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基礎輔導:土地相關知識問答(1)

字號:

1.土地違法行為有哪幾類?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guī)定,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的行為主要有10種:
    (1)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違法行為;
    (2)破壞耕地的違法行為;
    (3)非法占用土地的違法行為;
    (4)拒不履行土地復墾義務的違法行為;
    (5)非法批準用地的違法行為;
    (6)非法侵占挪用征地補償費的違法行為;
    (7)拒不交還土地的違法行為;
    (8)擅自將集體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出租用于非農(nóng)業(yè)建設的違法行為;
    (9)不辦理土地變更登記的違法行為;
    (10)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
    2.哪些違法行為是土地犯罪行為,應追究刑事法律責任?
    根據(jù)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修訂,1997年3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83號公布,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28條、342條、第410條規(guī)定,下列違法行為是土地犯罪行為,應依法追究刑事法律責任:
    (1)以牟利為目的,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轉讓、倒賣土地使用權的違法行為。
    (2)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非法占用耕地改作他用,數(shù)量較大,造成耕地大量毀壞的違法行為。
    (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guī),濫用職權,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或者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違法行為。
    .什么是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的違法行為?
    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是指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將土地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權利完全地或部分地轉移給他人的行為。買賣,從理論上講,是將物的所有權轉移給他方,他方為此支付價金的行為。由于我國實行土地的公有制,單位和個人只享有對國有土地的使用權,并且法律禁止集體土地使用權自由轉讓。
    因此,只要實際上發(fā)生了一方違法地將土地權利完全轉移給另一方,另一方支付價金,則可以認定為買賣。除此形式之外的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將土地權利轉移的行為,即為“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對“買賣土地”和“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雖然對其處罰并無區(qū)別,但在適用時,仍應準確把握其行為性質。對在實際上非法將土地權利完全地、永久地提供給另一方,另一方為此支付價金的,應定性為“買賣土地”;對將土地違法地有期限地提供給他方使用,或者一方支付金錢以外的標的物,另一方使用土地的,則應定性為“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是指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將土地主要是指土地使用權利完全地或部分地轉移給他人的行為。買賣,從理論上講,是將物的所有權轉移給他方,他方為此支付價金的行為。由于我國實行土地的公有制,單位和個人只享有對國有土地的使用權,并且法律禁止集體土地使用權自由轉讓。
    因此,只要實際上發(fā)生了一方違法地將土地權利完全轉移給另一方,另一方支付價金,則可以認定為買賣。除此形式之外的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將土地權利轉移的行為,即為“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對“買賣土地”和“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雖然對其處罰并無區(qū)別,但在適用時,仍應準確把握其行為性質。對在實際上非法將土地權利完全地、永久地提供給另一方,另一方為此支付價金的,應定性為“買賣土地”;對將土地違法地有期限地提供給他方使用,或者一方支付金錢以外的標的物,另一方使用土地的,則應定性為“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3.建設用地審批管理有哪些原則?
    (1)實行統(tǒng)一管理的原則;
    (2)實行規(guī)劃控制的原則;
    (3)節(jié)約和合理用地的原則;
    (4)依法補償、合理安置的原則。