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10月“法律基礎與思想道德修養(yǎng)”串講資料第九章

字號:

第九章 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和原則
    1、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條件下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
    答:集體主義原則主張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提倡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個人利益要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為了集體利益而放棄個人利益,甚至為捍衛(wèi)集體利益而獻身。
    集體主義既強調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統(tǒng)一性,又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不是說在任何情況下,只要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矛盾時,就必然要個人作出犧牲,更不是任意地要個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要無條件地犧牲個人利益。這種自我犧牲是有條件的必要的犧牲。
    ⑴ 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而個人利益已失去正當性,不犧牲這種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就無法實現,因此,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就要求犧牲這種個人利益,而且這種犧牲也是必要的。
    ⑵ 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而個人利益又是正當的,在其他條件下是可以得到滿足的,而在此時此地,不犧牲個人正當利益,集體利益就無法實現時,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原則要求必須犧牲個人利益,這種犧牲表現出崇高的道德精神。
    2、 社會主義道德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社會主義道德,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的反映;是在無產階級自發(fā)形成的樸素的道德基礎上,以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為指導,由無產階級自覺地培養(yǎng)起來的道德。是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代表無產階級和廣大勞動人民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的先進道德體系。它屬于共產主義道德體系。
    特征:科學性、群眾性、實踐性。
    3、 集體主義的含義和內容?
    答:集體的本質意義,表現為以無產階級為核心的利益集團。無產階級的集體擴大為包括整個國家,整個社會在內的集體。我國現階段,集體主義原則中所維護的集體利益是以無產階級為核心的全體勞動人民的共同利益。
    內容:(1)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是矛盾的統(tǒng)一體;(2)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3)重視個人的正當利益。
    4、 集體主義之所以作為社會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集體主義是人類社會本質的必然選擇;(2)集體主義是社會經濟關系所表現出來的利益決定的;(3)集體主義是調節(jié)個人與社會利益的基本原則。
    5、 試論中華民族優(yōu)良道德傳統(tǒng)主要方面的內容。
    答:為了建設和發(fā)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應當在全社會認真提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道德。
    首先,人是要有道德的,每一個人都應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其次,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更需要提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道德。
    再次,社會主義道德要求,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
    6、 試論弘揚集體主義精神反對個人主義。
    答:(1)改革開放以來,從商品經濟發(fā)展,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的經濟結構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除了公有制經濟外,也存在各種非公有制經濟,這種經濟結構變化,必然引起人們觀念的變化,更多地反映在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上,集中地表現為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沖突。個人主義是和集體主義相對獨立的一種道德行為原則。我們要提倡社會主義道德,就要反對個人主義,弘揚集體主義精神。
    (2)集體主義價值導向,既能使人民群眾的個人正當利益得到保障,個人的價值、榮譽和尊嚴也能合理地得以實現,使個人物質財富和精神生活不斷地得到提高;同時,又能使集體中每個成員,都關心集體、愛護集體,具有以集體利益為重的凝聚力。集體主義價值導向,能有效抵制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的侵襲和毒害。集體主義價值導向,對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有著重要作用。
    (3)個人主義是私有制經濟基礎的產物,是資產階級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核心和基本原則以及生活的基本態(tài)度。個人主義是適應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思想理論體系。個人主義是一種腐蝕劑,同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格格不入,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背道而馳。
    (4)個人主義作為一種思想體系和價值觀念,其目的是要引導人們背離社會主義走向資本主義。個人主義所強調的“個人中心”、“個人價值高于社會價值”、私有財產制度是永恒的思想,是同我們強調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共同富裕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背道而馳的。個人主義作為一種價值觀,也是西方資產階級對社會主義國家進行“西化”、“分化”的手段。因此,我們要旗幟鮮明地弘揚集體主義精神,反對個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