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nèi))
1.現(xiàn)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BR>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魯納
D.柏拉圖
2.世界上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BR>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師說》
3.普及教育始于(?。?BR>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4.人對環(huán)境影響的接受是一個(?。?BR> A.積極過程
B.能動過程
C.被動過程
D.主動過程
5.班級授課制在我國始于(?。?BR>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時期
D.新中國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BR> A.知識
B.知識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7.古人所說的“學不躐等”體現(xiàn)了(?。?BR> A.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B.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C.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D.鞏固性教學原則
8.教師教育觀的核心是(?。?BR> A.質(zhì)量觀
B.素質(zhì)觀
C.教學觀
D.學生觀
1.現(xiàn)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BR> A.杜威
B.陶行知
C.布魯納
D.柏拉圖
2.世界上早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文獻是(?。?BR> A.《論語》
B.《大學》
C.《學記》
D.《師說》
3.普及教育始于(?。?BR> A.原始社會
B.奴隸社會
C.資本主義社會
D.社會主義社會
4.人對環(huán)境影響的接受是一個(?。?BR> A.積極過程
B.能動過程
C.被動過程
D.主動過程
5.班級授課制在我國始于(?。?BR> A.明初
B.清末
C.辛亥革命時期
D.新中國成立
6.智育中的“智”是指(?。?BR> A.知識
B.知識技能和智力
C.智力
D.技能
7.古人所說的“學不躐等”體現(xiàn)了(?。?BR> A.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B.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C.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D.鞏固性教學原則
8.教師教育觀的核心是(?。?BR> A.質(zhì)量觀
B.素質(zhì)觀
C.教學觀
D.學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