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尼可羅·馬基亞維利簡歷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基本概述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5月23日—1527年6月22日)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學家、音樂家、詩人、和浪漫喜劇劇作家。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所寫下的《君主論》一書提出了現(xiàn)實主義的政治理論、以及《論李維》一書中的共和主義理論。
他于1498年進入統(tǒng)治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十人執(zhí)政團(theCouncilofTen)服務,隨后奉派出國擔任外交任務,這個工作使他獲取許多足供萃取的經(jīng)驗,以作為往后政治與軍事技巧諍諫的素材。1512年共和國崩潰,曾長期支配佛羅倫薩政局的麥迪錫家族(MediciFamily)重掌權力。由于馬基雅維利意外不當?shù)鼐砣胍粓鲋\叛該家族的陰謀,因而遭受逮捕和折磨。獲釋后,被逐出城區(qū),退隱至距離佛羅倫薩南方七里的圣安德列(Sant’Andrea)的小農(nóng)莊。馬基雅維利失意的余生,即專注于寫作,其中一些著作試圖說服新任的統(tǒng)治者,恢復他所熱愛的處理政務的職位。1527年該政府被*后被逐,同年病死。
馬基雅維利是中世紀晚期意大利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主張結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狀態(tài),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他在其代表作《君主論》(1513)中認為共和政體是好的國家形式,但又認為共和制度無力消除意大利四分五裂的局面,只有建立擁有無限權力的君主政體才能使臣民服從,抵御強敵入侵。他強調(diào)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權術政治、殘暴、狡詐、偽善、謊言和背信棄義等,只要有助于君主統(tǒng)治就都是正當?shù)?。這一思想被后人稱為“馬基雅維利主義”。他還著有《論戰(zhàn)爭藝術》(1520)和《佛羅倫薩史》(1525)等。
馬基雅維利有關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著作有《論提圖斯·李維烏斯的前十卷》和《君主論》(一譯《霸術》)。他很少直接論述法律,但作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政治學說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政治思想對后世西方法律思想具有重要影響。馬基雅維利強烈要求統(tǒng)一意大利,反對羅馬教會和貴族割據(jù)勢力;他推崇共和政體,但又認為在當時政治條件下,只能實行君主專制。他將所著《君主論》一書獻給佛羅倫薩統(tǒng)治者美第奇的洛倫佐(1449~1492),呼吁洛倫佐致力于意大利的統(tǒng)一,并著重論述了鞏固君主統(tǒng)治的方法和權術。在中世紀后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個明顯地擺脫了神學和倫理學的束縛,為政治學和法學開辟了走向獨立學科的道路。他主張國家至上,將國家權力作為法的基礎。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成長經(jīng)歷
馬基亞維利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曾是一名律師,但當他出生后,家中除了四壁圖書外已經(jīng)一無所有,所以他沒有多少受教育的機會,完全依靠自學。
1494年美第奇家族對佛羅倫薩的統(tǒng)治被*,成立了共和國。1498年馬基亞維利出任佛羅倫薩共和國第二國務廳的長官,兼任共和國執(zhí)政委員會秘書,負責外交和國防,經(jīng)常出使各國,會見過許多執(zhí)掌政權的人物,成為佛羅倫薩首席執(zhí)政官的心腹,他看到佛羅倫薩的雇傭軍軍紀松弛,極力主張建立本國的國民軍。1505年佛羅倫薩通過建立國民軍的立法,成立國民軍九人指揮委員會,馬基亞維利擔任委員會秘書,并在征服比薩的戰(zhàn)爭中,率領軍隊,親臨前線指揮作戰(zhàn),1509年比薩投降佛羅倫薩。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中,他到處出使游說,力圖使其和解,避免將佛羅倫薩拖入戰(zhàn)爭,并加強武裝以圖自衛(wèi)。但當他1511年前往比薩時,教皇的軍隊攻陷佛羅倫薩,廢黜執(zhí)政官,美第奇家族重新控制佛羅倫薩。馬基維亞利喪失了一切職務。
洛倫佐·美第奇成為佛羅倫薩大公,1513年馬基維亞利被投入監(jiān)獄,受到嚴刑拷問,但終被釋放,已經(jīng)一貧如洗,隱居鄉(xiāng)間,開始進行寫作,據(jù)他給朋友的一封信中描述:
“傍晚時分,我回到家中的書桌旁,在門口我脫掉沾滿灰土的農(nóng)民的衣服,換上我貴族的宮廷服,我又回到古老的宮廷,遇見過去見過的人們,他們熱情地歡迎我,為我提供單人的食物,我和他們交談,詢問他們每次行動的理由,他們寬厚地回答我。在這四個鐘頭內(nèi),我沒有感到疲倦,忘掉所有的煩惱,貧窮沒有使我沮喪,死亡也沒能使我恐懼,我和所有這些大人物在一起。因為但丁曾經(jīng)說過:從學習產(chǎn)生的知識將永存,而其他的事不會有結果。
我記下與他們的談話,編寫一本關于君主的小冊子,我傾注了我的全部想法,同時也考慮到他們的臣民,討論君主究竟是什麼?都有什麼類型的君主?怎樣去理解?怎樣保持君主的位置?為什麼會丟掉王位?對于君主,尤其是新任的君主,如果我有任何新的思路能讓你永遠高興,肯定不會讓你不高興,一定會受到歡迎。”
在此期間,他完成了兩部名著《君主論》和《論蒂托·李維<羅馬史>的初十年》。洛倫佐死后,主教朱理·美第奇統(tǒng)治佛羅倫薩,立志改革政治,征詢馬基亞維利意見。1520年,他寫成《戰(zhàn)爭之藝術》(TheArtofWar)。1523年朱理當選教皇,為克萊芒七世,重新起用馬基維亞利,讓他編寫《佛羅倫薩史》,他將新書獻給教皇,被賞賜120金幣,他在《佛羅倫薩史》中描述當時的佛羅倫薩人:“他們在穿著和日常生活上,比他們的先輩更自由,在其他方面花費更多,花費在休閑、游戲和女人上的時間和金錢更多,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有更好的穿著,有更精明的談吐,誰能以精明的方式傷害他人,誰就是能干的人?!辈⑵鹩盟麨槌欠牢瘑T會秘書,參加教皇的軍隊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作戰(zhàn)。 1527年,美第奇家族倒臺,佛羅倫薩恢復共和制,馬基亞維利想繼續(xù)為共和國效力,但因為他曾效力于美第奇家族,不被共和國起用,郁悒成疾,58歲即去世。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大事年譜
1469年5月3日生于佛羅倫薩一沒落貴族家庭。
1527年6月21日卒于同地。
1494年參加反美第奇家族的起義。
1498年起任佛羅倫薩共和國掌管軍事外交的十人委員會秘書,負責起草政府文件和佛羅倫薩防務,并出使意大利各國和法、德等國。
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西班牙支持下*佛羅倫薩共和國,重新執(zhí)政。Machiavelli被投入監(jiān)獄。雖然不久被釋放,但他一貧如洗,開始寫作。為了得到美第奇家族的賞識,他寫出對世界政治史影響至深的著作《君主論》。
1513年美第奇家族復辟,遭逮捕和監(jiān)禁?;謴妥杂珊螅L期隱居莊園,著書立說。不久,他的兩部著作《君主論》和《論蒂托·李維的初10年》問世。此后開始創(chuàng)作喜劇《曼德拉草根》。
1520年完成《論戰(zhàn)爭藝術》。
1525年,他把8卷《佛羅倫薩史》獻給教皇。他在這部著作中獨辟蹊徑,打破人文主義歷史編纂學的傳統(tǒng)。同年,創(chuàng)作出另一部喜劇《克麗齊婭》。
1526年4月,當選為城防委員會秘書。次年教皇組織科尼亞克同盟反對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馬基雅維利參加教皇的軍隊作戰(zhàn)。
1527年美第奇家族被逐后,回到佛羅倫薩,希冀重新得到任用,但新政權因其與美第奇家族有過交往,拒絕其要求,從此離開政治舞臺,抑郁而終。
1527年6月27日去世。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戲劇成就
馬基雅維利一生完成多種理論與文學著作,并在戲劇領域取得突出的成績。1504年,他寫出劇本《假面》,已失傳?!堵吕莞肥撬匾膭∽鳎彩堑谝徊恳獯罄Z喜劇。劇本描寫迂腐的學者尼齊亞膝下無子,聽信青年卡利馬科的主意,要妻子盧克萊齊婭服用曼德拉草根,結果中了圈套,卡利馬科乘機和盧克萊齊婭相好,享受幸福。
作者歌頌人的智慧、愛情,提倡享樂主義,譴責私利毀滅人的活力,抨擊教會的虛偽、墮落。馬基雅維利繼承和發(fā)展了古羅馬的喜劇傳統(tǒng),他的作品展示了意大利的現(xiàn)實生活,抨擊了社會惡習和封建道德觀念,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道德喜劇的杰出作家。他的劇作具有鮮明的特色,通過構思巧妙、曲折夸張的情節(jié)刻畫富于性格特征的人物,臺詞幽默、風趣。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政治成就
馬基雅維利是中世紀晚期意大利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主張結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狀態(tài),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
他拋棄了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和教條式的推理方法,不再從《圣經(jīng)》和上帝出發(fā),而是從人性出發(fā),以歷史事實和個人經(jīng)驗為依據(jù)來研究社會政治問題。他把政治學當作一門實踐學科,將政治和倫理區(qū)分開,把國家看作純粹的權力組織。他的國家學說以性惡論為基礎,認為人是自私的,追求權力、名譽、財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與人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激烈斗爭,為防止人類無休止的爭斗,國家應運而生,頒布刑律,約束邪惡,建立秩序。國家是人性邪惡的產(chǎn)物。他贊美共和政體,認為共和政體有助于促進社會福利,發(fā)展個人才能,培養(yǎng)公民美德。但他認為,當時處于人性墮落、國家分裂、社會*狀況的意大利,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寧的出路只能是建立強有力的君主專制制度。
他向君主獻策,闡述了一套統(tǒng)治權術思想:1、軍隊和法律是權力的基礎。2、君主應當大權獨攬,注重實力,精通軍事。3、君主不應受任何道德準則的束縛,只需考慮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慮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內(nèi)懷*詐,亦可效法狐貍與獅子,詭詐殘忍均可兼施。4、君主可以和貴族為敵,但不能與人民為敵。5、君主應當不圖虛名,注重實際。殘酷與仁慈、吝嗇與慷慨,都要從實際出發(fā)。明智之君寧蒙吝嗇之譏而不求慷慨之譽。他所主張的政治權術思想被后人稱為馬基雅維利主義。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主要作品
著作
《君主論》 《蒂托·李維的初十年》
《論戰(zhàn)爭藝術》 《論李維》
《關于日耳曼國家的報告》 《佛羅倫薩史》
劇本
《曼佗羅花》 《克麗齊婭》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作品評價
《君主論》
《君主論》論述了君主應該怎樣進行統(tǒng)治和維持,認為軍隊是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君主要擁有自己的軍隊,并應靠殘暴和訛詐取勝。認為君王在統(tǒng)治之時要以實力原則,不擇手段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同時要效法狐貍與獅子,有狐貍的狡猾,獅子的勇猛。
背景: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割據(jù)勢力十分嚴重,各城邦國家間的彼此仇視使意大利喪失了中世紀時期在商業(yè)和貿(mào)易方面的地位,而且因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而倍受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蹂躪。馬基亞維利主張建立統(tǒng)一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結束意大利的分立狀態(tài)。
他在寫于剛遭貶逐不久的《君王論》(ThePrince,1513),被稱作“邪惡的圣經(jīng)”,乃一忠告君王的短書,焦點在終章討論如何從外國支配下解放意大利的問題。雖然一些作家(有名的是斯賓諾莎和盧梭)認為該書是諷刺君主政體之作,但是《君王論》顯系為毛遂自薦而寫的阿諛文章。安頓了流亡生活之后,馬基雅維利一邊經(jīng)營農(nóng)場,一邊寫作《論李維著羅馬史前十書》,(DiscoursesontheFirstTenBooksofTitusLivius,[1532],1950)。此書有一系列反省政治技巧,大量取例于羅馬共和國,雖然明顯流露其同情共和的觀點,但其中對于無情和不道德的政治手腕的坦率討論,卻不少于《君王論》,因此遂令其惡名昭著。
《君王論》被認為是一本向國家元首進諫的實用入門書。該書的基本觀點認為一個君王要官運亨通,就應該絲毫不考慮道德問題,而要依靠勢力和*計。馬基雅維利十分強調(diào)國家完備武裝的重要性,認為這比什么都重要。他強調(diào)一個國家的軍隊若是從自己的公民中招募的,這樣的軍隊才可靠;一個國家若靠雇擁軍隊或者靠外國軍隊,則必然會軟弱無能,危機四伏?!毒跽摗贩Q為“*者手冊”。馬基雅維利的生涯和他的其他著作表明在一般情況下他喜歡共和政治而不喜歡*政治。他為意大利在政治上和軍事上軟弱無能而大失所望。許多異族侵略者的軍隊在踐踏著祖國河山,他渴望有一個強大的君王來統(tǒng)一祖國,把侵略者趕出去。人們會有興趣地注意到,雖然馬基雅維利提倡君王采用切實可行的玩世不恭和殘酷無情的手段,但是他本人卻是個理想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并不很擅長玩弄他推薦的騙術。
馬基雅維利勸告君王要贏得民眾的支持,這樣就可以消除一些難以避免的禍根。馬基雅維利當然清楚一個新上任的統(tǒng)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必須得做些失悅于被統(tǒng)治者的事。但是他指出:“?!鞣咴趭Z取國家權力的過程必須得頃刻用盡所有殘暴的手斷,以避免每日都使用這種手斷……要逐漸提供福利待遇,這樣可以使福利得以更充分的利用”。一個君王要官運不衰,周圍必須得有才干杰出的忠臣;馬基雅維利警告君王不要被阿諛奉承之徒所迷惑;并提出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建議。
世人對于馬基雅維利先生的關注卻往往只停留在上《君主論》,尤其是那些獨夫民賊使然。英王查爾斯五世對《君主論》“愛不釋手”。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領袖克倫威爾一直珍藏著一部《君主論》的手抄本。法國國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在遭暗殺時,隨身都帶著一部《君主論》。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一直把《君主論》作為自己每天睡前的必讀書。曾經(jīng)在歐洲所向披靡的拿破侖終在滑鐵盧折戟沉沙,而人們在打掃戰(zhàn)場時,在他的用車中發(fā)現(xiàn)了一部寫滿批注的法文本《君主論》。
《曼陀羅》
《曼陀羅》講的主要是一個“愛情”的故事,而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則是馬基雅維利為摯愛的佛羅倫薩。主角卡利馬科在當?shù)氐臐娖さ臒o賴計策的幫助下,成功了追到了當?shù)孛赖呐印藿o了當?shù)赜薮赖囊晃荒崆⒗蠣數(shù)谋R克蕾加。
《曼陀羅》里大約首先就就擺出了有關道德、忠貞與信仰的矛盾。體面的卡利馬科為了追求美女就不顧道德的約束濫用計謀,美麗的盧克蕾加可以在忠貞表層下面保留一個情人,而劇中的另外一個修道士則為了若干金幣的布施參與到卡利馬科的陰謀當中。劇中各種各樣的信條都被打破,更多的是韋小寶氏詼諧但又直接的行動。當然,《曼陀羅》并沒有反對這些有違道德、忠貞與信仰的事情,反而去詆毀那個僅有的合法的老爺尼洽,把他刻畫成那個“全佛羅倫薩愚蠢的人”。或許這恰恰是馬基雅維利對于卡利馬科的陰謀的認同,舊的思想的束縛應該被打破,或者保留其不再有著強烈的影響力框架,讓人們這個框架中靈活的掌握的自己的行動。
《曼陀羅》中的佛羅倫薩,正處于一個正在進行著潛移默化的變革的時期,卡利馬科和他的同謀者構成了這個社會中正在逐漸的掌權的那個階層,他們所做的,正是在重新劃定道德、貞潔與追求的范疇?!堵恿_》應是一種馬基雅維利對當時社會的寫照,人們逐漸從單一的道德、風俗和信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由自己主動的去追求。而原有道德、風俗和信仰本身所構建的價值體系也在瓦解,違反它們,或許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歷史評價
馬基雅維利批評以往的作家談論政治時只涉及理想的與想象的國家,他宣稱自己所處理的政治問題是具實效的真理(veritaeffettuale)。處于深思市民人文精神(civichumanism)傳統(tǒng)的馬基雅維利,極度關切城市的憲政體制以及英雄人物的光榮事跡。他對這個時期之苛酷現(xiàn)實作風的貢獻,是他認識到具有政治家情操的英雄不必千篇一律遵循基督教的道德蒙誡,而實際上某些老套的道德格言壓抑君王的結果卻極可能直接導致其毀滅。他辯稱,一個君王因此必須明了如何不為善(hownottobegood),并且順勢(accordingtonecessity)運用這種體認。此外,他也認為正在鞏固其權力的君王必須知道怎樣支配人們的想象力。鮑吉亞(CesareBorgia)即能達到此境界;馬基雅維利服職于佛羅倫薩共和國時曾與他交涉過。鮑吉亞曾派遣手下將領歐柯(Ramirrodaorca)以必要的殘酷手段,鎮(zhèn)撫新近征服的羅曼迦那(Romagna);然后他差人殺了歐柯,使之尸體身首異處,棄置于席塞那(Cesena)的廣場。此舉是為了安撫當?shù)氐脑褂戎暎覠o疑也想操縱人們的想象力。馬基雅維利在《君王論》的第七章寫道,這個殘暴的景像“同時帶給人們滿意和驚訝”。有人常說,馬基雅維利相信私人的道德生活和政治家的道德是兩回事。然而,盡管他有犬儒的風格,但他對善惡率直認定的斷然態(tài)度卻絕不搖擺不定。統(tǒng)治者并未被賦與一種不同的道德原則;只是統(tǒng)治者被解釋為道德本身的守護者,而于必要時得以侵犯道德規(guī)范。將其勸諫君王的語言換成對于正在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國家(他對此有敏銳的觀察)特征的描繪,這點便成了國家理由(reasonofstate)的觀念。
寫作《論李維著羅馬史前十書》這一面的馬基雅維利鮮為人知,卻更歷久彌新。在此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種社會沖突理論:人們相互斗爭竟使國家保持統(tǒng)一,而免崩潰的趨勢。他留傳給后代思想家一個古典的理念,即任何持久的政體必須在君主、貴族、民主三種要素之間維持平衡。創(chuàng)造以及維系一個在市民公共領域中超越私人與家族偏執(zhí)的國家,雖是人類的高成就,但卻有其終局的惡運。因為國家創(chuàng)造和平,和平帶來繁華,當人們逐漸習慣繁華與和平的日子,他們便喪失公德,放縱私人的情欲;用馬基雅維利的話說:自由屈服于腐化。這個強調(diào)公民參與的傳統(tǒng),甚至在近代早期歐洲的絕對君主政體中亦未曾斷絕,而從法國*的時代開始即成為主流。它構成現(xiàn)代所謂“民主政體”的許多內(nèi)容。
然而,在通俗的想象中,馬基雅維利總成為以操縱取樂的代言人,及善于描繪權謀的作家。許多革命冒險家從他那里找到遁詞以掩飾他們本能的行為傾向。當社會心理學家在制作問卷測量人格的操縱傾向時,也記取了馬基雅維利的這個角色。測驗得高分的叫“highmach”,而比較不具操縱傾向的人則叫“l(fā)owmach”。
如果我們對于馬基雅維利先生的生平和其的整個政治理念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那么我們必然會認識到那些對于馬基雅維利先生的指責完全是片面。在了解學習之前我們首先必須清楚馬基雅維利先生追求的是什么,他的思想理念是什么。在下讀過深知馬基雅維利先生是處于怎樣一個時代,在那個時代強者為尊,實力就說明一切,各個封建諸侯和國君們使用權謀和詐術來拼命擴展自己的利益,而另一方面大眾卻如群氓一樣為人輕易操控反復無常。而共和派人士又的建立共和政體的努力卻又的在強權的打壓之下失敗。在這種背景下,馬基雅維利先生怎么可能指望那些人民大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鬼話?他又如何把希望放在又背棄他們那些共和主義者的人民身上?在那種情況依賴強有力的君主利用強有力的權利和權謀來統(tǒng)一他心愛的祖國,是他現(xiàn)實的選擇。在那種情況下作為達成目的的手段孕育而生。他聲稱這是一本獻給君主的寶書,他也因此背上拉馬基雅維利主義的惡名。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一點,那就是馬基雅維利先生到底在追求什么?他所追求的東西從來就沒有變過,一個共和制的統(tǒng)一的祖國。無疑要達到這個目的則必須使用現(xiàn)實的政治權術,而不是那些理想的政治道德.實際上我們必須清楚,雖然馬基雅維利主義是現(xiàn)實政治權謀的代名詞,但是并不意味在之前這些東西就不存在.實際上這些東西一開始就與人類的政治生活密不可分,只是沒有人愿意也沒有人有勇氣把這些東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與其說是馬基雅維利先生發(fā)明啦馬基雅維利主義,不如說其毫不留情的撕下拉那些統(tǒng)治者的遮羞布,使得他們丑惡的面容暴露在世人面前。在綜合啦這些東西后我們有理由贊同盧梭的說法“馬基雅維利自稱是在給君主講課,實際上他是在給人民講大課,告訴他們他們被怎樣的人所統(tǒng)治者,實為共和黨人的寶書”確實是如此表面看起來他是在指導君主如何奴役人民,然而當那些君主奴役人民的手段和他們那惡劣的本性暴露在人民之前時,當人民有充分的覺悟之時,也可以在的指導之下去追求他們的自由與權利。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人物影響
馬基維力絕非鼓勵任何犯罪行為。政治家是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除非為了公益,他們的野心并無榮耀可言。他以稍帶保留的態(tài)度,談論政治活動里適當使用殘暴手段的問題。必要使用殘暴手段的判斷標準是:它不能流于濫用。而且,這種效性與榮耀倫理的結合,是他極為獨特的態(tài)度。馬基雅維利在一段通常譯為“目的合理化手段”的文字中寫道:“當行為指控他時,行為的結果卻應寬恕之”。但他所關心的不是道德的合理化,而是由臣民和史學家所做的適當判斷。從這個技術的觀點而言,宗教是重要的,因為它可使人勇于獻身、強化其德行。馬基雅維利以拉丁式風格,強烈反對教士干政,而且時常率直地反對基督教,因它的謙卑論削弱了政府,并阻止嚴肅的軍事狂暴行為。他只贊美現(xiàn)世的英雄而非來生的虔誠奉獻者。
沒有幾個政治哲學家受到象馬基雅維利這樣強烈的譴責。多年來,人們罵他是地地道道的魔鬼的化身,并把他的名字當作欺騙和狡猾的同義詞來使用。其中強烈的譴責常常出自于把他所倡導的學說付諸于實踐的人們之口,馬基雅維利可以在理論上證實這種虛偽的行徑。
當然人們根據(jù)道德規(guī)范批判馬基雅維利并不表明他沒有影響。更為確切地說,人們對他的影響提出異議是因為他的思想并非格外新穎獨特,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馬基雅維利反復重申他并不是提出一種新政策,而是指出自從遠古以來許多杰出君王的成功之路。馬基雅維利總是引用古代歷史或意大利近期事件中生動的例子來說明他的建議。賽薩爾·波吉亞(馬基雅維利《君王論》中稱贊的人物)沒有從馬基雅維利那里學到什么策略,反而是馬基雅維利從他那里學到了實惠。
本尼托·墨索里尼是曾經(jīng)公開稱贊馬基雅維利的少數(shù)幾個政治領袖之一。毫無疑問許多杰出的政治人物都認真地讀過《君王論》這本書。據(jù)說拿破侖睡覺時把一本《君王論》放在枕頭下面,人們對*和斯大林也有類似的傳說。但是看來還沒有明確的跡象表明馬基雅維利策略在現(xiàn)代政治中比在《君王論》發(fā)表之前更加盛行,這是馬基雅維利在本冊中名次不高的主要原因。
馬基雅維利對政治實踐影響的程度還沒有確定的話,那么他對政治理論的影響是不容置辨的。早期的作家如柏拉圖和圣·奧古斯丁把政治學和道德學或神學密切結合起來。而馬基雅維利則從純?nèi)诵缘慕嵌葋碚撌鰵v史和政治。他暗示重要的問題不在于人們應該怎樣表現(xiàn),而在于實際上他們怎樣表現(xiàn);不在于誰應該掌握政權,而在于實際上人們怎樣取得政權。今天討論政治學說的方式比從前現(xiàn)實得多,這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由于馬基雅維利的影響。他是名符其實的現(xiàn)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馬基雅維利主義
馬基雅維里主義(machiavelliansm)也因之成為權術和謀略的代名詞。它通常分為高馬基雅維里主義和低馬基雅維里主義。高馬基雅維里主義的個體重視實效,保持著情感的距離,相信結果能替手段辯護。大量的研究探討了有關馬基雅維里主義與行為結果的關系。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比低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更愿意操縱別人,贏得利益更多,更難被別人說服,他們更多地是說服別人。但這些結果也受到情境因素的調(diào)節(jié)。
馬基雅維里認為,人類愚不可及,總有填不滿的欲望、膨脹的野心;總是受利害關系的左右,趨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義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們偶爾行善只是一種偽裝,是為了贏得名聲和利益。人都是“忘恩負義、心懷二志、弄虛作假、偽裝好人、見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優(yōu)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墮落,因為作惡事更有利于自己,講假話更能取悅于別人。人民有屈從權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殘酷,而不是愛。人應當在野獸中選擇獅子和狐貍,象獅子那樣殘忍,象狐貍那樣狡詐。君主不妨對行惡習以為常,不要因為殘酷的行為受人指責而煩惱;“慈悲心是危險的,人類愛足以滅國”。馬基雅維里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
馬基雅維里還指出:受人敬愛不如被人懼怕,“一個君主被人懼怕比起被人愛,更為安全些”。但有時又有必要讓人民相信君主是“集美德于一身的人”,也就是說,統(tǒng)治者在公開場合應表現(xiàn)出愛民如子和仁慈寬厚的樣子。懲罰人的事應讓其他人去干,后還可嫁禍于人,找替罪羊,以避免自己受到國民的譴責。獎賞別人的事應當親自出面,以免讓下屬行私惠。給人恩惠要一點點地來,讓他有盼望;給人打擊要一下致其于死地,不讓他有報復的可能。君主平常應當不露聲色,對凡事裝作懵懂無知,避免讓下屬了解自己,但對下屬自己心中要了如指掌,隨時操縱他,并且動用殺伐大權。馬基雅維里認為,君主應當絕對地控制武器精良和素質(zhì)優(yōu)秀的軍隊,“任何人只要有他自己的裝備精良的軍隊,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時勢如何驟轉(zhuǎn),他自己總是處于有利的地位”。還有,君主為了保持權力的自主性,絕不可相信任何人;不可對別人吐露真心,不可指望別人對你誠實,更不可把命運系于別人身上。君主要經(jīng)得起孤獨的煎熬,“危險莫過于意氣相投的人”。所以,應當懷疑一切人,組織耳目對之暗中監(jiān)視,網(wǎng)羅黨羽排除異己,設置職權相互牽制……。總之,為保住君主的地位,采取一切手段都是允許的。
馬基雅維里主義在西方是貶義詞,是旁門左道的文化支流;一旦誰被冠以“馬基雅維里主義者”,誰就名譽掃地。尼克松因“水*”之類的陰謀詭計而被稱作“馬基雅維里主義者”,其政治地位一落千丈,成為美國歷“差”的三位總統(tǒng)之一。
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在以下幾個方面工作成效顯著:
A、當他們與別人面對面直接交往,而不是間接地相互作用;
B、當情境中要求的規(guī)則與限制少,并有即興發(fā)揮時;
C、情緒卷入與獲得成功無關時。
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會是好員工嗎?這取決于工作的類型及你是否在評估績效時考慮其道德內(nèi)涵。對于需要談判技能的工作和成功能帶來實質(zhì)效益的工作(如代理銷售商),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會十分出色;而對于以下這些情況,如結果不能為手段辯護的工作,行為有絕對的規(guī)范標準以及上一段中所列出的叁個條件不存在時,很難預期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會取得良好績效。
馬基雅維利主義現(xiàn)在的人們眼里已成為不擇手段,無視道德而側(cè)重權術與謀略的現(xiàn)實政治代名詞。并與傳統(tǒng)的理想道德政治想對應,因此馬基雅維利主義往往成為專制*者們的愛,并成為他們肆意奴役民眾的理論基礎。然而有趣的是因馬基雅維利主義而毀譽參半的馬基雅維利先生卻是一味道德高尚的老牌共和主義者,如果對于馬基雅維利先生全部政治信念和其人生軌跡進行深入的了解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得出一些不同的東西,我們可以進一步的認識到馬基雅維利主義是先生留給世人特別是人民大眾寶貴的思想寶藏。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基本概述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年5月23日—1527年6月22日)是意大利的政治哲學家、音樂家、詩人、和浪漫喜劇劇作家。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他所寫下的《君主論》一書提出了現(xiàn)實主義的政治理論、以及《論李維》一書中的共和主義理論。
他于1498年進入統(tǒng)治佛羅倫薩共和國的十人執(zhí)政團(theCouncilofTen)服務,隨后奉派出國擔任外交任務,這個工作使他獲取許多足供萃取的經(jīng)驗,以作為往后政治與軍事技巧諍諫的素材。1512年共和國崩潰,曾長期支配佛羅倫薩政局的麥迪錫家族(MediciFamily)重掌權力。由于馬基雅維利意外不當?shù)鼐砣胍粓鲋\叛該家族的陰謀,因而遭受逮捕和折磨。獲釋后,被逐出城區(qū),退隱至距離佛羅倫薩南方七里的圣安德列(Sant’Andrea)的小農(nóng)莊。馬基雅維利失意的余生,即專注于寫作,其中一些著作試圖說服新任的統(tǒng)治者,恢復他所熱愛的處理政務的職位。1527年該政府被*后被逐,同年病死。
馬基雅維利是中世紀晚期意大利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主張結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狀態(tài),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他在其代表作《君主論》(1513)中認為共和政體是好的國家形式,但又認為共和制度無力消除意大利四分五裂的局面,只有建立擁有無限權力的君主政體才能使臣民服從,抵御強敵入侵。他強調(diào)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權術政治、殘暴、狡詐、偽善、謊言和背信棄義等,只要有助于君主統(tǒng)治就都是正當?shù)?。這一思想被后人稱為“馬基雅維利主義”。他還著有《論戰(zhàn)爭藝術》(1520)和《佛羅倫薩史》(1525)等。
馬基雅維利有關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著作有《論提圖斯·李維烏斯的前十卷》和《君主論》(一譯《霸術》)。他很少直接論述法律,但作為近代資產(chǎn)階級政治學說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政治思想對后世西方法律思想具有重要影響。馬基雅維利強烈要求統(tǒng)一意大利,反對羅馬教會和貴族割據(jù)勢力;他推崇共和政體,但又認為在當時政治條件下,只能實行君主專制。他將所著《君主論》一書獻給佛羅倫薩統(tǒng)治者美第奇的洛倫佐(1449~1492),呼吁洛倫佐致力于意大利的統(tǒng)一,并著重論述了鞏固君主統(tǒng)治的方法和權術。在中世紀后期政治思想家中,他第一個明顯地擺脫了神學和倫理學的束縛,為政治學和法學開辟了走向獨立學科的道路。他主張國家至上,將國家權力作為法的基礎。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成長經(jīng)歷
馬基亞維利出生在佛羅倫薩一個沒落貴族家庭,父親曾是一名律師,但當他出生后,家中除了四壁圖書外已經(jīng)一無所有,所以他沒有多少受教育的機會,完全依靠自學。
1494年美第奇家族對佛羅倫薩的統(tǒng)治被*,成立了共和國。1498年馬基亞維利出任佛羅倫薩共和國第二國務廳的長官,兼任共和國執(zhí)政委員會秘書,負責外交和國防,經(jīng)常出使各國,會見過許多執(zhí)掌政權的人物,成為佛羅倫薩首席執(zhí)政官的心腹,他看到佛羅倫薩的雇傭軍軍紀松弛,極力主張建立本國的國民軍。1505年佛羅倫薩通過建立國民軍的立法,成立國民軍九人指揮委員會,馬基亞維利擔任委員會秘書,并在征服比薩的戰(zhàn)爭中,率領軍隊,親臨前線指揮作戰(zhàn),1509年比薩投降佛羅倫薩。在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和教皇的矛盾中,他到處出使游說,力圖使其和解,避免將佛羅倫薩拖入戰(zhàn)爭,并加強武裝以圖自衛(wèi)。但當他1511年前往比薩時,教皇的軍隊攻陷佛羅倫薩,廢黜執(zhí)政官,美第奇家族重新控制佛羅倫薩。馬基維亞利喪失了一切職務。
洛倫佐·美第奇成為佛羅倫薩大公,1513年馬基維亞利被投入監(jiān)獄,受到嚴刑拷問,但終被釋放,已經(jīng)一貧如洗,隱居鄉(xiāng)間,開始進行寫作,據(jù)他給朋友的一封信中描述:
“傍晚時分,我回到家中的書桌旁,在門口我脫掉沾滿灰土的農(nóng)民的衣服,換上我貴族的宮廷服,我又回到古老的宮廷,遇見過去見過的人們,他們熱情地歡迎我,為我提供單人的食物,我和他們交談,詢問他們每次行動的理由,他們寬厚地回答我。在這四個鐘頭內(nèi),我沒有感到疲倦,忘掉所有的煩惱,貧窮沒有使我沮喪,死亡也沒能使我恐懼,我和所有這些大人物在一起。因為但丁曾經(jīng)說過:從學習產(chǎn)生的知識將永存,而其他的事不會有結果。
我記下與他們的談話,編寫一本關于君主的小冊子,我傾注了我的全部想法,同時也考慮到他們的臣民,討論君主究竟是什麼?都有什麼類型的君主?怎樣去理解?怎樣保持君主的位置?為什麼會丟掉王位?對于君主,尤其是新任的君主,如果我有任何新的思路能讓你永遠高興,肯定不會讓你不高興,一定會受到歡迎。”
在此期間,他完成了兩部名著《君主論》和《論蒂托·李維<羅馬史>的初十年》。洛倫佐死后,主教朱理·美第奇統(tǒng)治佛羅倫薩,立志改革政治,征詢馬基亞維利意見。1520年,他寫成《戰(zhàn)爭之藝術》(TheArtofWar)。1523年朱理當選教皇,為克萊芒七世,重新起用馬基維亞利,讓他編寫《佛羅倫薩史》,他將新書獻給教皇,被賞賜120金幣,他在《佛羅倫薩史》中描述當時的佛羅倫薩人:“他們在穿著和日常生活上,比他們的先輩更自由,在其他方面花費更多,花費在休閑、游戲和女人上的時間和金錢更多,他們的主要目的是有更好的穿著,有更精明的談吐,誰能以精明的方式傷害他人,誰就是能干的人?!辈⑵鹩盟麨槌欠牢瘑T會秘書,參加教皇的軍隊和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作戰(zhàn)。 1527年,美第奇家族倒臺,佛羅倫薩恢復共和制,馬基亞維利想繼續(xù)為共和國效力,但因為他曾效力于美第奇家族,不被共和國起用,郁悒成疾,58歲即去世。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大事年譜
1469年5月3日生于佛羅倫薩一沒落貴族家庭。
1527年6月21日卒于同地。
1494年參加反美第奇家族的起義。
1498年起任佛羅倫薩共和國掌管軍事外交的十人委員會秘書,負責起草政府文件和佛羅倫薩防務,并出使意大利各國和法、德等國。
1512年美第奇家族在西班牙支持下*佛羅倫薩共和國,重新執(zhí)政。Machiavelli被投入監(jiān)獄。雖然不久被釋放,但他一貧如洗,開始寫作。為了得到美第奇家族的賞識,他寫出對世界政治史影響至深的著作《君主論》。
1513年美第奇家族復辟,遭逮捕和監(jiān)禁?;謴妥杂珊螅L期隱居莊園,著書立說。不久,他的兩部著作《君主論》和《論蒂托·李維的初10年》問世。此后開始創(chuàng)作喜劇《曼德拉草根》。
1520年完成《論戰(zhàn)爭藝術》。
1525年,他把8卷《佛羅倫薩史》獻給教皇。他在這部著作中獨辟蹊徑,打破人文主義歷史編纂學的傳統(tǒng)。同年,創(chuàng)作出另一部喜劇《克麗齊婭》。
1526年4月,當選為城防委員會秘書。次年教皇組織科尼亞克同盟反對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馬基雅維利參加教皇的軍隊作戰(zhàn)。
1527年美第奇家族被逐后,回到佛羅倫薩,希冀重新得到任用,但新政權因其與美第奇家族有過交往,拒絕其要求,從此離開政治舞臺,抑郁而終。
1527年6月27日去世。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戲劇成就
馬基雅維利一生完成多種理論與文學著作,并在戲劇領域取得突出的成績。1504年,他寫出劇本《假面》,已失傳?!堵吕莞肥撬匾膭∽鳎彩堑谝徊恳獯罄Z喜劇。劇本描寫迂腐的學者尼齊亞膝下無子,聽信青年卡利馬科的主意,要妻子盧克萊齊婭服用曼德拉草根,結果中了圈套,卡利馬科乘機和盧克萊齊婭相好,享受幸福。
作者歌頌人的智慧、愛情,提倡享樂主義,譴責私利毀滅人的活力,抨擊教會的虛偽、墮落。馬基雅維利繼承和發(fā)展了古羅馬的喜劇傳統(tǒng),他的作品展示了意大利的現(xiàn)實生活,抨擊了社會惡習和封建道德觀念,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道德喜劇的杰出作家。他的劇作具有鮮明的特色,通過構思巧妙、曲折夸張的情節(jié)刻畫富于性格特征的人物,臺詞幽默、風趣。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政治成就
馬基雅維利是中世紀晚期意大利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代表,主張結束意大利在政治上的分裂狀態(tài),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
他拋棄了中世紀經(jīng)院哲學和教條式的推理方法,不再從《圣經(jīng)》和上帝出發(fā),而是從人性出發(fā),以歷史事實和個人經(jīng)驗為依據(jù)來研究社會政治問題。他把政治學當作一門實踐學科,將政治和倫理區(qū)分開,把國家看作純粹的權力組織。他的國家學說以性惡論為基礎,認為人是自私的,追求權力、名譽、財富是人的本性,因此人與人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激烈斗爭,為防止人類無休止的爭斗,國家應運而生,頒布刑律,約束邪惡,建立秩序。國家是人性邪惡的產(chǎn)物。他贊美共和政體,認為共和政體有助于促進社會福利,發(fā)展個人才能,培養(yǎng)公民美德。但他認為,當時處于人性墮落、國家分裂、社會*狀況的意大利,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社會安寧的出路只能是建立強有力的君主專制制度。
他向君主獻策,闡述了一套統(tǒng)治權術思想:1、軍隊和法律是權力的基礎。2、君主應當大權獨攬,注重實力,精通軍事。3、君主不應受任何道德準則的束縛,只需考慮效果是否有利,不必考慮手段是否有害,既可外示仁慈、內(nèi)懷*詐,亦可效法狐貍與獅子,詭詐殘忍均可兼施。4、君主可以和貴族為敵,但不能與人民為敵。5、君主應當不圖虛名,注重實際。殘酷與仁慈、吝嗇與慷慨,都要從實際出發(fā)。明智之君寧蒙吝嗇之譏而不求慷慨之譽。他所主張的政治權術思想被后人稱為馬基雅維利主義。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主要作品
著作
《君主論》 《蒂托·李維的初十年》
《論戰(zhàn)爭藝術》 《論李維》
《關于日耳曼國家的報告》 《佛羅倫薩史》
劇本
《曼佗羅花》 《克麗齊婭》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作品評價
《君主論》
《君主論》論述了君主應該怎樣進行統(tǒng)治和維持,認為軍隊是一切國家的主要基礎,君主要擁有自己的軍隊,并應靠殘暴和訛詐取勝。認為君王在統(tǒng)治之時要以實力原則,不擇手段去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同時要效法狐貍與獅子,有狐貍的狡猾,獅子的勇猛。
背景: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割據(jù)勢力十分嚴重,各城邦國家間的彼此仇視使意大利喪失了中世紀時期在商業(yè)和貿(mào)易方面的地位,而且因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而倍受西班牙、法國和德國的蹂躪。馬基亞維利主張建立統(tǒng)一中央集權的民族國家,結束意大利的分立狀態(tài)。
他在寫于剛遭貶逐不久的《君王論》(ThePrince,1513),被稱作“邪惡的圣經(jīng)”,乃一忠告君王的短書,焦點在終章討論如何從外國支配下解放意大利的問題。雖然一些作家(有名的是斯賓諾莎和盧梭)認為該書是諷刺君主政體之作,但是《君王論》顯系為毛遂自薦而寫的阿諛文章。安頓了流亡生活之后,馬基雅維利一邊經(jīng)營農(nóng)場,一邊寫作《論李維著羅馬史前十書》,(DiscoursesontheFirstTenBooksofTitusLivius,[1532],1950)。此書有一系列反省政治技巧,大量取例于羅馬共和國,雖然明顯流露其同情共和的觀點,但其中對于無情和不道德的政治手腕的坦率討論,卻不少于《君王論》,因此遂令其惡名昭著。
《君王論》被認為是一本向國家元首進諫的實用入門書。該書的基本觀點認為一個君王要官運亨通,就應該絲毫不考慮道德問題,而要依靠勢力和*計。馬基雅維利十分強調(diào)國家完備武裝的重要性,認為這比什么都重要。他強調(diào)一個國家的軍隊若是從自己的公民中招募的,這樣的軍隊才可靠;一個國家若靠雇擁軍隊或者靠外國軍隊,則必然會軟弱無能,危機四伏?!毒跽摗贩Q為“*者手冊”。馬基雅維利的生涯和他的其他著作表明在一般情況下他喜歡共和政治而不喜歡*政治。他為意大利在政治上和軍事上軟弱無能而大失所望。許多異族侵略者的軍隊在踐踏著祖國河山,他渴望有一個強大的君王來統(tǒng)一祖國,把侵略者趕出去。人們會有興趣地注意到,雖然馬基雅維利提倡君王采用切實可行的玩世不恭和殘酷無情的手段,但是他本人卻是個理想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并不很擅長玩弄他推薦的騙術。
馬基雅維利勸告君王要贏得民眾的支持,這樣就可以消除一些難以避免的禍根。馬基雅維利當然清楚一個新上任的統(tǒng)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必須得做些失悅于被統(tǒng)治者的事。但是他指出:“?!鞣咴趭Z取國家權力的過程必須得頃刻用盡所有殘暴的手斷,以避免每日都使用這種手斷……要逐漸提供福利待遇,這樣可以使福利得以更充分的利用”。一個君王要官運不衰,周圍必須得有才干杰出的忠臣;馬基雅維利警告君王不要被阿諛奉承之徒所迷惑;并提出如何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建議。
世人對于馬基雅維利先生的關注卻往往只停留在上《君主論》,尤其是那些獨夫民賊使然。英王查爾斯五世對《君主論》“愛不釋手”。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領袖克倫威爾一直珍藏著一部《君主論》的手抄本。法國國王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在遭暗殺時,隨身都帶著一部《君主論》。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一直把《君主論》作為自己每天睡前的必讀書。曾經(jīng)在歐洲所向披靡的拿破侖終在滑鐵盧折戟沉沙,而人們在打掃戰(zhàn)場時,在他的用車中發(fā)現(xiàn)了一部寫滿批注的法文本《君主論》。
《曼陀羅》
《曼陀羅》講的主要是一個“愛情”的故事,而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則是馬基雅維利為摯愛的佛羅倫薩。主角卡利馬科在當?shù)氐臐娖さ臒o賴計策的幫助下,成功了追到了當?shù)孛赖呐印藿o了當?shù)赜薮赖囊晃荒崆⒗蠣數(shù)谋R克蕾加。
《曼陀羅》里大約首先就就擺出了有關道德、忠貞與信仰的矛盾。體面的卡利馬科為了追求美女就不顧道德的約束濫用計謀,美麗的盧克蕾加可以在忠貞表層下面保留一個情人,而劇中的另外一個修道士則為了若干金幣的布施參與到卡利馬科的陰謀當中。劇中各種各樣的信條都被打破,更多的是韋小寶氏詼諧但又直接的行動。當然,《曼陀羅》并沒有反對這些有違道德、忠貞與信仰的事情,反而去詆毀那個僅有的合法的老爺尼洽,把他刻畫成那個“全佛羅倫薩愚蠢的人”。或許這恰恰是馬基雅維利對于卡利馬科的陰謀的認同,舊的思想的束縛應該被打破,或者保留其不再有著強烈的影響力框架,讓人們這個框架中靈活的掌握的自己的行動。
《曼陀羅》中的佛羅倫薩,正處于一個正在進行著潛移默化的變革的時期,卡利馬科和他的同謀者構成了這個社會中正在逐漸的掌權的那個階層,他們所做的,正是在重新劃定道德、貞潔與追求的范疇?!堵恿_》應是一種馬基雅維利對當時社會的寫照,人們逐漸從單一的道德、風俗和信仰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由自己主動的去追求。而原有道德、風俗和信仰本身所構建的價值體系也在瓦解,違反它們,或許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歷史評價
馬基雅維利批評以往的作家談論政治時只涉及理想的與想象的國家,他宣稱自己所處理的政治問題是具實效的真理(veritaeffettuale)。處于深思市民人文精神(civichumanism)傳統(tǒng)的馬基雅維利,極度關切城市的憲政體制以及英雄人物的光榮事跡。他對這個時期之苛酷現(xiàn)實作風的貢獻,是他認識到具有政治家情操的英雄不必千篇一律遵循基督教的道德蒙誡,而實際上某些老套的道德格言壓抑君王的結果卻極可能直接導致其毀滅。他辯稱,一個君王因此必須明了如何不為善(hownottobegood),并且順勢(accordingtonecessity)運用這種體認。此外,他也認為正在鞏固其權力的君王必須知道怎樣支配人們的想象力。鮑吉亞(CesareBorgia)即能達到此境界;馬基雅維利服職于佛羅倫薩共和國時曾與他交涉過。鮑吉亞曾派遣手下將領歐柯(Ramirrodaorca)以必要的殘酷手段,鎮(zhèn)撫新近征服的羅曼迦那(Romagna);然后他差人殺了歐柯,使之尸體身首異處,棄置于席塞那(Cesena)的廣場。此舉是為了安撫當?shù)氐脑褂戎暎覠o疑也想操縱人們的想象力。馬基雅維利在《君王論》的第七章寫道,這個殘暴的景像“同時帶給人們滿意和驚訝”。有人常說,馬基雅維利相信私人的道德生活和政治家的道德是兩回事。然而,盡管他有犬儒的風格,但他對善惡率直認定的斷然態(tài)度卻絕不搖擺不定。統(tǒng)治者并未被賦與一種不同的道德原則;只是統(tǒng)治者被解釋為道德本身的守護者,而于必要時得以侵犯道德規(guī)范。將其勸諫君王的語言換成對于正在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國家(他對此有敏銳的觀察)特征的描繪,這點便成了國家理由(reasonofstate)的觀念。
寫作《論李維著羅馬史前十書》這一面的馬基雅維利鮮為人知,卻更歷久彌新。在此書中我們發(fā)現(xiàn)一種社會沖突理論:人們相互斗爭竟使國家保持統(tǒng)一,而免崩潰的趨勢。他留傳給后代思想家一個古典的理念,即任何持久的政體必須在君主、貴族、民主三種要素之間維持平衡。創(chuàng)造以及維系一個在市民公共領域中超越私人與家族偏執(zhí)的國家,雖是人類的高成就,但卻有其終局的惡運。因為國家創(chuàng)造和平,和平帶來繁華,當人們逐漸習慣繁華與和平的日子,他們便喪失公德,放縱私人的情欲;用馬基雅維利的話說:自由屈服于腐化。這個強調(diào)公民參與的傳統(tǒng),甚至在近代早期歐洲的絕對君主政體中亦未曾斷絕,而從法國*的時代開始即成為主流。它構成現(xiàn)代所謂“民主政體”的許多內(nèi)容。
然而,在通俗的想象中,馬基雅維利總成為以操縱取樂的代言人,及善于描繪權謀的作家。許多革命冒險家從他那里找到遁詞以掩飾他們本能的行為傾向。當社會心理學家在制作問卷測量人格的操縱傾向時,也記取了馬基雅維利的這個角色。測驗得高分的叫“highmach”,而比較不具操縱傾向的人則叫“l(fā)owmach”。
如果我們對于馬基雅維利先生的生平和其的整個政治理念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那么我們必然會認識到那些對于馬基雅維利先生的指責完全是片面。在了解學習之前我們首先必須清楚馬基雅維利先生追求的是什么,他的思想理念是什么。在下讀過深知馬基雅維利先生是處于怎樣一個時代,在那個時代強者為尊,實力就說明一切,各個封建諸侯和國君們使用權謀和詐術來拼命擴展自己的利益,而另一方面大眾卻如群氓一樣為人輕易操控反復無常。而共和派人士又的建立共和政體的努力卻又的在強權的打壓之下失敗。在這種背景下,馬基雅維利先生怎么可能指望那些人民大眾創(chuàng)造歷史的鬼話?他又如何把希望放在又背棄他們那些共和主義者的人民身上?在那種情況依賴強有力的君主利用強有力的權利和權謀來統(tǒng)一他心愛的祖國,是他現(xiàn)實的選擇。在那種情況下作為達成目的的手段孕育而生。他聲稱這是一本獻給君主的寶書,他也因此背上拉馬基雅維利主義的惡名。
但是我們必須注意一點,那就是馬基雅維利先生到底在追求什么?他所追求的東西從來就沒有變過,一個共和制的統(tǒng)一的祖國。無疑要達到這個目的則必須使用現(xiàn)實的政治權術,而不是那些理想的政治道德.實際上我們必須清楚,雖然馬基雅維利主義是現(xiàn)實政治權謀的代名詞,但是并不意味在之前這些東西就不存在.實際上這些東西一開始就與人類的政治生活密不可分,只是沒有人愿意也沒有人有勇氣把這些東西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因此與其說是馬基雅維利先生發(fā)明啦馬基雅維利主義,不如說其毫不留情的撕下拉那些統(tǒng)治者的遮羞布,使得他們丑惡的面容暴露在世人面前。在綜合啦這些東西后我們有理由贊同盧梭的說法“馬基雅維利自稱是在給君主講課,實際上他是在給人民講大課,告訴他們他們被怎樣的人所統(tǒng)治者,實為共和黨人的寶書”確實是如此表面看起來他是在指導君主如何奴役人民,然而當那些君主奴役人民的手段和他們那惡劣的本性暴露在人民之前時,當人民有充分的覺悟之時,也可以在的指導之下去追求他們的自由與權利。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人物影響
馬基維力絕非鼓勵任何犯罪行為。政治家是文明的創(chuàng)造者,除非為了公益,他們的野心并無榮耀可言。他以稍帶保留的態(tài)度,談論政治活動里適當使用殘暴手段的問題。必要使用殘暴手段的判斷標準是:它不能流于濫用。而且,這種效性與榮耀倫理的結合,是他極為獨特的態(tài)度。馬基雅維利在一段通常譯為“目的合理化手段”的文字中寫道:“當行為指控他時,行為的結果卻應寬恕之”。但他所關心的不是道德的合理化,而是由臣民和史學家所做的適當判斷。從這個技術的觀點而言,宗教是重要的,因為它可使人勇于獻身、強化其德行。馬基雅維利以拉丁式風格,強烈反對教士干政,而且時常率直地反對基督教,因它的謙卑論削弱了政府,并阻止嚴肅的軍事狂暴行為。他只贊美現(xiàn)世的英雄而非來生的虔誠奉獻者。
沒有幾個政治哲學家受到象馬基雅維利這樣強烈的譴責。多年來,人們罵他是地地道道的魔鬼的化身,并把他的名字當作欺騙和狡猾的同義詞來使用。其中強烈的譴責常常出自于把他所倡導的學說付諸于實踐的人們之口,馬基雅維利可以在理論上證實這種虛偽的行徑。
當然人們根據(jù)道德規(guī)范批判馬基雅維利并不表明他沒有影響。更為確切地說,人們對他的影響提出異議是因為他的思想并非格外新穎獨特,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馬基雅維利反復重申他并不是提出一種新政策,而是指出自從遠古以來許多杰出君王的成功之路。馬基雅維利總是引用古代歷史或意大利近期事件中生動的例子來說明他的建議。賽薩爾·波吉亞(馬基雅維利《君王論》中稱贊的人物)沒有從馬基雅維利那里學到什么策略,反而是馬基雅維利從他那里學到了實惠。
本尼托·墨索里尼是曾經(jīng)公開稱贊馬基雅維利的少數(shù)幾個政治領袖之一。毫無疑問許多杰出的政治人物都認真地讀過《君王論》這本書。據(jù)說拿破侖睡覺時把一本《君王論》放在枕頭下面,人們對*和斯大林也有類似的傳說。但是看來還沒有明確的跡象表明馬基雅維利策略在現(xiàn)代政治中比在《君王論》發(fā)表之前更加盛行,這是馬基雅維利在本冊中名次不高的主要原因。
馬基雅維利對政治實踐影響的程度還沒有確定的話,那么他對政治理論的影響是不容置辨的。早期的作家如柏拉圖和圣·奧古斯丁把政治學和道德學或神學密切結合起來。而馬基雅維利則從純?nèi)诵缘慕嵌葋碚撌鰵v史和政治。他暗示重要的問題不在于人們應該怎樣表現(xiàn),而在于實際上他們怎樣表現(xiàn);不在于誰應該掌握政權,而在于實際上人們怎樣取得政權。今天討論政治學說的方式比從前現(xiàn)實得多,這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由于馬基雅維利的影響。他是名符其實的現(xiàn)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尼可羅·馬基亞維利 - 馬基雅維利主義
馬基雅維里主義(machiavelliansm)也因之成為權術和謀略的代名詞。它通常分為高馬基雅維里主義和低馬基雅維里主義。高馬基雅維里主義的個體重視實效,保持著情感的距離,相信結果能替手段辯護。大量的研究探討了有關馬基雅維里主義與行為結果的關系。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比低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更愿意操縱別人,贏得利益更多,更難被別人說服,他們更多地是說服別人。但這些結果也受到情境因素的調(diào)節(jié)。
馬基雅維里認為,人類愚不可及,總有填不滿的欲望、膨脹的野心;總是受利害關系的左右,趨利避害,自私自利。因此,利他主義和公道都是不存在的,人們偶爾行善只是一種偽裝,是為了贏得名聲和利益。人都是“忘恩負義、心懷二志、弄虛作假、偽裝好人、見死不救和利欲熏心的”;即使優(yōu)秀的人也容易腐化墮落,因為作惡事更有利于自己,講假話更能取悅于別人。人民有屈從權力的天性,君主需要的是殘酷,而不是愛。人應當在野獸中選擇獅子和狐貍,象獅子那樣殘忍,象狐貍那樣狡詐。君主不妨對行惡習以為常,不要因為殘酷的行為受人指責而煩惱;“慈悲心是危險的,人類愛足以滅國”。馬基雅維里有句名言:“只要目的正確,可以不擇手段”。
馬基雅維里還指出:受人敬愛不如被人懼怕,“一個君主被人懼怕比起被人愛,更為安全些”。但有時又有必要讓人民相信君主是“集美德于一身的人”,也就是說,統(tǒng)治者在公開場合應表現(xiàn)出愛民如子和仁慈寬厚的樣子。懲罰人的事應讓其他人去干,后還可嫁禍于人,找替罪羊,以避免自己受到國民的譴責。獎賞別人的事應當親自出面,以免讓下屬行私惠。給人恩惠要一點點地來,讓他有盼望;給人打擊要一下致其于死地,不讓他有報復的可能。君主平常應當不露聲色,對凡事裝作懵懂無知,避免讓下屬了解自己,但對下屬自己心中要了如指掌,隨時操縱他,并且動用殺伐大權。馬基雅維里認為,君主應當絕對地控制武器精良和素質(zhì)優(yōu)秀的軍隊,“任何人只要有他自己的裝備精良的軍隊,就會發(fā)現(xiàn)無論時勢如何驟轉(zhuǎn),他自己總是處于有利的地位”。還有,君主為了保持權力的自主性,絕不可相信任何人;不可對別人吐露真心,不可指望別人對你誠實,更不可把命運系于別人身上。君主要經(jīng)得起孤獨的煎熬,“危險莫過于意氣相投的人”。所以,應當懷疑一切人,組織耳目對之暗中監(jiān)視,網(wǎng)羅黨羽排除異己,設置職權相互牽制……。總之,為保住君主的地位,采取一切手段都是允許的。
馬基雅維里主義在西方是貶義詞,是旁門左道的文化支流;一旦誰被冠以“馬基雅維里主義者”,誰就名譽掃地。尼克松因“水*”之類的陰謀詭計而被稱作“馬基雅維里主義者”,其政治地位一落千丈,成為美國歷“差”的三位總統(tǒng)之一。
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在以下幾個方面工作成效顯著:
A、當他們與別人面對面直接交往,而不是間接地相互作用;
B、當情境中要求的規(guī)則與限制少,并有即興發(fā)揮時;
C、情緒卷入與獲得成功無關時。
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會是好員工嗎?這取決于工作的類型及你是否在評估績效時考慮其道德內(nèi)涵。對于需要談判技能的工作和成功能帶來實質(zhì)效益的工作(如代理銷售商),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會十分出色;而對于以下這些情況,如結果不能為手段辯護的工作,行為有絕對的規(guī)范標準以及上一段中所列出的叁個條件不存在時,很難預期高馬基雅維里主義者會取得良好績效。
馬基雅維利主義現(xiàn)在的人們眼里已成為不擇手段,無視道德而側(cè)重權術與謀略的現(xiàn)實政治代名詞。并與傳統(tǒng)的理想道德政治想對應,因此馬基雅維利主義往往成為專制*者們的愛,并成為他們肆意奴役民眾的理論基礎。然而有趣的是因馬基雅維利主義而毀譽參半的馬基雅維利先生卻是一味道德高尚的老牌共和主義者,如果對于馬基雅維利先生全部政治信念和其人生軌跡進行深入的了解的話,我們完全可以得出一些不同的東西,我們可以進一步的認識到馬基雅維利主義是先生留給世人特別是人民大眾寶貴的思想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