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劉黎霞)選中大還是中科大,在今年高考中一直備受關注的11歲小神童龔民將去向何方?昨日,小龔民結束在中科大為期五天的筆試、面試,從安徽合肥返回廣東南海,他的外公告訴記者最后的決定,“還是放棄中大,選擇中科大!”
千里赴考連考五天
本月11日,中山大學招生辦對媒體介紹,中大自主招生的11歲考生龔民已被中大計算機系錄取,正等待省招生辦的最后批復。但小神童的選擇卻一直撲朔迷離。13日,龔民奔赴合肥,連續(xù)五天參加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筆試、面試。他的外公則千里“陪考”。
龔民外公說,此前中科大廣東招生組組長專程從安徽趕到南海中學親自面試了龔民,對他的表現(xiàn)很滿意,已當場拍板要錄取他,所以才會安排龔民去參加中科大筆試、面試,兩所高校都擺在面前,一家人反復思量,最后決定還是要放棄中山大學,選擇中國科技大學。
龔民外公表示:“其實小龔民心里還更愿意去中大,因為他媽媽在廣州工作,他希望能夠離媽媽近一些,他也喜歡中大的校園環(huán)境。”。但為何最終仍選擇中科大?龔民外公說,主要考慮到龔民的年齡和普通高校的學生年齡有距離,如果去中科大少年班,身邊同學年齡相仿,學校在生活、學業(yè)上有一套更成熟的體系針對他這樣的早慧兒童。
“他年紀雖小但心智成熟”
中山大學招生辦主任龍波表示,目前尚未接到考生拒絕的正式回復,不管龔民最終選擇中大還是中科大,中大都會尊重考生的選擇。
龔民最終還是選擇中科大,中大是否會有些遺憾?龍波笑道,從她個人觀點來看,如果她有一個這樣早慧的孩子,她會讓他選擇去中大,雖然中科大可以給早慧學生更細致更成體系的培養(yǎng),但少年班畢竟在眾目睽睽下生活成長。不管怎樣,少年班的孩子終究要回歸社會,如果在中大讀的話,可能就不會有這么明顯的差別,中大會讓他在一個常態(tài)的環(huán)境下學習。中大在自主招生對小龔民的面試過程中,認為這個小孩雖然年齡小,但心智成熟,可以到一所普通高校正常學習。
千里赴考連考五天
本月11日,中山大學招生辦對媒體介紹,中大自主招生的11歲考生龔民已被中大計算機系錄取,正等待省招生辦的最后批復。但小神童的選擇卻一直撲朔迷離。13日,龔民奔赴合肥,連續(xù)五天參加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筆試、面試。他的外公則千里“陪考”。
龔民外公說,此前中科大廣東招生組組長專程從安徽趕到南海中學親自面試了龔民,對他的表現(xiàn)很滿意,已當場拍板要錄取他,所以才會安排龔民去參加中科大筆試、面試,兩所高校都擺在面前,一家人反復思量,最后決定還是要放棄中山大學,選擇中國科技大學。
龔民外公表示:“其實小龔民心里還更愿意去中大,因為他媽媽在廣州工作,他希望能夠離媽媽近一些,他也喜歡中大的校園環(huán)境。”。但為何最終仍選擇中科大?龔民外公說,主要考慮到龔民的年齡和普通高校的學生年齡有距離,如果去中科大少年班,身邊同學年齡相仿,學校在生活、學業(yè)上有一套更成熟的體系針對他這樣的早慧兒童。
“他年紀雖小但心智成熟”
中山大學招生辦主任龍波表示,目前尚未接到考生拒絕的正式回復,不管龔民最終選擇中大還是中科大,中大都會尊重考生的選擇。
龔民最終還是選擇中科大,中大是否會有些遺憾?龍波笑道,從她個人觀點來看,如果她有一個這樣早慧的孩子,她會讓他選擇去中大,雖然中科大可以給早慧學生更細致更成體系的培養(yǎng),但少年班畢竟在眾目睽睽下生活成長。不管怎樣,少年班的孩子終究要回歸社會,如果在中大讀的話,可能就不會有這么明顯的差別,中大會讓他在一個常態(tài)的環(huán)境下學習。中大在自主招生對小龔民的面試過程中,認為這個小孩雖然年齡小,但心智成熟,可以到一所普通高校正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