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岳麓書院導游詞

字號:

朋友們,大家好!我們今天游覽的是“道林三百眾,書院一千徒”的瀟湘洙泗——岳麓書院。
     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岳麓書院是我國四大書院之首?,F(xiàn)占地1.2萬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東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東,由門堂、亭、臺、樓、軒、齋、祠組成的古建筑群,中軸線上依次為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北側(cè)是半學齋、文廟、湘水校經(jīng)堂、船山祠等紀念性建筑、南側(cè)有教學齋、百泉軒、麓山寺等到景點。
     各位朋友,現(xiàn)在讓我們按照書院的建筑布局慢慢地走進那一種雋永的文化氛圍。書院這個名字是唐朝才開始有的,是國家用來藏書和校典的地方,到宋朝時演變?yōu)橹v學和藏書之外,稍后就具備了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岳麓書院是由潭州太守朱洞正式創(chuàng)建于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經(jīng)過近40年的風風雨雨的發(fā)展,大中祥符八年(公園10515年),宋真宗趙恒召見岳麓山周式,御賜“岳麓書院”匾額,于是書院之稱開始名聞天下。岳麓書院距今已有千多年的歷史,大家跨越頭門,仰頭可以看到的拓唐代書法家歐陽洵手跡而制成的“千年學府”匾額便是明證。走進書院,映入大家眼簾的是赫曦臺,有些朋友可能會納悶“赫曦”到底有什么含義。關(guān)于赫曦臺的命名,是與兩位名人密切相關(guān)的。赫曦臺原建于南宋時期。乾道三年(公遠1167年),理學家朱熹從福建來到岳麓書院,與當時另一位理學家,岳麓書院主教張拭(代山長)進行學術(shù)交流,兩位名家經(jīng)常相約登岳麓山觀日出,每當看到朝陽光芒四射,朱熹就對張拭說“赫曦”(就是日出光明炎盛的意思),他于是把岳麓山峰命名為赫曦峰,張拭筑臺,朱熹題“赫曦臺”?,F(xiàn)在大家看到的赫曦臺是清朝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重新修建的,它呈“凸”字形結(jié)構(gòu),是典型的湖南地方戲臺。大家拾級而上,可以看到臺左右兩壁檐上還保留有清乾隆年間修建時的戲劇故事雕塑,左邊有《拾玉鐲》,右邊有《秋胡戲妻》等到較具有藝術(shù)價值的雕塑,可見,當時的書院的師生除了清苦的學習外,還有豐富的課余活動,儒家士人既嚴謹又閑適的思想也略見一斑?,F(xiàn)在,大家請看臺左邊墻壁上近丈高的“壽”字,此字用二筆寫成,形如龍蛇盤繞,柔中帶剛,非一般人所及,所以被人們傳為仙跡。關(guān)于此字的形成,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相傳清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岳麓書院院長羅典在書院舉行重赴鹿鳴宴宴會(鹿鳴宴指古代的地方官宴請科舉考試中的考官和中試的學生的宴會,因為宴會上通常都演奏《詩經(jīng) 鹿鳴》從而得名。重赴鹿鳴宴是指鹿鳴宴六十年后而舉行的宴會),這天,達官貴人、科場舉子云集岳麓書院,大家談古論今,吟詩作賦,熱鬧非凡,正當興頭,一位身穿青布青袍,腳著草鞋的老道人來到院內(nèi),自稱前來赴宴,那些士人見來者只不過是一個無名老道,便不是很善意地叫他先寫幾個字,道人當然明白其中之意,隨手拿起墻邊的掃帚,伸入黃泥水中,將掃把一舉,唰!唰!兩筆寫下丈多高的“壽”字,然后把掃帚一丟揚長而去。院長羅典在驚嘆之余曾托人*尋老道人,但不知下落,后來羅典在右邊的墻壁上補書了一個“福”與“壽”對稱。大家現(xiàn)在看到的“?!弊钟靡还P寫成,筆力強勁,形如猛虎下山。“福、壽”二字如龍騰虎躍,暗含岳麓書院是藏龍臥虎之地。但岳麓書院到底藏了什么龍,臥了哪只虎,我們稍后再講。
     沿著砌石的中軸線往前走,現(xiàn)在我們站在書院的大門前,大家所看到的大門是明朝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建造的,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進行過翻新,是五間單檐硬山和三山屏墻結(jié)構(gòu)。大門兩旁有一塊漢白玉鼓形上馬石,它的正面是三獅戲珠圖,背面是芙蓉錦雞圖、荷花鷺鷥圖,此物相傳是岳麓書院的學生曾任兩江總督的陶澍嚴懲貪官曹百萬從曹府搬來獻給母校的。大門上方的“岳麓書院”匾額我們前面已經(jīng)講過,現(xiàn)在請看大門兩旁的千古名聯(lián):“惟楚有材,于斯為盛”這幅由院長袁峴岡與貢生張中階撰寫的對聯(lián)高度褒揚了岳麓書院千百年來作為湖湘文化的搖籃,孕育出多少具的經(jīng)天緯地之才的英雄豪杰:被譽為“一時之英才”的抗金名將吳獵,主張“官兵一體”大敗十萬金兵的功臣趙方,“忠鯁可嘉,宜得獎謚”的彭龜年,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文學家、史學家魏源,被清朝統(tǒng)治階級稱為“中興將相”的桐城——湘鄉(xiāng)派盟主曾國藩,收復新疆的愛國名將左宗棠,首任駐英法公使并保持了民族氣節(jié)的郭嵩燾,“欲栽大木柱長天,慧眼識“毛蔡”的楊昌濟,后來的岳麓高足陳天華、蔡和森、鄧和森、鄧中夏等。楚材斯盛,正和赫曦臺墻壁上的福壽兩字暗含的藏龍臥虎之意切合。大門之后是二門,二門至講堂兩方均為齋舍。右側(cè)是教學齋。左側(cè)是半學齋,教學齋和半學齋反映岳麓書院教學中“教學相長,惟教學半學”的辨證思想。一代偉人毛澤東也曾多次寓居半學齋從事革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