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能力測(cè)試每日一練(11月12日)

字號(hào):

(一)
    1、森林地區(qū)要比無林地區(qū) C
    A、平均氣溫低 B、平均氣溫高 C、溫差小 D、溫差大
    2、元古代末期為 A
    A、震旦紀(jì) B、志留紀(jì) C、三疊紀(jì) D、白堊紀(jì)
    3、 C 的毛皮是"王中王"
    A、狐貍 B、老虎 C、海獺 D、海豹
    4、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巖石都是 D
    A、花崗巖 B、沉積巖 C、巖漿巖 D、變質(zhì)巖
    5、世界上的大峽谷是 A 大峽谷。
    A、雅魯藏布 B、美國科羅拉多 C、秘魯科爾卡 D、
    6、 B 是世界上含沙量的河。
    A、長江 B、黃河 C、泥羅河 D、密西西比河
    7、我國的“四大家魚”是 D 。
    A、青、草、鮭、鯽 B、青、草、鋰、鯽 C、青、草、鏈、鯽 D、青、草、鏈、鳙
    8、在海平面的大氣壓大約760mmHg,而在 C 公里的高空氣壓大約是其一半。
    A、8.848 B、6.5 C、5.5 D、4.5
    9、早晨有霧多半是 B , 霧不散就下雨
    A、陰天 B、晴天 C、多云 D、少云
    10、暴雨前人們會(huì)異?;钴S和興奮。這是因?yàn)槔纂娍梢栽黾哟髿庵械?D 。
    A、氧氣 B、水氣 C、正離子 D、負(fù)離子
    11、紫外線可分為三個(gè)部分,波長 B 納米稱為紫外線B,比它長的稱為紫外線A,比它短的稱為紫外線C。
    A、100~300 B、290-320 C、300~400 D、3000~4000
    12、如果臭氧減少25%,大豆僅產(chǎn)量就要降低 B %。
    A、10 B、20 C、30 D、40
    13、過去百年間,由于全球平均氣溫上升了 A ℃,因而全球海平面相應(yīng)也上升了10-25厘米。
     A、0.3-0.6 B、1~3 C、3~6 D、6~10
    14、大氣為五層,自下而上依次是:對(duì)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各層的頂端分別離海平面高約為 D 公里。
     A、30,50,85,800,3000 B、17,50,200,800,3000
     C、30,50,200,800,3000 D、17,50,85,800,3000
    15、寒武紀(jì)時(shí)海里的霸王當(dāng)推 A 。
     A 、三葉蟲 B、鸚鵡螺 C、筆石 D、恐龍
    16、 D 是地球發(fā)展重要的成礁期。
     A、奧陶紀(jì) B、朱羅紀(jì) C、泥盆紀(jì) D、二疊紀(jì)
    17、以80-100公里的高度為界,以下的大氣以氮和氧分子為主。以上,到1000公里上下,就變得以 A 為主了。
     A、氧 B、氮 C、氫 D、氦
    18、海洋中錳結(jié)核儲(chǔ)量巨大,而且是 B 礦物資源。
     A、可再生單一金屬 B、可再生多金屬
    C、不可再生單一金屬 D、不可再生多金屬
    19、 D 的中下部是強(qiáng)大負(fù)電荷中心,云底相對(duì)的下墊面變成相反電荷中心,電場(chǎng)越來越強(qiáng)的情況下,產(chǎn)生閃電。
     A、層積云 B、高積云 C、卷云 D、雷雨云
    20、 B 是永遠(yuǎn)生活在白天的動(dòng)物。
     A、信天翁 B、北極燕鷗 C、海鷗 D、賊鷗
    (二)
    1、薩瓦那是指 D
    A、古巴的首都 B、森林 C、灌叢 D稀樹草原
    2、每隔 B 年,地磁場(chǎng)的南北極向會(huì)發(fā)生倒轉(zhuǎn),于是產(chǎn)生了大洋中脊兩側(cè)交替出現(xiàn)的磁條帶。
    A、幾千 B、幾萬或幾十萬 C、幾百萬或幾千萬 D、幾億
    3、寒武紀(jì)、奧陶紀(jì)、志留紀(jì)、泥盆紀(jì)、石炭紀(jì)和二疊紀(jì)屬于 B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4、三疊紀(jì)、侏羅紀(jì)和白堊紀(jì)屬于 C
    A、元古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5、非常丑陋的 A ,在中國卻有一個(gè)非常迷人的名字--"美人魚",學(xué)名叫作儒艮。
    A、海牛 B、海狗 C、海象 D、海豹
    6、從成因上來劃分,可以把巖石分為三大類: D 。
    A、沉積巖、花崗巖和變質(zhì)巖 B、沉積巖、巖漿巖和變質(zhì)巖
    C、花崗巖、玄武巖和變質(zhì)巖 D、花崗巖、玄武巖和沉積巖
    7、電離層大致在中間層位置,但準(zhǔn)確位于高于海面 C km
    A、50~500 B、60~800 C、60~1000 D、100~1000
    8、 B 是世界上含沙量的河。
    A、長江 B、黃河 C、泥羅河 D、密西西比河
    9、牛軛湖是一種 D 。
    A、海成湖 B、火口湖 C、冰川湖 D、河成湖
    10、森林地區(qū)要比無林地區(qū),降水量大,一般要大 B %。
    A、10~20 B、20~30 C、30~40 D、40~50
    11、城市"熱島效應(yīng)"一般可使市區(qū)的年平均溫度比郊區(qū)高 A ℃。城市年降水量比郊區(qū)多5-10%。
     A、0.5-1.0 B、2.0~3.0 C、4.0~5.0 D、5.0~10.0
    12、如果臭氧減少25%,大豆僅產(chǎn)量就要降低 B %。
     A、10 B、20 C、30 D、40
    13、紅樹林是一種稀有的 B 植物。
     A、草本胎生 B、木本胎生 C、單子葉 D、*子
    14、引發(fā)赤潮的基本原因是: A 。
     A、城市生活污染和工業(yè)廢水大量排放入海 B、魚類大量繁殖
     C、廢油排入海洋 D、酸雨
    15、硬度 A 以上幾乎都應(yīng)屬于寶石之類的礦物。
     A、大于6 B、大于8 C、小于6 D、小于8
    16、奧陶紀(jì)時(shí)期 B 成為海洋中的一霸。
    A、三葉蟲 B、鸚鵡螺 C、筆石 D、恐龍
    17、屬于石炭紀(jì)時(shí)期的煤炭儲(chǔ)量約占全世界總儲(chǔ)量的 B %以上。
     A、40 B、50 C、60 D、70
    18、以80-100公里的高度為界,以下的大氣以氮和氧分子為主。以上,到1000公里上下,就變得以 A 為主了。
     A、氧 B、氮 C、氫 D、氦
    19、我國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殼厚度的地區(qū),平均厚度可以達(dá)到 D 公里。
     A、40 B、50 C、60 D、70
    20、水汽在大氣中含量很少,但變化很大,其變化范圍在 C %之間,水汽絕大部分集中在低層。
     A、0—3 B、1—4 C、0—4 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