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征文:他鄉(xiāng)明月寄深情

字號:

中秋節(jié)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后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相繼效仿,逐步傳到民間。下面是中秋節(jié)頻道整理發(fā)布的《中秋節(jié)征文:他鄉(xiāng)明月寄深情》,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中秋節(jié)征文:他鄉(xiāng)明月寄深情篇一
    早上離開家門的時候,妻子還在做飯,她正在往灶底填柴,火光一閃,我看見她的眼淚順著臉頰流下來。
    心里很不是滋味,沒辦法,誰讓咱是“一頭沉”!四天的假期過了,沒有一天輕松,兩天時間收玉米、運玉米,兩天時間往地里送肥,雖然已經(jīng)很累,但秋播還沒完成,看家家戶戶都在搶種,我也很著急,無奈請的假已經(jīng)用完了,只好硬著心腸趕回單位。
    妻子愁了,換了誰都會愁。頭天夜里生產(chǎn)隊統(tǒng)一組織耕地,我家的地是耕了的,可是早起發(fā)現(xiàn)就在我家不足十米寬的地里,從南到北貫通了一條大墑溝,差不多一米寬半米深,要填平這道溝不是很容易的事,況且還有保墑的問題,時間久了太陽一曬,大坷拉破不開,是影響播種的,雖說生產(chǎn)隊為墑溝的影響有點補助,可那幾十斤糧食跟搶種的事情相比又值得了什么?大兒子八歲,小兒子四歲,如果我不在家,指望誰來幫她?當然,鄉(xiāng)親鄰居都不錯,是可以幫忙,那也要等人家自己的麥子種上之后,這時候咱等得起嗎?
    單位很安靜,秋種季節(jié),很多人請假了,還有的人參加秋種工作組,分派到各公社督陣,一切為“中心工作”讓路,這時候也就領導和值班的同志在堅守崗位。
    書記看我回來上班很高興,問我麥子種上了沒有,我如實作了匯報。書記說還是先回家把麥子種上吧,耽誤農(nóng)時補不回來。
    書記是個老干部,向來說話一板一眼,在我們幾個同事心目中是個很古板的人,這次能如此體諒我的苦衷,我實在有點喜出望外。
    顧不得客氣,也沒等到吃午飯,我蹬上自行車直奔家鄉(xiāng)、直奔責任田,一個往返六十里路也就兩個來小時。
    三十年過去了,我已經(jīng)忘記那天我們怎么整地、怎么吃飯,但是我記得那時候天氣已經(jīng)涼了,出汗是因為勞動。我還記得那個晚上沒有月亮,天空灰蒙蒙的,一些忙活到很晚沒有吃飯更沒有休息的鄉(xiāng)親啃著月餅充饑,我還聽到有人說:“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哦,那一天是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征文:他鄉(xiāng)明月寄深情篇二
    我一直都記得那年的中秋。
    那是2007年,我上大學的第一年,也是我人生中第在外過的中秋節(jié)。那一夜,中秋月圓人盡望,秋思深落,處處惆悵。還好是在本地上大學,就專門從家里帶了月餅,宿舍里商量著,我們聚餐過中秋。
    彼時,大家相識不過半月,卻各自準備了好吃的,圍桌夜話。雖然不能把酒言歡,卻也喝著飲料笑得開心。推杯換盞中,不知誰突然談起了家鄉(xiāng)的父母,一時間大伙都紅了眼眶。畢竟,這是我們第離家,第在這個本該團圓的日子嘗盡相思。很快便有人換了話題,聊起對大學的期待,對未來的期許。剛剛走過高考的我們,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叫遠方的夢,每個人都深深的認為,未來是那般的美好。
    那天校園里很是熱鬧,各個學院都給學生發(fā)了月餅水果。教學樓里幾乎各個教室都有活動。我們卻只是安心的待在屬于我們四個人的小屋里,過屬于我們的中秋節(jié),期待屬于我們的未來。
    那時候一直都覺得,大學可以是人生中的另外一個家,身邊的人可以是我們的親人。
    可是后來,卻幾次調(diào)宿舍。紛亂之間,當年的人也已漸漸疏離。江月年年似,身畔人不同。當年以為可以做四年甚至一生的親人,卻沒想短暫得讓人在晃神間就發(fā)現(xiàn)換了人間。
    轉眼,畢業(yè)已觸手可及。有些心結,卻不知何時才能解。如今又快到中秋,這個中秋,聚在一起的又會是誰?昔日美好的記憶,是否已被你藏在心底。當那輪明月再次升起,你是否還會記得,那一年,我們一起共度中秋。
    中秋節(jié)征文:他鄉(xiāng)明月寄深情篇三
    1960年,我在離家20多里路的城鎮(zhèn)上讀初三。中秋節(jié)前幾天學校放了“秋假”,那天下午,我一個人挎著個布袋子“吐踏、吐踏”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剛走出城北關不遠,看到路邊有個土廁所,就進去方便了一下。啊,蒼天賜福,我揀到了一個皮夾,翻看里面竟有兩張三元面值的鈔票和一張五市斤的糧票!當時,天上掉下來的這個“大元寶”把我這個15歲的少年“砸”得有點暈頭轉向了。
    到家以后,才知道奶奶已經(jīng)病了很長時間;由于缺醫(yī)少藥,再加上沒有吃的,營養(yǎng)不行,所以我看到的奶奶已經(jīng)成了一具尚會喘氣的骷髏。我大著膽子喂了奶奶幾口水,并問奶奶想吃什么我去買,因為我有揀到的錢。奶奶有氣無力地說,快“十五”了,想吃口月餅。我說行,奶奶,你等著。扭頭就出了屋門。
    當時,家里的大人們都下地干活掙工分了,沒有任何人為我做主;于是我就成了可以自作主張的大人。供銷社在10里以外的公社,剛走了20多里路的我實在不愿意再走那么遠的路了。于是,我就大著膽子去本家一位大爺家借車子(那時侯全村有自行車的不過5家),正巧大娘在家,我對大娘巴瞎說我奶奶快不行了,我要去公社請大夫;大娘就千叮嚀萬囑咐地把車子借給我了。'
    騎車子10里路一會就到了。當我跑到供銷社柜臺前說買月餅的時候,大辮子售貨員說有錢有糧票還不行,還得要購貨本!哇,這可讓我抓了瞎。眼看著天快黑了,讓我這兩眼一抹黑的孩子上哪里去拿購貨本?那時候的人又特別認真,任你怎么說好話人家就是不松口。正在這時候,我想起了小學時的一個大同學,聽說他高小畢業(yè)后沒上中學,在公社糧所上了班。于是,我就找到了糧所,又幾經(jīng)周折找到了我那個大同學;這回我沒有巴瞎,說了奶奶的情況和買月餅碰到的難題。同學二話沒說,他跟我一起去了供銷社,不僅讓我買了二斤月餅,而且他還花錢買了一斤紅糖讓我送給奶奶。樂得我連聲謝謝也沒顧得說,趕緊騎車就往回趕。
    天已經(jīng)擦黑了,明知道車子沒閘,我還是騎得飛快,結果一個下坡再拐彎的時候我摔了個仰八叉。爬起來一看車子沒壞就放了心,顧不得身上的疼痛,一口氣回到了家。當我捧著月餅在家人的注視下再見到奶奶的時候,奶奶已經(jīng)睜不開眼了。
    第二天清晨,奶奶永遠地走了。那幾塊圓圓的月餅成了奶奶靈前的供品……
    中秋節(jié)征文:他鄉(xiāng)明月寄深情篇四
    想家的時候,是中秋節(jié)來臨的日子。隨著年齡的增大,自己也在謀生之地成家立業(yè),中秋屆臨之前,不經(jīng)意間,懷想家鄉(xiāng)的情緒往往彌漫了整個的夜晚。
    小時候,每逢中秋,母親總是會到小賣部買回一兩包月餅,供全家聚于月下細細品嘗。月圓之夜,父親把桌子搬到院內(nèi),一家人圍坐桌旁,邊飲茶賞月,邊品味月餅,邊聊天說笑,邊享受無邊親情。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身心的快樂,鐫刻在你的回憶深處,永遠也不會淡忘。你只是輕輕想來,一種幸福感便也填滿你的身心。
    那時的月餅包裝簡潔素樸,不像今天看來外表豪華而尊貴,令人一看即生望而生畏之情。月餅的外包裝上一般印有一個紅圈,是正方形外包裝的內(nèi)切圓。圓內(nèi)印有圖形,也是紅色,開始并不懂其中之意,待到讀書以后,性別意識漸強,方覺那圖形主體是一個飄逸的女子。她舉頭癡癡地望著天上的明月,似有所思,若有所想?,F(xiàn)在想來,她大概是在思想遠方的親人吧。
    小時候吃過的月餅品種單一,一般每包八塊,每塊里面都點綴著青紅絲,內(nèi)加冰糖、花生仁等,但吃起來卻也香甜可口,回味無窮。不過一個人吃整個的月餅并沒有什么意思,把每個月餅平均切開,一家四口一人一塊,細嚼慢咽,偶爾相視一笑,那樣才有趣。我想,那也許是因為增添了與人分享的感覺,所以才有了那種沁人心脾的愉悅。
    隨著我國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現(xiàn)在的月餅品牌多起來了。我所生活的煙臺就有土生土長的知名巧媳婦、威利發(fā)等;外地的京式月餅、滬式月餅、廣式月餅等也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由于人們認為本地月餅上市早,新鮮有保證,價格相對也便宜,所以常常只認本地月餅。外地月餅因應市場的需求,多走高端路線,包裝豪華,品味考究,供人們選來走親訪友之用。月餅的品種也變得豐富多樣起來。以餡心來看,傳統(tǒng)的有五仁、棗泥、豆沙、冰糖餡,瓜果的有鳳梨、香蕉、草莓餡,還有蓮蓉蛋黃、海藻、火腿餡等等。如果你喜歡吃月餅,就可能在月餅的海洋里看得眼花繚亂,往往會每樣來上一份呢。
    從月餅變遷的歷史,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真是好起來了。
    我一直都在讀書,與家人一起分享月餅的日子漸漸少了。讀大學期間,中秋放假時間往往很短,也就不回家,只是給父母一個電話,問候一聲,報個平安。學校會給每個人一點補助,或是五元錢,或是兩個月餅,但總是沒有往日過節(jié)的快樂,只有一個人思念家人的愁緒。等到工作了,以為可以趁假期回家,卻發(fā)現(xiàn)中秋往往來的不是時候,一般都是九月學校開課期間,也就打消了回家的念頭。想家的時候,就給父母打電話,不一樣的是身在異鄉(xiāng),對父母的節(jié)日祝福卻是不變的。
    今年的中秋適逢國慶假期,很想帶新婚的妻一起回老家,與父母共度中秋佳節(jié)。近日卻有小道消息傳來,說學??赡軙蚣仔土鞲兴僚暗木壒嗜∠倨凇R坏┻@傳言成真,回家的希望也就破滅了。不過為了安全著想,父母也能夠理解,就讓我們與父母隔著這些許的路程,互訴相思之情,共話中秋別緒吧。
    中秋節(jié)征文:他鄉(xiāng)明月寄深情篇五
    我的生日是中秋節(jié)的前兩天,因為離節(jié)日較近,所以也就沾了中秋節(jié)的光。
    小時候每當生日快到的時候,我總會纏著母親,提醒她一定在我生日的時候給我做好吃的,特別是早餐不能給我做玉米粥。因為奶奶曾說過,小孩子生日喝粥會喝迷糊了,長大了后認不得姥姥家的門。當然奶奶是開玩笑,可我唯恐長大后真得犯迷糊,所以我從來拒絕在生日的時候喝粥,那時母親會特意為我做一頓好吃的面條。
    當然母親也有忘事的時候,在喝過了玉米粥,打發(fā)完了一天平淡的日子后,才把我的生日想起來。我也會在生日將近結束的恍然大悟,哎呀!今天是我生日啊!怎么把自己的生日忘了,我喝粥了?。∥視粫院恼J不得姥姥家的門?。∵@時母親也會帶著歉意,說自己老糊涂了,竟然把閨女的生日給忘了。那時我不懂事,總會哭著鬧著埋怨母親忘了給我過生日,說自己長大了肯定和她一樣的迷糊。只是姥姥家的門到現(xiàn)在依舊記得清清楚楚,其實生日喝粥的沒那么靈驗,即使自己偶爾犯迷糊也不是生日喝粥的緣故。母親也不會經(jīng)常忘記我的生日,只不過是偶爾的一兩次。
    其實過生日除了在早餐不喝粥外,生日當天母親是不正式給我過的,我的生日多半是要在中秋節(jié)過。因為離節(jié)日近,母親總會說等八月十五一塊過吧,當然我也很樂意,因為全國人民都過中秋節(jié),也就是說全國人民都在給我慶祝生日??!這我當然高興了,既使生日推遲不能兩天我也樂意,這個光我沾大了。
    在中秋節(jié),母親還會特意多分我兩個月餅,算是對我生日推遲的補償。其實母親把月餅多分給了我,她自己的那份就沒有了,中秋節(jié)母親經(jīng)常是沒有月餅吃的,她說月餅太甜,她不太喜歡吃,她總是把多余的月餅留下來,等我們以后饞了的時候吃。當然母親也會在中秋節(jié)的餐桌上多放一些好吃的,所以我的生日無論母親怎么忘,這中秋節(jié)給我補上是一定的。
    直到自己長大后才明白,原來自己的生日就是母親的苦日,這個日子不該是孩子要求母親為自己做什么的時候,而是應該兒女孝順母親的時候。
    于是,我會在生日的時候回家看望母親,給母親買此她喜歡的東西。當然現(xiàn)在月餅對于我來說已經(jīng)不稀罕了,可我還是會帶上許多,因為母親喜歡吃,當年她說不喜歡吃是因為她舍不得。母親特別喜歡吃那種婆餅,我總會三五箱的給她帶上,讓她吃個夠。當然很多時候我也會和母親一樣借中秋節(jié)的光,把自己的生日和中秋節(jié)連在一塊和母親一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