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浸潤:直接侵入皮膚、胸肌筋膜、胸肌等周圍組織。
2.淋巴轉移:可經*淋巴液的各引流途徑(圖2-6)擴散。其中主要的途徑為:(1)癌細胞經胸大肌外側緣淋巴管侵入同側腋窩淋巴結,進而侵入鎖骨下淋巴結以至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至鎖骨上淋巴結的癌細胞。又可經胸導管(左)或右側淋巴導管侵入靜脈血流而向遠處轉移。(2)癌細胞向內側侵入胸骨旁淋巴結,繼而達到鎖骨上淋巴結,之后可經同樣途徑血行轉移。上述的兩個主要淋巴轉移途徑中,一般以前者居多;后一途徑的轉移雖較少,但一經發(fā)生則預后較差。據國內有關資料報導,腋窩淋巴結轉移率約為60%,胸骨旁淋巴結轉率為30~35%。另外,乳癌原發(fā)部位與轉移途徑也有一定關系。一般說來,有腋窩淋巴結轉移者,原發(fā)灶大多(80%)在*的外側象限;有胸骨旁淋巴結轉移者,原發(fā)灶則大多(70%)在*內側象限。
3.血液轉移:乳癌細胞經血液向遠處轉移者多發(fā)生在晚期,但基于對乳癌術后病人遠期療效的調查和統(tǒng)計,有學者認為乳癌的血行轉移可能在早期即已發(fā)生,其以微小癌灶的形式隱藏在體內,成為日后致命的隱患。癌細胞除可經淋巴途徑進入靜脈,也可直接侵入血液循環(huán)。最常見的遠處轉移依次為肺、骨、肝。在骨轉移中,則依次為椎骨、骨盆和股骨。好發(fā)血行轉移是乳腺癌突出的生物學特征,這是本病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乳腺癌防治上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所以有人認為乳腺癌不單純是*的局部病變,也應視為全身性疾病。
2.淋巴轉移:可經*淋巴液的各引流途徑(圖2-6)擴散。其中主要的途徑為:(1)癌細胞經胸大肌外側緣淋巴管侵入同側腋窩淋巴結,進而侵入鎖骨下淋巴結以至鎖骨上淋巴結;轉移至鎖骨上淋巴結的癌細胞。又可經胸導管(左)或右側淋巴導管侵入靜脈血流而向遠處轉移。(2)癌細胞向內側侵入胸骨旁淋巴結,繼而達到鎖骨上淋巴結,之后可經同樣途徑血行轉移。上述的兩個主要淋巴轉移途徑中,一般以前者居多;后一途徑的轉移雖較少,但一經發(fā)生則預后較差。據國內有關資料報導,腋窩淋巴結轉移率約為60%,胸骨旁淋巴結轉率為30~35%。另外,乳癌原發(fā)部位與轉移途徑也有一定關系。一般說來,有腋窩淋巴結轉移者,原發(fā)灶大多(80%)在*的外側象限;有胸骨旁淋巴結轉移者,原發(fā)灶則大多(70%)在*內側象限。
3.血液轉移:乳癌細胞經血液向遠處轉移者多發(fā)生在晚期,但基于對乳癌術后病人遠期療效的調查和統(tǒng)計,有學者認為乳癌的血行轉移可能在早期即已發(fā)生,其以微小癌灶的形式隱藏在體內,成為日后致命的隱患。癌細胞除可經淋巴途徑進入靜脈,也可直接侵入血液循環(huán)。最常見的遠處轉移依次為肺、骨、肝。在骨轉移中,則依次為椎骨、骨盆和股骨。好發(fā)血行轉移是乳腺癌突出的生物學特征,這是本病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所在,也是乳腺癌防治上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所以有人認為乳腺癌不單純是*的局部病變,也應視為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