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北京滿分中考作文(4篇)

字號:

09北京滿分中考作文(4篇)
     生命并沒有結(jié)束
    三舅其實不是親的,和媽媽同村同姓同輩份而已,自家排行老三,媽媽便讓我喊他三舅。
    第一次來北京打工,我家就成了的他的落腳點。第一次見他時是在假期,印象特別深刻,五十多歲的樣子,身材雖很高大,但和土不土洋不洋的小平頭、賊亮亮細瞇瞇的小眼睛有些不大搭調(diào),穿著還算體面,可黑黃黑黃的皮膚散發(fā)出的汗臭味或是泥土味或是火車廂味實在讓我望而卻步、聞而息鼻。礙于面子而且又聽媽媽說姥爺在老家時都是他給照顧的,我便到客廳禮節(jié)性地打個招呼就匆匆回到了自己的臥室,打招呼也沒有喊他三舅,就是笑一下而已。
    在臥室里仍然聽得見他和爸爸的高談闊論,其實也沒有什么,無非是農(nóng)田耕種都是機械化了,閑不住想來城里找點事做,自己什么活都干得,能吃苦類的自報家門,因嗓門大,聲音震得房子都有回聲,我只得用高談闊論來形容了。
    一起吃午飯的時候他還在滔滔不絕地說現(xiàn)在農(nóng)村可好了,誠摯地邀請爸爸媽媽和我有時間去農(nóng)村玩去,我暗想著:農(nóng)村好干嗎自己還跑到城市里來呢!吃飯間聽他一個勁地喊爸爸、媽媽分別是“姐夫”、“姐姐”,我心生納悶,小聲問媽媽才知道他還不到四十歲。真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可也從他的話里得之,他有一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女兒,也在老家讀書,而且成績非常好,言談間還可見他的喜悅。當著我的面說別的女孩好,我自是沒有心情聽了,本也就沒說幾句話,匆匆吃完就回自己臥室了。
    下午出去他就在一個工地上找到了活,爸爸勸他多考慮幾家,先在我家住著,不急著上班,他不肯,說活還可以,能做,而且一個月上滿工一千呢!晚上他就帶著鋪蓋要去工地,媽媽挽留他在家里住,他憨厚地笑笑,說自己身上臟,在工地上住好些,媽媽嫌他見外,我聽見了倒覺得他這一點倒是直爽、實在。
    于是就這樣算是安頓下來了,也就真的一個月沒有見他來過。
    又見他便是拿了好多禮物過來,穿著剛洗的衣服,頭發(fā)和胡須都剛剛理過,身上也好像用香皂剛剛泡過,還散發(fā)著那種淡淡的香皂的味。禮物中有我一件是讓我有些吃驚的mp3,他一邊解釋一邊又出示了另外一個一模一樣的,說鄉(xiāng)下女兒肯定喜歡,現(xiàn)在城里孩子流行聽這個,就買了兩個,一個給我,一個寄回家去。我不知該說什么好,我雖已有一個,但這可是別人送的呢,我當然高興地收下了,他也很開心,爸爸媽媽只得替我向他連連說謝謝。然而我沒有想他每天十二小時的工一個月才掙一千元錢的辛苦。這是后來想到的,但卻已經(jīng)晚了。
    因為一開學,我就把他忘記了,mp3雖然聽著,但只記得里面的旋律,去沒有細品他旋律里面的三舅的血汗和真誠
    就在昨天,我們都去了他的工地,但是是向他訣別,不過最后一面是無緣再見的了,因為他——我的三舅的面部已模糊的無法辨認了,加班加點的做工的三舅從工地上高高的塔吊下面摔了下來,摔得讓我的心異常的疼痛,讓我的那個還不知道的表妹的心也會異常的疼痛,因為他送的mp3一直是掛在心的位置。
    我再叫的一聲三舅,恐是他永遠無法聽見了,但我相信他將徹底活在我的心中,他的"生命并沒有結(jié)束"! (編輯:劉明)
    懷念并沒有結(jié)束
    愈是感覺到它的珍貴,便愈是常懷念起它,就如我曾在胡同里的生活。
    以前,我家住在一個小胡同里,那胡同兒里有很多人家,而且每家之間都離的很近,當時甚至有些反感的擁擠而喧鬧的生活,現(xiàn)在卻是我最酸楚的常常的懷念。
    早上,每當我還在與周公的女兒約會時,就會被后排早起的人給吵醒“呀!大哥,這么早就出去??!”“恩,是啊,您起的也挺早啊,這是干什么去?。俊薄拔疫@不有點事,出去一下!”就這樣的話一早晨能聽到好幾十遍。
     中午,想睡會午覺,補上早晨的損失,可剛剛躺下,后排的人們又開起了茶會,談的不亦樂乎,小到張三李四,大到國家主席,沒有什么不能成為他們的談資。
    晚上,即使已經(jīng)入睡了,卻還能突然被誰一聲大嗓門吵醒,可能只是因為不知是誰家的衣服忘了收了,好心的人總是不嫌人煩似的。
    半年前,我們搬了家,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誰都不認識,沒有了那些煩人的吵鬧聲,自然也不用打招呼了,這樣過了兩個禮拜,心里覺得很美。
    但是,心里忽然覺得空落落似的,突然回想起以前的一些事情,說真的,有些聲音一旦缺少了,反而倍加顯得珍貴了。
    比如,誰家電表要是快沒錢了,外邊就會不止一次的敲窗戶提醒你快沒錢了,催著你趕快去買電,這種聲音對于突然因斷電而來不及保存文檔的我來說是多么的珍貴。
    每當那家人做了什么好吃的東西,就會滿院子飄香,當然,東夾一筷子,西夾一筷子,是免不了的,更可貴的是那家人還會大方的把制作方法不厭其煩地絮絮叨叨地教給你,直到確信你也能擁有這套獨特的烹飪技術(shù)為止,這種絮叨對于貪吃的我的一家人來說是多么的珍貴。
    那天,走在路上,忽然,碰上一個以前的鄰居,互相寒暄了幾句,使我更加懷念以前那個地方了,使我更加地懷念那里的生活了。
    其實,懷念也是一種向往。真的,無論到了哪里,我們都應該去締造這和諧的愛的生活?。ň庉嫞簞⒚鳎?BR>    生命并沒有結(jié)束
    思想的長青
    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上午五時二十五分,一個偉大的靈魂在上海大陸新村寓所停止思考,永遠閉上了眼睛。然而——七十多年過去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時常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人們無時無刻不沐浴在他思想的光輝里,無時無刻不感受到他的存在。
    他一生戰(zhàn)斗不息,以筆為槍,不倦的向舊勢力發(fā)出挑戰(zhàn);他伏首甘為孺子牛,對青年人總是無私的呵護。人們誦讀他的著作時時常感到驚悚,因為在作品里人物的身上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它象皮鞭一樣考問著人們的良知,“仿佛要榨出皮袍下藏著的小來”,教人慚愧,催人自新。
    詩人贊美他“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在廣大的人民心里,他代表了民族魂!
    他就是魯迅。
    科學的不落星
    他是一位億萬富翁,更是一位杰出的發(fā)明家。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貢獻給了人類科學事業(yè),光專利就取得了255種,而且 還在身后留下遺囑,把財產(chǎn)全部獻給科學事業(yè),用來獎勵后人。
    于是,每年的12月10日,這個偉人逝世的日子,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都要舉行簡樸而隆重的頒獎儀式,獎勵在過去一年里全世界在人類物理、化學、醫(y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yè)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人,獎金的數(shù)額非常豐厚。
    他就是諾貝爾。
    無名的捐獻者
    他是個普普通通的小男孩,人們早已忘記了他的名字。
    十二歲的他不幸身患絕癥,將不久于人世了。然而在臨終之際他卻提出要把自己的角膜捐獻給需要它的患者,“這樣我就還能時刻看到你,媽媽”,他這樣說服自己的媽媽。
    媽媽流著淚答應了他的要求。
    小男孩平靜的走了,一個幸運者卻因此得以重見光明。
    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它們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演繹著一個個不滅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