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第1卷
一、(12分,每小題3分)
1.B(A項中“麟”一遴,“踟”應讀chī;C項“輯”一緝,“靡”應讀mí;D項“剽”,應piāo。)
2.B(表象:指表面的現(xiàn)象。假象:指跟事物本質不符合的表面現(xiàn)象。服法:服從法律制裁。伏法:(犯人)被執(zhí)行死刑。雖說:既能表達轉折關系,又符合口語化的語言環(huán)境) ,
3.C(有貶義)
4.B(A.“民用"和“家用”重復,C缺乏主語,D“培養(yǎng)并認同”語序不當,“培養(yǎng)”與“教育"搭配亦不當)
二、(9分,每小題3分) 5.C(A項只取2、3句的字面意義,而未能將第2、3、4、5句進行正確整合;B項錯誤理解第7句的因果關系,屬因果倒置;C項正確轉述了第8句話的信息;D項未能正確理解第二段倒數(shù)一、二句的意思。)
6.D(該題審題是尤其關鍵的,“環(huán)境污染在于生物組織中"是相對于存在于外在環(huán)境中而
言的。A項是對第9句的概括,請注意轉輾“鉆進人體,停留在骨骼里”;B項是對第1 0句前半部分的概括,請注意“進入活的生物體內,從一個生物體傳到另一生物體”;C項是對第10句后半部分的概括,請注意“通過空氣和光合作用構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中的“構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D項是對第10句肢解,屬于“環(huán)境污染存在于環(huán)境(水)中”)
7.B(A項是在正確整合第2、3、4句信息的基礎之上的合理推斷;B項是在不能準確理
解第6句信息的基礎之上的不合理推斷;C項是在準確理解并整合第14、15句信息的基礎之上的合理推斷;D項是在準確理解第16句信息的基礎之上的合理推斷)
三、(9分)
8 . C(A、于是,就;B、連詞,同“而”,解為“來”,表目的;D、句末語氣詞;C、①介詞,為或替,②對,向)
9.A(②是箕子的推斷,而不是“現(xiàn)實”;⑥是殷朝滅亡后,而不是“紂王在位時”)
10.A(太師勸他離開不是“為治國”,而是因為“終不得治”的絕望;也非“暫時”)
附參考譯文:
微子開是殷朝帝乙的長子,帝紂的庶兄。紂王即位以后,昏昧荒*,政治紊亂。微子屢次進諫,紂王不聽。等到祖伊憂懼禍患將至,把此事告訴紂王。紂王卻說:“我生有命,難道不是在天嗎?這能把我怎么樣呢?”微子料定紂王再也聽不進諫言,因此想以死殉國,于是跑去問太師箕子和少師比干,說:“我們殷朝沒行修明的砍治,不能治理四方的人民。紂王沉醉于酒宴,聽信婦人的話,破壞湯王的德政。如今我們殷朝好像要渡過一條大河,卻沒有渡口,又沒有邊岸一般,應當怎么辦呢?”太師回答他說:“王子啊,老天重重地降下災難,來滅亡殷朝?,F(xiàn)在如果真能救治殷朝,那么,國家治理好了,雖死也沒什么遺恨。但假如自己死了,國家還得不到治理,那就不如遠走他鄉(xiāng)?!被?,是紂王的親戚。紂王第一次使用象箸時,箕子便嘆息道:“他既然使用象箸,便一定要用玉杯了;既然用了玉杯,那一定想把遠方的稀世珍寶占為已有。從此將逐漸講究豐馬的舒適和宮室的豪華,國家不可振興了。”紂王*佚不度,箕子進諫,紂王不聽。有人勸他說:“可以離開不管了?!被诱f:“做臣子的向君主進諫,君主不聽臣子就離他而去,這是彰顯君主的過失而取悅于人民的行徑,我不忍心這么做?!庇谑腔优^散發(fā),假裝瘋癲做了奴隸。后來他就隱居不出,常常撫琴以抒發(fā)心中所郁積的悲痛。后世流傳他的曲子,稱為《箕子操》。王子比干,也是料王的親戚。他見箕子進諫,君主不聽,箕子去做了奴隸,就說:“君主有了過失,做臣子的不以死諫爭,百姓將受害,那百姓有什么罪過呢?”于是直言勸諫紂王。紂王大怒,說:“我聽說,圣人的心,有七個孔竅,真的有么?”于是就殺了王子比干,挖出他的心來,看個究竟。微子說:“父子有骨肉之親,而君臣以道義相桔合。因此父親如果有過錯,兒子屢次勸不聽,就會繼之以號哭;人臣屢次勸不聽,那么在道義上可以離開不管了?!庇谑俏⒆泳瓦h行了。
后來箕子朝拜周天子時,經過故都殷墟,感傷于宮室毀壞,禾黍叢生,箕子十分悲痛,就作了《麥秀之詩》來抒發(fā)內心感情。殷朝遺民聽到了,都為之泣下。
太史公說:“孔子有言:‘微子離去,箕子為奴,比干諫死。殷朝有三位仁者?!?BR> 第Ⅱ卷
四、(23分)
11.(10分)
(1) 于是微子揣度(料定)紂王最終不會聽進諫言,想以死殉國(為國事而死)。
“度”“死”翻譯準確2分,大意對1分。(3分)
(2)現(xiàn)在如果真能救治殷朝,那么,國家治理好了,即使死也沒什么遺憾。但假如是自己死了,國家還得不到治理,那樣不如離開?!昂蕖薄叭ァ弊g對2分,大意對2分。(4分)”
(3)這是彰顯君主的過失而自己去取悅人民的行徑,我不忍心這么做?!皭骸薄罢f”,譯對2分,大意對1分。(3分)
12.(8分)(1)承上啟下?!耙廪D迷"上承第一句,“春半如秋"下啟后兩句;從而在我與物、情與境之間起了結合作用。(3分)
(2)第一句作者以平淡的筆墨來顯示自己被貶柳州的“宦情羈思”的凄黯迷惘,三、四句中描寫陽春季節(jié)花盡葉落鶯啼的“境”,正因為滿庭的落葉、鶯啼,觸動作者的情思,讓作者心意凄迷,而因聽鶯人內心的煩亂,倍覺鶯啼之亂。由此將“情”“境”結合,達到“情以物遷”。(5分)
13.(5分)(1)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只是當時已惘然 馬致遠 白樸
(2)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人間喜劇》 《守財奴》(或《歐也妮·葛朗臺》) (每空1分,錯一字該空無分)
五、(22分)
14.(4分)質疑是為引出下文寫殘荷之美(為下文表現(xiàn)殘荷精神與力量張本),用荷花、荷葉“紅紅綠綠的俗美”、“迎合季節(jié)的庸美”來反襯(襯托)殘荷“蘊藏于殘破枯敗之中的那種自信和孤高、那種一直展現(xiàn)到生命最后的充滿無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精神美)。(“引出下文”或“為下文張本”1分,“反襯”或襯托2分,用什么反襯(襯托)什么1分;意思對即可)
15.(6分)枯梗:只要沒被折斷,就毅然在空中高高的聳立著;
枯葉:只要沒被撕破,就依然在空中高懸著,即使倒伏,也守著自己的根;
衰蓬:有的雖然變成黑色,也依然在空中高舉著。
向上,不屈,自信,孤高,永遠無法摧毀。(“形象”3分,“力量”與“精神”3分;自信、不屈、永遠無法摧毀各1分;意思對即可)
16.(4分)初冬殘荷與圓明園之殘遺都有飽經摧殘而無法摧毀的命運與精神,將殘荷融入這一背景來寫,也就賦予了其更深更廣的歷史與人文意義。也正因為此,這滿塘殘荷才成為絕唱。(意思對即可)
17.(8分)此題可在先調閱學生試卷的基礎上制定評分細則。但要求答出這三層意思:絕唱所揭示出的殘荷所蘊含的意義(9、10自然節(jié))(3分);“絕唱”所體現(xiàn)出的對殘荷精神的贊美(2分);“絕唱”所給予人的啟迪(堅守信念,保持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越是摧殘,越是美麗)(3分)。(其它酌情給分,意思對即可)
六、(15分)考試大www.examda.com
18.(4分)略
19.(6分)全球化的時代趨勢,政治經濟的優(yōu)勢,韓國文化產業(yè)的組織和運作及其產品具有的高位優(yōu)勢。(每點2分)
20.(5分)社名2分,理由3分。示例:“新葉”;理由:芳林新葉催陳葉,新葉是生命力,是新生。
七、(6O分)
參照2005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第1卷
一、(12分,每小題3分)
1.B(A項中“麟”一遴,“踟”應讀chī;C項“輯”一緝,“靡”應讀mí;D項“剽”,應piāo。)
2.B(表象:指表面的現(xiàn)象。假象:指跟事物本質不符合的表面現(xiàn)象。服法:服從法律制裁。伏法:(犯人)被執(zhí)行死刑。雖說:既能表達轉折關系,又符合口語化的語言環(huán)境) ,
3.C(有貶義)
4.B(A.“民用"和“家用”重復,C缺乏主語,D“培養(yǎng)并認同”語序不當,“培養(yǎng)”與“教育"搭配亦不當)
二、(9分,每小題3分) 5.C(A項只取2、3句的字面意義,而未能將第2、3、4、5句進行正確整合;B項錯誤理解第7句的因果關系,屬因果倒置;C項正確轉述了第8句話的信息;D項未能正確理解第二段倒數(shù)一、二句的意思。)
6.D(該題審題是尤其關鍵的,“環(huán)境污染在于生物組織中"是相對于存在于外在環(huán)境中而
言的。A項是對第9句的概括,請注意轉輾“鉆進人體,停留在骨骼里”;B項是對第1 0句前半部分的概括,請注意“進入活的生物體內,從一個生物體傳到另一生物體”;C項是對第10句后半部分的概括,請注意“通過空氣和光合作用構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中的“構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D項是對第10句肢解,屬于“環(huán)境污染存在于環(huán)境(水)中”)
7.B(A項是在正確整合第2、3、4句信息的基礎之上的合理推斷;B項是在不能準確理
解第6句信息的基礎之上的不合理推斷;C項是在準確理解并整合第14、15句信息的基礎之上的合理推斷;D項是在準確理解第16句信息的基礎之上的合理推斷)
三、(9分)
8 . C(A、于是,就;B、連詞,同“而”,解為“來”,表目的;D、句末語氣詞;C、①介詞,為或替,②對,向)
9.A(②是箕子的推斷,而不是“現(xiàn)實”;⑥是殷朝滅亡后,而不是“紂王在位時”)
10.A(太師勸他離開不是“為治國”,而是因為“終不得治”的絕望;也非“暫時”)
附參考譯文:
微子開是殷朝帝乙的長子,帝紂的庶兄。紂王即位以后,昏昧荒*,政治紊亂。微子屢次進諫,紂王不聽。等到祖伊憂懼禍患將至,把此事告訴紂王。紂王卻說:“我生有命,難道不是在天嗎?這能把我怎么樣呢?”微子料定紂王再也聽不進諫言,因此想以死殉國,于是跑去問太師箕子和少師比干,說:“我們殷朝沒行修明的砍治,不能治理四方的人民。紂王沉醉于酒宴,聽信婦人的話,破壞湯王的德政。如今我們殷朝好像要渡過一條大河,卻沒有渡口,又沒有邊岸一般,應當怎么辦呢?”太師回答他說:“王子啊,老天重重地降下災難,來滅亡殷朝?,F(xiàn)在如果真能救治殷朝,那么,國家治理好了,雖死也沒什么遺恨。但假如自己死了,國家還得不到治理,那就不如遠走他鄉(xiāng)?!被?,是紂王的親戚。紂王第一次使用象箸時,箕子便嘆息道:“他既然使用象箸,便一定要用玉杯了;既然用了玉杯,那一定想把遠方的稀世珍寶占為已有。從此將逐漸講究豐馬的舒適和宮室的豪華,國家不可振興了。”紂王*佚不度,箕子進諫,紂王不聽。有人勸他說:“可以離開不管了?!被诱f:“做臣子的向君主進諫,君主不聽臣子就離他而去,這是彰顯君主的過失而取悅于人民的行徑,我不忍心這么做?!庇谑腔优^散發(fā),假裝瘋癲做了奴隸。后來他就隱居不出,常常撫琴以抒發(fā)心中所郁積的悲痛。后世流傳他的曲子,稱為《箕子操》。王子比干,也是料王的親戚。他見箕子進諫,君主不聽,箕子去做了奴隸,就說:“君主有了過失,做臣子的不以死諫爭,百姓將受害,那百姓有什么罪過呢?”于是直言勸諫紂王。紂王大怒,說:“我聽說,圣人的心,有七個孔竅,真的有么?”于是就殺了王子比干,挖出他的心來,看個究竟。微子說:“父子有骨肉之親,而君臣以道義相桔合。因此父親如果有過錯,兒子屢次勸不聽,就會繼之以號哭;人臣屢次勸不聽,那么在道義上可以離開不管了?!庇谑俏⒆泳瓦h行了。
后來箕子朝拜周天子時,經過故都殷墟,感傷于宮室毀壞,禾黍叢生,箕子十分悲痛,就作了《麥秀之詩》來抒發(fā)內心感情。殷朝遺民聽到了,都為之泣下。
太史公說:“孔子有言:‘微子離去,箕子為奴,比干諫死。殷朝有三位仁者?!?BR> 第Ⅱ卷
四、(23分)
11.(10分)
(1) 于是微子揣度(料定)紂王最終不會聽進諫言,想以死殉國(為國事而死)。
“度”“死”翻譯準確2分,大意對1分。(3分)
(2)現(xiàn)在如果真能救治殷朝,那么,國家治理好了,即使死也沒什么遺憾。但假如是自己死了,國家還得不到治理,那樣不如離開?!昂蕖薄叭ァ弊g對2分,大意對2分。(4分)”
(3)這是彰顯君主的過失而自己去取悅人民的行徑,我不忍心這么做?!皭骸薄罢f”,譯對2分,大意對1分。(3分)
12.(8分)(1)承上啟下?!耙廪D迷"上承第一句,“春半如秋"下啟后兩句;從而在我與物、情與境之間起了結合作用。(3分)
(2)第一句作者以平淡的筆墨來顯示自己被貶柳州的“宦情羈思”的凄黯迷惘,三、四句中描寫陽春季節(jié)花盡葉落鶯啼的“境”,正因為滿庭的落葉、鶯啼,觸動作者的情思,讓作者心意凄迷,而因聽鶯人內心的煩亂,倍覺鶯啼之亂。由此將“情”“境”結合,達到“情以物遷”。(5分)
13.(5分)(1)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只是當時已惘然 馬致遠 白樸
(2)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人間喜劇》 《守財奴》(或《歐也妮·葛朗臺》) (每空1分,錯一字該空無分)
五、(22分)
14.(4分)質疑是為引出下文寫殘荷之美(為下文表現(xiàn)殘荷精神與力量張本),用荷花、荷葉“紅紅綠綠的俗美”、“迎合季節(jié)的庸美”來反襯(襯托)殘荷“蘊藏于殘破枯敗之中的那種自信和孤高、那種一直展現(xiàn)到生命最后的充滿無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精神美)。(“引出下文”或“為下文張本”1分,“反襯”或襯托2分,用什么反襯(襯托)什么1分;意思對即可)
15.(6分)枯梗:只要沒被折斷,就毅然在空中高高的聳立著;
枯葉:只要沒被撕破,就依然在空中高懸著,即使倒伏,也守著自己的根;
衰蓬:有的雖然變成黑色,也依然在空中高舉著。
向上,不屈,自信,孤高,永遠無法摧毀。(“形象”3分,“力量”與“精神”3分;自信、不屈、永遠無法摧毀各1分;意思對即可)
16.(4分)初冬殘荷與圓明園之殘遺都有飽經摧殘而無法摧毀的命運與精神,將殘荷融入這一背景來寫,也就賦予了其更深更廣的歷史與人文意義。也正因為此,這滿塘殘荷才成為絕唱。(意思對即可)
17.(8分)此題可在先調閱學生試卷的基礎上制定評分細則。但要求答出這三層意思:絕唱所揭示出的殘荷所蘊含的意義(9、10自然節(jié))(3分);“絕唱”所體現(xiàn)出的對殘荷精神的贊美(2分);“絕唱”所給予人的啟迪(堅守信念,保持頑強不屈的民族精神,越是摧殘,越是美麗)(3分)。(其它酌情給分,意思對即可)
六、(15分)考試大www.examda.com
18.(4分)略
19.(6分)全球化的時代趨勢,政治經濟的優(yōu)勢,韓國文化產業(yè)的組織和運作及其產品具有的高位優(yōu)勢。(每點2分)
20.(5分)社名2分,理由3分。示例:“新葉”;理由:芳林新葉催陳葉,新葉是生命力,是新生。
七、(6O分)
參照2005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