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保專業(yè)二講義:顆粒污染物的形成機理

字號:

4.顆粒污染物的形成機理
    (1)燃燒過程中顆粒物的形成
    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顆粒污染物主要是燃燒不完全形成的炭黑、煙塵和飛灰等。
    ①碳粒于的生成
    燃燒過程中生成一些主要成分為碳的粒于,通常由氣相反應生成積炭,由液態(tài)烴燃料高溫分解產生的那些粒子都是結焦或煤胞。實踐證明,如果讓碳氫化合物燃與足量的氧化合,能夠防止積炭生成。
    ②燃煤煙塵的形成
    固體燃料燃燒產生的顆粒物通常稱為煙塵,它包括黑煙和飛灰兩部分。
    煤粉燃燒時,如果燃燒條件非常理想,煤可以完全燃燒,即其中的碳完全氧等氣體,余下為灰分。
    ③燃煤尾氣中飛灰的產生
    燃煤尾氣中飛灰的濃度和粒度與煤質、燃燒方式、煙氣流速、爐排和爐膛卜鍋爐運行負荷以及鍋爐結構等多種因素有關。
    (2)生產和交通過程中粉塵的產生
    -般來說生產和交通過程中粉塵的產生原因主要有如下幾種:
    ①物料間剪切壓縮造成的塵化作用
    ②誘導空氣造成的塵化作用
    ③熱氣流上升造成的塵化作用
    把上述各種使塵粒由靜止狀態(tài)進入空氣中浮游的塵化作用稱為一次塵化作用,批作用給粉塵的能量不足以使粉塵擴散飛揚,它只是造成局部地點的空氣污染。造成粉塵進一步擴散,污染環(huán)境的主要原因是二次氣流,即由于空氣流動或冷熱氣流對誠的氣流。二次氣流帶著局部地點的含塵空氣流動,使粉塵擴散或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