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是控制本溪市區(qū)的天險,也是兵家必爭的古戰(zhàn)場。據(jù)《奉天通志》記載,平頂山"其頂有點將臺"。明將馬云、葉旺率兵擊北元,后金汗王努爾哈赤謀攻大明,都曾勒兵于此。當(dāng)?shù)孛耖g傳說,老汗登臨點將臺,是在他出兵攻占遼沈那一年的三月初三。
后金建國第六年春天,老汗王努爾哈赤的謀臣武將,各帶十名戈什哈,從東向西揚鞭催馬急馳而來,于三月初三縷縷行行趕到了平頂山,在山頂平敞處扎起幾十座牛皮帳篷,豎起了八面彩旗。山四周的老百姓只聽山上戰(zhàn)馬嘶鳴,笳號聲聲,誰也不知道是禍?zhǔn)歉?,聽說三年前汗王的兵將破了清河城后,把守城死傷的明兵都砍下腦袋喂了老鴰,平頂山周圍的漢人能跑的急忙躲起來,只剩下幾個年老體弱的村民留在噶珊里。
不過兩個時辰,一隊騎馬的汗王兵將找上門來,把留在噶珊的八個老漢硬"請"上了平頂山。
八個老漢被汗王兵將帶到平頂山,看到他們熟悉的山頂已扎滿了牛皮帳篷,戈什哈正忙著升火煮野味,那一堆堆鹿、狐是汗王的兵將趕路時順手獵獲的。他們要干什么呢?八個老漢想到金兵殺人的傳聞,渾身都哆嗦了。
走到東邊的點將臺下,只見二十四個手持刀槍的戈什哈直溜溜地站在那,不一會兒,一個戈什哈出來喊道:"汗王請當(dāng)?shù)馗咐线M帳議事。"
汗王起身離座,親自把八位老漢引到帳篷內(nèi)預(yù)先鋪好的狗皮褥子上坐下,吩咐戈什哈端來一壺沏好的熱茶,倒了八大碗,汗王一邊讓八位老人喝茶,一邊勸大家不要害怕,如實回話。汗王問:"我起兵征明的檄文《七大恨》,你們知道講的是什么嗎?"
八個老漢說:"知道,《七大恨》講明朝輕啟邊釁,凌辱女真,汗王征明,實為迫不得已。"
八老哪敢不順手摩娑,都說:"汗王用兵如神,是統(tǒng)帥十萬鐵騎的雄主,怎能不打勝仗!"
汗王一手捋著八字胡須,一手搖晃著手中的線裝《三國志通俗演義》說:"我用兵的方略,還是從大明李總兵那里偷藝學(xué)來的招數(shù),遇敵上下同心,眾子侄拼力,我再量敵用兵,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仗越打越順手。但最要緊的是在用人,我大金國以多得爵人為當(dāng)務(wù)之急,用人皆隨其才,若有臨陣英勇者,賜以官賞;有于國忠良者,用以佐理國政;各處搜羅人才,為我所用,金國怎能不興旺?
汗王說:"數(shù)十年來,遼東人說"生于遼,不如走于胡",投建州者不計其數(shù)?,F(xiàn)在我出兵攻明,正要為遼東人除*,字百姓,為何所到之處老百姓都跑光了?就說平頂山周圍幾十個噶珊吧,我的兵將費了好大的勁,才請來你們八位現(xiàn)在還懷揣兔子心直蹦達!這究竟是咐緣幫?"八個老漢相視無語,誰也不敢開口。
努爾哈赤說:"我請你們來,就是讓你們說心里話,直說無妨,講得再刺耳也不怪罪。"
八老汗見汗王挺和氣,看來說真話掉不了腦袋,就講:"俺這是明金交兵兩下拉鋸的地方,明朝和汗王的兵馬說定啥時候就來了,兩方的兵將誰來了都搶掠老百姓,今年正月初二,明兵把莊稼人的牛、驢、豬還有糧種都搶走了。"
汗王問:"你們?yōu)樯恫蝗ネ侗即蠼饑?
老漢說:"大伙聽說您的兵將破清河城時,把漢人都殺了喂老鴰,所以漢族人見了金兵就趕緊跑了。怕去了掉腦袋。唉!俺這兩下拉鋸的地方,百姓苦到啥時候是個頭呢?"幾個老頭說到傷心處,竟落下了老淚。
汗王對八個老漢說:"你們回去向各噶珊的百姓傳個口信,說大金國汗王努爾哈赤讓他們安心農(nóng)牧,我的兵將再也不會殺人喂恩禽老鴰群了。我的兵馬很快就會打下遼陽、沈陽,你們回去好好過日子吧。等打下遼陽,我派人給你們每戶送來一條牛。這遼陽東山,免稅三年。"
第二天一大早,汗王的兵將突然把遼陽東邊的明軍臺堡狠狠敲打一頓,明朝兵將在袁應(yīng)泰國指揮下松散慣了,誰也不敢去追。等大隊明兵來到平頂山時,點將臺上只剩下一堆堆灰燼和吃剩的獸骨。
老汗王這次親臨點將臺,經(jīng)過實地觀察,改變了直的遼陽的用兵方略,于三月初十帶著彎弓待發(fā)的后金兵馬,傾國出師,帶著板木、云梯、戰(zhàn)車等順渾河而下,水陸并進,兵臨沈陽城下,后金收降的城內(nèi)蒙古人與金兵里應(yīng)外合,于三月十三攻占沈陽,斬明軍七萬。汗王三月十九進兵遼陽,三月二下一攻占這座明朝重鎮(zhèn),遼樂經(jīng)略衙門變成了金國汗王努爾哈赤的行宮。此后數(shù)日蚋,金、復(fù)、海、蓋諸州,大小共七十余城官司民俱降了后金。
老汗王為了收買人心,派他的四貝勒皇太極到平頂山下,找到登點將臺回闐王話的那八個老漢,真的給每人一頭牛,半斗糜子種。老汗王登點將臺這件事,就這么傳下來了.
后金建國第六年春天,老汗王努爾哈赤的謀臣武將,各帶十名戈什哈,從東向西揚鞭催馬急馳而來,于三月初三縷縷行行趕到了平頂山,在山頂平敞處扎起幾十座牛皮帳篷,豎起了八面彩旗。山四周的老百姓只聽山上戰(zhàn)馬嘶鳴,笳號聲聲,誰也不知道是禍?zhǔn)歉?,聽說三年前汗王的兵將破了清河城后,把守城死傷的明兵都砍下腦袋喂了老鴰,平頂山周圍的漢人能跑的急忙躲起來,只剩下幾個年老體弱的村民留在噶珊里。
不過兩個時辰,一隊騎馬的汗王兵將找上門來,把留在噶珊的八個老漢硬"請"上了平頂山。
八個老漢被汗王兵將帶到平頂山,看到他們熟悉的山頂已扎滿了牛皮帳篷,戈什哈正忙著升火煮野味,那一堆堆鹿、狐是汗王的兵將趕路時順手獵獲的。他們要干什么呢?八個老漢想到金兵殺人的傳聞,渾身都哆嗦了。
走到東邊的點將臺下,只見二十四個手持刀槍的戈什哈直溜溜地站在那,不一會兒,一個戈什哈出來喊道:"汗王請當(dāng)?shù)馗咐线M帳議事。"
汗王起身離座,親自把八位老漢引到帳篷內(nèi)預(yù)先鋪好的狗皮褥子上坐下,吩咐戈什哈端來一壺沏好的熱茶,倒了八大碗,汗王一邊讓八位老人喝茶,一邊勸大家不要害怕,如實回話。汗王問:"我起兵征明的檄文《七大恨》,你們知道講的是什么嗎?"
八個老漢說:"知道,《七大恨》講明朝輕啟邊釁,凌辱女真,汗王征明,實為迫不得已。"
八老哪敢不順手摩娑,都說:"汗王用兵如神,是統(tǒng)帥十萬鐵騎的雄主,怎能不打勝仗!"
汗王一手捋著八字胡須,一手搖晃著手中的線裝《三國志通俗演義》說:"我用兵的方略,還是從大明李總兵那里偷藝學(xué)來的招數(shù),遇敵上下同心,眾子侄拼力,我再量敵用兵,憑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仗越打越順手。但最要緊的是在用人,我大金國以多得爵人為當(dāng)務(wù)之急,用人皆隨其才,若有臨陣英勇者,賜以官賞;有于國忠良者,用以佐理國政;各處搜羅人才,為我所用,金國怎能不興旺?
汗王說:"數(shù)十年來,遼東人說"生于遼,不如走于胡",投建州者不計其數(shù)?,F(xiàn)在我出兵攻明,正要為遼東人除*,字百姓,為何所到之處老百姓都跑光了?就說平頂山周圍幾十個噶珊吧,我的兵將費了好大的勁,才請來你們八位現(xiàn)在還懷揣兔子心直蹦達!這究竟是咐緣幫?"八個老漢相視無語,誰也不敢開口。
努爾哈赤說:"我請你們來,就是讓你們說心里話,直說無妨,講得再刺耳也不怪罪。"
八老汗見汗王挺和氣,看來說真話掉不了腦袋,就講:"俺這是明金交兵兩下拉鋸的地方,明朝和汗王的兵馬說定啥時候就來了,兩方的兵將誰來了都搶掠老百姓,今年正月初二,明兵把莊稼人的牛、驢、豬還有糧種都搶走了。"
汗王問:"你們?yōu)樯恫蝗ネ侗即蠼饑?
老漢說:"大伙聽說您的兵將破清河城時,把漢人都殺了喂老鴰,所以漢族人見了金兵就趕緊跑了。怕去了掉腦袋。唉!俺這兩下拉鋸的地方,百姓苦到啥時候是個頭呢?"幾個老頭說到傷心處,竟落下了老淚。
汗王對八個老漢說:"你們回去向各噶珊的百姓傳個口信,說大金國汗王努爾哈赤讓他們安心農(nóng)牧,我的兵將再也不會殺人喂恩禽老鴰群了。我的兵馬很快就會打下遼陽、沈陽,你們回去好好過日子吧。等打下遼陽,我派人給你們每戶送來一條牛。這遼陽東山,免稅三年。"
第二天一大早,汗王的兵將突然把遼陽東邊的明軍臺堡狠狠敲打一頓,明朝兵將在袁應(yīng)泰國指揮下松散慣了,誰也不敢去追。等大隊明兵來到平頂山時,點將臺上只剩下一堆堆灰燼和吃剩的獸骨。
老汗王這次親臨點將臺,經(jīng)過實地觀察,改變了直的遼陽的用兵方略,于三月初十帶著彎弓待發(fā)的后金兵馬,傾國出師,帶著板木、云梯、戰(zhàn)車等順渾河而下,水陸并進,兵臨沈陽城下,后金收降的城內(nèi)蒙古人與金兵里應(yīng)外合,于三月十三攻占沈陽,斬明軍七萬。汗王三月十九進兵遼陽,三月二下一攻占這座明朝重鎮(zhèn),遼樂經(jīng)略衙門變成了金國汗王努爾哈赤的行宮。此后數(shù)日蚋,金、復(fù)、海、蓋諸州,大小共七十余城官司民俱降了后金。
老汗王為了收買人心,派他的四貝勒皇太極到平頂山下,找到登點將臺回闐王話的那八個老漢,真的給每人一頭牛,半斗糜子種。老汗王登點將臺這件事,就這么傳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