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6條——政府補助

字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guī)范政 府補助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第二條 政 府補助,是指企業(yè)從企業(yè)從政 府無償取得貨幣性資產或非貨幣性資產,但不包括政 府作為企業(yè)所有者投入的資本。
    第三條 政 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 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 府補助。
    與收益相關的政 府補助,是指除與資產相關的政 府補助之外的政 府補助。
    第四條 下列各項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
    (一)所得稅減免,適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8號-所得稅》;
    (二)債務豁免,適用《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2號-債務重組》。
    第二章 確認和計量
    第五條 政 府補助同時滿足下列條件時,才能予以確認:
    (一)企業(yè)能夠滿足政 府補助所附條件;
    (二)企業(yè)能夠收到政 府補助。
    第六條 政 府補助為貨幣性資產的,應當按照收到或應收的金額計量,政 府補助為非貨幣性資產的,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義金額計量。
    第七條 與資產相關的政 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 府補助,直接計入當然損益。
    第八條 與收益相關的政 府補助,應當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用于補償企業(yè)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并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
    (二)用于補償企業(yè)已發(fā)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計入當期損益。
    第九條 已確認的政 府補助需要返還的,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分別下列情況處理:
    (一)存在相關遞延收益的,沖減相關遞延收益賬面余額,超出部分計入當期損益;
    (二)不存在相關遞延收益的,計入當期損益。
    第三章 披露
    第十條 企業(yè)應當在附注中披露與政 府補助有關的下列信息:
    (一)政 府補助的種類及金額;
    (二)計入當然損益的政 府補助金額;
    (三)本期返還的政 府補助金額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