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合同的履行
一、單選題
1.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經(jīng)人民法院審理后認定代位權成立的:(?。?BR> A.由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以消滅。
B.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以消滅。
C.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消滅,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不消滅。
D.由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不消滅,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消滅。
2.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4條的規(guī)定提起撤銷權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轉讓財產(chǎn)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就債權人主張的部分進行審理。( )
A.債權人放棄債權或者轉讓財產(chǎn)的行為,依法被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
B.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者轉讓財產(chǎn)的行為,依法被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
C.債權人放棄債權或者轉讓財產(chǎn)的行為,依法被撤銷的,該行為自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效力。
D.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者轉讓財產(chǎn)的行為,依法被撤銷的,該行為自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效力。
3.甲與乙訂立買賣茶葉的合同,合同約定,甲于2002年10月7日發(fā)貨,乙收到貨物后10日內付款。乙收到貨物后,經(jīng)檢驗,發(fā)現(xiàn)貨物與封存的樣品差異巨大,乙方拒絕支付款項,根據(jù)已知的條件,乙方的行為是:(?。?BR> A.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
B.行使不安抗辯權
C.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D.違約行為
4.甲公司欠乙公司貨款900萬元不能償還,乙公司幾次催要,甲公司均以無財產(chǎn)可供償還為由拒絕償還。后乙公司得知丙公司欠甲公司1000萬元,且因甲公司一直不催要,該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即將屆滿。乙公司遂欲行使代位權。以下對于乙公司行使代位權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代位權訴訟中,丙公司對甲公司的抗辯,可以向乙公司主張。
B.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900萬元為限。
C.乙公司應當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甲公司的債權。
D.乙公司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丙公司負擔。
5.甲與乙訂立合同,規(guī)定甲應于1997年8月1日交貨,乙應于同年8月7日付款。7月底,甲發(fā)現(xiàn)乙財產(chǎn)狀況惡化,沒有付貨款之能力,并有確切證據(jù),遂提出中止合同履行,要求乙提供擔保,但乙未允。基于上述因素,甲于8月1日未按約定交貨。依據(jù)合同法,有關該案的正確表達是:(?。?BR> A.甲有權不按合同約定交貨,除非乙提供了相應的擔保。
B.甲無權不按合同約定交貨,但可以要求乙提供相應的擔保。
C.甲無權不按合同約定交貨,但可以僅先交付部分貨物。
D.甲應按合同約定交貨,如乙不支付貨款可追究其違約責任。
6.時值寒冬,甲到集市上買狗肉,看到乙在出售韓國肉狗且提供當場免費宰殺服務。甲遂以200元買了一只狗,并付清了價款。甲正要將狗帶走,乙表示其可以提供當場免費宰殺、剝皮等服務,甲欣然同意。宰殺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狗的腹中有狗寶一只,可作中藥,且價值不菲。雙方遂為其歸屬發(fā)生爭議。則:(?。?BR> A.買賣合同成立,但因無償承攬的存在,交付以占有改定形式完成,應歸甲所有。
B.是乙飼養(yǎng)的結果,甲未付出任何勞動,所以應歸乙所有。
C.此時狗尚為乙占有,尚未完成交付,因此應歸乙所有。
D.應當根據(jù)公平原則,由雙方折價平分。
二、多選題
1.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請求數(shù)額超過債務人所負債務額或者超過次債務人對債務人所負債務額的,對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B.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shù)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訴。
C.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shù)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如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債務人起訴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權訴訟裁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前,應當依法中止。
D.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shù)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人民法院不應當受理。
2.甲方與乙方簽訂買賣合同,丙方為乙方提供保證擔保。(?。?BR> A.在主從法律關系中,債權人甲方享有債務人的履行抗辯權。
B.債權人甲方和債務人乙方享有履行抗辯權。
C.一般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履行抗辯權。
D.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
3.代位權和撤銷權進行比較,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
A.代位權的發(fā)生與行使,是針對債務人的消極行為。
B.撤銷權的發(fā)生與行使,是針對債務人的積極行為。
C.代位權受債權人對債務人,債務人對次債務人兩個訴訟時效的限制。
D.撤銷權受“1年”和“5年”兩個期間的限制。
4.上海某甲公司向廣州某乙公司合同訂購一套大型成套設備。雙方約定,乙公司分三批向甲公司交付,每批貨物在甲公司驗收后向乙公司支付相應貨款,在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第二批貨物時,甲公司發(fā)現(xiàn)這批貨物與第一批貨物不能配套。下列表述正確的是:(?。?BR> A.甲公司可以就第一批、第三批貨物解除合同。
B.甲公司不能解除第一批貨物合同,因為該批貨物甲已驗收,并支付貨款。
C.甲公司可以解除第二批貨物的合同。
D.如果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支付第二批貨款,甲公司有權拒絕。
5.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項農(nóng)產(chǎn)品買賣合同,合同標的額為50萬元,約定甲公司每遲延交貨1天,依合同總金額千分之一承擔遲延履行違約金。乙公司又與丙公司簽訂了農(nóng)產(chǎn)品購銷合同,將該批農(nóng)產(chǎn)品轉售給丙公司。但甲公司由于收購不暢,遲延了30天才向乙公司交貨。乙公司因此未能及時向丙公司供貨,根據(jù)其與丙公司的合同約定,共支付違約金2萬元。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哪幾項?(?。?BR> A.甲公司應向乙公司支付15萬元違約金作為其違約而致乙公司損失應承擔的全部賠償責任。
B.甲公司應向乙公司支付總計35萬元的違約損害賠償金。
C.乙公司可依違約金條款要求甲公司支付15萬元的違約金,由于該違約金低于乙公司所遭受的實際損失,因此乙公司還可以請求法院增加5000元的賠償金。
D.甲公司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6.下列情形中,屬于抗辯權的有:(?。?BR> A.甲乙簽訂買賣合同,合同價款為100萬元,甲先提供貨物,貨物驗收入庫以后乙支付貨款,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證,甲要求乙提供保證,乙找到丙,保證人丙承擔一般保證責任,并與甲簽訂了一般保證合同,但是債務到期了,乙仍然不能支付貨款,于是甲找保證人丙,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丙以未對乙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為由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B.甲乙簽訂買賣汽車合同,以一輛奧拓車為標的,乙誤以為是一輛奧迪車。甲請求乙交付貨款,乙則主張撤銷合同。
C.甲于2000年1月1日向乙借了2萬元錢,約定月底還清。乙后面因為忙而一直沒有催甲還錢。到2003年1月1日才想起。甲以已過訴訟時效為由拒絕履行。
甲公司欠乙公司2萬元,乙公司則因損害甲公司的財物,而需要賠償甲公司2萬元。雙方債務已屆清償期,甲公司請求乙公司支付,乙公司則主張抵銷權。
7.甲公司拖欠乙公司貨款2000萬元,乙公司多次催要未果,在乙公司催款后不久,甲公司將其僅有的固定資產(chǎn)該公司的辦公大樓以低于市場價格800萬元的價格賣給丙公司,得價款1100萬元。丙公司在協(xié)商該買賣合同過程中也知道甲公司負債累累,其所支付價款遠不能清償債務。乙公司得知甲賣樓后,再次催要,甲公司償還1100萬元后已確無償還能力。為此,乙公司訴至法院,請求撤銷甲公司與丙公司就該辦公大樓的買賣合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哪一項?(?。?BR> A.乙公司有權要求法院撤銷甲公司與丙公司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
B.甲、丙公司間的買賣合同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行為,且不存在合同無效的事由,乙公司并非合同當事人,無權主張撤銷合同。
C.如果丙公司不知道甲公司的轉讓行為是明顯不合理而接受轉讓的,債權人乙公司不應當行使撤銷權。
D.不論丙公司是否知道甲公司的轉讓行為屬明顯不合理,乙公司都可以行使撤銷權。
8.甲乙丙三人合伙經(jīng)營水產(chǎn)品批發(fā)業(yè)務,由于經(jīng)營不善,不到一年時間,三人欠某水產(chǎn)公司貨款20萬元。后來,乙經(jīng)甲和丙同意決定退伙。水產(chǎn)公司多次上門催討,因甲資金緊張,丙還清了對水產(chǎn)公司的20萬元欠款。此后,丙多次向甲催要其應分擔的債務。甲實無力支付。甲乙丙三人在合伙經(jīng)營前,甲在本市繁華地帶購了一套住房,現(xiàn)已升值為13萬元。住房是甲的主要財產(chǎn),為了避免將此房抵債,便將自己的住房贈給前妻,并辦理了產(chǎn)權轉移等相關手續(xù)。甲和前妻離婚后都未再婚,兩人都有意復婚。此后,甲告訴乙,自己的住房已歸前妻所有,已無財產(chǎn)償還債務。丙無奈之下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撤銷甲對前妻的房屋贈與行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R> A.丙應該在自甲的贈與行為發(fā)生之日2年內行使,5年內沒有行使的,撤銷權消滅。
B.丙提起撤銷權訴訟時,應該以甲和其妻為共同被告。
C.人民法院判決該贈與行為依法撤銷的,該房屋可以直接回歸屬于甲,丙不能直接取得該房屋。
D.丙行使撤銷權后,可以就該房屋優(yōu)先受償。
9.甲丙公司簽訂了一項買賣合同,甲公司向丙公司出售“寶來”轎車一輛,價值25萬元。丙公司于辦理過戶登記后一個月內付款。現(xiàn)甲公司已經(jīng)交付該車并協(xié)助辦理了過戶登記。為抵償自己對乙公司所欠的25萬元債務,其直接將對丙公司的該筆債權轉讓給了乙公司,并通知了丙公司。則:(?。?BR> A.丙公司對甲公司的抗辯權可以向乙公司行使
B.丙公司對甲公司的抵銷權可以向乙公司行使
C.乙公司對甲公司的抗辯權可以向丙公司行使
D.乙公司對甲公司的抵銷權可以向丙公司行使
10.張某將其“風神”轎車一部送維修店修理,共花修理費2萬元整。雙方約定,完成修理工作后,張某先將車提走,五日后付款。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R> A.因雙方當事人約定排除留置權的適用,因此維修店不得對該轎車行使留置權。
B.因轎車的價值遠遠高于修理費,因此維修店不得對該轎車行使留置權。
C.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履行順序,維修店不得對該轎車行使留置權。
D.如果維修店能夠證明張某無支付能力,則其可以對該轎車行使留置權。
11.甲與乙簽訂銷售空調100臺的合同,但當甲向乙交付時,乙以空調市場疲軟為由,拒絕受領,要求甲返還貨款。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
A.甲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存這批空調。
B.空調在向當?shù)毓C機關提存后,因遇火災,燒毀5臺,其損失應由甲承擔。
C.提存費用應由乙支付。
D.若自提存之日起5年內乙不領取空調,則歸甲所有。
一、單選題
1.債權人向次債務人提起代位權訴訟,經(jīng)人民法院審理后認定代位權成立的:(?。?BR> A.由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以消滅。
B.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即予以消滅。
C.由次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消滅,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不消滅。
D.由債務人向債權人履行清償義務,債權人與債務人之間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不消滅,債務人與次債務人之間的相應的債權債務關系消滅。
2.債權人依照《合同法》第74條的規(guī)定提起撤銷權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轉讓財產(chǎn)的行為,人民法院應當就債權人主張的部分進行審理。( )
A.債權人放棄債權或者轉讓財產(chǎn)的行為,依法被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
B.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者轉讓財產(chǎn)的行為,依法被撤銷的,該行為自始無效。
C.債權人放棄債權或者轉讓財產(chǎn)的行為,依法被撤銷的,該行為自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效力。
D.債務人放棄債權或者轉讓財產(chǎn)的行為,依法被撤銷的,該行為自被撤銷之日起失去效力。
3.甲與乙訂立買賣茶葉的合同,合同約定,甲于2002年10月7日發(fā)貨,乙收到貨物后10日內付款。乙收到貨物后,經(jīng)檢驗,發(fā)現(xiàn)貨物與封存的樣品差異巨大,乙方拒絕支付款項,根據(jù)已知的條件,乙方的行為是:(?。?BR> A.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
B.行使不安抗辯權
C.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D.違約行為
4.甲公司欠乙公司貨款900萬元不能償還,乙公司幾次催要,甲公司均以無財產(chǎn)可供償還為由拒絕償還。后乙公司得知丙公司欠甲公司1000萬元,且因甲公司一直不催要,該債權訴訟時效期間即將屆滿。乙公司遂欲行使代位權。以下對于乙公司行使代位權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代位權訴訟中,丙公司對甲公司的抗辯,可以向乙公司主張。
B.代位權的行使范圍以900萬元為限。
C.乙公司應當向人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甲公司的債權。
D.乙公司行使代位權的必要費用,由丙公司負擔。
5.甲與乙訂立合同,規(guī)定甲應于1997年8月1日交貨,乙應于同年8月7日付款。7月底,甲發(fā)現(xiàn)乙財產(chǎn)狀況惡化,沒有付貨款之能力,并有確切證據(jù),遂提出中止合同履行,要求乙提供擔保,但乙未允。基于上述因素,甲于8月1日未按約定交貨。依據(jù)合同法,有關該案的正確表達是:(?。?BR> A.甲有權不按合同約定交貨,除非乙提供了相應的擔保。
B.甲無權不按合同約定交貨,但可以要求乙提供相應的擔保。
C.甲無權不按合同約定交貨,但可以僅先交付部分貨物。
D.甲應按合同約定交貨,如乙不支付貨款可追究其違約責任。
6.時值寒冬,甲到集市上買狗肉,看到乙在出售韓國肉狗且提供當場免費宰殺服務。甲遂以200元買了一只狗,并付清了價款。甲正要將狗帶走,乙表示其可以提供當場免費宰殺、剝皮等服務,甲欣然同意。宰殺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狗的腹中有狗寶一只,可作中藥,且價值不菲。雙方遂為其歸屬發(fā)生爭議。則:(?。?BR> A.買賣合同成立,但因無償承攬的存在,交付以占有改定形式完成,應歸甲所有。
B.是乙飼養(yǎng)的結果,甲未付出任何勞動,所以應歸乙所有。
C.此時狗尚為乙占有,尚未完成交付,因此應歸乙所有。
D.應當根據(jù)公平原則,由雙方折價平分。
二、多選題
1.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
A.在代位權訴訟中,債權人行使代位權的請求數(shù)額超過債務人所負債務額或者超過次債務人對債務人所負債務額的,對超出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B.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shù)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另行起訴。
C.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shù)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如起訴符合法定條件,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理債務人起訴的人民法院在代位權訴訟裁決發(fā)生法律效力之前,應當依法中止。
D.債務人在代位權訴訟中,對超過債權人代位請求數(shù)額的債權部分起訴次債務人的,人民法院不應當受理。
2.甲方與乙方簽訂買賣合同,丙方為乙方提供保證擔保。(?。?BR> A.在主從法律關系中,債權人甲方享有債務人的履行抗辯權。
B.債權人甲方和債務人乙方享有履行抗辯權。
C.一般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履行抗辯權。
D.連帶責任保證的保證人享有債務人的抗辯權。
3.代位權和撤銷權進行比較,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
A.代位權的發(fā)生與行使,是針對債務人的消極行為。
B.撤銷權的發(fā)生與行使,是針對債務人的積極行為。
C.代位權受債權人對債務人,債務人對次債務人兩個訴訟時效的限制。
D.撤銷權受“1年”和“5年”兩個期間的限制。
4.上海某甲公司向廣州某乙公司合同訂購一套大型成套設備。雙方約定,乙公司分三批向甲公司交付,每批貨物在甲公司驗收后向乙公司支付相應貨款,在乙公司向甲公司交付第二批貨物時,甲公司發(fā)現(xiàn)這批貨物與第一批貨物不能配套。下列表述正確的是:(?。?BR> A.甲公司可以就第一批、第三批貨物解除合同。
B.甲公司不能解除第一批貨物合同,因為該批貨物甲已驗收,并支付貨款。
C.甲公司可以解除第二批貨物的合同。
D.如果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支付第二批貨款,甲公司有權拒絕。
5.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了一項農(nóng)產(chǎn)品買賣合同,合同標的額為50萬元,約定甲公司每遲延交貨1天,依合同總金額千分之一承擔遲延履行違約金。乙公司又與丙公司簽訂了農(nóng)產(chǎn)品購銷合同,將該批農(nóng)產(chǎn)品轉售給丙公司。但甲公司由于收購不暢,遲延了30天才向乙公司交貨。乙公司因此未能及時向丙公司供貨,根據(jù)其與丙公司的合同約定,共支付違約金2萬元。則下列表述正確的是哪幾項?(?。?BR> A.甲公司應向乙公司支付15萬元違約金作為其違約而致乙公司損失應承擔的全部賠償責任。
B.甲公司應向乙公司支付總計35萬元的違約損害賠償金。
C.乙公司可依違約金條款要求甲公司支付15萬元的違約金,由于該違約金低于乙公司所遭受的實際損失,因此乙公司還可以請求法院增加5000元的賠償金。
D.甲公司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6.下列情形中,屬于抗辯權的有:(?。?BR> A.甲乙簽訂買賣合同,合同價款為100萬元,甲先提供貨物,貨物驗收入庫以后乙支付貨款,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到保證,甲要求乙提供保證,乙找到丙,保證人丙承擔一般保證責任,并與甲簽訂了一般保證合同,但是債務到期了,乙仍然不能支付貨款,于是甲找保證人丙,要求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丙以未對乙對債務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為由拒絕承擔保證責任。
B.甲乙簽訂買賣汽車合同,以一輛奧拓車為標的,乙誤以為是一輛奧迪車。甲請求乙交付貨款,乙則主張撤銷合同。
C.甲于2000年1月1日向乙借了2萬元錢,約定月底還清。乙后面因為忙而一直沒有催甲還錢。到2003年1月1日才想起。甲以已過訴訟時效為由拒絕履行。
甲公司欠乙公司2萬元,乙公司則因損害甲公司的財物,而需要賠償甲公司2萬元。雙方債務已屆清償期,甲公司請求乙公司支付,乙公司則主張抵銷權。
7.甲公司拖欠乙公司貨款2000萬元,乙公司多次催要未果,在乙公司催款后不久,甲公司將其僅有的固定資產(chǎn)該公司的辦公大樓以低于市場價格800萬元的價格賣給丙公司,得價款1100萬元。丙公司在協(xié)商該買賣合同過程中也知道甲公司負債累累,其所支付價款遠不能清償債務。乙公司得知甲賣樓后,再次催要,甲公司償還1100萬元后已確無償還能力。為此,乙公司訴至法院,請求撤銷甲公司與丙公司就該辦公大樓的買賣合同。以下說法正確的是哪一項?(?。?BR> A.乙公司有權要求法院撤銷甲公司與丙公司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
B.甲、丙公司間的買賣合同為雙方當事人之間的行為,且不存在合同無效的事由,乙公司并非合同當事人,無權主張撤銷合同。
C.如果丙公司不知道甲公司的轉讓行為是明顯不合理而接受轉讓的,債權人乙公司不應當行使撤銷權。
D.不論丙公司是否知道甲公司的轉讓行為屬明顯不合理,乙公司都可以行使撤銷權。
8.甲乙丙三人合伙經(jīng)營水產(chǎn)品批發(fā)業(yè)務,由于經(jīng)營不善,不到一年時間,三人欠某水產(chǎn)公司貨款20萬元。后來,乙經(jīng)甲和丙同意決定退伙。水產(chǎn)公司多次上門催討,因甲資金緊張,丙還清了對水產(chǎn)公司的20萬元欠款。此后,丙多次向甲催要其應分擔的債務。甲實無力支付。甲乙丙三人在合伙經(jīng)營前,甲在本市繁華地帶購了一套住房,現(xiàn)已升值為13萬元。住房是甲的主要財產(chǎn),為了避免將此房抵債,便將自己的住房贈給前妻,并辦理了產(chǎn)權轉移等相關手續(xù)。甲和前妻離婚后都未再婚,兩人都有意復婚。此后,甲告訴乙,自己的住房已歸前妻所有,已無財產(chǎn)償還債務。丙無奈之下決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撤銷甲對前妻的房屋贈與行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BR> A.丙應該在自甲的贈與行為發(fā)生之日2年內行使,5年內沒有行使的,撤銷權消滅。
B.丙提起撤銷權訴訟時,應該以甲和其妻為共同被告。
C.人民法院判決該贈與行為依法撤銷的,該房屋可以直接回歸屬于甲,丙不能直接取得該房屋。
D.丙行使撤銷權后,可以就該房屋優(yōu)先受償。
9.甲丙公司簽訂了一項買賣合同,甲公司向丙公司出售“寶來”轎車一輛,價值25萬元。丙公司于辦理過戶登記后一個月內付款。現(xiàn)甲公司已經(jīng)交付該車并協(xié)助辦理了過戶登記。為抵償自己對乙公司所欠的25萬元債務,其直接將對丙公司的該筆債權轉讓給了乙公司,并通知了丙公司。則:(?。?BR> A.丙公司對甲公司的抗辯權可以向乙公司行使
B.丙公司對甲公司的抵銷權可以向乙公司行使
C.乙公司對甲公司的抗辯權可以向丙公司行使
D.乙公司對甲公司的抵銷權可以向丙公司行使
10.張某將其“風神”轎車一部送維修店修理,共花修理費2萬元整。雙方約定,完成修理工作后,張某先將車提走,五日后付款。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BR> A.因雙方當事人約定排除留置權的適用,因此維修店不得對該轎車行使留置權。
B.因轎車的價值遠遠高于修理費,因此維修店不得對該轎車行使留置權。
C.根據(jù)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履行順序,維修店不得對該轎車行使留置權。
D.如果維修店能夠證明張某無支付能力,則其可以對該轎車行使留置權。
11.甲與乙簽訂銷售空調100臺的合同,但當甲向乙交付時,乙以空調市場疲軟為由,拒絕受領,要求甲返還貨款。下列說法哪些是正確的?( )
A.甲可以向有關部門提存這批空調。
B.空調在向當?shù)毓C機關提存后,因遇火災,燒毀5臺,其損失應由甲承擔。
C.提存費用應由乙支付。
D.若自提存之日起5年內乙不領取空調,則歸甲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