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解析:歷年公務員考試申論題材

字號:

(一)歷年考試方向
    2000年申論考試
    一印刷公司為發(fā)展生產,提高效益,更新了設備,但產生的噪聲污染影響了周邊居民,并致一人患病,引發(fā)法律訴訟。從而反映出如何協(xié)調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社會問題。
    2001年申論考試
    美國聯(lián)邦食品和藥物管理局的一個顧問委員會緊急建議:應把含苯丙醇胺(英文縮寫“PPA”)的藥物列為禁藥。這以后的一段時間,PPA問題成為一個全球性“熱點”問題。材料中涉及了政府、百姓、藥品生產廠家、新聞媒體等方面對此事的反應。
    2002年申論考試
    網絡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給定材料從正反兩個方面列舉了這些影響的積極方面和消極方面的,從而揭示出要正確對待網絡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2003年申論考試
    材料列舉了近年來發(fā)生在我國境內的一些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問題,反映了安全生產問題關系到人民的生命與財產安全,是一個需要關注并急需解決的問題。
    2004年申論考試
    材料分析了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并指出了困擾我國一些大城市發(fā)展的交通擁堵問題。這是當年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話題。
    2005年申論考試
    材料羅列了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多種意見,反映了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兩種不同思路。農村農民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國家發(fā)展、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
    2006年申論考試
    材料以訪談的形式敘述了解決公共突發(fā)危機事件的相關問題,如建立應急機制的必要性,政府在解決突發(fā)公共事件中的責任及應采取的措施等等問題。
    (二)歷年考試分析
    歷年的申論考試材料本身信息復雜、龐大,由數(shù)字、文字、圖表組合而成,增加了閱讀困難;材料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選擇的都是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其目的是為引導考生關注改革,關注國家大事,并善于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研究、解決問題,這是一個公務員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從命題的發(fā)展趨向上來看,主要呈現(xiàn)出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申論考試的題材越來越“熱”
    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的材料一直屬于關注重大現(xiàn)實問題、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全局性影響的素材。從2000年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相協(xié)調的問題,到2001年的“PPA”問題、2002年網絡與生活關系問題、2003年安全生產問題以及2004年交通擁堵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當年的熱點問題,而且這種將考點集中在社會熱點上,并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命題已成為命題人的命題趨勢。這種趨勢在2005年的考試中體現(xiàn)得更加明顯。2004年初,中央發(fā)布了免除農業(yè)稅的一號文件,進而又采取了一系列切實措施關注“農村”、“農業(yè)”、“農民”(俗稱“三農”),從而將全社會的關注熱點引向了“三農”問題。就在當年的國家公務員申論考試中,命題人恰以“三農”問題為材料背景,巧妙構思,考查學員對“三農”問題的理解。這正是命題人通過“命題導向”來使更多的“準公務員”關注社會熱點、關注國家大政方針的命題思路。以2003年“非典”爆發(fā)為標志,我國各種突發(fā)公共事件頻繁爆發(fā),提高各級政府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迫在眉睫。2006年考試正是以此為素材。土地征用問題是影響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影響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事。在2006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六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兩次提到土地征用問題。一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要“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從嚴控制征地規(guī)模,加快征地制度改革,提高補償標準,探索確保農民現(xiàn)實利益和長期穩(wěn)定收益的有效辦法,解決好被征地農民的就業(yè)和社會保障?!倍窃诮y(tǒng)籌協(xié)調各方面利益關系中,提到“著力解決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設拆遷、環(huán)境保護、企業(yè)重組改制和破產、涉發(fā)涉訴中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倍?007年的考試就以此為素材。由此可見,這一思路將繼續(xù)指導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命題工作。因此,2008年的申論考試的背景材料還是要從關系全局的重大現(xiàn)實熱點問題中選取。
    第二,材料的閱讀量越來越大,內容越來越復雜。
    縱觀歷年申論考試的材料,2000年、2001年、2002年提供的材料字數(shù)都在1500字左右,到了2003年、2004年、2005提供的材料字數(shù)遠超過前三年,達到3500字~5000字左右,這說明對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到了2006年,更是史無前例地達到8000字,2007年也有6000多字,難度更是大大提高。同時,申論考試材料的內容也不再僅局限于文字方面,還涵蓋了數(shù)字、圖型的內容,這使得材料看起來更加復雜,增加了對材料閱讀、分析的難度。
    中央、國家機關歷年申論考試情況分析
    時間題材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
    2000年城市工業(yè)生產布局布局不合理。請用不超過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給定資料所反映的主要問題。以省政府調研室工作人員的身份,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就給定材料所反映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要有條理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就給定材料所反映的問題,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擬標題進行論述。要求中心明確,內容充實,論述深刻,有說服力。
    2001年含PPA的藥物容易引發(fā)腦中風后各方面的反映。有條理地概述這些材料的主要內容,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假定你是某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請你就PPA風波所引發(fā)的問題提出善后處理意見??梢匀嬲?,也可以就某—個方面談。要求:意見合理,具體可行;條理清楚,語言簡明;不超過300字。根據上述材料,自選某一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聯(lián)系實際,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2002年網絡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給定資料反映了網絡給社會生活帶來的種種影響,用不超過200字對這些影響進行概括。要求:全面,有條理,有層次。從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資料所反映的種種弊端,提出對策建議。要求:有針對性,有條理,切實可行。字數(shù)400字左右。就所提的對策進行論證,即可全面論證,也可就某一方面重點論證。要求:自擬標題,字數(shù)800字左右。
    2003年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問題。對給定資料進行分析,從政府職能部門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減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對策建議,供領導參考。要求:分析恰當,對策明確、可行;條理清楚,語言通暢。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下面提供了兩種講話情境,請任選一種,為設定的發(fā)言人擬出一篇現(xiàn)場講話稿或電視講話稿。要求:根據選定情境,自擬標題。講話稿不少于1000字。(50分)情境之一:給定資料B中煙花石爆炸事故發(fā)生三天后的現(xiàn)場。作為當?shù)卣沙龅氖鹿收{查處理的負責人,面對職工、死傷人員家屬和有關干部的講話。情境之二:給定資料B(1-6)中某個事故調查和善后處理期間。作為上一級安全產管理監(jiān)督機構的主要負責人,在當?shù)仉娨暸_專題節(jié)目中的講話。
    2004年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和交通擁堵問題。認真閱讀給定資料,概述“我國汽車工業(yè)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要求:1.分析恰當,條理清楚,語言通暢。2.作答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無效)。3.字數(shù)不多于1000字。假設給定資料中有關我國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在你市都存在,你作為市交通主管部門的負責人,請根據給定資料,寫一份“關于我市交通擁堵情況的報告”。(滿分50分)要求:1.簡要介紹情況,恰當分析原因,提出全面、明確、可行的對策。2.條理清楚,語言通暢。3.作答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上的一律無效)。4.字數(shù)不多于1500字。
    中央、國家機關歷年申論考試情況分析
    時間題材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
    2005年農村農民問題。給定資料中提到扶貧資金被擠占挪用的問題。下面列出了解決這一問題的A—E五項措施,其中不正確的是哪幾項?請寫出這幾項的序號,并分別說明為什么不正確。說明的字數(shù)不超過200字。 A.要加大縣鄉(xiāng)兩級的財政投入。近年來,鄉(xiāng)鎮(zhèn)撤并,農村稅改,縣鄉(xiāng)財政收入逐年減少,只有加大縣鄉(xiāng)兩級財政投入,才能解決扶貧資金的擠占挪用問題。B.要加大對扶貧專項資金使用的監(jiān)督檢查。監(jiān)督必須貫穿資金分配使用的全過程。要開展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監(jiān)督,才能解決扶貧資金的擠占挪用問題。C.扶貧主管部門要嚴格履行項目審批程序。若出現(xiàn)以立假項目或虛報項目投資而套取扶貧資金的事件,扶貧主管部門應承擔法律責任。D.必須對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實行多部門聯(lián)合的監(jiān)督檢查,同時扶貧資金的監(jiān)督管理權必須歸屬各級紀檢部門,才能杜絕扶貧資金的擠占挪用。E.要實行扶貧資金的統(tǒng)一管理,不能“誰爭取的資金誰使用”。封閉式的資金分配方式,會使一部分直接安排在部門或項目中的資金脫離了財政的監(jiān)督管理。根據給定資料,概述我國近年來農村扶貧開發(fā)工作的基本方針政策。概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200字。1.給定資料羅列了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多種意見。其中反映了兩種不同思路,請對這兩種思路分別加以簡述。簡述文字要簡明扼要,不超過150字。2.請以“評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兩種思路”為題,寫一篇800~1 000字的文章。要求觀點明確,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
    2006年公共突發(fā)危機事件問題假設你是一位新錄用的公務員,請用不超過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長談話的主要內容,以供領導審閱。要求:概述全面,觀點明確,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在線交流結束后,網友發(fā)表的帖子,有的與D部長觀點不一致。請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上,對與D部長觀點不一致的帖子,具體說明為什么不一致,說明的字數(shù)應在規(guī)定篇幅內。對觀點一致的帖子請勿作答,否則扣分。網友甲:要使經濟社會安全穩(wěn)定地發(fā)展,就要提高政府職能部門的執(zhí)政水平,以消除突發(fā)公共事件的主要來源,如:海嘯、地震、火災、大雪堵路等各種自然或認為的相關事故,從而把社會損失降到低。網友乙:非典疾病雖然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我國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事件卻不僅僅是自然災害,而是由于各種社會因素引發(fā)的突發(fā)事件,是公共事件。這一事件說明我國的衛(wèi)生防疫體制有待完善。網友丙:能否妥善處理突發(fā)公共事件,與國家是否強大并沒有關系,關鍵是社會制度是否優(yōu)越。比如前不久美國新奧爾良的颶風災害,造成了驚人的損失,就說明不是國家強大就一定能應付得好突發(fā)公共事件。網友?。骸吧系邸币獞土P人類,并不是在人類有準備的時候。在情況不明的時候,采取防御性措施,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即使災難并沒有降臨,也得承認這些代價是必要的,而不應認為是浪費。網友戊:政府必須完善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管理機制,但不并不是說有了這種管理機制一般事件就不會變成突發(fā)公共事件。預防突發(fā)事件,不能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但靠經濟介入也不一定就能預防得了。網友已:成功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關鍵,是在其爆發(fā)之后政府有能及時應對的專門機構。因為未知的、社會原因不明的公共事件,不可預見度太高,如果政府沒有能力做出反應,后果是極其嚴重的。在我國,妥善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是政府面臨的重大課題。請你就我國政府如何提高應對突發(fā)公共事件的能力,寫一篇文章,談出自己的看法。要求:自擬標題,觀點明確,聯(lián)系實際,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字數(shù)在1000—1200字之間。
    中央、國家機關歷年申論考試情況分析
    時間題材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第四題第五題
    2007年土地征用問題根據“給定材料1、2”的內容,整理一份供有關負責同志參閱的材料。要求:概述全面,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超過500字?!敖o定資料7”提到了“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的問題。請結合“給定資料3-7”,談談對“持續(xù)土地利用管理”應從哪些方面評價。要求:分條作答,簡明扼要,不超過150字。本題僅限報考行政執(zhí)法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1.給定資料中談到了排土場、尾礦庫的綠化,“空心村”、磚瓦窯場和工礦廢棄地的整治,請概括說明這些作法的目的和意義。不超過200字。2.根據“給定資料6”,試分別解釋“存量土地”和“地荒”的含義。本題僅限報考省級(含副省級)以上綜合管理類職位的考生作答。1.“給定資料2”提到“把土地轉讓市場區(qū)分為兩大類進行交易”,請進一步說明這兩大類市場怎樣區(qū)分,并談談在這兩大類市場中怎樣解決“農民沒有權利為自己的土地定價”的問題。不超過200字。(10分)2.假如中央有關部門成立聯(lián)合檢查組,對地方征用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補償費管理使用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請列出此項檢查所查的主要內容。請以“命脈”為題,寫一篇關于土地問題的文章。要求:1.參考給定資料,自選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2.觀點明確,聯(lián)系實際,分析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3.全文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