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西方行政學說史”復習資料8

字號:

第八章 巴納德的社會系統(tǒng)組織理論
    一、 填空題、選擇題
    1、 巴納德是新古典時期的一位重要的組織理論家。他在組織理論上所作的一 系列獨創(chuàng)性的工作至今被認為是組織理論的典
    2、 巴納德獨創(chuàng)性的工作主要體現(xiàn)在《經理人員的職能》的著作中。
    3、 巴納德把自己的主要貢獻歸結為“結構性”概念和“動態(tài)性”概念。
    4、 結構性概念包括個人、協(xié)作體系、正式組織、非正式組織和復合性正式組 織。
    5、 巴納德認為,個人干不了的事情,兩個人一起干,因而協(xié)作就產生了,組 織也隨之產生。
    6、 在巴納德看來,組織就其實質來說就是一種合作性的努力。
    7、 巴納德認為,只有當一個協(xié)作體系的目的實現(xiàn)時,這種協(xié)作才是有效的。
    8、 巴納德認為,協(xié)作是為了滿足個人的的動機而組成的。
    9、 協(xié)作努力的有效性與協(xié)作體系目的有關,效力與個人動機的滿足有關,協(xié) 作體系的效力是體系成員個人的效力的總和。
    10、 效力與平衡可以通過兩種方式達到:或是改變成員的個人動機,或是把生 產成果分配給個人。
    11、 效力是滿足的交換。協(xié)作的過程包含滿足的交換工程。
    12、 協(xié)作的持續(xù)取決于協(xié)作的有效性和協(xié)作的效力。
    13、 巴納德認為,構成組織的要素有三個:協(xié)作的意愿、目的、信息交流。
    14、 巴納德對組織理論的一大貢獻是提出了非正式組織。
    15、 巴納德從正面肯定了非正式組織的作用,尤其是它的凝聚力作用。但是他 忽略了非正式組織對政治組織來說所具有的消極一面。
    16、 復合性政治組織主要有四個特征:系統(tǒng)性、非人格化、專業(yè)化、含有非正 式組織。
    17、 巴納德感到目標是專業(yè)化的首要方面。
    18、 組織的動態(tài)分析涉及到三方面的內容:刺激-回報的動態(tài)平衡、權威、以 及溝通和決策過程。
    19、 構成組織力量的人的努力和貢獻是由誘因引起的,自我保存和自我滿足的 利己動機是支配的力量。
    20、 刺激與個人動機有關,巴納德把引誘分成特殊的和一般的兩類
    21、 說服的含義包括三種形式:形成一種強制狀態(tài);引誘合法化;動機灌輸。
    22、 最重要的說服方法是動機的灌輸。
    23、 刺激系統(tǒng)的另一方面是地位系統(tǒng)。
    24、 巴納德認為,只有當權威被接受,它才是有效的。
    25、 巴納德看來,組織中的決策與組織的目的有關。
    26、 組織決策中,采用的過程取決于三個因素:決策的目標、決策所需的速度 、決策者所得信息的質量。
    27、 巴納德指出,管理者具有三種功能:提供一種信息交流系統(tǒng);促成必要的 個人努力;提出和確定組織目標。
    28、 巴納德認為,具有五大特點:有活力、堅忍、有決斷力、服力和 責任性、以及智慧。
    29、 巴納德認為,責任性對領導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責任性來自現(xiàn)有的道德準 則。
    30、 巴納德認為,管理者的責任主要是形成組織目標。
    二、 名詞解釋
    1、 協(xié)作:就是一種克服由物理環(huán)境或人的生物特征所強加的一些限制的手段 .
    2、 凈滿足:是指每個成員在協(xié)作體系中所得到的大于所投入的那部分。
    3、 非正式組織:巴納德將非正式組織描述為暫時的、無結構形式、涉及那些 沒有任何具體聯(lián)系而發(fā)生的互動。用他的話來說,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種沒有 固定形態(tài)的、密度經常變化的集合體”。
    4、 均衡理論:在組織提供的誘因和個人為之作出貢獻之間維持一種均衡。
    三、 簡答題
    1、 簡述復合性正式組織的含義?
    巴納德認為,這一組織來自簡單的正式組織增長需要創(chuàng)造新的單位,但總的目 標是作為復合性組織中統(tǒng)一的因素起作用的。復合性正式組織的特征包括以下4 個方面:系統(tǒng)性;非人格化;專業(yè)化;含有非正式組織。
    2、 非正式組織在正式組織中的作用
    (1) 信息交流
    (2) 通過調節(jié)人們的貢獻意愿和穩(wěn)定客觀的權威來維持正式組織的凝聚力
    (3) 維持人們的個人人格、自尊心和獨立的選擇,而這是正式組織運作所必 需的。
    3、 簡述巴納德對組織理論的貢獻?
    (1) 他用社會系統(tǒng)觀點對組織的考察
    (2) 他的通過引誘或刺激在組織中維持組織和人之間的均衡
    (3) 他的權威來自接受的思想
    (4) 他的效力-效率兩分法企圖把經常發(fā)生沖突的組織目標和努力的經濟需 求同個人的目標和滿足的需求結合起來的思想
    (5) 他對正式組織的富有洞察力的分析以及對非正式組織的引入
    (6) 他對經理人員責任的明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