體重正常,腹圍較小的人相比;體重正常、腹圍較大的人患有癡呆癥的幾率高出89%,體重超標、腹圍較小的人患病幾率高出81%,但是如果他們的腹圍較大的話,患病風險則要高出2倍。
惠特默表示,目前并不清楚為什么腹部脂肪堆積會促進癡呆癥的發(fā)生,不過有可能是因為這些脂肪會()一種損傷大腦的物質。
2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阿爾茨海默氏病是癡呆病的一種
B. 身體肥胖的中年人是高患病風險人群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C. 體重沒有超標,但是腹圍較大的人患上癡呆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D. 腹部脂肪堆積,僅僅影響人們的身材
22. 在材料最后一段的()中填入最合適的詞。
A. 生產(chǎn) B. 促進 C. 引導 D. 分泌
23.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體重正常、腹圍較小的人患癡呆癥的有157個
B. 體重正常、腹圍較大的人患癡呆癥的有295個
C. 體重超標、腹圍較小的人患癡呆癥的有383個
D. 體重超標、腹圍較大的人患癡呆癥的有313個
24. 下列說法和短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項是()。
A. 腹圍較大的人增加了患糖尿病、中風、心臟病的危險
B. 最新研究證明腹圍較大的人還增加了患癡呆病的危險
C. 腹圍較大的人患癡呆病危險增大的原因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
D. 研究人員是對相同人群,40歲至45歲以及75至80歲醫(yī)療記錄比較分析得出結論的
25. 國家經(jīng)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
A. 基礎和核心 B. 核心和本質
C. 前提和基礎 D. 條件和保障
26. 甲、乙、丙分別購買了某住宅(共三層)的一至三層住宅,并各自辦理了房產(chǎn)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乙、丙都沒有權利分享住宅樓外墻的廣告收入
B. 一層住戶甲對其他兩戶享有民事權利
C. 如果丙想在樓頂興建一個花園,必須得到甲和乙同意
D. 若其中一住戶出售房屋,其他兩戶有優(yōu)先購買權
27. 甲與乙有仇,遂尋機報復。他攜帶匕首到乙家尋仇,卻發(fā)現(xiàn)乙與鄰居在打牌,于是便返回家,甲的行為屬于()。
A. 犯罪中止 B. 犯罪預備
C. 犯罪表示 D. 不構成犯罪
28. 憲法規(guī)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系由法律規(guī)定。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基層政權的范疇?()
A. 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的人民政府
B. 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C. 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政府
D. 縣人民政府
31. 有“華中第一峰“之稱的是湖北省的()。
A. 荊山 B. 神農架的神農頂
C. 巫山 D. 武當山
根據(jù)材料回答1-4題
材料一孔子說:“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BR> 材料二孟子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也;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
1.材料一認為知識的來源是()。
A. 天生就知道 B. 以行求知
C. 生而知之 D. 天賦和后天努力得來
2.材料二認為知識的來源是()。
A. 以行求知 B. 生而知之
C. 天賦和后天努力 D. 以行求知
3.孟子的話體現(xiàn)什么樣的哲學傾向?()
A. 唯物主義 B. 唯心主義
C. 二元主義 D. 形而上學
4.孔子和孟子在知識來源上有什么共同的觀點?()
A. 以知求行 B. 生而知之
C. 天賦和生而知之 D. 以行求知
5.“傳統(tǒng)是一種巨大的阻力,是歷史的惰性力,由于它只是消極的,所以一定要摧毀?!斑@種觀點是()。
A. 歷史唯心主義 B. 歷史唯物主義
C. 歷史人本主義 D. 歷史自然主義
6.“聽其言,責其心,觀其行,必求其功。“這種觀點是()。
A. 認識對實踐的作用 B. 實踐對認識的檢驗作用
C. 認識可以脫離實踐 D. 實踐可以脫離認識
根據(jù)材料回答11-13題
材料一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BR> 子曰:“道之以正,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摘自《孔子》
材料二韓非子說:“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摘自《韓非子》
11. 孔子的治國思想是()。
A. 德治 B. 法治
C. 中庸 D. 仁
12. 韓非子的治國思想是()。
A. 以德治國 B. 以刑治國
C. 刑德兼用 D. 以刑為主,德為輔
13. 兩則材料中關于治國的共同點是()。
A. 以德治國 B. 依法治國
C. 以德為先 D. 以法為先
根據(jù)材料回答16-19題
優(yōu)秀青年教師郭甲,通過總結自己多年從事教學工作的經(jīng)驗和體會,撰寫了一篇關于教學改革方面的論文,準備參加本校第四屆論文研討會。為此,找到本校打字員趙乙?guī)推浯蛴?。期間趙乙的同學肖丙看到了該論文后很欣賞,隨后以自己學習為名向趙乙要了一份,之后,以自己的名義在某雜志上發(fā)表。郭了解此事后,指責肖剽竊了自己的論文,侵犯了自己的著作權。而肖則辯解,自己當時看到的郭的論文還未公開發(fā)表,自己只是贊同郭的觀點,并下了一番工夫寫了該論文,且已正式發(fā)表,自己才依法享有該論文的著作權。
16. 該論文的著作權應歸誰享有?()
A. 趙乙 B. 郭甲
C. 肖丙 D. 不屬于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
17. 作品是創(chuàng)作活動所取得的具有一定表現(xiàn)形式的智力成果,它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A. 專用性 B. 時間性
C. 地域性、新穎性 D. 獨創(chuàng)性,能以一定的客觀形式表現(xiàn)出來
18. 我國對著作權實行什么原則?()
A. 自動保護主義 B. 手續(xù)主義
C. 繼承主義 D. 順接主義
19. 目前針對著作權的糾紛比較多,比較突出的是一稿多投,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新聞稿件,允許一稿多投 B. 文學作品,不允許一稿多投
C. 學術文章,不允許一稿多投 D. 一稿多投是一個道德問題,不屬于法律范疇
20. 國家權力機關的監(jiān)督是指各級人大及常委會對公務員的監(jiān)督。下列不屬于它的監(jiān)督范圍的是()。
A. 制定公務員管理的基本法律
B. 檢查各級政府及其公務員的工作
C. 任免政府工作人員
D. 對公務員的違法犯罪行為提出處理意見
根據(jù)材料回答21-24題
美國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人們在40歲以后如果大腹便便的話,今后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病或者其他癡呆病的風險將會增加。據(jù)美國媒體3月27日報道,這項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人到中年的時候胃部儲存了大量的脂肪,以后患上癡呆癥的風險會增加,對于那些體重沒有超標的人來說也是如此,而此前的說法是將身體肥胖的中年人士涵蓋在患病的高風險人群中。
此前的研究認為,這種腹部的脂肪堆積,不僅會影響人們的身材,還增加了人們患上多種疾病的風險,如糖尿病、中風、心臟病等。而這項新研究報告的作者,美國凱撒醫(yī)療中心加州奧克蘭分部的瑞切爾·惠特默認為,目前應當將癡呆癥也加入上述風險當中。
這項研究的實驗對象涉及到6583人,其中有男有女,他們曾經(jīng)在40至45歲的時候接受過體檢,其中一項內容就是測量他們背部與上腹部之間的距離,研究者們認為,那些數(shù)值超過10英寸(25.4厘米)的人士,屬于腹部肥胖人群,研究人員又將這些實驗對象36年后的醫(yī)療記錄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中有1049人患上阿爾海默氏病以及其他類型的癡呆癥。
實驗者們得出結論,與那些體重正常,腹圍較小的人相比;體重正常、腹圍較大的人患有癡呆癥的幾率高出89%,體重超標、腹圍較小的人患病幾率高出81%,但是如果他們的腹圍較大的話,患病風險則要高出2倍。
惠特默表示,目前并不清楚為什么腹部脂肪堆積會促進癡呆癥的發(fā)生,不過有可能是因為這些脂肪會()一種損傷大腦的物質。
2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阿爾茨海默氏病是癡呆病的一種
B. 身體肥胖的中年人是高患病風險人群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C. 體重沒有超標,但是腹圍較大的人患上癡呆病的風險也會增加
D. 腹部脂肪堆積,僅僅影響人們的身材
22. 在材料最后一段的()中填入最合適的詞。
A. 生產(chǎn) B. 促進 C. 引導 D. 分泌
23.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體重正常、腹圍較小的人患癡呆癥的有157個
B. 體重正常、腹圍較大的人患癡呆癥的有295個
C. 體重超標、腹圍較小的人患癡呆癥的有383個
D. 體重超標、腹圍較大的人患癡呆癥的有313個
24. 下列說法和短文意思不符合的一項是()。
A. 腹圍較大的人增加了患糖尿病、中風、心臟病的危險
B. 最新研究證明腹圍較大的人還增加了患癡呆病的危險
C. 腹圍較大的人患癡呆病危險增大的原因已經(jīng)被發(fā)現(xiàn)
D. 研究人員是對相同人群,40歲至45歲以及75至80歲醫(yī)療記錄比較分析得出結論的
25. 國家經(jīng)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
A. 基礎和核心 B. 核心和本質
C. 前提和基礎 D. 條件和保障
26. 甲、乙、丙分別購買了某住宅(共三層)的一至三層住宅,并各自辦理了房產(chǎn)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乙、丙都沒有權利分享住宅樓外墻的廣告收入
B. 一層住戶甲對其他兩戶享有民事權利
C. 如果丙想在樓頂興建一個花園,必須得到甲和乙同意
D. 若其中一住戶出售房屋,其他兩戶有優(yōu)先購買權
27. 甲與乙有仇,遂尋機報復。他攜帶匕首到乙家尋仇,卻發(fā)現(xiàn)乙與鄰居在打牌,于是便返回家,甲的行為屬于()。
A. 犯罪中止 B. 犯罪預備
C. 犯罪表示 D. 不構成犯罪
28. 憲法規(guī)定,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系由法律規(guī)定。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基層政權的范疇?()
A. 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的人民政府
B. 不設區(qū)的市、市轄區(qū)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
C. 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人民政府
D. 縣人民政府
31. 有“華中第一峰“之稱的是湖北省的()。
A. 荊山 B. 神農架的神農頂
C. 巫山 D. 武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