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世界的聯(lián)系、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
復習提示:本章論述的是唯物辯證法的主要內(nèi)容,回答世界的狀態(tài)、世界怎么樣,闡述物質世界的普遍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掌握好這部分內(nèi)容,首先必須從總體上理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個基本概念,考試大。
1.辯證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態(tài)
按照德國哲學家黑格爾關于辯證法是普遍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思想.辯證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態(tài)是:
(1)樸素辯證法,亦稱古代辯證法,承認萬物皆變、萬物皆流,具有猜測性、直觀性的特點,沒有自然科學的依據(jù),同樸素唯物主義相結合。
(2)唯心主義辯證法,以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為成就,是承認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基礎上的辯證法。
(3)唯物辯證法,是承認世界的本原或本質是物質的基礎上的辯證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
2.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
(1) 客觀辯證法:是指自然界、人類社會本身固有的辯證運動規(guī)律。恩格斯說:“所謂的客觀辯證法是在整個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BR> (2) 主觀辯證法:亦稱“思維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相對。恩格斯指出:“所謂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自然界中到處盛行的對立中的運動的反映?!?BR> (3)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兩者的關系實質上是思維和存在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
①唯物辯證法認為:客觀辯證法是第一性的,主觀辯證法是第二性的,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主觀辯證法依賴于客觀辯證法。作為學說和理論的唯物辯證法,其所反映的內(nèi)容是客觀辯證法,其觀念形態(tài)或理論形態(tài)是主觀辯證法。
唯心辯證法認為:主觀辯證法是第一性的。客觀辯證法是第二性的,客觀辯證法是主觀辯證法的產(chǎn)物和表現(xiàn)。
3.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1)唯物辯證法的科學定義
恩格斯: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的科學?!薄稗q證法被看作關于一切運動的各個最普遍的規(guī)律的科學。這就是說,辯證法的規(guī)律無論對自然界中和人類歷史中的運動,或者對思維的運動,都必定是同樣適用的?!?BR> 馬克思說:“辯證法在對現(xiàn)存的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對現(xiàn)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xiàn)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贬槍诟駹柼岢龅摹胺彩乾F(xiàn)實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現(xiàn)實的”命題,恩格斯指出:“按照黑格爾的思維方法的一切規(guī)則。凡是現(xiàn)實的都是合理的這個命題,就變?yōu)榱硪粋€命題:凡是現(xiàn)存的,都是應當滅亡的”?!稗q證哲學*了一切關于最終的、絕對的、神圣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發(fā)生和消滅、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的過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過是這一過程在思維著的頭腦中的反映”。辯證哲學即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是唯物主義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與正確認識,是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的辯證法,它既是世界觀、方法論,也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2)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方法論
①唯物辯證法堅持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觀點與方法。
②形而上學則堅持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否認矛盾的觀點與方法。
承認矛盾觀點和否認矛盾觀點的對立,這是二者最根本的對立,是二者對立的焦點,也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
形而上學在哲學的演變歷有兩種用法,在黑格爾之前,形而上學(物理學之后)是指研究世界的本原或存在的理論即本體論的學說,也就是哲學;從黑格爾開始,形而上學這一概念的第二種用法是指同辯證法相反的觀點和方法,即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否認矛盾的)觀點和方法。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學“不能把世界理解為一種過程,理解為一種處在不斷的歷史發(fā)展中的物質”,形而上學者“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他們的說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話?!倍鞲袼怪赋觯骸靶味蠈W的思維方式,雖然在依對象的性質而展開的各個領域中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遲早都要達到一個界限,超過這個界限,它就會變成片面的、狹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無法解決的矛盾,因為它看到一個一個的事物,忘記了它們互相問的聯(lián)系;看到它們的存在,忘記它們的生存和消逝;看到它們的靜止,忘記它們的運動;因為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BR>
復習提示:本章論述的是唯物辯證法的主要內(nèi)容,回答世界的狀態(tài)、世界怎么樣,闡述物質世界的普遍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規(guī)律。要掌握好這部分內(nèi)容,首先必須從總體上理解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兩個基本概念,考試大。
1.辯證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態(tài)
按照德國哲學家黑格爾關于辯證法是普遍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思想.辯證法的三種基本歷史形態(tài)是:
(1)樸素辯證法,亦稱古代辯證法,承認萬物皆變、萬物皆流,具有猜測性、直觀性的特點,沒有自然科學的依據(jù),同樸素唯物主義相結合。
(2)唯心主義辯證法,以黑格爾的唯心辯證法為成就,是承認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基礎上的辯證法。
(3)唯物辯證法,是承認世界的本原或本質是物質的基礎上的辯證法,也就是馬克思主義辯證法。
2.客觀辯證法和主觀辯證法
(1) 客觀辯證法:是指自然界、人類社會本身固有的辯證運動規(guī)律。恩格斯說:“所謂的客觀辯證法是在整個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BR> (2) 主觀辯證法:亦稱“思維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相對。恩格斯指出:“所謂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自然界中到處盛行的對立中的運動的反映?!?BR> (3)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兩者的關系實質上是思維和存在或意識和物質的關系。
①唯物辯證法認為:客觀辯證法是第一性的,主觀辯證法是第二性的,主觀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主觀辯證法依賴于客觀辯證法。作為學說和理論的唯物辯證法,其所反映的內(nèi)容是客觀辯證法,其觀念形態(tài)或理論形態(tài)是主觀辯證法。
唯心辯證法認為:主觀辯證法是第一性的。客觀辯證法是第二性的,客觀辯證法是主觀辯證法的產(chǎn)物和表現(xiàn)。
3.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1)唯物辯證法的科學定義
恩格斯:唯物辯證法是“關于自然、人類社會和思維的運動和發(fā)展的普遍規(guī)律的科學?!薄稗q證法被看作關于一切運動的各個最普遍的規(guī)律的科學。這就是說,辯證法的規(guī)律無論對自然界中和人類歷史中的運動,或者對思維的運動,都必定是同樣適用的?!?BR> 馬克思說:“辯證法在對現(xiàn)存的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對現(xiàn)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對現(xiàn)存事物的必然滅亡的理解;辯證法對每一種既成的形式都是從不斷的運動中,因而也是從它的暫時性方面去理解;辯證法不崇拜任何東西.按其本質來說,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贬槍诟駹柼岢龅摹胺彩乾F(xiàn)實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現(xiàn)實的”命題,恩格斯指出:“按照黑格爾的思維方法的一切規(guī)則。凡是現(xiàn)實的都是合理的這個命題,就變?yōu)榱硪粋€命題:凡是現(xiàn)存的,都是應當滅亡的”?!稗q證哲學*了一切關于最終的、絕對的、神圣的東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暫時性;在它面前,除了發(fā)生和消滅、無止境地由低級上升到高級的不斷的過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過是這一過程在思維著的頭腦中的反映”。辯證哲學即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是唯物主義辯證法,是客觀辯證法的反映與正確認識,是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的辯證法,它既是世界觀、方法論,也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
(2)唯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是兩種根本對立的世界觀、方法論
①唯物辯證法堅持聯(lián)系的、發(fā)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觀點與方法。
②形而上學則堅持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否認矛盾的觀點與方法。
承認矛盾觀點和否認矛盾觀點的對立,這是二者最根本的對立,是二者對立的焦點,也是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
形而上學在哲學的演變歷有兩種用法,在黑格爾之前,形而上學(物理學之后)是指研究世界的本原或存在的理論即本體論的學說,也就是哲學;從黑格爾開始,形而上學這一概念的第二種用法是指同辯證法相反的觀點和方法,即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否認矛盾的)觀點和方法。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學“不能把世界理解為一種過程,理解為一種處在不斷的歷史發(fā)展中的物質”,形而上學者“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他們的說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話?!倍鞲袼怪赋觯骸靶味蠈W的思維方式,雖然在依對象的性質而展開的各個領域中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遲早都要達到一個界限,超過這個界限,它就會變成片面的、狹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無法解決的矛盾,因為它看到一個一個的事物,忘記了它們互相問的聯(lián)系;看到它們的存在,忘記它們的生存和消逝;看到它們的靜止,忘記它們的運動;因為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